我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新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本文采用文献资料对高校体育课程教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高校体育课程存在着校内外体育课程设置不平衡,教学内容单一;体育教师知识结构有短板,教学能力有待提高;体育课程相关资源未充分开发和体育课程评价手段较为单一,缺少科学性和规范性等问题,并提出了明确校内外体育课程结构,丰富体育教学内容;丰富体育教师知识结构,提升教学能力;因地制宜,充分开发体育课程相关资源等改革策略。
关键词:高校 体育课程 改革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9)12(a)-0002-02
自2014年,国务院实施体育46号文件以来,全民健身上升到国家战略。两年后,健康中国的建设将提高人民身体健康水平纳入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工作重点。学生是国家的栋梁,其身体健康状况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在此背景下,尽管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取得了很大的成效,提高了体育教学质量和效率,激发了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热情,培养学生通过体育运动养成健身锻炼的习惯。但是高校体育课程改革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体育教学内容较为重视学生的体育基本技能的培养、较少涉及到学生通过体育运动健身方法的传授,体育课程评价体系不完善等。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对高校体育课程改革进行了研究,分析体育课程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的改革策略,为今后的高校体育课程改革提供参考。
1 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1.1 校内外体育课程设置不平衡,教学内容单一
受到西方竞技体育思想的影响,加之我国早期在国际体育赛中取得的成绩较差,为了提高我国体育运动成绩,摆脱“东亚病夫”的称号,早期我国在体育课程设置上以校内为主,且教学内容较为单一,重点突出竞技性,忽略了体育运动的健身性和娱乐性。尽管我国高校体育教学进行了多次改革,但是在体育课程设置上仍然存在着问题。我国高校从学生的安全角度出发,在体育课程设置上几乎以校内体育课程内容来为主,校外的体育课程几乎不安排,学生只能学习到体育运动的理论知识和一些基本技能,无法全面地了解体育运动的文化、历史和精神,学生的体育内容结构有所欠缺,不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不能激发学生参与体育课的兴趣,学生不了解校外体育活动的内容,减少了学生接触外界的机会。
1.2 体育教师知识结构有短板,教学能力有待提高
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起着主导作用,其运用教学中的多种元素,将体育课程中的内容悉数地传授给学生,使学生学习体育课程内容的同时,还能够全面掌握体育课程内容。但是,目前我国高校体育教师综合素质业务素质较弱,这主要体现在两点。一方面,体育教师知识结构有短板。高校的体育教师经过专业的体育院校理论学习和专业技能学习,从而走上教师的岗位。有些体育教师专业理论知识较强,拥有着较高的体育运动技能水平,对整个高校体育教学具有一定的认识。但是其科学文化水平较低,其他文化知识基础薄弱,对其他学涉猎较少,不能将体育学科与其他学科知识相联系起来,不能满足现代体育教学的需要。另一方面,有些体育教师知识结构丰富,既拥有较强的理论知识,也有高超的体育运动技能水平,文化素质较高,善于将其他学科知识与体育学科知识相联系起来,但主要的缺点在于其教学能力较弱。无法将体育学科的专业语言翻译成为通俗易懂的语言,学生们无法理解教师的意思,纵使教师心有丘壑,却不能清晰地表达出来,也不能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1.3 体育课程评价手段较为单一,缺少科学性和规范性
我国高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是以体育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为主要评价主体,没有对体育课程本身和上级专家评审纳入其中,评价体系缺少科学性和规范性。学生是体育课程学习的主体,整个体育课程内容的编写和设置,都是置疑着学生来安排的。因此,评价高校体育课程的优与劣,常常用学生的期末体育成绩来衡量,这种评价方式显然没有逻辑性。体育教师是体育课程内容的讲授者,仅仅通过体育教师的教来评价体育课程的好与坏,显然是行不通的。因此,无论从学生还是体育教师方面,对体育课程进行评价,都是缺乏依据的。体育课程内容是体育教学活动的重要元素之一,學生主要学习的体育内容便来自于体育课程,所以,没有对体育课程本身进行评价,就失去了重要的评价客体。另外,体育课程优劣的评价需要第三方的加入,上级专家和评审便是最好的体育课程优劣的评价者,其会丰富整个体育课程评价体系,做到公平公正,科学合理。
2 高校体育教学课程改革策略
2.1 明确校内外体育课程结构,丰富体育教学内容
为了激发学生参与体育课的兴趣,主动学习体育运动知识,实现体育教学目标,我国普通高校必须加快体育教学课程的改革,明确校内个体育课程结构,合理设置校内和校外体育课程内容,将校内外体育课程内容相联系,从而形成常态化的体育课程结构。学生通过校内体育活动,能够学习到体育的历史、理论和运动技能,对整个体育活动有一定的了解;学生通过校外活动,能够拓宽学生的视野,亲自参与到校外体育活动训练中,磨练自已的意志,加深对校外体育活动的了解。当然,开展校外体育课程时,必须考虑到学生的安全,以免发生意外。校内外体育课程结构能够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将体育运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满足学生的自身需要。
2.2 丰富体育教师知识结构,提升教学能力
体育课程内容能否精确地传递给学生,并使学生理解和消化,体育教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为体育教师是整个体育教学活动的执行者。为了更好地提高体育教学质量,最大化体育教学效果,必须全面提高体育教师的综合业务素质。首先,丰富体育教师知识结构。为了满足现代体育教学的需要,体育教师应意识到补齐自身体育知识的短板,利用课余时间,加强对体育知识的学习,查阅相关资料,更新体育知识,时刻关注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相关的最新信息,提高体育运动技能,加强其他学科知识的学习,丰富体育教学内容,将体育与其他学科知识相联系,从而使自身的知识体系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结构。其次,提升教学能力。加强对体育课堂的管理,在体育教学活动中保持纪律性,做活动时有序性;提高对学生的观察能力,因材实施,注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提升口语表达能力,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体育专业的知识传递给学生,学生能够第一时间领会,这样就会提高体育教学效率。
2.3 因地制宜,充分开发体育课程相关资源
为了更好地对体育课程进行改革,我国普通高校应因地制宜,根据各高校的实际情况和需要,充分开发体育课程相关资源。借助大自然的优势,最大限度地进行开发,从而形成学校独有的体育课程资源。高校体育教材的编写和制订应参考国家级规划教材,召开专家研讨会,根据学校的运动项目优势,开发体育课程教材,自行编写,拒绝与市场上非体育类专业出版社合作,把好体育教材内容质量关。另外,为了满足体育课程内容的需要,依据学校的体育运动项目特点,健全和完善体育教学基础设施,提升体育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闵伟,张进.我国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研究[J].体育世界(学术),2018(5):165,169.
[2] 袁敏.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发展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7,7(5):137-138.
[3] 许竞.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反思与走向[J].教育与职业,2013(11):147-14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0981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