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谈谈中职平面设计专业CorelDraw课程的案例组合教学法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中职学校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班级开设的专业课程主要有Photoshop、CorelDraw、AI、InDesign等。CorelDraw课程是平面设计专业的主要课程之一,是一门以操作应用为主,对操作能力要求高,教材案例应用更新快的课程。近年来职业学校教育设计软件不断丰富与升级,外部就业环境需求与形势不断变化,学生的电脑配置和教材也因此快速更新换代。但随着教学内容的改变,教学方法、教学经验却仍未跟上变革的脚步,还在不断地探索实践与论证。平面设计的专业教师需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与专业技能,摸索先进的课堂教育模式及经验,在计算机软件实训操作教学中思考如何运用学校教学设备,突破传统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设计出对学生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来实践教学环节,这也是现代教育新模式改革所面临的问题之一。
  [关    键   词]  平面设计;CorelDraw;案例组合教学法;步骤块;操作组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34-0182-02
   一、中职学校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CorelDraw课程教材的
  现状
   作为平面设计的专业教师,我从事CorelDraw教学已经十五年,软件版本从CorelDraw12、CorelDrawX4、CorelDrawX6到现在的CorelDrawX7,教材从《CorelDraw12中文版实例教程》《CorelDraw X4标准教程》《CorelDraw X6中文版图形设计实战从入门到精通》到现在的《CorelDraw X7平面设计案例课堂》。CorelDraw陪着我成长,让我不断熟练教学业务与操作技能。我见证着CorelDraw教学的变革与进步。
   这学期的教材是《CorelDRAW X7平面设计案例课堂》,从基础操作到包装设计共531页的课本包含15章学习内容95个案例,简单的案例只有一页、几个步骤,复杂的案例超过十页、数十个步骤。比如第42页开始的案例019绘制茶杯到52页结束共有42个步骤;第519页开始的案例095白酒包装盒到531页结束共有52个步骤。当学习步骤较多的案例时,课堂教学过程中一步一步演示操作步骤完成学习任务,繁复却没有归纳总结的步骤制约着教学的效率,影响了教学的质量。针对此弊端,对科任教师提出了应当应用何种教学方法进行教学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的研究问题。
   二、新教材的应对策略与案例组合教学法的教学特点
   新教材的引用无疑带来了更新更丰富的教学内容,但也带来了新的教学挑战,我们可以采用教师对知识点分解组合,学生差异化学习的教学策略。还记得初学英语背单词“family”,教师把它分解成“father and mother I love you”的例子吗?把已经学会的单词组合成要学的新单词,抓住教学重点,合理组合教学内容,以更好地帮助我们学习新知识,这种教学策略同样适用于计算机平面设计CorelDraw课程案例的教学,类似于本文所指的案例组合教学法。案例组合教学法是指把教材中的有较多复杂步骤的某案例分解成由有逻辑操作关联的若干个连续步骤组合而成的步骤块,并根据功能目标赋予新的步骤块名称的一种教学方法。首先提出了一个新概念叫步骤块。步骤块是相对于教材上案例的文字步骤而言的,把逻辑上有关联的几个步骤按照教学阶段目标或者功能结构组合成一个步骤块,并以完成的阶段任务命名步骤块。比如第42~52页结束共有42个步骤的案例019绘制茶杯,从第1步骤一直教到第42步骤,相信就连老师也会在中途就觉得繁琐冗余,学习效率低下。我们可以按任务结构来划分成以下四个步骤块:第1~4步骤的任务是设置新文档属性和绘制背景,组合成第一个步骤块,命名为准备工作;第5~30步骤的任务是绘制杯子底盘及阴影,组合成第二个步骤块,命名为绘制底盘;第31~39步骤的任务是绘制茶杯主体,组合成第三个步骤块,命名为绘制茶杯;第40~42步骤的任务是绘制茶水及导入茶叶图片,组合成第四个步骤块,命名为绘制茶水添加茶叶。把42个步骤按教学任务组合成四个步骤块,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案例的任务结构,知道自己正在做什么,做到哪一步。更是把一个复杂的教学任务分解成四个小任务,教师可以更灵活地安排教学。
   案例组合教学法的另一个新概念叫操作组。操作组是为了实现同一个功能目标而先后进行的连续动手操作的组合。教材案例中的连续几个相关操作步骤可以合并为一个操作组,而其中一个操作步骤若是太复杂的话也可以把这个操作步骤当成一个操作组分解为数个小的操作步骤。何为复杂呢?就是学生还没有学过相关知识点,没有进行实训的案例步骤,一般都是学习的重点。而已经练习多次的操作步骤,我们便可以把连续的几个步骤合并为一个操作组,并以功能作用来命名这个我们自己定义的操作组,遇到已练习多次的操作组可以简单带过而不必花费过多时间和精力。
   举个案例,复制一个对象实例的操作步驟是:(1)鼠标左键点击该对象实例;(2)按住左键不松手拖动对象实例到新位置;
  (3)右手食指按住鼠标左键的同时中指点击鼠标右键;(4)中指松开鼠标右键;(5)食指松开鼠标的左键。这五个步骤就是一个典型的操作组。功能是复制出一个与原型对象一模一样的实例到新位置,所以我们可以把这个操作组命名为:复制对象。学生差异化学习,是指面对不同的学生,我们教学讲解相同案例的详细过程是不一样的,学生学习的进度也是有差异的,基础知识扎实并且理解能力好的学生会更快地完成步骤块的学习,后进生也可以按照自己的节奏一步一步学习;而就算是同样的学生,不同时期演示的操作步骤过程也是不一样的。比如教材前两章的案例教学时,这个复制对象的操作组就需要一步一步教学,直到学生多次练习并熟练掌握了操作的次序与技巧后,我们才可以把这连续的五个操作步骤合并为一个操作组。以后章节再遇到需要复制对象的案例时,我们直接就可以对学生说复制对象到页面中间,不必再按操作步骤一步一步进行详细讲解。    三、案例组合教学法的课堂实例应用与需要注意的环节
   引用案例组合教学法,对案例的分解要适当,不宜过易或过难,分解后的知识点要抓住教学主干,具有相对独立性,不可超过学生的理解范围。比如教材375页的案例精讲074——播放器标志设计,到379页为止共5页19个操作步骤。第一到第四步骤为准备工作,任务是绘制播放器标志的边缘范围,可组合成第一步骤块;第5~8步骤任务是绘制播放器的主体并添加调整颜色,可组合成第二步骤块;第9~16步骤任务是绘制播放器标志的立体图标效果,可组合成第三步骤块;第17~19步骤任务是添加播放器标志的文字说明,可组合成第四步骤块。第二步骤块绘制基本图形是教学的基本内容,包含的实操也是较简单的基本组合操作,大多数学生都可以学习并掌握操作技巧;第三步骤块是教学的难点与升华,实操包含新的知识点与操作技巧,也是本案例的教学重点,需要学生学习之后练习多次掌握规律,把绘制立体效果的方法也应用到其他案例当中。
   第二步骤块的第五步骤是学习对绘制的椭圆填充渐变颜色。操作次序是:(1)选择绘制的椭圆;(2)按F11键弹出“编辑填充”对话框;(3)在“调和过渡”选项组中单击“椭圆形渐变填充”按钮;(4)将左侧节点的CMYK值设置为2,66,100,0;(5)在32%位置处添加节点的CMYK值设置为2,66,100,0;(6)在51%位置处添加节点的CMYK值设置为2,66,100,0;(7)右侧节点的CMYK值设置为0,38,97,0;(8)在“变换”选项组中取消选中“自由缩放和倾斜”复选框;(9)将“填充宽度”设置为132%;(10)将X和Y分别设置为5%和15%;(11)点击“确定”按钮。其中前七小步是对椭圆填充从橙色到黄色的渐变颜色的操作,课本前面的案例已经练习过多次,所以组合成一个操作组,名称为“填充渐变色”;第8~11小步是对椭圆已填充颜色的调整操作,目的是变换颜色的缩放与倾斜方向、宽度等参数,也组合成一个操作组,名称为“调整渐变色”。当讲到填充渐变色从橙色到黄色,调整渐变色加点淡绿色的时候,学生就会有要相应完成一连串小操作的共识。这里需要注意必须练习多次熟悉掌握的连续操作才可以组合成操作组,对新知识和新工具的学习我们仍是需要一步一步进行教学,比如第三步骤块的学习就要仔细讲解,手把手一点一滴进行操作演示,切不可简单带过。只有当练习过多次立体效果的案例,学生普遍掌握了之后才可以把相关的几步操作组合成操作组。
   四、结语
   由以上案例的实例剖析,可知把教材的一个案例所有步骤分解成几个步骤块的教学策略,提炼教学任务,在教学环节把步骤块内的动手操作序列组合成操作组,归纳设计要点,可以让学生更深入理解案例的逻辑结构,辅助提升动手操作能力,这就是案例组合教学法最大的特点,让步骤块的名称与操作组的名称成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一种“共同语言”。这种语言在教师和学生多次教学过程中产生了能够互相理解的教学内容的浓缩精华,大家可以交流传播这种自定义内涵的语言,也在无形中探讨着知识点,渐渐地形成良性的班级文化。各位教师不妨一试,相信能够更好地辅助您完成CorelDraw教學任务,提高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周蓉.《CorelDraw平面设计》教学课程案例设计策略分析[J].福建电脑,2012(10).
   [2]王迪.翻转课堂在中职学校CorelDraw软件教学中的应用与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6.
   [3]梁英坚.高职《平面设计CorelDRAW》课程在“教育团队责任制”教学改革下的探索与实践[J].电脑迷,2018(11).
  ◎编辑 陈鲜艳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1332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