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互联网教学的课程建设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处于信息时代,知识获取碎片化,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式都发生了巨大改变。课堂上满堂灌式的教授方式,以知识性传授为导向的教学内容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共鸣。因此国内外高校相继推出了各种基于互联网的新教育模式,以适应学生的需求。如何顺应时代发展需求,建设好一门课程,是本文阐述的重点。
  关键词:互联网 教学模式 课程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9)10-0052-01
  处于信息时代,知识获取碎片化,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式都发生了巨大改变。课堂上满堂灌式的教授方式,以知识性传授为导向的教学内容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共鸣,如何顺应时代发展需求,建设好一门课程?
  1基于互联网的教学模式
  基于互联网的教学模式分为五大类:服务于社会的慕课(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服务于校园教学的SPOC(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在线开放课程(MOOC+SPOC);翻转课堂(filpped classroom);混合式教学(blendedlearning)。
  1.1产生的时代背景
  处于信息时代,知识获取碎片化,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式都发生了巨大改变,借助互联网多元来源,学生不仅可以从百度、知乎、维基百科等搜索引擎中,随时随地获取想要的信息;而且从MIT的开放新课程到现如今如火如荼的慕课、微课、微硕士等,国内外互联网平台提供了大量线上课程,比如中国大学慕课学堂在线、学堂在线、futurelearn、khanacademy、edx等,学生可以方便选择自己喜欢的课程,构建自己的认知。学习如果不仅可以发生在教室,学生对在课堂上听课这件事,也随之发生价值取向的多元化。课堂上满堂灌式的教授方式,以知识性传授为导向的教学内容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共鸣。
  1.2基于互联网的教学模式带来的变化
  基于互联网的教学模式,与以往教学模式相比,带来了以技术为支撑的教学模式改革。具体体现在:(1)使形成性评估成为可能。通过学生在网上学习或课堂及时互动(如雨课堂)留下的痕迹,透过数据,量化研究,了解阶段教学的结果和学生学习的进展情况、存在问题、进而及时调整和改进教学。(2)使差异性学习成为可能。维果斯基在说明教学与发展的关系时,提出了“最近发展区”的理论。教学必须要考虑学习者己达到的水平,并要走在学习者发展的前面,为此就要确定学习者的发展水平。通过数据采集反映出来的学生需求,学习能力,学习策略,学习风格等的不同,为学生提供适合的学习内容,使教与学不再是单方向的互动,使差异性教学成为可能。(3)支架式教学(scaffolding Instruction)。慕课的特点,事先要把复杂的学习任务加以分解,将知识点拆解重构以便于把学习者的理解逐步引向深入。能抓住学生注意力的慕课视频,每个覆盖一个知识点,视频长度大多在三四分钟左右,然后辅以练习,使得学习者自己能沿着“支架”逐步攀升,从而完成对复杂概念意义建构。(4)幸福心理学。在幸福心理学里提到与幸福感相关的是和谐、友好的人际关系,至爱亲朋的关怀,温暖的社会支持等。如果课上教室学习、课下在线学习、课下学习论坛讨论等构成了学习社区的话,那么诸如课上弹幕发言(被看到),随机红包(小幸运,正向激励),慕课视频(老师一对一的眼神交流),论坛里的发言(一辩高下,朋辈激励)等等可能不仅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方法,更是使学生学习目标和时间管理更加有效的有效推动。
  2教育教学的根本
  基于以上讨论,不难看出新的教学模式有很多优势,也是未来发展的趋势。但是面对国内国际名校开出的众多在线课程,我们能给予学生什么样的课程内容,又应该以什么样的授课方式和模式与学生互动,拷问着每一位老师。仅仅是跟风建设慕课,还是要处理好变与不变,战略更重要?清华大学申永胜教授和田凌教授在清华定制研习营的讲座,给了我们很大启发。什么是不变的?两位教授都提到了“教学是教师的第一学术责任”,教育的原动力来自于老师的初心、爱心、责任心。好课程老师送给学生最好的礼物,建设一门好课程便是核心的核心。
  2.1完善课程建设,完成课程体系建构
  在清华金课研习营的讲座中,田凌教授指出要以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指导教学工作,完善课程建设,完成课程体系建构。课程建设的理念和目标,要与人才需求对接,与学校的培养目标对接,与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对接。要深入研究本课程的特点在学生知识体系中的作用。
  2.2教学科研相互促进
  顾明远先生曾说过“在教育上提不出问题的教师,很难有自己的思想;而迫使问题出现的最好办法,就是研究教育问题”。清华大学申永胜教授在清华金课研习营的讲座中指出,要善于在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提出有价值的问题,研究解决方案,观察方案实施效果,进行成果总结(项目或论文)。这样,高水平的科研,科学的远见性和研究工作的前瞻性,会进一步影响课程的改革和发展,决定课程的质量。
  2.3以学习者为中心
  根据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提出的“以学习者为中心”教学理论,教学要“以学习者为中心”,注重师生的情感交流、愉快的情景氛围以及学习者的自由。在互联网时代,“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人才培养模式,更是提升教育质量的有效途径。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强化师生互动,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和批判性思维。通过教育理念的转变带动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创新,拓展課程深度,切实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综上所述,处于信息爆炸、知识获取碎片化的时代,旧有的教学模式急需得到改革,而改革的先决条件,在于老师的敬业精神、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和创新的教学管理模式。以高水平的科研,科学的远见性和研究工作的前瞻性,促进课程建设,完善课程体系建构;以学生为中心,强化师生互动,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和批判性思维,是新时代教育教学发展的基石。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1475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