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寿山石人物圆雕的创作与鉴赏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雕刻技法得到不断进步和提升,寿山石创作手段呈现多元化,但人物圆雕的创作依然是寿山石艺术品创作最主要的手法,在寿山石艺术作品中占有极为重要的位置。寿山石人物圆雕的创作与鉴赏密切关联,本文将对寿山石人物圆雕的创作与鉴赏进行浅析。
  一、寿山石圆雕概述
  寿山石圆雕是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公元前420年就已有雏形。清朝的康熙年间开始,寿山石被上层名流所喜爱,许多优秀的作品被当作贡品进贡。寿山石圆雕的表现形式众多,其灵感大多来源于创作者的生活体验。寿山石雕刻技法有圆雕、钮雕、镂雕、浮雕、微雕、镶雕、薄意和镶嵌等,每一块原石的实际情况都不同,雕刻师在对不同的原石进行雕刻时,需要灵活选择不同的雕刻技法。故宫博物院中收藏有大量内府御工和雕刻名家创作的寿山石作品。
  福州是寿山石的原产地,雕刻前辈、大师众多,作品多与佛教、道教有关,如弥勒、观音、刘海等。寿山石色彩斑斓,种类繁多,且石质硬度适中便于雕刻,受到雕刻艺术家的喜爱,寿山石也成为雕刻艺术家们展现自身艺术才华的载体。故宫作品回流展中就有大量的人物圆雕作品被故宫珍藏。作为寿山石艺术创作者,笔者也创作了大量此类题材的作品,如芙蓉石《弥勒戏兽》《刘海戏蟾》等,展现的就是这个题材。
  二、寿山石圆雕的鉴赏
  在石雕行业中,被誉为国石之首的寿山石原石较为珍稀,所以寿山石圆雕在艺术品类中一直都有着不可撼动的地位。数千年来,我国出现了很多雕刻艺术名家,不同名家的风格各不相同,其独特的风格对后世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例如,明末清初的著名寿山石雕刻大师杨玉璇,他创作的作品技法高超,受到了民间与官府的高度追捧,其作品还曾被当作贡品。杨玉璇十分擅长寿山石圆雕,他能在相石过程中辨别寿山石的差异,并且根据其纹理、形状与颜色,设计出相应的造型,从而开展接下来的雕刻与修光工作,他创作出来的寿山石圆雕作品生动形象,几乎就是将活物完全展现给了他人。同时,杨玉璇还特别擅长创作关于观音的寿山石圆雕作品,他創作出来的观音圆雕,被收藏者争先抢夺。目前,北京故宫博物院还有杨玉璇的著名作品《罗汉像》,此像宽约5.5厘米,高7厘米,该作品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它凝聚着杨玉璇的心血与才华,是值得留念的名家之作。
  雕刻艺术大师们成功推动了寿山石雕行业的发展,并创造了许多艺术结晶,丰富了人们的精神需求。创作者若是想要将圆雕作品的价值完全展现给别人,那就应不断磨炼自己的艺术能力,并且兼顾雕刻过程中涉及的种种因素,包括图案线条、人物形象以及人物神情等,才能打造出大师级的作品。
  三、人物圆雕对寿山石的要求
  因为人物圆雕作品雕工细致、生动形象、栩栩如生且富有立体感,因此圆雕对石材的要求相对严格,原材料的长宽高等尺寸需与实物相适,然后雕刻艺术家才进行圆雕的第一道工序——“打坯”,这一工序是为了保证人物圆雕作品的各个部位符合比例,使作品细致传神。圆雕一般从前方“开雕”,同时要求作品的各个角度和方位的统一、和谐与融合,只有这样,圆雕作品才经得起观赏者全方位的“透视”。
  四、人物造型
  由于寿山石雕所用的每块原石都各有特点,所以决定作品是否成功的关键是“相石取巧”“因材施艺”和“依石造型”。
  首先,根据原石的形状和颜色组成找到性能最佳的表现面。
  其次,古今中外可供选择的雕刻主题非常多,需要发挥创作者的鉴赏水平并设计出多种方案,从中选出最佳设计方案。
  再次,需要发挥创作者的形象构思能力,能事先设想到作品的最终效果,做到“胸有成竹”。设计作品时需要仔细思考,创作时精益求精,同时也要因材施艺,随时做出一些小改动。作品的构图要大气,细节方面则要从小处着手,精工细雕,使作品生动形象,尽量不要有瑕疵。要尽可能地运用一切艺术表现手法,如点、线、面的穿插对比、色块上的大小对比、人物肤色与饰物之间的质感对比、粗细对比、虚实对比等,使作品富于节奏感和韵味。作品底座的搭配也不可忽视,恰到好处的搭配可以弥补和衬托主题,使作品协调统一。笔者的《花开五福》正好应用了这点,找到性能最佳的表现面后,当即整体构图,充分运用圆雕的艺术表现手法,使作品唯美迷人、风格鲜明、自然大气、浑然一体、生动形象、趣味横生。
  五、人物圆雕巧色处理
  巧色又叫俏色。巧色的利用是寿山石雕的精髓所在,寿山石丰富的色泽,为雕刻艺术家们留下了巨大的创作空间。人物圆雕的创作,更是注重巧色,比如把寿山石的红、黄、白等应用到特殊的部位,就是把杂色处理得有动感、有主题、有画龙点睛的作用。如寿山石作品《飞天》系列就是结合原石的色泽特点进行独到的创作,作品构思巧妙、创意独特、刀工行云流水,仙女形象生动饱满、古典雅致、曼妙非凡,给人带来—种超越自然的优美想象,令人眼前一亮,产生收藏的冲动。比较常用的巧色处理还有:把寿山石巧色部分雕刻成人物的头部或把小块黑色处理成蝙蝠,增加人物的情趣动感,还有把巧色处理成仙瓶、寿桃等,使得主题更加明确。
  六、人物圆雕线条处理
  总体来说,人物圆雕作品人体的各部分比例要合理,线条讲究流畅、简明、古朴、大方。对有瑕疵的位置使用线条进行修饰。许多原石都有裂痕,而线条是掩饰其最好的处理方法。以往老艺人在衣纹的处理上多使用阴形钩线以表现衣饰的褶纹,寥寥几刀便把衣服飘动的质感表现得淋漓尽致,给人以真切自然之感。而在衣服的边缘,则用细密的线条,流畅的刀法,刻绘繁缛有致的花纹,就连极微细的水纹锦地、海风纹地也刀刀清晰,与衣褶的阴钩纹形成鲜明的对比。豪放与婉约、粗犷与细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七、人物圆雕脸部神态的把握
  在人物面部神态的处理上,尤其要注重眉目传神,胡须、眉毛和头发应用点刻或短冲刀,需要恰到好处,且这些部位及眼仁多染墨,与寿山石温润的质地产生强烈对比,增强了其艺术效果。另外,有的作品在特定部位嵌有宝石珠,如杨玉璇《伏狮罗汉》、田黄石《观音》和周彬的芙蓉石《罗汉》,具有很好的装饰效果。
  值得注意的是,以圆雕技法施于寿山石,总的原则便是“依石造型”。尤其是传统的雕刻理念,更是将其作为最重要的准则之一。很多雕刻艺术家在观察寿山石本身的形态与构思主题形象上投入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借寿山石天然的形态、纹理以及色彩来确定所雕刻的人物或动物的姿态,从而使得耗材降至最低。与此同时,又必须保证作品的艺术美感,将二者完美平衡。因此,圆雕人物作品极为考验创作者的艺术水准与技法功底。
  目前,人物圆雕的创作依旧是寿山石艺术创作的最大热点之一。如何使珍贵的寿山石得到充分利用,进一步创作出经典的寿山石圆雕作品,是每一位创作者应关注和思考的问题,因此,需要每一位创作者在传承寿山石人物圆雕名家技艺的基础上,不断学习创新,与时俱进,准确而细腻地表现出雕刻主题,使寿山石人物圆雕作品意蕴深厚,值得细细欣赏品味,从而促进寿山石人物圆雕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作者简介]
  林家春,1976年出生于福建连江。自幼爱好艺术,对寿山石雕刻特别感兴趣。1995年福建工业学校广告设计毕业后跟随石艺、石林师傅在神友公司从事寿山石雕刻,擅长圆雕、高浮雕。经林劭川大师和《八闽瑰宝》主编石鸣老师的指导,作品有了极大的提升,并深受收藏家的好评。现为福建省雕刻艺术家协会常务理事、闽派雕刻艺术大师、福州市工艺美术师。代表作品有《飞天》系列作品、《红楼梦》系列作品、《大海的女儿》、《美人鱼》《美神》、《采菊东篱下》、《悠闲时光》等。擅长仕女、裸女、高士、儿童、仙佛等圆雕人物创作,尤以仕女创作闻名于业界。沉迷艺术创作数十年,早年即有大量作品发表于《八闽瑰宝》等专著,系《八闽瑰宝》大型画册系列作品主创人员之一,在闽港等地久负盛名。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1486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