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与英语写作教学的对接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是面向我国英语学习者的首个英语能力测评标准。“量表”以语言运用为导向,构建了多层级的指标体系,对各等级的能力特征进行了清晰翔实的描述,为衡量我国广大英语学习者的语言运用能力提供了一套科学规范的测量标准。高校英语写作教学应该乘着“量表”发布的东风,实现“量表”与课程教学的有效对接。具体的措施是:参照“量表”对书面表达能力和策略的分级描述,全面修订英语写作课程大纲;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精心设计课堂活动;实施过程性写作教学和形成性评价方式,提高英语写作教学的实效性,促进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的整體提升。
关键词: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英语写作教学;对接
中图分类号:H319.3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7836(2020)02-0141-04
引言
2018年4月12日,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以下简称“量表”)由教育部和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共同正式发布。量表从语言能力、语言知识、语言策略、语言活动四个方面对英语学习者在不同阶段的英语语言运用能力进行分级描述,“把中国英语学习者和使用者的英语语言能力从低到高划分为一到九个等级,归为基础、提高、熟练三个阶段。”[1]整套量表由1个能力总表、8个分技能总表、69个分技能能力表以及8个自我评价量表组成,内容丰富,描述规范,创新性地制定语用量表、口译量表和翻译量表,填补了国内外相关研究空白。作为外语能力测评体系建设的基础,量表的制定为衡量我国广大英语学习者的语言运用能力提供了一套科学规范的测量标准。量表的研制专家刘建达指出,“由于量表对语言能力的清楚界定和描述,它对学习目标制定、学习结果测评、课程设置、教学/考试大纲编写、教材编写、教育政策制定、语言水平测定等方面有参考意义。”[2]87就英语教学而言,何莲珍认为,“量表对听说读写译等综合能力的强调有助于加强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引导教师参照不同学习阶段的标准,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采用合适的教学手段,因材施教。”[3]
毋庸置疑,量表的制定和发布“是我国英语教育政策改革进程中一次里程碑事件,将指引我国英语教育事业积极发展。”[4]在量表发布之初,尚未正式实施之际,探究如何在教学过程中使用好量表,充分发挥量表对教学的参考价值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针对我国目前高校英语写作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如教学目标不够明确、课时分配不合理、针对性不强等问题,我们提出,高校英语写作教学应该乘借量表发布的东风,通过研读量表,把握其制定的理念、框架、内容及内涵,并运用到英语写作学的各个环节中,实现量表与课程教学的有效对接。具体的措施是:参照量表对书面表达能力和策略的分级描述,全面修订英语写作课程大纲;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活动;实施过程性写作教学和形成性评价方式,提高英语写作教学的实效性,促进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的整体提升。
一、修订英语写作课程大纲,明确教学目标和内容
英语写作课程大纲是执行英语写作课程教学计划、实现培养目标的教学指导性文件,是编写教材、组织教学、进行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和教学管理的主要依据。制定科学合理的课程大纲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当前多部分本科院校英语专业所使用的英语写作课程大纲存在不少问题。首先,课程大纲是参照《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2000)制定的,已使用了将近20年,在语言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不断发展的今天,已经难以满足新时代英语写作教学的新要求。其次,各院校所使用的课程大纲几乎是千篇一律,未能兼顾各自的生源情况和教学情况,对各自的英语写作教学难以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再者,课程大纲教学目标的描述比较笼统,内容流于形式,无法真正服务于课堂教学。因此,修订原有的课程大纲是英语写作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那么,如何科学地进行大纲修订呢?
“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是基于交际语言能力模型,按照听、说、读、写、译五项语言技能,分项描述,有机地把语言知识、语言能力、语用能力和语言策略结合在一起,互相渗透,互相支持,体现了由易到难,由简单的复杂的循序渐进螺旋式上升的原则。量表的制定框架和原则不仅符合语言学习的一般规律,也有利于学习者阶段性的语言能力得以检测和承认。另外,量表使用优质的描述语,简明、清晰、规范,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体现了当前的主流语言教育观。因此,教师应充分利用好量表来修订原有的英语写作课程大纲,特别要利用好书面表达能力的11个量表,借鉴其规范的能力描述以及科学的能力等级划分,明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以便开展有针对性的英语写作教学。
首先,根据量表所具备的诊断功能,在写作教学开展之前,教师应利用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中的“书面表达能力自我评价量表”,通过问卷调查,初步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了解学生书面表达能力所处的等级,指导学生建立个人学习档案。然后根据学生的自我评估反馈,掌握其书面表达的薄弱环节,并以此为依据,着手开展课程大纲的修订工作,确定宏观课程目标(一学期或一学年所能达到的能力等级)及微观教学目标(一堂课或一周课的教学目标)。其次,教师在仔细研读“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中的“书面描述”“书面叙述”“书面说明”“书面指示”“书面论述”“书面互动”分技能能力表后,采取删减、合并、改写等方法对这些描述语进行编辑。最终梳理整合出六个学习模块,30条微观写作教学目标,并以表格形式罗列出来。
明确了宏观目标和微观目标,新修订的英语写作课程大纲就不再只是一个笼统、宽泛、抽象的指导性文件,而是一个既保留了对教学的宏观指导,又有可操作性的具体课程教学纲要。这样,师生双方都有了努力的方向,目标意识增强了,教学的实效性将会大大提升。另外,新大纲立足于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的实际水平等级来确定总体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考量课时安排。因此,教学内容的选择更有针对性,课时分配更合理。新课程大纲的身份是多元的,不仅是课程大纲,也是教学大纲,同时也可作为课程考试大纲使用;不仅为课堂活动设计提供蓝本,也为实施过程性教学提供条件保障,对英语写作课程教学发挥全方位的指导作用。 二、面向运用的课堂教学活动设计
教学活动是实施课堂教学的载体和手段,是完成课堂教学任务的基本保障;对课堂教学活动进行精心科学的设计有助于提高写作教学的实效性。那么如何设计写作课堂教学活动?设计时应该把握什么原则?我们同样也可以从量表研制专家的研究成果中获得启发。
刘建达指出,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以交际语言能力模型为基础,体现一种“面向运用”语言教育观。这种语言教育观认为,语言能力是一种认知行为,是语言使用者/学习者在参加各种语言活动中体现出来的,受其语言知识和语言使用策略的限制。而语言知识很大程度就是话题知识;“话题及其内容是影响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因素”[2]80“话题内容的组织方式、话语或文本的类型、语言材料的特征,乃至语言材料的呈现方式,以及交际的目的、对象和场合等因素均会影响人们的语言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2]80由此可见,写作话题的设计恰当与否将影响学生写作能力的发挥。换句话说,课堂教学活动设计关键在于写作任务/话题的设计。基于此,写作教师在设计课堂写作活动时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话题背景知识,把握好以下三个原则,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活动,通过特定情景下某一话题的具体语言活动,培养学生的书面表达技能。
(一)任务驱动
所谓任务驱动原则是指教师在设计写作活动时立足于每一个微观写作目标,通过特定情景下某一话题的具体写作任务实现教学目标。新修订的课程大纲中罗列的教学目标明确,任务明晰,这便为课堂写作活动提供了设计蓝本。每一条目标任务即是一个写作活动任务框,教师只需用不同的写作话题填充任务框,便可设计出各式各样的写作活动。例如,根据上表中的写作目标10.“叙述熟悉的中国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写作活动任务框确定为“叙述中国神话和民间故事”,关键词是“叙述故事”;在这个任务框中,教师用不同的神话故事,如女娲补天、大禹治水、嫦娥奔月等填充,便可得出不同的写作练习活动,供教学使用。
(二)面向生活
面向生活原则是指在教师设计写作任务时,对话题及其内容的筛选应从学习者的经验、兴趣、学术背景出发,联系现实生活,从日常生活中挖掘写作素材、汲取热点话题,作为写作话题,现取现用,巧设任务,设计出贴近生活、面向运用的写作活动。例如,在设计写作目标1. 描写熟悉的人物、地方、情景、个人经历、商品/产品的教学活动时,教师可以现场展示一个鸡蛋,让学生用文字描摹。引导学生从其表壳、内层、颜色、形状、营养价值、关联典故等方面,对这个日常生活中的常见物品进行深入描绘,让学生感受基于生活的写作体验以及由浅入深的思维过程。
(三)面向交际
“面向运用”的语言观认为,“语言运用具有动态性和交互性……一切语言活动都离不开特定的条件和情景。”[2]80因此,教师在设计写作活动时,要考虑写作任务的交际性和互动性。以目标30.“在线交流”教学案为例,教师可以让学生登录海外购物网站,完成商品的浏览、选购、与客服在线交流、填写邮购地址、选择快递方式、下订单等一系列活动。该教学活动设计需要学生完成一系列的读写任务,包括阅读文字、浏览图片、填写信息、在线交流等,充分调动了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包括阅读理解能力、多元识读能力、书面表达互动能力、人际沟通能力等;而且活动任务真实有趣,贴近生活,让学生有话可写,有话能写,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
三、实施过程写作教学法,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策略
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不仅对学习者和使用者语言运用能力进行描述,还对语言使用策略作了清晰的勾勒。涉及书面表达策略的量表有4个,包括“书面表达策略”“规划”“执行”“评估与补救”,从写前准备阶段、撰写阶段、修改阶段分别对语言运用过程中所使用的语言策略做了清晰的描述,体现了“结果与过程、技能与策略并重”的语言教育观。这种语言教育观与过程写作教学法的教学理念十分契合。
过程写作教学法摒弃了传统写作教学法“重成果、轻过程”的做法,把写作看成是一个不断演进的过程,注重对学生写作过程的指导,注重对学生写作技能和策略的培养。过程写作教学法旨在“建构一个对培养学生实际写作技能至关重要的,以过程为主的写作教学框架”[5]。也就是说,“过程写作教学”本质上是一种按照写作阶段(构思—撰写—修改)开展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写作技能和策略的一种教学模式。这与书面表达策略量表所体现的“结果与过程、技能与策略并重”的语言教育观不谋而合。因此,有必要在英语写作课堂上实施过程写作教学法。
结合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中“书面表达策略”“规划”“执行”“评估与补救”4个量表的描述语,通过精心设计的课堂教学活动,把这些语言策略落实到过程写作教学法各个阶段的技能訓练中,帮助学生洞悉每一阶段的写作本质,使学生在习得写作技能的同时,掌握相应的写作策略。
(一)构思
构思是写作的热身运动,是写作过程中的一个关键阶段。构思需要激活学习者相关的背景知识,包括运用一系列的写作策略,包括审读话题、理清思路、归纳观点、列出要点、拟定题目、收集证据等。教师可以通过一些具体的课堂活动形式,如头脑风暴、小组讨论等,激发学生思维,收集写作素材,帮助学生拓宽思路,理清写作脉络,做好写作的准备工作。
(二)撰写
如果构思阶段的准备工作做得充分的话,撰写过程就会十分顺畅。学生只需根据提纲要点,借用“书面表达策略即执行”量表中所描述的策略,包括主题句的突出、修辞手法的运用、衔接词的使用、变换词语和句法结构、引用或转述他人观点等,按照主题需要呈现出来。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该提醒学生,撰写初稿阶段,关键在于保持写作思路的流畅,确保写作言之有物,而不要过多纠结语言是否准确凝练。
(三)修改
修改阶段是学生对初稿进行语言润色,优化内容和结构的过程,不仅要对标点符号的使用、单词拼写、语法等微观语言问题进行检查纠正,还要着眼于完善全文的思想内容和层次逻辑,以准确表达写作意图。在“书面表达策略:评估与补救”量表中,明确学生应该使用一定的修改策略,如使用连接词把简单句改为复杂句,通过检查发现并改正语言表达和衔接连贯问题,从内容、结构、格式、标点等各个方面修改和编辑文章。这一过程中,教师要组织学生互评,适当引导,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改革教学评价方式,实施形成性评价
与“过程写作教学法”配套的评估方式是形成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是一种过程性评价,“是对学生日常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所取得的成绩以及所反映出来的情感、态度、策略等方面的发展做出的评价。其目的是帮助学生有效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培养合作精神。”[6]75形成性评价注重对学生的学习过程的评价,并及时提供反馈,调整课堂教学方法与手段,满足学生的智力需求。在英语写作教学中实施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并行,既注重结果,又关注过程,有利于对学生的英语写作学习过程进行观察、评价和监督,从而促进学生有效地提高英语写作水平。
在英语写作课堂实施形成性评价的方法多种多样,有课堂小组讨论、课后习作、单元小测、期末考试等,除了这些常规的评价手段之外,教师还要建立学生“写作学习档案袋”(Writing Profile),收集学生学习过程中各个阶段的不同作品,以动态发展的方式展示学生写作技能的变化。此外,档案袋还包括学生的写作反思、目标设定、自我评价、同伴互评等。档案袋由学生自己保管,教师可随时查看,学生也可随时请求教师查看,要求教师指导。期末教师将收集所有学生的学习档案袋,以此作为学生课程学习总评的主要依据[6]87。
教师实施形成性评价主要应把握好两点:一是体现了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和评价形式的多样化;二是注重学生在评价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借助“书面表达能力自我评价量表”进行自我评价和合作评价。通过形成性评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角色由被动听众转变为课堂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表演者、记录员、评判员,甚至是讲解员,在英语学习过程中不断体验到自己的进步和成功,从而培养和激发起学习英语写作的积极性和自信心,提高语言综合运用能力。通过形成性评价,教师可以随时了解学生在写作学习上的进展情况,获得教学过程中的连续反馈,为教师随时调整教学计划、改进教学方法提供参考。
结束语
英语写作能力是英语语言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长期以来,我国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一直没有得到有效提高。要改变英语写作教学费时低效的现状,需要广大教师更加深入思考英语写作教学的目标和内容、方法和手段、测试与评价等问题,特别是借鉴刚刚颁布的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将其所蕴含的先进理念、教学原理等落实到写作课程教学实践中,从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的勾勒到教学活动的设计、教学方法的转变、评价方式的改革,充分发挥量表的教学参考价值。尽管量表的制定过程长期而艰巨,但它在教学中的应用历程才刚刚开始。我们相信,以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为依托,通过观念的更新和具体措施的落实,新时代的大学英语写作教学将会結出更丰硕的果实。
参考文献:
[1]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8:56—65.
[2]刘建达,韩宝成.面向运用的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建设的理论基础[J].现代外语,2018(1).
[3]何莲珍.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的语言经济学分析[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7(5):743—753.
[4]刘建达.构建科学的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J].外语界,2017(2):2—9.
[5]姜炳生.英语写作教学中“过程写作教学法”再研究[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4):13—16.
[6]郭锦辉.形成性评价在大学英语过程性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8(5).
(责任编辑:刘东旭)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1963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