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城镇化进程中乡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发展的必由之路,但在推进的过程中对乡土文化形成了较大的冲击,乡土文化无法得到有效传承,开始出现断层性危机。本文分析城镇化背景下乡土文化传承中的边缘化问题,探寻乡土文化传承对农村城镇化进展的重要推进作用,并提出契合现代化发展的实现路径。
  关键词:城镇化;乡土文化;传承;实现路径
  改革开放后,农村城镇化建设要求以经济发展为要务,乡土文化如地方民风民俗、地方文艺等多种形式遭受到了较大冲击,在城市文明的冲击下正在逐渐凋敝,乡土文化在城镇化进程中的保护、传承处于边缘化的境地。[1]但乡土文化作为乡村社会中的“本色”,承载着民族的文化智慧,也是城镇化建设之路上农民的精神寄托。保护与传承乡土文化,对维护城乡关系和农村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城镇化进程中鄉土文化的边缘化处境
  进入21世纪以来,城镇化发展水平和地方经济建设程度不断提升,乡土文化渐渐淡出大众视野,呈现逐渐被忽视的局面,在传承方面更是处于青黄不接、鲜有人问津的尴尬境地。根本原因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认识:
  首先,城镇化速度带来的农村“空心化”使乡土文化无法承续。随着城镇化的逐步深入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出现大批农民进城务工的浪潮,中青年劳动力逐渐“离土”,即开始脱离传统的农业生产耕作,投入工商领域就业,导致农村地区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留守老人数量激增,大部分农村地区呈现“空心化”状态。[2]很多家庭由传统自然村落搬迁进入新型城镇化社区,传统乡土文化如地方庙会活动、手工艺制作以及地方戏等无人问津,乡土文化自老一辈向下一代传承的过程中出现断层状态。
  其次,城镇化文化冲击下年轻群体对乡土文化的认同感缺失。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传播速度的加快,文化的传播已经开始呈现出来源渠道多、传播速度快、互联网化等特征。相较于较为古板、形式固定、创新性不足的地方曲艺、手工艺、样板戏等传统的乡土文化表现形式,城市文化通常通过移动互联网、自媒体以及电影电视等快捷高效、形式多样化、娱乐性强,且对年轻人更具吸引力的载体进入大众生活,从而不愿更多地了解乡土文化。[3]乡土文化更显得脱离时代的洪流,反而被认为是“刻板”“落后”“愚昧”的代名词。
  再次,城镇化发展过程中乡土文化传承的制度性保护不足。城镇化迅猛发展的过程也是自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进行制度转型的过程,在地方要求将经济发展放在首位的前提下,对传统村落进行征地拆迁改造、社区化管理成为常态。基层政府和开发商在顾忌地方经济发展利益的前提下,缺乏对一些极具历史文化价值的传统村落、古建筑、历史遗迹的保护修缮意识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制度保障,导致乡土文化逐步失去了其赖以生存的载体、根基和应有的自信,其内涵深处的历史积淀和人文精神渐渐流失甚至不断瓦解。[4]
  2 乡土文化对于城镇化的价值与意义
  城镇化建设是我国农业文明向现代文明转型的必然选择,但农业人口仍占我国人口基数的绝大部分。乡土文化作为农业文明的集中体现,在我国农村现代化建设道路上是不可或缺的价值信仰与文化自信之源,是城镇化转型之路上解决人们迷茫困惑的精神家园,有其必然存在的价值与意义。[5]
  首先,乡土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文化的宝贵财富。我国作为千年来有着深厚农耕文明积淀的农业大国,乡土文化是长久以来民风民俗、语言习惯、传统曲艺技艺及人情关系、道德标准、礼法规则等一系列非物质与物质文化形态的综合。乡土文化在历史上的各个时期、各个地方呈现出鲜明的地域性特点,各地乡土文化间的相互交流与融合汇集成了历史悠久的中华民族农耕文化,反映了历史上农民的生活轨迹和心理变化,是不可或缺的时代烙印与民族烙印。
  其次,乡土文化是农业文明向现代文明发展的文化基础。城镇化建设引领我国走上了从传统农业社会到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型之路,在这一过程中,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思想价值体系等都在悄然发生变化,过快的城镇化进程必然导致农民进城生活的适应性问题。[6]乡土文化从风俗习惯、伦理道德等多个层次渗透在农业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是整个农村社会精神生活的集中体现。乡土文化是农民迈向城镇化生活的精神寄托。
  最后,乡土文化是助推城镇化建设的文化动力之源。经济发展水平不应成为评判一个地区的城镇化建设程度高低的唯一标准。如果抛开当地文化发展,只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那么久而久之产生的大众精神文化层面需求的匮乏问题反而会抑制该地区的发展。[7]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领导人曾在多个公开场合谈到发扬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乡土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核,其繁荣发展是城镇化进程中加快经济发展的助推剂,乡土文化始终在为我国城镇化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文化动力。
  3 乡土文化现代化发展的实现路径
  新型城镇化发展区别于传统城镇化发展的显著标志是在以提高当地经济水平为首要目标的前提下,更加注重当地乡土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发展,形成具有自身本土文化特色的新型城镇,避免出现“千城一面”的局面。乡土文化作为城镇文化发展的根基,发展路径应通过以下三个方面切入。
  首先,将传统乡土文化与现代教育相融合。随着“打工经济”的冲击,年轻一代群体“离土”,乡土文化的受众群体规模不断缩减。乡土文化作为传统农业文明的内核所在,相关主管部门有义务对其内容和形式进行深入研究,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将优质的乡土文化加入九年义务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体系中,例如在中小学教育中加入传统乡土文化中的“家风”教育,在成人教育和高等教育中加入中国传统文化思想教育等,加强年轻群体对乡土文化的认同感和传承责任感的培养。[8]
  其次,创新新时代乡土文化的内容和形式。传统的乡土文化因其较为刻板、单调的内容和形式单一的代际传承模式而受到冷落,对年轻群体缺乏足够的吸引力。这就提醒我们,创新是事物发展的内在动力,传统的乡土文化发展应引入互联网思维,利用符合现代信息化潮流发展趋势的自媒体平台作为传承乡土文化的载体之一,将传统乡土文化与现代互联网信息技术结合起来,扩大受众面,引发年轻群体的兴趣和关注度;[9]乡土文化的传承应充分利用当地资源优势,如利用当地古建筑打造特色文化旅游饮食文化街区、开展大型曲艺文化活动、举办传统“家风”评比活动等,形成当地乡土文化特色品牌效应。
  最后,完善乡土文化传承的支持与保障体系。各级政府作为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的决策制定者和实施者,应树立经济与文化共同发展、乡土文化与城市文化和谐共存的理念,平衡好经济发展与乡土文化传承的关系。不仅在城镇化征地拆迁与开发工作中注重对本地乡土文化特色的古建筑、古村落进行重点保护,也要加大对当地老一辈乡土文化传承人、传承现状的关注力度;[10]同时也要完善当地关于乡土文化传承的制度保障体系,设立乡土文化传承项目资金,引入专业人才指导规划,对当地乡土文化传承发展起到关键性的引领作用。
  参考文献:
  [1] 孙彬.农村传统民俗文化的没落——观《百鸟朝凤》有感[J].青年文学家,2018(30):179.
  [2] 张国栋.由《系红裤带的女人》谈农村留守妇女[J].戏剧之家,2019(14):111.
  [3] 黄洁滢.直播网红KOL的形成机制及营销策略的研究[J].戏剧之家,2019(18):223.
  [4] 韩鹏云.乡村公共文化的实践逻辑及其治理[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8(3):106.
  [5] 孙彬.近年来农业发展对农村传统社会文化的影响[J].神州,2018(28):12.
  [6] 陆红红.浅析乡村文化发展之路——石头寨村调研有感[J].青年文学家,2018(30):192.
  [7] 周磊.乡村振兴视角下浅析传统乡村文化建设[J].汉字文化,2019(15):190.
  [8] 苏鎏一.由《平原上的夏洛克》谈乡土社会的延续与嬗变[J].汉字文化,2020(6):132.
  [9] 盛思敏.浅谈短视频形式下的情绪感染——以《和陌生人说话》为例[J].戏剧之家,2019(23):107.
  [10] 韩鹏云.国家整合乡村的运行逻辑与路径重塑[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4):17.
  作者简介:张嘉炜(1996—),男,南京林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农村基层治理。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3668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