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文化变迁视阈下的乡土文化发展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面对现代性力量冲击,乡土文化正在发生变迁,表现为乡土文化活动的衰退和乡土文化精神的异变,乡土文化变迁的过程造成了文化仪式异化、价值体系衰退等问题。本文从文化变迁的视阈,从创新、传播和涵化的维度,提出引导乡土文化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文化变迁;乡土文化;发展
  乡土文化指“以村落空间为基本依托所形成的村民共同参与、共同分享的文化活动,是建立在村落历史记忆、精神文化、生产生活之上的文化综合体”,[1]具体指我国在几千年来传承和发展中不断形成的习俗规范、认知共识、价值思想等。面对现代化力量的冲击,“农村新经济的发展带动了乡村社会结构的变迁,乡村社会结构的变迁是现代化建设的趋势”。[2]在乡村社会结构变迁的推动下,乡土文化正处于变迁的关键节点。文化变迁是指文化在结构、形式和功能上发生的变化,对乡土文化的发展的分析具有较强解释力:首先,乡土文化的变迁包含在文化变迁中;其次,文化变迁理论能够以发展性的视角探析乡土文化变迁过程。基于此,本文拟从文化变迁的视阈,通过分析乡土文化活动和文化精神的变迁来把握其发展逻辑并提出建议。
  1 乡土文化活动的衰退及根源
  进入21世纪之后,城镇化和工业化开始打破农村地区地方性、封闭性的特点,现代性力量侵蚀着农村的传统生产生活,传统乡土文化活动发生衰退,不仅文化活动的次数减少、规模缩小,而且内容不断简化,形式愈加单一,甚至一些乡土文化活动失去了传承而逐渐湮没。究其原因,在于以下几方面:
  其一是乡村中公共空间的“萎缩”。乡土文化活动的生命力根植于乡村的公共空间,但当前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和农民集中居住情况的涌现,农民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变革,尤其是消费观念和娱乐方式愈加私人化。[3]与此同时,原来在村落中的传统公共空间消逝,村民日常交流、休闲、娱乐的非正式公共空间不断变少,限制了乡土文化活动的开展。此外,公共权威人物在村庄治理体系中也逐渐失去了话语权,乡土文化活动失去了主导者和组织者,农民对乡土文化活动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在不断降低。
  其二是乡村中社会参与力量缺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到了城市,出现了大批农民工。”[4]由于大部分中青年农民周期性地外出务工,农村已形成以代际分工为基础的“半工半耕”的家计生产生活模式,这就导致地方的传统农耕社会中的传统文化活动和仪式活动没有人力的支撑与参与,也就不足以完成其延续与传承。社会参与力量缺位亦使得中青年农民对乡土文化活动陌生且疏离。在这样的背景下,传统由血缘和亲缘构成的文化活动过程必然衰败。
  其三是乡村中现代文化的蔓延。“文化本来就是人群的生活方式,在什么环境里得到的生活就会形成什么方式,决定了这人群文化的性质。”[5]传统乡土社会中的农民能够体味乡土文化,但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以都市文化为代表的现代文化通過电视、广播、自媒体等形式开始全面向乡村蔓延并改变农民的生活方式。现代文化逐渐替代乡土文化成为了乡村社会中的文化主导,其急速蔓延的态势不断挤压着乡土文化的生存空间,致使传统文化活动和仪式活动对地方农民难以形成吸引力。
  2 乡土文化精神的异变及根源
  乡土文化精神是道德认同感、时空认同感和价值认同感的集成:道德认同感是指乡土文化具有内在的道德追求和伦理准则;时空认同感指的是农民对自身村落共同体的“历史感”与“当地感”认同;价值认同感主要指农民的精神信仰和人生目标追求。从文化变迁的视阈动态来看,乡土文化精神已经发生异变,其表现及根源体现在以下方面:
  其一,道德认同感的异变。“微观系统理论中,将环境看作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的动态过程,强调环境对人的影响。”[6]传统乡土社会依靠人的道德舆论作为治理方式。但当下依靠社会舆论所维系的道德体系对人的约束作用越来越小。传统乡土社会农民的行为受到传统道德观念的约束,但当下市场经济所带来的新型价值观形成主导,农民的价值观念转向财富的占有和个人地位的获取,农民群体在不受约束的情况下开始追求个体化的价值目标。
  其二,时空认同感异变。当农村的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流之后,留在农村的只有老年人和留守妇女儿童等弱势群体,[7]原来的地缘与血缘关系不断地弱化,建立在这一基础之上的“历史感”和“当地感”都在弱化,不仅弱化了人们对村落生产生活方式的认同,价值认同面向村庄之外的城市,而且逐渐模糊了村庄的历史,尤其是年轻一代已经缺失了对乡土的归属感。伴随着文化变迁,乡土文化精神传承和延续的基础逐渐衰落,农民在价值体系上出现了真空。
  其三,价值认同感异变。“货币下乡”和市场经济所带来的经济理性逐步成为农民的价值观念,原本由血缘纽带构成的“差序格局”在传统乡土社会的低流动、封闭的环境中能够发挥作用,但面对流动速率快、利益交换为先的市场经济,“差序格局”不断向“工具性差序格局”蜕变,人们建立关系时考虑的主要是利益。现代性力量的进入打破了乡村社会原有的价值格局,这种蜕变趋势亦可表述为农民的原子化特征,利益代替价值成为最重要的取向。
  3 从文化变迁视阈引导乡土文化正向发展
  乡土文化活动及乡村文化精神的异变最终带来了乡土文化的衰弱。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乡村振兴的宏伟战略,重点提到了乡风文明建设,作为乡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性组成部分,乡土文化应发挥积极作用。文化变迁理论认为,文化的变迁过程要经过文化创新、文化传播和文化涵化,乡土文化的未来发展也应从3个层面切入。
  其一,从文化创新入手,强调挖掘乡土文化的内生性价值。乡土文化的创新不能仅仅依靠城市文化和西方文化的注入,这种“送文化”的形式难以在乡土社会扎根,因此要注重对乡土文化内生性价值的挖掘,从乡土文化自身进行活化和创新,例如创新地方民间戏曲、节日仪式活动等文化活动,逐步形成有吸引力的文化品牌。“做好本土化的同时推陈出新,找到文化与自然的独特吸引力,而不是一味照搬模仿城市文化。”[8]应以“种文化”的形式挖掘乡土文化内生性价值,打造适应新时代的现代乡土文化。   其二,从文化传播入手,通过新媒体等手段传播乡土文化。乡土文化难以凭借其自身力量实现很好的传播,国家可以通过资源输入等形式帮助乡土文化实现正向传播。同时也要注重与新媒体的结合,在传播过程中保障乡土文化的“根”和“魂”,使其逐步为大众所接受。亦可通过打造休闲农业、文化产业进村等项目重塑乡土文化新形象。[9]通过文化传播,不论是外出务工的中青年农民,还是留守群体,都能够革新对传统乡土文化的认知。
  其三,从文化涵化入手,结合现代性的力量发展乡土文化。“保护传统民俗文化从来不是靠一个人或者一群人的努力就能够做到的,靠的是整个社会对这项技艺的尊重和认可。”[10]乡土文化的发展最终要在整个社会的共同努力下融入现代社会,一方面应将其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融合,形成新的价值内核,另一方面,将其与乡村公共文化服务相融合,使农民可以更好地享受乡土文化。乡土文化发展可以建构新型价值体系,改善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为“美丽乡村”建设作出重要贡献。
  参考文献:
  [1] 韩鹏云.乡村公共文化的实践逻辑及其治理[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8(3):106.
  [2] 陆红红.乡村社会结构变迁的思考——基于“沙集镇”的电商模式[J].经济研究导刊,2018(27):29.
  [3] 孙彬.近年来农业发展对农村传统社会文化的影响[J].神州,2018(28):12.
  [4] 孙彬.农村养老问题的分析以及解决方案的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8(27):29.
  [5] 魏俊宇.试论电影《流浪地球》背后的价值观[J].戏剧之家,2019(19):122.
  [6] 高海梅.试析生态系统理论下人的变化趋势——观《福贵》有感[J].戏剧之家,2019(23):113.
  [7] 张国栋.由《系红裤带的女人》谈农村留守妇女[J].戏剧之家,2019(14):111.
  [8] 李笑仪.实景演出之内核:文化、生态和效益——以大理实景演出《希夷之大理》为例[J].戏剧之家,2019(22):17.
  [9] 陸红红.浅析乡村文化发展之路——石头寨村调研有感[J].青年文学家,2018(30):192.
  [10] 孙彬.农村传统民俗文化的没落——观《百鸟朝凤》有感[J].青年文学家,2018(30):179.
  作者简介:苏鎏一(1997—),男,河南开封人,南京林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农村社会发展。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3678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