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遵循学生的经验思维促进思维有效合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传统教学中的灌输式教学,忽视学生的思维生成,不利于学生养成思考的习惯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原生态教学,注重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展开学习,尊重学生的思维生成,重视学生学习的过程,目标是培养学生终身受益的数学核心素养,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技能和能力,合成数学思维。
  关键词:经验思维;原生态教学;数学教学
  教师主导下的课堂,学生按照教师设计好的思路解决数学问题,学生依赖性强,不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独立性。本文倡导根据小学生已有的经验思维来开展教学,培养学生的数学抽象思维、直观想象能力,形成逻辑推理、数学运算素养,最终内化成学生终身受用的数学思维,进行原生态教学的探索。
  一、突显学科素养,用好优势资源
  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发展思维必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遵循学习规律,发挥學生的优势项目,这样教学效果才能水到渠成。原生态教学中学生具有的优势如下:
  1.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是充当主导者的身份,在教学中居于主体地位,而原生态学习的教学模式,倡导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根据已有的经验和知识进行思考、判断.主动参与每一个学习过程,在思考中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师生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是相互促进的,有利于教学相长。
  2.尊重学生的个性思维,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学生学习的过程是思维参与的过程,原生态学习注重尊重、鼓励学生的个性思维,在教学时教师根据实际的课堂情况对学生表现出的个性思维进行梳理、引领,从而让学生在思维碰撞中恍然大悟。
  3.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质疑精神
  原生态教学,鼓励学生思考、提问题,并敢于对自己的疑惑做出分析和判断,不盲目认同教师的讲解或观点,它是学习者对真知的一种交流和探索,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主动思考,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二、尊重学生主体,促进思维生成
  根据实际教学操作和不断地反思探索,具体实践措施有:
  (一)在教学时根据生活实际创设教学情境,以便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展开学习
  教育家莱布尼茨说过:“给予人的,特别是成长着的一代的内在力量是在经验和思考的具体协调配合中发展的。也就是说,开明的教学必须从经验出发而引向思考。”教师在组织教学时,要联系生活实际,尊重学生的体验和思维,创设相应的情境,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展开思考、探索,从而有助于学生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比如在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负数》中,为了让学生更形象地认识负数,教学时教师可用生活中常见的温度计展开教学设计。教师利用PPT把温度计的刻度数放大,让学生观察并思考:温度计上的两个2度,如何区分?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展开讨论,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认识到,以0℃为界,用-2℃表示零下2℃,用2℃表示零上2℃。紧接着,教师让学生讨论生活中还有哪些用负数表示的例子,学生根据已有生活经验纷纷回答电梯显示的地下层用负数表示,存折本上取出的钱用负数表示,低于海平面的海拔高度用负数表示等。
  通过这一系列实例列举,学生逐渐认识到原来生活中有很多东西可以用数学知识表示。可见,从学生生活经验出发的教学,有助于让学生养成从生活中学习、思考的习惯,培养数学眼光和思维,这是学生终身受益的学科核心素养。
  (二)在教学中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在组织课堂时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并根据学生的学习状态来调整教学,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首先要关注学生的情绪和专注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是否有积极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注意力是否集中,学习过程中是否快乐。一般而言,小学生思维集中最佳状态时间为20分钟,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把握好节奏设计教学环节,有张有弛,让学生能够集中注意力。比如在上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认识面积》一课时,在教学中我们可以用实物展示操作的方式吸引学生的兴趣。先出示两片树叶,让学生用观察的方法来比较面积的大小,再出示两本书让学生用重叠法比较封面的大小,最后出示两个图形(长4cm、宽2cm的长方形和边长3cm的正方形),让学生思考哪个图形的面积大,学生可以先看一看或比一比,再让学生进行交流比较,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从而明白用观察法和重叠法是不能比较的,最终让学生认识到要用相同的度量单位才可以比较两个图形的大小。这样通过不断地验证、交流、比较,学生产生自己的判断和探究欲望,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学生表现出来的积极情绪和课堂上的专注度,判断课堂效果是良好的,是在引导学生进行有效思考和探究学习的。
  其次要关注学生的思维生成状态。在课堂上,教师要多关注学习思维的形成过程与方法,是否敢于质疑,是否敢于提出具有探究意义的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例如长方形周长计算,公式是(长+宽)×2,教师在教学时,要关注学生是否真正理解周长的内涵,当学生疑惑为什么是这样的计算公式时,教师就要鼓励学生敢于提出问题。如果是理解了的学生,他会知道原来长方形周长是“长+长+宽+宽”,会恍然大悟,这样即使以后再计算复杂的习题时也能灵活应用。可见,教师教学时要关注学生的思维状态,鼓励学生多质疑、敢提问,这样更能发展学生的数学抽象、直观想象素养。
  (三)尊重学生思维,重视学生原生态思维自由参与的学习
  原生态教学,注重尊重学生的原生态思维,注重学生知识形成的过程,学生能用数学的思维分析世界,思考现象背后的本质。教师在教学时要多重视学生的学习、思考过程,提供具有一定思考空间的情境,给予学生思考、讨论的时间,这比直接进行灌输知识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考习惯和创新精神。比如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小数的初步认识》这一节课中,教学时教师设计活动让学生画图理解小数的含义,课堂上给予学生思考的空间和时间,让学生用一个图形表示1元,想办法在图形中表示出0.3元,并说出自己的做法和想法。学生在课堂上通过讨论、分享,画出形状各异的表示0.3元的图形,通过课堂上的实际操作,学生认识到0.3是十分之三的小数表现形式,理解了小数的真正内涵。可见,原生态教学,尊重了学生思维生成过程,课堂上给予学生思考的时间、空间,更有利于学生建构知识,将感性的认识抽象概括为理论性的知识,并内化为数学思维,从而提升学习能力,学会学习。
  总之,原生态教学,基于小学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目的是培养学生终身受用的数学思维,让学生思考、探索现象背后的本质,教师尊重学生的思维生成和学习过程,学生能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思考、学习,最终让知识内化为学生自身的素养、能力,学会学习,学会思考。正如朱小蔓所说:“人们在掌握知识时,如果没有理解意义,那么,在知识被淡忘以后,它就很难留下什么;如果人们在学习知识时理解了它对生命的意义,即使知识已被遗忘,这种意义定可以永远地融合在生命之中。”
  参考文献
  [1]余文森.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7.
  [2]魏芳.核心问题,引领课堂的走向[J].教育视界,2016( 24).
  [3]朱小蔓.教育的问题与挑战:思想的回应[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4860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