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微课”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与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基于可视化学习的微课资源开发与应用研究”是依托专业制作模式,各地市级课题学校教师参与开展教学实验,为推动同类教学模式的发展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微课程资源共建共享能实现跨界资源整合,能最大限度地包容、开放和联合社会一切资源开发和使用微课程资源,推动微课程资源的最大限度地应用。如何在课堂上应用微课教学模式,打造新课程标准下的“高效课堂”,笔者将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
  关键词:微课;教学模式;传统教学
  一、微课教学与传统教学之间的关系
  叶圣陶先生说:“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故特设语文课以训之。”懂得学习是语文教学永恒的主题,是语文教学的归依,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常令语文教师感到困惑的是,讲多还是讲少?孰重孰轻?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常常是为教学而教学,教师站在主导地位,将学生的主动学习割裂开来,各自呈现单边性,结果花了大量的精力去讲课,效果均不佳。这样仓促、“满堂灌”的教学自然失去了教学应有的价值和意义。教师教给学生的仅仅是表面的技法,至于为什么这样以及怎样才有深度的指导做得还不够,学生也大多照葫芦画瓢,很难运用到实际的学习中。
  微课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体两面。微课教学,可以借助课件,也可以借助视频,区别在于,它是课前提前录制完成的,时间从几分钟到十几分钟不等,大多以短小精炼为主,它可以是在课堂前几分钟的课前针对训练,也可以是课后学生回家借助电脑进行学习的“作业”,也就是说,微课和传统教学在语文教学中最大的区别在于形式上。微课是传统教学的借鉴、是传统教学的升华和创造。“劳于读书,逸于作文”阐明了学生自学和受学的密切关系。在语文教学中,虽然微课教学侧重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传统教学侧重于培养学生的接受能力,但二者是相互促进、相互依存的关系。
  由此,笔者认为语文教学的当务之急是为传统教学和微课教学搭建一个能够相互沟通、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平台,打造有效课堂。
  二、微课教学的实施探讨
  (一)“微课教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内涵
  “微课”,指该课堂教学模式倡导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整个课堂教学的流程都是教师依据课程标准、教材及学生的基本情况,利用软件进行课前录制课程,具体呈现方式可以是视频短片、动态课件,最后,教师利用电脑投影设备播放视频成品。
  “微课教学”,指利用微课进行教学。该课堂教学模式突出的是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求整个课堂学习的流程是学生积极參与、主动探究,进行小组合作这种动态、开放的合作学习方式。教师以播放微课进行启迪引领为主导,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师生共同合作,达成教学目标。
  (二)“微课教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
  “微课教学”课堂教学模式由“微课导学、分组自学、学生展示、总结提升”四个有机联系的环节组成。
  1.微课导学——内容展现,明确目标,提出问题
  该环节的主要流程是:学生观看教师课前录制好的微课,教师指导学生通过微课明确学习目标、需要自主解决的问题和需要合作展示的问题。
  在该环节中,微课是前提,需要教师通过软件精心录制适合课堂上实施并体现教学内容的微课;明确目标是导向,需要教师依据课程标准、教材、教学进度和学情合理确定学习目标;问题预设是关键,需要教师围绕人文核心素养教学目标科学合理地设计符合学生“最近发展区”的相关问题。内容不用多,重点突出是为微。
  2.分组自学——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相互答疑
  该环节的主要流程是:各学习小组(一般由4-6人组成,在组合上确保组内异质、组间同质)针对微课上的有关问题,先独立进行学习和思考,然后通过组内的合作交流和相互答疑主动解决问题,并积极做好小组展示的准备工作。
  在该环节中,自主学习是前提,需要调动每个学生对力所能及的问题进行思考;合作探究是方法,需要调动每个学生学会质疑、善于探究;相互答疑是目的,需要调动每个学生乐于助人、学会讲解。
  3.学生展示——小组展示,师生点评,修改完善
  该环节的主要流程是:各学习小组在分组自学的基础上针对微课上的重点问题,分别安排一名学生在黑板前进行展示、讲解,随后由教师和学生点评和修改。
  在该环节中,自主学习是关键,需要充分发挥每个学习小组展示、讲解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师生点评是促进,需要调动每个学生参与点评的主动性和准确性;修改完善是效果,需要科学解决问题,切实提高效率。
  4.总结提升——总结规律,生成方法,拓展应用
  该环节的主要流程是:在组内合作交流的基础上,各学习小组针对微课上需要总结的规律和方法进行专题发言,随后教师点评、补充,并组织各学习小组对拓展应用题进行操练。
  在该环节中,总结规律是前提,需要教师引导学生科学、准确地发现学习学科知识的规律;生成方法是关键,需要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的认知规律生成科学、灵活的学习方法;拓展应用是升华,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运用生成的方法灵活解决实际问题。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微课作为一种新的学习方式,也是实现“把课堂还给学生”的一种创新,还需要教师在课改的“前沿阵地”——课堂教学中不断实践、不断探索、不断总结。只有经过反复打磨、精雕细琢,才会使微课教学更趋于合理与科学,才会使课堂教学效果真正得以提高。
  三、结语
  微课是一种适合学生学习特征的新型优质数字化学习资源。为了使学生更好、更广泛地使用这一资源,除了开发出优质的微课资源外,还要考虑微课数字化学习平台,以翻转课堂为代表的教学活动改革,数字化学习能力的培养与提高等。教师对学生操作实践中出现的困难进行解决,是微课录制内容的核心组成部分。教师是微课开发的主要实施者,主要任务有设计并解决问题,搜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对典型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并解决典型问题,最后分工协作录制高质量系列微课。
  微课的生命力在于优质的内容,这些内容只有来源于课堂实际,来源于学生与教师的需求,学生才会主动去使用。在开发与建设中,教师和学生是不可多得的资源,备课组教师共建共享模式的探索,可以围绕一门课,不同教师按照项目开发管理的要求进行共建共享。优质信息资源应与课程改革相适应,改革先行,以建促改,以改促优,边建边用,滚动发展,让微课从竞赛型、展示型应用转变到常规型、课堂型应用。
  参考文献
  [1]王珠珠.数字化资源应用与教学策略[J].广西教育,2005(13).
  [2]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11(10).
  [3]付奎亮.职业院校实训教学方法改革研究——“三段式”动态实训教学法在会计信息系统中的应用[J].职业教育研究,2013(0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4860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