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低年级的朗读教学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朗讀,是指声音响亮、清楚的地读,是把无声的书面语言转化成有声语言的一种阅读方式。通过朗读可以声情并茂地把书面语文融情于声,从而变为富有感染力的口头语言。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朗读指导既是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更是阅读教学的起步环节,它用有声语言来准确地传达文本的思想和情感,把握学生朗读课文的方向,高效朗读课文是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
关键词: 低年级学生、朗读方式教学
完整的朗读过程,既是吸收悦纳的过程,同时也是释放表达的过程。低年级语文的教学重点是识字教学和朗读教学。《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对阅读的要求是: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语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课标对课文内容的要求只是了解,而教师往往把一篇课文讲的头头是道,常常以析代读,以讲代读,教师的“辛苦”挤掉了学生读书的时间,挤掉了学生思维的时间。由于小学生年龄小,理解能力相对较低,自控能力差,无法让学生自觉进行朗读,那么,老师的范读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要将规范性的朗读展现给学生们,学生才能准确地把握努力学习和发展提高的方向,才不会陷入徒劳无功的学习当中。教师在示范朗读时,要注意轻重音、停顿、语气等,要着重突出朗读的流畅、准确、清晰度和感情的充沛。教师高质量的朗读不仅为学生确立了朗读的标准,而且有激情、感情充沛的朗读能够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学生的朗读兴趣一旦被激发,小学的朗读教学就能顺利地开展,学生整体朗读水平的提高也就指日可待。
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认知特点,教师语言应尽量做到准确明了,不转弯子,不堆砌词语,让学生一听就懂。常态课下,教师的角色是为学生的学习服务,是引导学生学习,不是学生为教师服务,教师要求学生初读课文时要做到无错字、不加字、不漏字、不颠倒等。明确目标的驱动,使学生能够心无旁骛,剑指核心要务,从而加强了学生朗读文本的心理动力。
朗读训练要面向全体学生,不能只限于少数几个学生的读,听别人读三遍不如自己动口读一遍,把朗读的权力交给学生,给学生充分展示朗读技能的机会,充分信任学生能读懂课文,读好课文,激发学生朗读热情,让学生想读、爱读。在朗读教学中,我注重引导学生自主读书,让学生轮流承担朗读第一遍课文的任务,调动班上每一个学生读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且帮助学生树立读书的信心,相信“我会读”。在教学中教师要为全体学生创造读书的条件,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朗读中去。教师可以采取多种方式,如自读、分角色朗读、同桌互读、座位前后四人结成小组轮流读、齐读等。对于重点句子、重点段落还要反复读。实践证明,光是口头理论指导是完全不够的,要想提高必须将学生带到实践中去。因此,每天的早晚读时,我都下到班级跟学生一起读书,让学生形成爱读、想读、喜欢读书的良好习惯。只有保障充分的朗读练习,才能推进朗读教学,才能促进学生的语文水平的发展提高。
教师在范读时,让学生做到耳到、眼到、手到、口到,即眼睛看到、耳朵听到、手指指到、嘴巴读到。其次,引导学生模仿教师朗读。教师在朗读时要用标准的普通话范读,准确传达文章的情感。
有的老师课下交流的时候已经认识到朗读的重要性,但是在课堂上,朗读指导的方法单调,一遇到指导朗读就不知如何是好,没有行之有效的方法,不能很好的调动学生朗读的积极性,朗读效果也不好。低年级学生,尤其是刚入学的学生,培养朗读的发音习惯很重要。这时教师一定要注意到他们的发音,每个学生都不能忽视,要借助拼音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连贯,同时还应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读的时候教师要耐心听,学生读得好时要及时表扬,读得不好时要鼓励。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通过多表扬、多鼓励让学生感到读书是一件愉快的事。脱离了教师的指导,学生的朗读只能在原有水平打转转,即便学生自悟中的提升,也只会能是微乎其微。所以,学生朗读体验过程中,教师的优化指导断不可失。
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不仅是九年义务教育语文新课标的一项基本要求,而且是母语教育教学的义不容辞的崇高使命。朗读,是把文字美转化成声音美的最好方式,培养学生朗读能力,就是培养学生热爱语文钟情母语的情愫,就是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和热爱中华文化的情感,这是我们语文老师肩负的使命!实践证明,朗读对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情感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重视朗读教学并加强朗读训练和指导,不仅可以较快地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而且可以使学生的识字、阅读、表达等能力都有相应的提高。因此,有感情朗读课文在阅读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朗读教学中,要注重创设情境,还给学生朗读的权力,在教师的有效指导下,采用多种朗读形式,真正地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和朗读水平,让学生感受到阅读的乐趣。
参考文献:
[1] 李浩;感受朗读的无穷魅力[J];新课程学习(基础教育);2010年12期
[2] 邓建玲、胡鹏飞;浅议语文课中的朗读教学[J];语文学刊;2007年24期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5168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