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我国高校体育游戏教学中合作学习的应用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基于“健康中国”“教育强国”“文化强国”“体育强国”的新时代体育教育新目标,即力求解决高校体育教学中学生学习的兴趣提升和终身体育思想养成的实现,助力国民身体健康发展。基于高校体育教学中应用游戏教学手段,加强合作学习方式并创建学习共同体,以群体动力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主体教育理论为依据,提出必须要改革当前体育课程模式、教学方法和评价手段,加强合作学习与游戏方法对于新时代高校体育教学的建设。
关键词:新时代 体育教学 合作学习 体育游戏 评价体系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20)01(b)-0116-03
党的十九大报告做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的歷史方位判断,提出建设“健康中国”“教育强国”“文化强国”“体育强国”等目标[1]。随着新时代教学与课程改革的推行,研究性学习、社会适应性人才成为了高校为社会输送人才的重点。
体育运动项目本质上是竞争性的游戏,更多的是在合作中完成学习目标。对于专业运动员来说是本职工作,而在体育教学与体育课堂中,参与与合作的过程显得尤为重要[2]。新时代《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提到高校体育选项课重视专项体育技能的学习,体现了掌握更多运动技能,为终身体育打下坚实基础的任务目标;但是先进的教学理念必须要有与之相配套的学习目标才能凸显,而以运动项目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忽视了游戏教学的作用,对于竞争性不强的体育游戏应用是很有必要的。
1 理论依据
合作学习是集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众多学科的理论研究和实验研究的产物,其不但改变了传统的教师观、学生观,也提出来新的教学观和评价观,将教师的责任和学生的努力加以整合。教师扮演着教学的指导者、促进者、调控者和评价者角色,帮助学生发挥其在体育教学中最大限度的知识获得,实现教与学的统一,使教真正服从于学,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使每一位学生既有技能学习的机会也可以有较大的独立发展空间,强调人的实践性和主体性,把学生看作是课堂学习的主人。例如,在篮球教学中既可以在全体学生中加强基本素质的练习,又可以因学生自身特点让其在合适的位置发挥作用。
1.1 群体动力理论
群体动力理论是指群体活动的方向,而影响群体活动的影响因素主要是群体中的人和环境2个方面[3]。高校体育教学是以运动专项为主的身体练习,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有了共同的学习目标,为了更有效地完成专项技能教学,尤其是团队运动项目,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组织学生为了共同的目标进行体育游戏,是使课堂氛围和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和明确目标的有效手段。体育游戏的设计提供了真实可靠的保证,为学生们在学习专项运动技能的过程中相互帮助提供了动力支撑,有助于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形成互勉、互助、互爱的品质,使学生在心情愉快的情况下接受体育教育。
1.2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考虑到学生的学习实际情况,除了生理需要,开展合作学习能够满足学生4种更高层次的需要。因此,教师首先应该给学生营造良好的合作学习氛围,让学生在满足心理安全需要的基础之上再逐步实现其他更高层次的心理需要,而当学生的心理需要得到满足时,更能激活其学习的内部动机,逐步实现“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加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持续性,并最终成为学习的主人和终身学习者。体育游戏教学能够更好地与人本主义理论相结合,受到人本主义的影响又在游戏教学中主要根据学生需要的分析,选择和创设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兴趣、发展及与现代社会实际相关的体育游戏项目。
1.3 主体教育理论
笔者对主体教育理论分析认为:主体性是人作为主体在与客体的相互作用中表现出来的能动性,集中体现为人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体育游戏教学中,教师为学生营造出合作学习的氛围和提供合作学习的机会尤为重要,通过创设多种形式的游戏学习,给学生提供合作与交流的外部环境,让学生在游戏中得到学习提升,真正了解体育运动的乐趣,共同分享成功的经验和总结失败的原因,在一种相对轻松的状态下得到身体素质的提升。
因此,在高校体育游戏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理论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分析,充分挖掘学生合作的潜能和动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合作性和创造性,通过小组内合作学习完成学习目标。
2 结果与分析
合作学习是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既可以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又可以有效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良好个性和社会性的发展。在合作学习体育技能中,通过组织合作性的人际交往,以集体授课并结合个人运动特点为基础,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并完成任务,促进学生认知能力和发扬个性发展的一种学习形式[4]。在体育教学中学生之间既是合作对象又是竞争对手,在合作中弥补不足,在竞争中提升自我。
2.1 体育课程模式改革
学校对学生体育成绩不仅仅是体能和技能的考核,而应该是多维度考核机制。比如运动项目之间的差异和学生个人发展的差异都应该进行多方面的考核,尽量避免“一刀切”似的考查。体育教学管理部门与一线体育教师应各自拥有独立、独特的体系,在有效沟通和合作之间取得最大限度的平和,从而使得管理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实现互助双赢,评价中通过体育游戏的手段来激发学生对课程兴趣,使得合作学习有效实施。 学生家庭成长环境也是体育教学中不可忽略的因素。合作学习不仅仅是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实施,家庭教育尤为重要,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是一种生活方式,学生的合作技能的形成除了课堂合作学习和校园内有限的合作活動,还需要在家庭中进行引导和训练,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和学习越来越受到重视,在家庭中最早接受合作,从小培养合作精神极其重要,在家庭和学校之间找到一个合作学习的平衡点也是体育教育者所追求的目标。不仅丰富了课堂教学方式,而且优化了课堂教学组织形式。
2.2 教学方法改革
在合作学习中,由知识水平、能力结构、思维方式和认知风格等方面各不相同的学生组成的异质小组成员之间可以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相互促进、扬长补短,进行思想的碰撞,并共同提高学习能力。而学生之间的相互帮助有助于其认知方面的精加工能力、认知建构能力及元认知能力的提高,有助于理清思路,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提高知识技能语言表达能力。因为实施合作学习不是目的,而是手段,体育学习方式转变的目的是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创新能力。不能把合作学习当成一种时髦去刻意模仿,当合作学习方法能适合并促进教学需要时,要自觉地使这种学习方式相对稳定下来,并不断完善;而当不适合学生发展时,就会阻碍学生的学习和发展,需要及时做出调整、变化与发展。
2.3 教学评价改革
要积极变革评价方式,实现多元化评价,为合作学习的实施提供制度保障,不能只以学生的学习成绩为评价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唯一指标,要综合考察学生的个性、社会性等心理因素的发展。要变革传统学校文化中的学校领导与教师之间、教师之间缺少有效合作、互相封锁资料、保守教学经验等不利因素,为合作学习的深入开展提供社会文化保障;还要提供丰富图书资料、网络信息、专家指导讲座等教学资源,为推广合作学习提供必要的物质保障。
2.3.1 通过多样化途经增强教师对合作学习理念与实践的认识
树立现代评价观,合作学习要及时进行教学反思,以改进教学计划、完善教学方法、优化教学策略,进一步明确后继教学的方向,并要抽出时间指导学生进行反思,提升学生社会性技能并能给他们提供庆祝成功的机会。学习合作学习实施的基本程序、原则、要素和过程,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应用水平。合作学习只适用于对传统教学的补充,而不能完全取代传统教学,它必须与传统教学中的合理部分想结合才有生命力。
教师在应用合作学习时,要走出刻板模仿、照搬照抄、机械套用的误区,要根据所授课程、教学任务、学生特点对合作学习方法进行科学选择、优化组合、创新发展,以进一步提升合作学习的有效性。针对不同教学内容和任务而言,合作学习形式方法也要有所突破和创新。不能不顾现实地盲目推行,这会影响教学、耽误学习,造成教师教得痛苦,学生学得辛苦。
2.3.2 考核中增加合作考试的模式
在考试中增加合作考察的应用,在考试中适当给每一位学生做裁判、记录、辅助考试等要还给学生作为学习者的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合作意识和分享意识,激励学生与同伴、教师一起合作完成多种准备工作,做到主动参与、全员参与和全程参与,努力成为合作学习活动的主人。在整个合作学习教学过程中,教师虽然退居幕后,但教师仍是整个教学过程的灵魂人物,在过程的引导及活动的进行上,居于促进与协调的地位。
在合作学习中,特别是在开展组间竞争时,学生归属感增强、向心力增大,同伴之间更加团结友爱,这样满足了他们的归属与爱的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发展了学生的同伴关系。一定程度上既增加了集体共同活动的机会,促进了同学之间的相互交流与沟通,又有效地避免和消除了原有小组之间竞争所带来的不利影响。
2.3.3 增强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积极性
随着全名健身工作的推荐,各类体育休闲健身场所和体育运动俱乐部逐渐增多,社会中各类运动项目的参与人群越来越多。高校体育教学与社会体育作为全面健身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互相联系和彼此影响的整体[5]。高校体育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夸大群众体育人口基数,高校毕业的学生绝大多数选择走向社会,这一个庞大的整体融入到社会中就需要提前进行一定的准备和检验。许多高校体育教师都具有某些体育项目的教练员和指导员资格证,他们也应该发挥自己的特长对学生加以影响,积极引导学生参与社会体育活动,将学生参与社会体育活动作为一项考察指标。在与社会沟通和合作的同时学习课堂以外的知识既巩固了学生活动体育技能,同时又提升学生在社会中沟通的能力。从与老师、同学的合作到与社会合作的过程中不断学习,最后完成高等教育的目标。
3 结论与建议
基于提高学习主观能动性的角度来分析,如果将合作学习引入高校体育教学中,学生不但可以掌握体育技能和培养竞争意识,还有助于提升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合作学习的应用在体育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突出教师的组织引导角色,共同建立起新的教学模式,以提升大学生身体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为目标。
3.1 丰富教学资源,提升教学效率
高校体育教学由课堂教学、课外活动、业余训练3部分组成。在教学资源分配上,不仅是注重场地器材的增加,也应该加强对体育教师的素质培养。通过人力资源和场地设施的整合,定期开展体育活动,形成良好的学校体育运动文化,加强校内外体育竞赛的交流,树立学生终身体育的观念,进而提升教学效率。例如团队项目定期与校外团体举行交流比赛、参与大型体育赛事的志愿者活动、做一次学校体育训练队的助理等。
3.2 建立学生体育俱乐部,延伸体育教学范围
学生体育俱乐部是体育课的良好补充,体育俱乐部的建立不但满足了学生个性化的需求,也能让学生在其中与其他成员相互促进相互补充。体育俱乐部的建立使得在体育课结束后学生可以有一个共同的体育活动圈,通过俱乐部内部的合作可以提升学生在体育运动中的参与感,体育俱乐部的建立虽然满足了学生的兴趣爱好,也能够增加学生运动的时间和空间;但是在体育锻炼质量和数量需要很好的控制,这就需要体育老师对俱乐部的计划和技术进行必要的指导,在科学的方法和充分的准备中进行体育活动[6]。
3.3 明确个人目标和团队目标,共同进步
在制定目标之前,体育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合作分组,以发挥学生特长为主的同时,既能够体现出学校体育受众面广的特点,又要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合作学习并不意味着削弱个人成长,而是通过合作学习大幅度的提升运动技术和身体素质,合作学习运用在体育教学中的前提是明确目标,让个人目标和团队目标相互适应,充分发挥合作学习的作用、目标的制定,最大限度地考虑学生的个人发展为目的,通过必要的教学策略确保团队目标的实现和个人素质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季浏,马德浩.新时代我国学校体育改革与发展[J].体育科学,2019(39):3-12.
[2] 李杰凯.从“运动制胜”到“运动制趣”向俗回转的思考[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2(36):78-82.
[3] (英)汉克·威廉姆斯(Hank Williams).群体与团队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型出版社,1997.
[4] 蒋波,谭顶良.论高效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J].课程·教材·教法,2007(7):18-22.
[5] 李娜.高校应担当起推动社会体育发展的重任[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05(1):74-78.
[6] 冯燕,王宇辰,金晶,等.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模式的嬗变及应用辨析[J].体育科技,2018(39):100-10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5744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