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旁观者在校园欺凌中的行为分析及对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孟凡兴 高玉璇 王淑合

  [摘 要]旁观者虽然不是校园欺凌事件中的主要矛盾双方,但是其在欺凌事件中同样占有重要的地位,旁观者的行为甚至可以改变欺凌事件的走向。在现有对校园欺凌事件的研究中,关于旁观者行为的研究较少,对旁观者行为中的冷漠旁观行为的研究更是寥寥无几。本文通过对旁观者行为中的煽动行为、冷漠旁观行为和保护行为的影响因素的分析,提出了激发旁观者干预意识、提高旁观者干预能力和增强旁观者的后援力量等建议,以期减少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
  [关键词]校园欺凌;旁观者;行为分析;对策
  [中图分类号]G7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20)02-0023-05
  近年来,校园欺凌事件频发,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在欺凌事件中不仅对被欺凌者的身心造成了严重的损害,而且对欺凌者和旁观者的行为及心理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1]。欺凌者如果长期对他人实施欺凌,则会使其养成嚣张、目无法纪的性格;而某些旁观者在目睹欺凌事件却没有干预之后,则容易变得懦弱、自责,丧失责任感和失去担当,甚至去模仿成为欺凌者。目前有关校园欺凌事件的研究,多是从欺凌者和被欺凌者的角度进行分析探究,很少有人关注到欺凌事件的第三方——旁观者。在校园欺凌过程中如果旁观者能够采取积极地干预行为,很可能会制止校园欺凌的发生或发展。反之,旁观者在欺凌时只是冷眼旁观甚至煽动起哄,则会加深欺凌的强度。因此,在防治校园欺凌中对旁观者的研究十分重要。
  一、旁观者在校园欺凌中的行为表现
  校园欺凌事件中的参与人可以划分为3类:欺凌者、被欺凌者和旁观者。其中,旁观者包括煽动者、冷漠旁观者和保护者3类。与此对应,旁观者的行为也分为:煽动、冷漠旁观和保护3种。
  (一)失范行为
  失范是一种与道德规范不一致的社会现象,是一种违背道德规范的行为[2]。校园欺凌中旁观者的失范行为是指亲眼目睹欺凌行为或者事先知情的人(主要指未成年人)违反了道德规范,可分为两类:第1类为煽动者。其不会直接参与欺凌,而是在旁边煽风点火,起哄助威,当欺凌者接收到这种信息时必定会助长其气焰,使欺凌程度进一步加深;第2类为冷漠旁观者。其认为欺凌事件与自己无关,没必要去管,所以不会采取任何措施,其行为同样会进一步加深欺凌的程度,让受害者产生更深的苦痛。二者的区别在于:前者通过语言和动作刺激欺凌者的表现欲,使得欺凌强度加大、危害加深;而后者的冷漠行为会被欺凌者认为是对自己行为的认可,使之更加肆无忌惮,在无形中推动了校园欺凌的发展。
  (二)保护行为
  在旁观者中与失范行为相反的就是保护行为,通过对欺凌行为的干预,阻止欺凌行为的进行或者阻止欺凌行为的进一步加深。比如将情况及时向学校或家长报告、安慰被欺凌者或者直接制止欺凌者的行为等。保护行为是阻止校园欺凌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
  二、旁观者行为的影响因素
  (一)煽动者行为失范的影响因素
  从煽动者的心理角度分析可以得知,其对被欺凌者的生命健康以及人格尊严是毫不在意的,认为被欺凌者的遭遇和自己没有关系。另外,煽动者可能明明知道自己的煽动行为会刺激欺凌者的行为,加剧欺凌带来的伤害,但是仍然采取一种无所谓的态度,助推事态的发展,这种态度说明他们具有更多的主观恶性。
  1.家庭教育缺失。当一个孩子得不到家庭成员的关爱,他就可能会在别人身上发泄自己的情绪来得到心理上满足,并以此来吸引家长的注意,这种情况多发生在离异家庭中或留守家庭中。截至2018年8月底,全国共有农村留守儿童697万人,占留守儿童总体的大多数[3]。因此,校园欺凌在农村的发生率要远高于城市。在面对校园欺凌时,煽动者想要看热闹的原因之一便是自身情感交流的匮乏。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家庭教育是最重要的过程,是个人社会化的基础和关键,一个不健全的家庭很可能就是导致煽动者行为失范的原因之一。因此,父母对孩子的关爱不应只体现在物质方面,还要兼顾情感需求,及时与孩子进行沟通交流,平时留心观察他们的行为,不恰当的地方用合适的方式指出并进行纠正[4]。
  2.学校道德教育失衡。一方面,面对激烈的升学竞争,大多数学校只关注学生的成绩,而忽视了学生的道德教育、法制教育。为什么校园暴力屡禁不止,就是因为有的学校把圣贤教育、家庭教育、道德伦理教育丢掉了。另一方面,虽然有的学校开展了道德教育,但也只是关注学生对德育知识的掌握,而不关心学生的道德水平是否提高,是否能将学到的德育知识用到实践中去。因此,当校园中发生欺凌事件时,他们明知这是违反道德的行为,但还是会选择落井下石,他们不会感到不安,也不会对被欺凌者产生同情,甚至还可能对欺凌者的行为产生强烈的满足感。
  3.社會行为失范。校园欺凌中旁观者行为失范的背后隐藏了复杂的社会因素,某种程度上说旁观者行为失范是社会行为失范的一个缩影。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在人们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却忽视了精神层面的建设,忽视了优秀传统文化的培育。旁观者行为失范的现象在社会中屡见不鲜。比如:见到老人摔倒在地不敢上前去扶;见到有人跳楼,一群人却在楼底下起哄等等。这些不良社会风气不可避免地渗入到了学校之中,对学生产生负面影响。根据文化传递理论,人的越轨失范行为都是逐渐从自己所处的文化环境中习得的。青少年的心理、生理还处于发育阶段,并没有完全成熟,他们社会经验不足,对于复杂事物更是缺乏正确的判断能力,但是他们的模仿能力在这个时候反而是最强的,成年人在社会环境中的每一个动作都可能会对他们产生极大的影响,这也是旁观者出现越来越多的行为失范的原因之一。
  (二)冷漠旁观者行为失范的原因分析
  1.旁观者效应和从众心理。旁观者效应也称为责任扩散效应,指的是在紧急情况下,其他人采取救援行动的可能性与围观人数成反比的情况。根据旁观者效应得知,在校园欺凌事件中,旁观的人数越多,越不利于旁观者们采取助人行为,因为大家都认为其他人会去帮忙。即使最后被欺凌者无人救助,当责任分散到每一个人的身上时,大家会觉得自己所承担的责任比较小,心里所受到的道德上的谴责也不会很重。从众心理是在一个群体中个人行为很容易受到群体中其他人的影响。在旁观者群体中,每一个旁观者都会去观察其他人的行为,如果其他大部分人没有采取救助行为,那么一般情况下旁观者会选择服从大多数人的态度。   2.共情能力不足和道德推脱。共情,指的是一种能深入他人主观世界,了解其感受的能力。在校园欺凌中,如果旁观者对被欺凌者的处境可以感同身受,就极有可能产生积极的救助行为,帮助被欺凌者缓解当前的痛苦[5]。在欺凌事件中冷漠旁观者明显不具有较高的共情能力,换句话说,他们感受不到被欺凌者的痛苦,体会不到这件事对被欺凌者有多大的影响。孩子的共情能力的培养在于家庭和学校,但是目前来看对孩子进行的道德教育大多是在虚拟情境中完成的,甚至有的家长或教师仅仅告诉孩子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并不会把对和错的原因教给孩子。由于虚拟情境的假想性和可控性,无法引起孩子对不道德事件的心理反应,更不会引起孩子强烈的道德冲突。即使是再逼真的模拟,和现实也有着一定的差距,这就导致在道德教育时孩子始终会保持一定的心理距离,很难真正体会到这些教育的意义所在,也就无法将这些教育融入到自己的行为之中。
  道德推脱也是导致旁观者行为失范的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道德推脱是个体用合理的道德推理为他们的所作所为进行辩护, 选择性地把自己的心理和行为分离, 从而继续进行更多不道德行为的现象[6]。在校园欺凌事件中,学生将自己做出的不道德行为的原因归咎于被欺凌者的身上。比如,用“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这种话来安慰自己,让自己心里免受负担。很明显,在学生群体中,高水平的道德推脱与积极地干预行为呈负相关,道德推脱水平越高,道德责任感越低,产生积极干预行为的可能性越小。
  3.同学之间的关系冷漠或紧张。根据道德人际关系规则理论,一个人在某种情形下的道德决策是由其在此情境中的人际关系结构和相应的道德动机决定的,所以说人际关系的结构会影响个人在特定情形下的道德决策。结合校园欺凌来看,如果旁观者与被欺凌者的人际关系越好,则其实施救济行为的可能性就越大。宋雁慧等人的调查结果证明了这一理论正确性:即当旁观者发现他们熟悉的人被欺凌时,他们更愿意主动实施救济行为[7]。现在的中小学生大多数都在辅导班和学校之间疲于奔命,加上家长对功利主义和竞争精神的过度追求,使得现在的学生之间的友谊掺杂了许多负面因子,而这些不稳定的因子在某种特定情形下可能会影响一个人的决定;忙碌的学习同时带来的是交际圈子的狭窄,学生的圈子仅限于自己的班级甚至是班级里的“小群体”。所以,旁观者与被欺凌者的关系好坏对旁观者采取哪种行为有重要的影响,当两者的人际关系冷淡或者紧张时,旁观者往往会做出失范的行为。
  (三)保护行为的因素分析
  1.良好的家风和家长的言传身教。家庭是一个孩童时期成长最重要的场所,家庭教育对孩子来说是一生中最重要的教育之一。家风,是指家庭或家族世代相传的风尚、生活作风,也即一个家庭的风气。家风就是给家中后人树立的价值准则,也是一个家族代代相传沿袭下来的体现家族成员精神风貌、道德品质、审美格调和整体气质的家族文化风格。好的家风会帮助孩子成长为有责任感、有担当、乐于助人的人。好的家风需要家长将家风精神融入到自己的一言一行之中,用自己的言传身教来教育孩子。在一个拥有良好家风的家庭中长大的孩子在遇到欺凌事件时,他们会自觉地把保护弱者当做是自己的责任,他们往往都会挺身而出,去帮助被欺凌者免受他人的欺辱。
  2.学校教育。学校教育同样会对人产生极大的影响。人类文明成果的传承和延续需要学校来完成,学校的任务不仅仅是传授学生知识,其更重要的任务是育人。好的学校教育应该是:提高学生的社会化程度,让他们更好地融入群体之中;可以使学生在面对纷繁复杂的事物时,能够保持清醒的头脑,拥有基本的判断能力;可以让青少年拥有多样化的未来,让他们养成各种鲜明健康的性格;可以让他们变得更加善良、温柔,让他们举止变得优雅,内心变得光明;还可以让他们懂得什么是责任,什么是担当,包括对自己、对家庭、对他人甚至是对整个人类社会的责任。总之,学校教育就是不断提升人的境界,提高生命的质量,让人变得更圆满、更幸福。当学校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时,他们就会更有责任感,就会在“路见不平”时能够勇于担当。当校园欺凌发生时,他们肯定会伸出援助之手,帮助那些被欺凌的同学,从而减少发生校园欺凌的概率。
  三、从旁观者角度减少校园欺凌的建议
  (一)开展道德教育,提高学生的共情能力
  孩子的越轨行为本质上是道德的失范,也是对家庭和学校“规训”的对抗[8]。因此,在使用外力对其进行压制的同时,更应该通过道德教育让孩子从内心产生源源不断的动力,使其从被动地遵守变成主动地行动。
  1.切实认识到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学生对欺凌事件的冷漠反映出道德对人们行为约束力的减弱,也让我们看到了道德责任的缺失。如果对这种现象不管不问任其发展的话,极有可能使学生养成畸形的人格。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现在的大部分学校都没有真正的将道德教育重视起来。学校肩负着教书育人的使命,教书虽然是学校的职责之一,但是对于学校来说更重要的应该是育人。学校要想做到育人,就必须真正地重视道德教育,将道德教育放在第一位。在保障道德教育课程的同时,教师也要将道德教育融入到课堂之中,融入到每个学生的内心,培养他们的责任感,提高他们的道德水平。让他们意识到,当欺凌事件发生时,他们有责任去帮助那些受欺凌的人。
  2.让道德教育真正发挥出应有的育人作用。道德教育不能只流于形式,要把它当做一项事业来做,要深入思考,研究如何将学生内心深处的道德情感唤醒,如何培养学生博爱、有责任感的道德品质,如何将道德教育融入到学生的言行举止中,提高他们的共情能力,使道德行为不再局限于亲疏和距离。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家庭是孩子最初的学习场所,家庭的熏陶同样对孩子情感的发展有着极大的影响。道德教育不仅仅是学校的事,家长同样肩负着重要的使命,学校要和家长携手并肩共同完成道德教育这一重要的课程。此外,实践也必须与理论相结合,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弘扬中華民族传统文化这一伟大任务,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关于道德教育的精神是十分值得我们借鉴的。比如:墨家“兼相爱”的道德教育理念,会让学生明白应该如何爱自己,如何爱他人;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精神,可以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当代要发展道德教育就必须充分运用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德育内容,并且与新时代的时代特征相融合,这样才能找到一条适合当今社会的德育之路。当然,我们希望孩子们可以变得有责任感、有担当,但是不意味着要让孩子们去接受无穷无尽的道德责任,只是希望在面对不道德事件时,他们能够不再做一个冷漠的人。   (二)开展反欺凌教育,提高旁观者的干预能力
  1.深化对欺凌危害的认知,达成旁观者反欺凌共识。欺凌行为是对道德的违背,是对公序良俗的破坏,如果对欺凌行为认识的比较肤浅、简单,旁观者是很难产生帮助行为的。只有全面深入地认识到欺凌的危害,清除掉欺凌行为对事件三方危害的认知死角,才能增加旁观者产生助人行为的概率。家长可以通过言传身教告诉孩子不能欺凌他人,或者当自己或他人遇到受到欺凌时应该怎么做。学校也可以通过多种多样的方式让学生对被欺凌有更深入的情感体验。比如班级讨论、影视短片教学、角色扮演等方式。同时,还应该帮助孩子们认识到在欺凌事件中起哄行为会助长欺凌者的气焰,加深被欺凌者的伤害;而视而不见或者冷眼旁观的行为同样不道德,属于变相的参与欺凌。让他们充分认识到欺凌事件的发生和每个人都息息相关,每个人都是受害者,引导青少年达成反欺凌共识。
  2.教授学生紧急事件处理方法,提高受害者获救概率。当对欺凌情况不了解时,旁观者很容易做出持续观望的行为,我们应该鼓励学生在遇到这种事情时,相互之间要多交流,多沟通,尽快弄清楚来龙去脉。即使在不能完全明确事情的经过时,也能做出合适的干预举动、理智的应对,同时保证自身的安全。通过教授让学生明白,如果遇到危险性不大的“冷暴力”,可以上前直接干预,但是要注意不能激化双方的矛盾;如果遇到比较危险的欺凌事件时,自己不能直接干预,要选择向老师或者家长求助,情况危急时应该选择报警。学校还应该定期聘请专业的人员来学校进行反欺凌的培训和演练,提高学生反欺凌能力和应急事件处理能力。
  (三)建立后援救助机制,消除旁观者的顾虑
  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他们都会反对校园欺凌。那么为什么当他们真的遇见欺凌事件时只有极少数人会伸出援手。原因在于他们怕在帮助被欺凌者之后会遭到打击报复。基于此,就需要学校和社会合作,建立健全保障机制,让旁观者可以无后顾之忧地去干预欺凌。
  1.学校要构建奖惩教相结合的制度机制。一个良好的学校制度必然是奖励、惩罚和教育相结合的,只有这样,才能为学生们干预欺凌事件提供有效的制度支持。首先,对于欺凌者必须严肃处理。对于违反校规校纪的,要按照校规校纪给予相应的处分,如果有违法犯罪的,不能对其包庇,及时移交公安机关处理,让周围人意识到欺凌他人必定会受到惩罚。其次,对于旁观者中起哄的人也要给予严肃的批评,那些直接参与欺凌的旁观者,应该等同为欺凌者进行处理。关于对欺凌者的处理,有的学者提出了“零容忍”的政策,认为不管事情大小都应该从重处罚。我们认为学校毕竟是教书育人的地方,应该慎用“零容忍”政策,要拿捏好惩罚与宽大之间的关系,秉持宽容但不纵容的原则,适度的处理有关问题。同时也应该明确告诉学生,哪些行为会受到惩罚,哪些行为会受到奖励和保护,进一步强化旁观者的干预行为。
  2.建立快速举报机制和应急处理预案。快速举报机制的作用就是让学校、公安等部门快速得知欺凌事件的发生,及时做出反应,防止事态进一步恶化。应急处理要做到快速高效,这样可以給举报者足够的安全感,获得他们的信任。对此,可以借鉴有关欺凌和暴力事件的防治经验,设立专门的举报热线,一定区域的举报热线可以直接联通到当地各个学校的保卫处、治安岗亭或者警务室等机构,做到各机构联动,及时迅速的做出反应[9]。还应该支持匿名举报,给某些特殊的举报人以方便[10]。对于举报人和积极干预欺凌的学生,学校应该建立长期追踪记录制度。一是警告欺凌者不许对其实施报复,否则会受到严厉的惩罚。二是告诉举报或干预欺凌的学生,他们将受到学校等部门的保护,并定期对这些学生进行了解他们有无遭到报复,以消除旁观者的后顾之忧。
  参考文献:
  [1]Shao-I Chiu. Causes of Victims of Campus Bullying Behaviors and Study on Solutions[J].Open Journal of Social Sciences,2013(02).
  [2]李天航.校园欺凌中旁观者行为失范的反思[J].教学与管理,2017(36):32-34.
  [3]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中国儿童福利与保护政策报告2019》[R].北京.2019.
  [4]韩琳,李明军.中小学校园欺凌行为研究分析[J].新西部,2019(20):124-126+79.
  [5]张荣荣,董莉.校园欺凌中旁观者行为的作用机制[J].心理技术与应用,2019(02):118-128.
  [6]Bandura, A. (1999) .Moral disengagement in the perpetration of inhumanities.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Review(3) , 193-209.
  [7]宋雁慧,孛志君,秦颖雪.校园暴力旁观者的调查研究[J].中国教师,2013(15):46-50.
  [8]金绪泽,刘慧仿.校园欺凌中旁观者的角色差异及其应对策略[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03):151-156.
  [9]郑海啸.美国中小学校园欺凌防治措施及实践启示[D].浙江工业大学,2019.
  [10]贺江群,胡中锋.日本中小学校园欺凌问题研究现状及防治对策[J].中小学德育,2016(04):64-67.
  (责任编辑:王世君)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7276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