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在“涵泳”中提高中学语文课堂阅读教学效率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张晓清

  【摘要】“涵泳”是指对文学艺术鉴赏的一种态度和方法,对文学艺术作品的鉴赏应该沉潜其中,反复玩味和推敲,以获得其中之味。为了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中学语文课堂阅读教学效率,本文探讨了通过“涵泳”提高中学生语文阅读效率的意义以及措施。
  【关键词】涵泳  中学生  阅读  教学效率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01-0099-02
  宋代教育家朱熹说:“学者读书,须要敛身正坐,缓视微吟,虚心涵泳,切己省察。”“涵泳”一词在此处便有仔细揣摩书中内容、深入领会的意思,这也体现了汉民族从古至今特有的思维方式,既西方人重逻辑,而中国人重体会和感悟。由此可见,“涵泳”也是我国语文教学流传至今的一种很重要的基本方法。
  中学语文课堂阅读和普通的读者阅读形式不一样,课堂阅读相比于普通的读者阅读更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阅读的内容也是经过长期筛选和研究的文学精品,对学生具有极强的启发性和教育性,对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更需要学生通过“涵泳”的方式进行反复揣摩、深刻体会。那么,中学老师如何引导学生沉浸在文学作品中,快速有效地提高课堂阅读的效果呢?
  一、提高自身阅读素养
  虽然素质教育一直是我国教育行业的基本核心,但是部分教师和学校依然以考试成绩作为衡量教学效果的唯一标准,这就导致部分教师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对课堂阅读教学不够重视。往往只是带着学生读一遍课文之后就要求学生进行背诵,缺乏必要的“涵泳”引导,有时候学生就算对课文倒背如流,但是根本没有仔细揣摩文中的深意和作者的情感。作为老师,应当先通过“涵泳”对文学作品进行全面了解,然后通过有感情的朗诵感染学生,并通过提问题的方式让学生带着疑惑去品读文学作品。例如,在学习朱自清先生的《背影》一文时,因为中学生阶段学生的社会阅历还不够,对于该文也只能站在作者的角度进行体会,而老师可能已经是为人父母,所以对该文进行体会时,不仅可以带入到作者的角度,还可以以作者父亲的角度来对该作品进行感知。《背影》开头段落里面“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其实很多中学生因为缺乏生活阅历,大多数学生没有离家外出学习,无法深刻体会,这就需要教师通过情感带入让学生对作品背景进行深刻感受。教师还可以向学生讲述自己在生活中送别孩子的情景,引导学生通过“涵泳”揣摩《背影》中相关人物在送别时的各自的心理情绪,并分析文中人物各自的行为动机。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专注度,还能提高课堂阅读的效果。
  二、让学生自主阅读
  在以往的教育模式中,往往学生的课堂阅读仅仅是为了熟悉和背诵课文,在阅读过程中缺乏自己的思考和见解。学生是教育的主体,语文课堂阅读教学的主要目的应该是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成立相关的语文学习兴趣小组,例如唐诗小组、宋词小组、外国文学小组、李白研究组、杜甫研究组等等,通过学生对相关类型作品的积极了解让他们自主阅读。例如在学习南宋诗人陆游的《示儿》这首诗时,教师可以结合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进行教学,因为两首诗的立意和背景相似,都饱含诗人对收复国家失地的渴望和对国家统一的期盼。教师可以通过向学生介绍陆游的生平和所处的时代背景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将自己带入到作者所处的环境,在深刻理解作品的同时,对作者也能有一个更加立体的认识。这就让学生在对该作者的其他作品进行阅读时有自己的理解,有自己的看法与收获,唯有如此才能使学生做到自主阅读。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近几年,在语文教学中涌现出各种新的教学模式,如PPT、微课等等,新的教学技术的应用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但是有时候对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会适得其反。因为阅读本来是一个需要平心静气、全情投入的过程,如果让阅读进入了一个喧闹的环境,不但会影响老师的教学质量,还会让学生无心阅读,只有安静的环境才能够更好的阅读。新的教学技术对良好课堂阅读氛围的形成并无裨益。反而适得其反。教师需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通过“涵泳”,深入到作品中体会感悟。只有静下心来,在作品中与作者进行交流,才能深入了解作品的内涵。同时,因为中学生的知识面相对不够广,所以对部分课文通过反复揣摩也无法知其深意,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查资料、看别人的读后感等加深自己的理解,完善自己对作品的认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四、激发创新潜能、培养创新意识
   想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就要改变学生在以往学习中的固定思想,改变传统思想,要多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把学生看作是发展的人,是学习的主体。进行因材施教,多鼓励学生,激发他们的自信。要鼓励他们多方位的进行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引导学生大胆想象,开阔思维,拥有自己的看法,避免千篇一律。同时也要学会合作学习,不懂就问。只有学生的创新水平得到了激发,他们的思维也会随之提高,理解水平也会得到提高。在阅读中也不忘记写作,要学以致用,学习了就要应用,有了好的阅读能力就要培养好的写作能力,两者是互通的。现在的一些互联网发展科技也能够改变学生的阅读,老师也应该通过这些教具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对于现在的学生来说,他们很多可能会更加的喜欢与网络打交道,所以,老师就应该利用这一点进行教学,可以通过网络来和学生们交流,相信这也是能够激发学生兴趣和注意力的一个很好的教学手段。
  五、改善教学方法
  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不仅是要求学生要做好各项学习工作,老师也要有老师应该具备的职业道德。言传身教、以身作则,这样学生们才会服从管教,也能够更好的接受老师教授的知识。它还要求老师也要有良好的教学方法,只有老师有了好的教学方法,不断地改进、不断的创新自己的教学,才能够更好的教育学生,才能把完整的新知识教授给学生。那么老师应该怎样来改善自己的教学方法呢?
  创设情境式教学,情境教学模式不只是适合小学生,它同样也适合中学生,不管是多大的学生都需要一个好的老师,好的教学方法。一个好的情境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习效率。情境教学课分为:直观演示、生动描述、设疑导入、联系生活、创造范围等。创设情境能使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文从而更好的进行阅读学习,能够把生活和书本知识相结合,把思维和想象相统一,使学生在体验中感悟得到发展。
  结语
  曾国藩在《谕纪泽》中说到:“涵泳者如春雨之润花,如清渠之溉稻……泳者,如鱼之游水,如人之濯足……善读书者,须视书,而视此心如花、如稻、如鱼、如濯足,庶可得之于意之表。”可见,只有全身心的沉浸到文學作品中进行品味,才能知其意、得其趣、悟其神,才能提高中学语文课堂阅读教学的效率。
  参考文献:
  [1]夏云飞.古诗词教学,别让涵泳流于形式[J].小学教学参考,2018(1):48-49.
  [2]姜华.阅读教学中的“涵泳”式策略[J].教育研究与评论(课堂观察), 2017(5):89-90.
  [3]唐开权.涵泳语文的提出及其实践追求[J].基础教育研究, 2016(12):85.
  作者简介:
  张晓清(1976.05-),女,甘肃武威人,汉族,本科,中教一级,研究方向:语文阅读与写作。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7720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