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本草 溯本求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廖慧慧 庞震苗
摘要:《神农本草经》(以下简称《本经》)成书于汉代,是现存最早的中药学著作。与现代中药学将药物按功效分类不同,《本经》依药物对人体产生不同作用,分为上、中、下三品。上品药主养命,中品药主养性,下品药以治病。在当前中医药高校普遍缺乏《本经》教学的情况下,笔者对广州中医药大学2014级中医专业妇科方向的学生进行了《本经》试点教学,并对教学效果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本经》的学习兴趣十分浓厚,对《伤寒杂病论》的理解和学习兴趣也随之增加,通过对《本经》的学习,提高了中医临床教学的效果,帮助学生构建中医临床思维,提高运用中医治疗疾病的能力。
关键词:《神农本草经》;教学;调查
中图分类号:G420;R2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5707(2020)02-0063-04
DOI: 10.3969/j.issn.2095-5707.2020.02.016
Abstract: Shen Nong Ben Cao Jing (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Ben Jing) was written in the han dynasty and is the earliest extent work on TCM. Being different with the modern science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 in classifying in terms of efficacy, Ben Jing is divided into three categories: upper medicine, middle medicine, and lower medicine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effects of medicines on the human body. The upper medicine is mainly for health preserving, middle medicine for molding a person’s temperament, and lower medicine for disease treatment. In the current condition of lacking teaching in TCM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e authors conducted a pilot teaching of Ben Jing for students majoring in 2014 TCM gynecology in Guangzhou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students were very interested in learning Ben Jing, and their understanding and learning interest in Shang Han Za Bing Lun has also increased. Through the study of Ben Jing, the effect of clinical teaching of TCM has been improved, helping students to construct TCM clinical thinking and improving their ability to use TCM in clinic.
Key Words: Shen Nong Ben Cao Jing; teaching; survey
目前中醫专业经典教学的课程安排有《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金匮要略》,并设立了专门的教研室。而对于中药类课程的学习,却用中药学课程替代了《神农本草经》(以下简称《本经》)的教学,以致当今中医学生对《本经》知之甚少。《本经》是现存最早的中药学专著,集东汉前药物学之大成[1]。《本经》对每一味药的产地、采集、炮制、药性和主治都有详细记载,对中医临床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主要探讨在中医妇科临床教学中,增加《本经》的学习——本草解读,对于提高中医临床教学的效果,以期帮助学生构建中医临床思维,提高运用中医治疗疾病的能力。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以下简称“我院”)也是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选取2014级中医专业妇科方向的学生共33人,其中男生2人,女生31人。
1.2 研究方法
从《本经》中摘选20个临床常用中药,包括:人参、黄芪、白术、山药、茯苓、地黄、当归、阿胶、芍药(白芍)、川芎、肉桂、生姜、干姜、大枣、甘草、麻黄、细辛、附子、柴胡、黄芩。教师在每节中医妇科学课上利用10 min时间,讲述1个本草药物。参考《本经疏证》[2]、《神农本草经读》[3]、《医学衷中参西录中药解读》[4]对药物的研究,结合自己的临证经验,从药物的气、味、色、形、质、性情、所生之时、所生之地、临床应用等方面进行解读。授课时间为2018年2月-2018年5月。
1.3 评价方法
教学结束后,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共7个问题,1~6题为多项选择题,每个问题3个选项及1个自由填写项;第7题为开放性问题,无选项。
1.4 统计方法
将调查问卷按统一规则编号,采用Excel 2003录入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
2 研究结果
共发放调查问卷33份,回收有效问卷33份,回收有效率100%。1~6题调查结果见表1。 2.1 多项选择题
2.1.1 本草解读与以前所学的中药学有何不同 可以看出多数人认为本草解读与以前所学的中药不同,本草解读可以更全面深入地了解中药的气、味、色、形、质、性情、所生之时、所生之地,有助于准确把握用药,且可以激发学习中药的兴趣。
2.1.2 本草解读如何加强对中药的理解及临床运用 25位学生认为现代中药学将药物按功效机械分类,使临床运用思路受限,而从中医思维构建角度学习中药,能学以致用;20位学生认为从药物的生长意象解读中药的功能,是中医学天人一体观的重要体现;23位学生认为药物的生长意象与其功能之间有密切联系,中药用药理论,其本质是法象用药。
2.1.3 建立中医临床思维的困难 16位学生认为中医古文字句难懂,中医知识理论深奥,难以理解把握;24位学生认为忽视中医经典的学习,无法感受传统的中医思维;21位学生认为现代文化教育以现代科学为主,缺失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不利于中医学习。在自由填写项中,有的学生认为现代教学受理化思维的影响过多,现代中医的分类体系与经典中医不同;在课程安排上,西医类课程比中医类课程多,上课任务繁重,没有时间思考及缺乏临床学习。
2.1.4 本草解读如何帮助构建中医临床思维 有18位学生认为《伤寒杂病论》用药的理论基础在于《本经》对中药作用的描述;19位学生认为学习本草,可以加强对《伤寒杂病论》用药特点及规律的理解及掌握;22位学生认为中医临床是一种象思维,本草解读是药象思维,能直观运用于临床实践。在自由填写项中,有学生认为本草解读是一种新的认识方式,有利于中医、中药的应用。
2.1.5 本草解读对中医学习的影响 16位学生认为本草解读可以激发学习中医的兴趣;25位学生认为有助于回归中医本源——象思维、取象比类的认知方式;27位学生认为可以弥补现代中医药高校课程设置的不足,开拓思路,提升学习中医的空间。在自由填写项中,有学生认为,学习《本经》后更愿意静下心来思考病案中的中药及其应用。
2.1.6 本草解读的收获 20位学生认为本草解读是中医理论学习与临床实践的桥梁;23位学生认为本草解读有助于对《伤寒杂病论》用药理论及方证对应的理解;24位学生认为应重视经典的学习,补充中医课堂教育理论知识架构的不足。在自由填写项中,有学生认为,学好中医就要回归中医本源,更好地理解药物的特性、功效。
2.2 开放性问题
题目:除了本草解读,还有什么方式有助于构建和培养中医思维指导临床?同学们各抒己见,17位学生建议增加经典研读课程;10位学生认为教学应该强调病案、医案的分析与分享;4位学生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加入经典条文解读;3位学生建议增加临床学习;2位学生建议播放中医文化类视频来培养兴趣。
3 分析与讨论
3.1 现行中药教育存在不足,以致方剂解析不当,难以理解和运用
《方剂学》[5]教材中桔梗出现在以下3个方中,每个方剂对桔梗的解析如下,参苓白术散[5]182中谓“宣开肺气,通利水道,并载诸药上行而成培土生金之功”。在天王补心丹[5]227中谓“以桔梗,载药上行,宣畅上焦”。在血府逐瘀汤[5]265中谓“桔梗开宣肺气,载药上行入胸中,合枳壳一升一降,开胸行气,使气行则血行”。这些解释与整个方的主治功效不符。《中药学》[6]教材中桔梗的功效是宣肺、利咽、祛痰、排脓,还提及性善上行,专走肺经,为肺经气分之要药。故在上述3个方中的作用很难阐述清楚,显得牵强附会。
而《本经》[7]188中谓桔梗:“味辛,微温。主胸胁痛如刀刺,腹满,肠鸣幽幽,惊恐悸气。”故桔梗在参苓白术散中,可止泻(腹满、肠鸣幽幽);在天王补心丹中,可安神(惊恐悸气);在血府逐瘀汤中,可活血止痛(胸胁痛如刀刺)。桔梗在《本经》中记载的作用,在上述3方中不言而喻。由此可见,如果熟悉《本经》中对中药的认识,就不会出现上述错解。故深入学习和理解《本经》对中药的认识及遣方用药至关重要。
今日中药学与《本经》的差异,笔者认为应当引起重视。所谓溯本求源,要了解中药的特点,必须重视经典。
3.2 《本经》中药的象思维有助于中医思维构建
中药不同于西药,西药是专门治疗某种疾病的药物,而对中药的认识不能只停留在治疗某种疾病上。中药的作用机制并非抗菌、消炎、提高免疫力等,而是通过药物的偏性来调理人体气机。古人认为中药治病的机理为“以偏纠偏”[8]。
《本经》全书分3卷,将365味中药分为寒、热、温、凉四气和酸、苦、甘、辛、咸五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9]40云:“气味,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素問·藏气法时论》[9]207云:“此五者,有辛酸甘苦咸,各有所利,或散或收,或缓或急,或坚或耎,四时五脏,病随五味所宜也。”记载了不同气味的药物对人体气机的调动。中医临床八纲辨证和六经辨证施药,都是基于中药的四气五味理论,治疗时针对证的寒热、湿燥不同而选择不同性味的药物,寒病热之,热病寒之,湿病温燥之,燥病凉润之,从而调节机体的阴阳平衡。
中药用药理论,其本质是法象用药。学习《本经》能全面、深入地了解中药的气、味、色、形、质、性情、所生之时、所生之地,有助于准确把握用药。
3.3 本草学习有助于对《伤寒杂病论》用药理论及方证相应的理解
中医历史上,伊尹本神农之经,仲景本伊尹之法,就是说《伤寒杂病论》遣方用药的理论思路是基于对《本经》的认识。清代陈修园在《医学三字经》[10]中指出:“其用药本于《神农本草经》,非此方不能治此病,非此药不能成此方,所投必效,如桴鼓之相应。”
以麻黄为例,《本经》[7]118谓麻黄:“味苦,温。主中风,伤寒头痛,温疟,发表出汗,去邪热气,止咳逆上气,除寒热,破癥坚积聚。”下面根据其气味、形状、所生之地、所生之时,结合在《伤寒杂病论》及常用方中的使用,逐一讲解。 麻黄味微苦,性温,发汗之主药,全身之脏腑经络,莫不透达,而又以逐发太阳风寒为主。麻黄之实,中黑外赤,其茎宛似脉络骨节,中央赤,外黄白(节上微有白皮)。实者先天,茎者后天。先天者物之性,其义为由肾及心。后天者物之用,其义为由心及脾肺。由肾及心,所谓肾主五液,入心为汗也。由心及脾肺,所以分布心阳,外至骨节肌肉皮毛,使其间滞留,无不倾囊出也[2]。故栽麻黄之地,冬不积雪,为其能伸阳气于至阴之中,不为寒胜所遏耳。
麻黄气味轻清,能彻内彻外,彻上彻下,故在里则使精血津液流通,麻黄附子细辛汤是也;在表则使骨节肌肉毛窍不闭,除寒热,麻黄汤是也;在上则咳逆头痛皆除,葛根汤、麻杏石甘汤是也;在下则癥坚积聚悉破,阳和汤是也。
如此解读对麻黄有了一个全面、深入地认识,这种学习中药的方式完全不同于高校现行的中药教育。中药按功效机械分类,麻黄属解表药,对于麻黄在麻黄附子细辛汤、阳和汤中的作用,很难分析清楚。很多药物若按中药学教材中所示功效,其在《伤寒杂病论》中的使用,让人费解,更无法谈及灵活运用。所以,想要充分理解并运用《伤寒杂病论》中的经方,就必须认真学习掌握《本经》中对药物的阐述。
《本經》是中医学科体系发生的源头,其贡献就药物学而言,是全方位、多层次的,但中医经典的语句晦涩难懂,影响了学生探索求知的积极性。中医药高校应当重视《本经》的学术思想及作用,将经典著作学习作为中医人才培养的根基,保证中医传承的学术纯正性。
参考文献
[1] 黄辉.神农本草经[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2,24(10):1011.
[2] 邹澍.本经疏证[M].郭瑞华,谢敬,王全利,等,校注.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3:166.
[3] 陈念祖.神农本草经读[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1.
[4] 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中药解读[M].王吉匀,整编.石家庄: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
[5] 谢鸣,周然.方剂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
[6] 陈蔚文.中药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303.
[7] 吴普,孙星衍,孙冯翼.神农本草经[M].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0.
[8] 王伟.拨开迷雾学中医(第2版)[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8:50.
[9] 王庆其.内经选读[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
[10] 陈修园.医学三字经[M].上海: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2006.
(收稿日期:2019-09-23)
(修回日期:2019-10-29;编辑:郑宏)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7894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