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核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在肺部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目的 : 关于核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检验方法应用在肺部肿瘤诊断当中的效果探究。方法 : 选取在2017年6月至2018年11月来本院进行治疗的,经过临床病理确诊为肺部肿瘤的患者50例作为本文的调查对象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在进行病理确诊以前均采用核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检验方案进行检验,并分析核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检验方法对患者诊断的效率和可行性。结果 : 不同病理类型在核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检验过程当中的b值为0~600的时候,所得的ADC的值明显高于不同病理类型的b值为0~800、0~1000的ADC值,P<0.05,存在统计学差异性。结论 : 对肺部肿瘤患者通过核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方案进行诊断,能够提升患者肿瘤诊断的效率,可有效对于肺部肿瘤类型进行鉴别,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  核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肺部肿瘤;肿瘤诊断
  最近这几年我国肺部肿瘤发生率逐渐提高,这种病症具有较高的死亡率,因此会对患者和患者家属带来巨大的打击。肺癌患者预后效果不佳,患者发病年龄开始朝着年轻化趋势进展,因此也成为现如今对人类生命安全产生威胁的一大病症[1]。很多肺癌患者在发现的时候已经进入晚期,所以对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存在较大难度。对患者进行干预的过程中,要结合实际状况,采取正确的方案对患者进行分期的干预,这就要求对患者的肺部肿瘤进行早期诊断并提升诊断的效率[2]。因此在这种背景下,本文主要研究通过核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方案对肺部肿瘤进行诊断的效率,并且选择本院收治的患者进行调查,将主要研究情况进行如下的报告性总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所选择的病例来自本院在2017年6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经过临床病理确诊为肺部肿瘤的50例患者,对所有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50例患者中存在男性患者27例,女性患者23例,年龄平均值为(45.8±13.4)岁。本文所有患者经过临床病理诊断,证实存在有良性病变患者10例,鳞状细胞癌患者10例,小细胞癌患者8例,高分化腺癌患者11例,低分化腺癌患者11例。所有调查对象签署知情同意书,临床资料符合伦理委员会的检验标准。
  1.2 方法
  對患者在进行干预的过程中选择1.5t超导型磁共振扫描仪对患者进行疾病的诊断,诊断过程中使患者选择仰卧位,并且为患者头部进行T1WI和T2WI模式的平扫,扫描的过程中选择横轴位,并对患者开展弥散成像,通过平面回波(EPI)序列为患者进行DW的扫描,诊断的过程中需要根据患者呼吸的情况,叮嘱患者平静的呼吸。对患者进行扫描诊断的过程中,需要进行参数的合理设置,需要设置TR=6800ms,TE=70ms,FOV设置为430×300mm,矩阵设置为128×128,使NEX=4,BW=1500,层厚设置为3mm,层距为1mm。弥散敏感因子的数值主要设置为0s/mm2、600s/mm2、800s/mm2、1000s/mm2, 同时对相关的数据图像进行采集。
  采集以后通过2名资深的MR诊断医生进行阅片处理,对相关图像进行分析,测量相关的数据,之后选择质量合格的图像对肺部周围的病变状况进行观察。调查在b取值0s/mm2、600 s/mm2、800 s/mm2、1000 s/mm2状况下的通过相应层面的弥散加权图像处理工作站形成的ACD图像,并且分别对肺部周围型病变ADC值进行计算,对比不同肺部病变患者ADC值和病理类型的相关情况。
  1.3 观察指标
  对不同病理类型在b值不同情况下的ADC值和各个类型的肺部肿瘤诊断效率情况进行评价。
  1.4 统计学分析
  启动统计学软件IBM SPSS 25.0对本文的数据进行统计学检验,P<0.05表示数据之间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通过核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检验肺部肿瘤,确诊患者47例,诊断符合率为94.00%,P>0.05,无统计学差异;进一步进行分析,不同病理类型在核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检验过程当中的b值为0~600的时候所得的ADC的值明显高于不同病理类型的b值为0~800、0~1000的ADC值,P<0.05;且不同病理类型b值在0~800的时候所得的ADC值高于0~1000时所得的ADC值,P<0.05,存在统计学差异。详细情况参见表1。
  3 讨论
  DWI在进行工作过程中的主要原理是通过生物组织当中的水分子进行自旋相位离散,然后对自由运动进行分析,使得相关的敏感信号序列出现丢失[3]。在整个的检验过程中,会因为弥散梯度强度和弥散系数等具体的影响因素而产生影响,如果对扩散序列信号进行改善,就需要对于ADC的强度值进行相关定量。临床有相关研究数据认为[4]在对肺部肿瘤患者进行诊断的过程当中,单纯为患者进行磁共振检验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还有临床学者[5]认为患者肺部内恶性肿瘤在T1和T2良恶性病变之间存在重叠的状况,而且重叠范围表现巨大。而临床在进行干预的过程中,DWI和ADC值可以有效对于单纯磁共振进行诊断缺陷加以弥补,所以为临床的诊断工作提供了重要的信息和基础辅助,对于确定患者的病症具有重要价值。通过本文的调查能够得出,不同病理类型在核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检验过程当中的b值为0~600的时候所得的ADC的值明显高于不同病理类型的b值为0~800、0~1000的ADC值。
  综上所述,对肺部肿瘤患者通过核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方案进行诊断,能够提升患者肿瘤诊断的效率,可有效对肺部肿瘤类型进行鉴别,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张雪红,张期莲,符惠宏,等.MR弥散加权成像表观弥散系数在前列腺病变诊断中的临床价值[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7,27(05):972-974.
  [2] 李慧燕,郑泽宇,许乙凯.前列腺疾病的多参数磁共振成像[J].实用医学杂志,2016,32(04):624-626.
  [3] 白毓,罗鸣,郝君.MR扩散加权成像联合T2WI对前列腺疾病诊断研究[J].空军医学杂志,2017,33(01):44-47.
  [4] 章绪辉,梁文,全显跃,等.多模态MRI技术对早期前列腺癌的应用研究[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17,28(02):116-119.
  [5] 曹德宏,柳良仁,魏强,等.前列腺癌的治疗研究进展[J].华西医学,2017,32(02):277-28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7945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