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激活问题意识优化小学劳技教学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徐晓丹 沈玲燕

  【摘要】小学劳技术课可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往往像小学劳技课这样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操作性的课程,就可以让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一边思考一边动手操作。这样不仅仅完成课本上的要求,还可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让学生不局限于课本上死板的知识,能意识到问题所在才能去进行创造。所以如何让学生认识到发现问题的重要性呢?从而优化小学劳技教学。下面我将结合我的认知和理解在本文中浅析如何在正确的开展小学劳技教学。
  【关键词】劳技课  问题意识  创新精神  提问
  【中图分类号】G62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02-0255-02
  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在小学劳技课的课堂上,老师大都往往采取了填鸭式教学。这种填鸭式教学虽然可以让学生生硬学会课本上的内容,但是不会在生活中活学活用。此外一味的填鸭式教学,会让学生感到枯燥,从而讨厌去动手解决一些自己所碰见的问题。正确的开展劳技课等一系列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并解决的习惯,而提高劳技课的教学效益。
  一、在实践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在传统的教学,往往老师才是课堂上的主宰,老师说的才是对的,老师掌控着课堂的一切。这样的课堂大都没有民主。老师的威压不利于学生发现问题,无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所以老师要在课堂等实践过程中营造轻松、民主的氛围。劳技课的重点不仅是重视结果,而且还注重学生在“做”的过程中“想”的过程。也只有轻松的氛围里学生才会把注意更加放重在“想”的这个过程。另一方面老师和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也尤为重要,这种关系更像是朋友关系,而不是上下属之间那种气氛凝重的关系。这种轻松的关系也会让学生感到放松,而让学生敢于提问。老师要积极的引导学生,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而不是死板的遵从于课本。就这一点,可以从欧美等发达国家的教育方式中加以借鉴,取长补短的同时保留保留属于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
  (一)实践活动中教师设计问题
  比如在六年级下册的某劳技课上,要学习应用吸管和金属丝去制作一把小巧的摇椅,学生们通过课本已经了解了制作这一小摇椅的所有过程与细节。这时老师提出问题:“无论是制作什么东西都是需要工具去完成的,那我们在做这把椅子的时候需要用到什么工具呢?”学生们纷纷抢答,都一五一十的把课本上提到的工具说了出来。在为了让金属丝穿过吸管而在吸管上钻孔这一环节上出了问题,学生们按照教材上所描述的用大头钉去进行钻孔,然而学生的力量有限,连着打了四五个孔就没了力气。“到底应该用什么样的工具去进行这项操作才能又快又好呢?”不少学生肯定会在心里提出这样的问题。有的同学提出圆规前面的小针打孔不是更容易吗?大家一试,效果果然很好。与大头钉相比圆规更好拿,更好的使出劲,打出来的孔也能很好的让金属丝穿过。学生们在劳动实践的过程中通过思考选择了一样更适合自己的工具去完成任务,在“做”的过程学生通过老师设立的问题去思考,而不是死板的遵从课本。学生们发现了问题并通过思考解决了问题,提高了效率也节约了时间。
  老师应该经常设立一些简单的问题,这样有利于引导学生去思考,从而激发学生的思维。简单的问题也有利于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一上来就是最难的谁也提不起学习的兴趣。学习的过程应是循环渐进,在实践过程中不断的进行发展。
  (二)实践活动中学生提出的问题
  教学是双向的,不是老师单项的一直提问题,要去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的眼睛,学生们自己发现的问题,其价值远远超过由老师引导而提出的问题。实际上由学生自己发现的问题,并靠自己解决了问题。这样的过程往往给学生留下了更为深刻的影响,而由老师引导的去发现并解决问题在学生的脑海里留下的印象并不深刻。众所周知,教学是以老师為主导,学生为主体,我国的教育方式若想真正意义上取得实质性的突破,靠的不仅仅是师资力量,更重要的是学生发挥的主观能动性。
  让学生自己发现并解决,进而养成发现问题并积极解决的习惯。从而形成一个良好的循环。
  (三)实践活动中深入研究问题
  既然发现了问题为什么不去深层次的去专研它呢?所以老师还要去引领学生们由一些简单的问题去发现更为深层次的问题。不一定非要解决,但是留下的印象一定足够深。使得学生在生活中遇到同类或相似的问题也能够运用课堂上的知识去解决,并一步一步的往更深的地方探索。探索的结果大可不必在意,过程才是最宝贵的。
  深层次的理解、延伸、迁移、综合和应用,有助于更好的去培养问题意识和创新精神。这深层次的思考中,这样的过程中感觉到的不是遇到困难的退缩,而是发现问题的欣喜和解决问题后的喜悦,更少不了的是解决问题过程中那种有趣的感觉。
   二、在评价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学生在自己的思考和努力过后,所得出的结果都是希望与别人分享并得到别人的肯定,而这个对象学生大都希望是老师。老师对学生的任何一个评价都要谨慎的思考,切记不可去否定,不可以掉以轻心。
  老师否定的敷衍的回应学生的结果,会打消学生去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积极性,从而让孩子在心中产生一种说不出的难过。“明明是自己努力努力再努力好不容易得到的结果,他凭什么直接去否定我!”这样的想法会在心中慢慢积累,逐渐与老师之间筑起一道看不见的高墙。从而导致学生渐渐不愿意去和老师交流,不利于轻松的课堂气氛营造。师生间由于年龄和三观的差异会使得彼此的代沟越来越大。
  当然也不可以一味地的肯定,一直一味地的肯定会让学生产生一种“我才是对的”错觉,从而可能陷入相对的极端。因为正确的结果是一步一步探索出来的,几乎不可能一蹴而就,慢慢探索的过程可能很苦,但探索的过程也同样令人期待。最终将自己发现的问题研究透彻并推向大家,还能有什么事情比这更令人激动呢?
  同样学生也是需要对于自己的结果去进行客观的评价,要指导学生去思考自己在实践的过程中是否有可以避免的失误或是错误,对于自己的结果是否还有更优解,怎么去让结果更加完美。学生在面对这些问题时也会去进行思考,在思考的过程也会得到提高和发展。
  三、在生活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无论是什么问题最终都会应用于生活,服务于生活。所以要让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也一样要做到与课堂一样,积极发现问题。不然课堂上学到的终究是留到了课堂上,没有成功的纳为己有,是死知识。课堂上学到的东西并不是为了应对考试,而学生也不是因为考试而去学习。因为考试而去学习那不是本木倒置了吗?学习是为了让学生在生活中应用。
  要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多问“为什么”,遇到问题要先思考,要经常向图书或网络请教、向家长请教、向教师请教,要培养有问题就要积极去解决的良好态度,这样还有利于“问题意识”的巩固和强化。
  培养学生问题意识也更加符合现代教育教学的规律,符合学生的认知心理特征,凸显了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地位,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生活中经常会遇到很多很多的问题,而其中的大部分都是学生靠自己一个人解决不了的,家长老师也要在合适的地方给予一定的帮助,任何东西都有度,既不能一手包办,这样无法让孩子学到任何东西,也不能一点帮助都不去进行。
  结束语
  无论是什么样的问题都来源于生活,也服务于生活。激活问题意识,才能优化劳技教学。心中存有疑问,学生才会有学习的动力和乐趣,这才是我们老师应该帮助学生学习的方向。
  参考文献:
  [1]丁宇红.劳技教师教学素养剖析及策略——兼谈劳技教研方式的创新[J].上海教育科研,2016(01):82-85.
  [2]顾李芳.利用小学劳技教学 激活学生学习信心——浅谈小学劳技课程教学的实效性[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6(11):50.
  [3]谈琴芳.小学劳技教学应重视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J]. 科学大众,2009(03):44+3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8441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