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地方高校教学质量评价与保障体系的探索与实践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人才培养是高校的根本任务,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构建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是实施教学运行过程管理,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前提和基础。通过分析目前高校在建设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过程中的一些问题,如自我评估制度不完善、组织机构和队伍不健全、覆盖质量活动主体和过程不全面、反馈机制欠效率等,并以我校的实践为例,介绍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普通院校的教学质量评价与保障体系。
  关键词 教学质量 评价 保障体系 探索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教学质量是高校发展的根基,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是高校不变的追求目标。构建高校内部教学质量与评价体系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最佳途径。本文阐述了高校内部教学质量评价与保障体系建设的必要性,同时分析了目前我国高校内部质保体系建设仍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以我校的实践探索为例进行探讨。
  1高校内部教学质量评价与保障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1)自我评估制度不完善。随着高校评估的开展,虽然许多高校都在质保体系的建设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我们必须承认,这些探索大多源自于政府的推动和鼓励,高校自主创新的内容仍然很少。一是高校内部的自我评估没有实现制度化和常态化。学校通常是根据国家或地方政府的政策,阶段性地针对院校评估进行一些准备性评估工作。二是自我评估制度内容不完善。学校内部自我评估制度往往围绕课堂教学展开,进行课程评估、教师评估、专业评估,不仅没有实现从“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的理念转变,而且基础的办学条件与办学理念、师资队伍建设、教学资源、培养过程与学生的发展等方面都缺乏全面系统的评估机制。三是自我评估制度设计不合理。很多指标不可测量,制度实施的具体方案执行效力到学院、专业或课程层面已经不断递减。
  (2)组织机构和队伍不健全。虽然高校对管办评分离的原则早已达成共识,但通过调查我国高校的机构设置情况不难发现,目前国内质量评价机构主要形式为下设在教务处的独立科室,无法实现管办评分离。独立的质量评价与保障机构在当前形势下最符合教育部管办评分离要求且符合社会和高等教育发展趋势,但国内能够实现管办评分离的学校仍然不多,尚未成为我国高校质量评价与保障体系建设的主流。同时,不仅组织机构设置尚不完善,而且机构的人员队伍配置情况及机构内部职责明确机制也远不健全。一是组织的整体职责不明确。本科教学质量贯穿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虽然包含课堂教学,但课堂教学评价与保障仍是很多学校质量保障部门的工作核心与重点,而对教学质量活动的其他相关主体或活动环节仍缺乏明确的职责划分和工作细则。二是组织队伍不健全。目前,我国高校质量评价与保障部门实际工作人员多为2人~5人,甚至2人~3人。且这些工作人员多数没有教学质量相关研究背景,虽然有一定学历或一定的教学相关工作经验,但就教学质量评价与保障方面,不仅理论知识不足,而且实践经验也亟待提升。
  (3)覆盖质量活动主体和过程不全面。学生在学校期间整体素质的培养和提升与学校各职能部门的工作息息相关,学生各种能力和素质的培养都是教学质量活动的一部分。高校内部教学质量活动涉及的主体不仅仅是教务处和各学院,学校的全体教职工都是“全员育人”参与者,都是教学质量活动的相关主体,因此质保体系应涵盖学校全部教职工和学生,而不仅只是任课教师和学生。目前,国内教学质量评价过多的强调结果,而忽视了对过程的监控。大多数学校强调了评价的多元化,但不论是对教师教学效果的评价还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这样的方式都是一次终结性评价,中间的过程被完全忽略。但实际上,教学活动作为一个持续性、进阶性的活动,过程评价尤为重要。多次性过程评价不仅对课程或学生的评价更加客观更加真实,而且强化了各方主体对教学质量的主动参与意识,方便了评价信息的及时反馈与改进,对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将会有更加明显的效果。
  (4)信息反馈机制欠效率。目前,国内部分高校的内部质量体系并未形成闭环。一是体现在质量评价信息反馈的滞后性。多数高校质量评价信息反馈为固定周期性反馈,如每年的教学质量报告或每个学期的教学质量评价总结,仅在较好的情况下可以对每个月质量评价信息反馈,但仍然存在滞后性。且评价信息经评价人、质量保障部门、被评价部门、被评价人几经辗转,更是加大了其滞后性。二是质量评价信息反馈的改进机制缺乏。大多数情况下,被评价人收到评价信息反馈后整个评价活动即截止,没有明确有效的反馈、改进机制,没有形成闭环,不能达到互相促进不断完善的目的。
  2我校内部质量评价与保障体系的构建
  我校对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视由来已久,从1995年来就开始实行教学巡视制度。教育部的院校评估和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作为我国本科教育质量监测保障体系的两大支柱,也在促进学校教学质量提高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2007年,学校在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中获得优秀。我校的机械工程及其自动化、材料成型与控制及生物工程三个专業在积极准备申请工程教育及师范专业认证。
  (1)成立教学督导与评价办公室。为加强对学校教学活动的监督与管理,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2006年,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主任的教学督导委员会,并下设教学督导与评价办公室,独立于教务处,负责学校教学质量的监测与保障。学校在教学督导聘任上也在不断改进,一是督导人数最早5-6人,现在增加到15人左右;二是原来聘任退休老教师担任督导,现在改为聘任在职教师担任督导,基本上每个教学单位都有教师担任督导,这样有利于开展教学督导工作。学校在教学与督导评价办公室的主要工作职责中,明确指出了学校质量评价与保障体系不仅需要对学校本科教学运行秩序进行监督与评价,而且要对学校的教学、学生学习及学校管理进行全面监督与反馈。
  (2)建立五层次多维度校内教学质量评价与保障体系。经过不断的实践,学校探索建立了“本科教学质量年报—学院本科教学评价—专业评价—课程评价—教师评价”五层次、多维度的立体校内质量评价与保障体系。   ①本科质量年报。质量年报是对学校教学工作进行的总结和反思,是各项教学评价效用的阶段性检视,通过质量年报的总结和反思,促进学校教学质量的改进和提升。学校的本科质量年报工作与本科教学状态数据库相结合,多角度全面分析本科教学状态基础数据的形成,并撰写总体分析报告,为学校的教学运行决策提供依据。
  ②学院本科教学评价。每年对各学院教学工作进行评价与考核,并将其与年度绩效相关联。对学院教学评价包括基本工作,重点工作及特色工作两大部分。“基本工作”包含本科教学运行及管理、教学质量监测、教学改革和建设工作。“重点工作及特色工作”考察圍绕学校中心工作和本科教学工作重点,学院所承担的任务和完成情况;有特色的本科人才培养举措或管理制度创新。
  ③专业评价。作为一所地方综合性大学,学校根据自身的发展特色,制定了适合学校情况的专业评价指标体系,并积极开展专业自评,对专业进行实时监测,方便学校掌握专业动态发展,提供有效的专业建设改进意见。近几年通过专业建设,2017年学校10个专业入选陕西省一流专业建设项目,2018年学校又评选出10个校级一流专业建设项目;同时实行专业淘汰制度,对招生及就业率低的专业停止招生,学校2019年4个专业已经停止招生。
  ④课程评价。学校在已有课程标准基础上,制定了新的基础课课程评价标准。完善了本科课堂教学质量认定工作,定期对所有本科课程进行质量认定,督促教师不断提高教学水平。2019年学校响应教育部关于“金课”建设的要求,在校内进行“金课”建设评选,重点打造40门金课,并鼓励教师积极申报省级、国家级金课建设项目。
  ⑤教师评价。对教师课堂教学情况采取学生评价、同行评价、教师自评、领导干部评价、教学指导委员会评价的评价体系,且根据高等教育发展现状,修订了以前的教师评价指标,完善教师评价过程,有效地促进了教师教学水平的提升和师资队伍的发展建设。实施了学生信息员反馈制度,学生对教师课堂表现实时进行反馈,每周定期汇总并向学院进行整体反馈,并督促教师进行反馈改进。
  (3)完善多时间跨度动态评价模式。学校教学质量评价模式采用“评价—反馈—整改—检查,再评价—反馈—整改—检查”的闭环循环方式,形成多时间跨越的动态评价,不仅有效提高了评价效用,而且促进了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3结语
  学校近几年在教学质量评价与保障体系建设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毕业生培养质量不断提高,但根据学校“人格、知识、能力”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以及“以学生为中心”理念的实现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学校内部教学质量评价与保障体系仍需进一步完善,使其更科学、更系统、更具有借鉴意义。
   基金项目:陕西理工大学一流专业子项目建设(综合建设类)。
  参考文献
  [1] 陈冬松.地方工科院校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7(10):84-86.
  [2] 严欣平,张其敏等.高校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5(19):29-31.
  [3] 许淑雯,周湘林.高校教学质量问责反馈机制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5(04):75-79.
  [4] 蔡红梅,许晓东.高校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03):177-18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9866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