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供应链管理的连锁零售业流通模式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在面临市场激烈的竞争环境下,连锁零售企业能够主动适应经济发展的新趋势、新业态、新要求,不断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提高产品市场占有率,开拓了供应链管理的连锁零售业流通模式,这种多样化的销售渠道以及低廉的成本竞争模式,快速增加了连锁零售企业的纯利润,使推动企业结构性改革的主动性增强,解决了零售业分散经营的弊端,发展了新型品牌管理模式,统一了管理模式下的特色营销方式,使去产能、去库存、降成本、补短板的任务取得进展。围绕供应链管理的连锁零售业流通模式,分析了连锁零售业常用流通运作业态,以及供应链管理对连锁零售业流通的影响,提出了构建我国供应链管理的连锁零售业流通模式策略,希望能够帮助更多企业解决连锁零售的流通供应链管理问题,提高连锁零售业的经济效益,以保障现代服务业的较快增长。
  [关键词] 供应链管理;连锁零售业;流通模式;核心竞争力;管理模式
  [中图分类号] F7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6043(2020)05-0083-03
  一、引言
  从1959年世界上第一家连锁零售商店成立之后,这种连锁组合店铺的出现给单体零售店铺带来巨大冲击,从此,零售商业组织的固有单体形式被彻底打破。随着时间的推移,连锁零售经营模式在零售行业内展示出了强大的发展潜力,逐渐成为现代服务业中的一种高速发展业态形式。一般而言,连锁零售业是处于供应链末端的位置,一方面要充分满足消费者需求,另一方面要竭力控制企业成本,常常采用集中采购、配货等方式,以降低企业库存,实现企业规模效益。
  近年来,国内外形势错综复杂,我国流通产业能够取得骄人成绩确实来之不易,在坚持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我国连锁零售业不断获得深化、细化、具体化的发展,消费者对流通配送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同时,在我国五大发展理念的新背景下,传统的、单一的、老旧的流通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消费者需求。因此,连锁零售业的配送模式正不断朝着多元化、便捷化、多样化方向发展。所以,就现阶段实际流通模式而言,我国连锁零售业的常态化流通模式分为四类,即直接配送模式、自营配送模式、外包配送模式和共同配送模式。四类模式各具特色,为连锁零售业的日常运转和快速发展皆发挥了巨大作用。
  二、连锁零售业的常态化流通运作模式
  (一)直接配送模式
  连锁零售业的直接配送发起者可以是生产企业也可以是供应商,在直接配送的常态化模式中,连锁零售业所需要的商品由生产企业或供应商直接送往连锁门店甚至是直接上架,而送货企业一般是依赖自建的配送中心或是第三方物流,以完成全国各地范围的产品分销。连锁零售业的直接配送模式最大优势在于缩短了产品供货时间,减少了企业零售及自建配送中心的费用,省略了商品流通的中间环节,降低了供应商及连锁零售企业的库存成本,增加了彼此的资金周转效率。当然,连锁零售业的直接配送模式也有其缺陷,一是对企业要求较高,大多数小型企业并不具备大型供应商拥有的配送能力;二是连锁零售业对商品供应商存在较强依赖性,一旦供应商出现延迟,将直接导致连锁零售企业出现缺货和断档;三是部分供应商无法满足连锁零售业多批次、小批量的配送要求,直接配送仅能适用于配送高时效、高价值、高销量以及高运输、高存储要求的商品。
  (二)自营配送模式
  连锁零售业的自营配送模式是基于连锁零售企业的战略目标、商品需求、网点布局等情况后,选择科学地点建立配送中心,并充分利用自身配送中心完成配送任务的模式。自营配送模式的核心优势在于发挥了连锁零售企业的统一管理、分散经营等特点,不仅有利于连锁零售业的规模化、效益化、便捷化,更加有利于落实企业的统一管理和统一监督,能够快速提升派送服务质量。但其也有致命缺陷,就是巨大的投资投入和规模可能会导致资源浪费,进而遏制连锁零售企业的资金流转。但值得一提的是,自营配送模式是基于连锁零售业的实际需求而出现的,具有较强的灵活性,从发展的角度看来依然是利大于弊,而且从实际情况来看,自建配送中心、开展自营配送模式已经成为大型连锁零售企业在未来配送商品的主流趋势。
  (三)外包配送模式
  连锁零售业的流通特点一般为商品种类多样、配送频率高、小批量配送、多点配送和快速配送五类,正是这五大流通特點决定了连锁零售业必须具备完善的信息系统来支持配送模式。然而,当完善的信息系统融入到连锁零售业的配送活动中后,各种情况愈发复杂,已有部分连锁零售企业无力承担,因此,采用流通外包配送模式成为优化之选,即第三方物流配送模式诞生。
  在外包配送模式下,连锁零售业将自身配送业务以外包形式转嫁给第三方物流企业,利用第三方物流企业的专业性物流资源完成配送工作。外包配送模式的最大优势在于节省了连锁零售业有限的时间与精力,使其能够更加专注地开展核心业务,进而不断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持续扩大市场份额。而且,外包配送模式比连锁零售业自营配送模式更具备专业性,能够为消费者提供更为优质的流通服务,有利于连锁零售企业降低流通成本,缩小企业经营风险。当然,外包配送模式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一是外包配送模式降低了连锁零售企业的产品控制能力,一旦出现连锁零售企业与第三方物流企业合作关系破裂,连锁零售企业可能将要面临巨大的损失和风险。二是倾向于选择外包配送模式提高企业有限资金运转速度的大多为小型连锁零售企业,受到小型连锁零售企业资金实力较差的影响,利用第三方物流外包能够获取较大利润,但是我国现有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也还不够完善,其发展规模以及运营能力等都将对“强依赖于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小型连锁零售企业”的发展产生制约,一旦小型连锁零售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就必须要打破这种流通模式,否则合作双方有可能均要面临较大经济损失。
  (四)共同配送模式
  共同配送模式也称之为协同配送模式,即配送企业之间建立的一种功能互补、以提高配送效率、增加配送合理化为目标的新型配送合作关系。因为共同配送模式的出发点是企业之间互利、互惠,所以有利于发挥不同企业的各类优势,可以取长补短、去粗取精,使连锁零售企业的流通配送更加趋向科学性和合理性。与此同时,共同配送模式的明显优势在于充分利用、共享了流通企业的优秀资源,使物流配送服务水平大幅度提升,生产商、零售商、批发商的交流力度不断加大,有利于健全商业渠道,扩容产品上下游产业链。而共同配送模式的缺点也在于不同流通企业之间存在强烈的竞争关系,极可能因差异思想导致合作关系破裂,继而成为彼此强有力的竞争对手。并且,由于流通企业各自的经营理念、经营规模、经营方向存在差异,共同配送模式的协调工作相对而言较为艰难。   上述四类连锁零售业流通配送模式是现阶段我国连锁零售企业完成流通配送过程中最常使用的模式,四种模式各具特色,连锁零售企业在选择时需要充分考虑自身经营水平、发展规模、业务需要以及发展方向,从企业实际出发,科学合理地选择流通模式。当然,四类流通模式并不具备绝对的“可使用界限性”,连锁零售企业可以采取几种零售配送模式混合,采用集四家之长的办法完成流通配送,如果能够使用恰当,所取得的效果也会非常显著。
  三、供应链管理对连锁零售业流通的影响作用
  发达国家的经济学家普遍认为,供应链在市场上的重要性远大于企业营销,企业间的竞争实质就是供应链之争。因此,处于产品供应链末端的连锁零售企业,想要全面提高市场核心竞争力,必须要采取有效措施才能提高其在供应链中的影响作用。
  (一)增加时效优势的作用
  由供应链管理集成的信息系统可以有效提升供应链上下游企业间的信息流转时效,信息传播速度的加快以及信息准确性的提高,不仅可以帮助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减少重复录入信息的时间,而且更可避免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因接收错误信息而导致的决策失误。因此,供应链管理可以有效传递零售端的营销信息给上游企业,保障上游企业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获知消费者需求,及时落实相关产品的设计和投产。同时,供应链管理还可以加深上下游企业的交流和沟通,加快货物交付时效,维系企业间的合作关系,提高消费者满意度,提升消费者忠诚度,发挥出增加时效优势的积极作用。
  (二)有效降低成本的作用
  由供应链管理集成的信息系统可以使供应链上的所有企业间都能保持着密切的合作关系,实现彼此利益相关联性。因此,流畅的信息传递可使消费者需求自下而上快速传递给相关中上游企业。所以,供应链管理可以加快货物流转的速度,避免生产企业无目的的大量生产,有效化解库存堆积问题,降低企业成本消耗,加快企业资金流转。使供应链上的企业能够更加有针对性地参与生产,便于控制人力、物力和财力,促使连锁零售企业的成本降低。
  (三)提高分工协作的作用
  由供应链管理集成的信息系统可以使连锁零售企业同其他处于供应链管理的中上游企业一样,被置身于特定的团体内。因为不同的企业拥有自身特有的优势,有利于实现供应链系统内的团体专业化分工协作。所以,供应链管理可以使不同企业各取所长,基于企业擅长的业务开拓市场,配合其他企业发挥各自优势,以不断拓宽新业务、开发新市场、挖掘新产品为目标组织开展企业间的合作。而且,供应链管理能够有效提高连锁零售业的核心竞争力,毋庸置疑,连锁零售业流通运作过程中加入供应链管理,必然能够大幅度提高其运作能力,提升风险应变能力。
  四、供应链管理的连锁零售业流通模式构建策略
  近年来,国内外形势错综复杂,我国经济总体运行保持平稳,去杠杆的新举措开始逐步实施,经济发展的新动能也在加快成长,但经济走势继续呈分化状态,地区、产业、企业之间的发展情况差异较大,经济运行中的矛盾依然很多。因此,我国政府正在实施积极有效的财政政策,正在坚持稳健的货币政策,正在落实改革的各项任务,正在创造良好的发展预期,正在稳固投资的企稳态势。所以,我国连锁零售业应把握机遇,尽快扩大企业的市场核心竞争力,提高产品市场占有率,开展供应链管理的连锁零售业流通模式可谓正当时。
  因为,供应链管理下的多样化销售渠道以及低廉的成本竞争,能够快速地增加企业盈利,解决第一代小型分散经营店铺的内在缺陷,使新型的品牌管理和统一管理模式成为主要发展和销售特点。现阶段,对于企业生产而言,其经营目标是为了经济利益的获取,而对于连锁零售企业而言亦是同样道理。所以,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供应链管理的连锁零售业流通模式构建思路应包括两个方向:第一是要建立新型流通模式,降低企业流通成本;第二是要加大企业合作力度,构建一致的奋斗目标,发挥不同企业的各类优势,降低资本投入。
  (一)构建以混流为核心的配送模式
  构建以混流为核心的配送模式主要针对大型连锁零售企业,其在选择流通模式时,首先应以是否能够满足消费者的流通需求为主要目标。而要想实现和满足消费者流通需求这一最终目标,大型连锁零售企业必须要不断提升流通水平,不断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采取各类针对性措施。换言之,也就是大型连锁零售企业的供应链管理模式必须具备“能够科学选择商品,在带给企业最大利润的同时,全面满足消费者需求”的能力,所以,大型連锁零售企业要善于利用供应链采购管理完成经营目标。其次,大型连锁零售企业核心竞争力与消费者对产品的忠诚度关系密切,因此,提高核心竞争力可以从提高消费者对产品的忠诚度角度出发。以适合消费者使用、满足消费者需求为导向生产商品,保证商品库存数量,充分发挥供应链模式管理企业库存,并且,要选择科学的配送方式,充分发挥出供应链运输管理的功能。再次,大型连锁零售企业一般能够具备较强经济实力,可以从强化企业配送的控制流程出发,大力发展自营配送模式,以直接配送、外包配送以及共同配送为辅助手段。当然,混合配送模式在落实过程中常会遭遇顾此失彼,因此,已有大型连锁零售企业提出科学引入第四方物流以整合商品流通,并满足连锁零售企业的配送态势,所谓“第四方物流”是指利用物流资源、物流设施、物流技术,整合供应链的集成者、管理者和参与者,设计科学的、全程化的物流方案,并对物流过程中可能遭遇的问题进行预先设计,以备不时之需。因此,以第四方物流为途径结合自营配送和外包配送,科学选择最佳的配送模式,科学处理库存运输,和谐化解企业与供应商之间的争端关系,极其有利于提高大型连锁零售企业的资源利用率,提高其服务质量并降低其运输成本。
  (二)构建以联盟为主体的共同配送
  构建以联盟为主体的共同配送模式主要针对中小型连锁零售企业而言,首先,共同配送模式是基于供应链管理的战略思想而生,是通过企业间的合作关系建立起高效率、低成本、高敏捷度、高风险抵抗力的经营机制,通过发挥全部的企业优势,而使整体竞争力大幅度提升。其次,具体落实共同配送时,中小型连锁零售企业可以积极联系同行企业,以横向模式建立流通联盟,进而解决单个企业规模小、成本高、风险大等弊端。再次,以联盟为主体的共同配送模式在选择流通服务时也具备一定优势,可同时选取自营配送和外包配送,不同配送模式的优势能被充分发挥,有利于实现配送服务的多样化。而联盟主体则可通过减少配送交易次数等方式降低流通配送成本,提高连锁零售企业的经济效益。最后,中小型连锁零售企业除上述办法外,还应与具备较强社会影响力的、专业的物流企业签订长期合作协议,开展纵向战略流通联盟关系,以随时解决企业配送问题。当然,无论中小型零售企业是开展横向或是纵向物流联盟关系,都要有意识地不断提高企业自身市场核心竞争力,以防止联盟关系破裂,横向或纵向企业变为强有力的竞争对手。   五、基于供应链管理的连锁零售业流通模式构建意义
  (一)可有效提升连锁零售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商品的供应链管理体系为流通企业间的协作关系构架创造了可能,使连锁零售企业间的价值链和产品链彼此相连。同时,较好的商品供应链管理体系还可以使供应链条上的所有企业均能获利,因此待彼此关系和紧密程度提升之后,就需要用更强的管理系统将关系固定下来,以确保同一条供应链上的企业流通活动能够形成规模的“范式”。同时,商品供应链的流通信息能够提高企业间的有效交流,增加连锁零售业与上下游企业间的流通效率,形成彼此增加收益的格局。比如,通过对流通大数据的有效应用,连锁零售企业可更加科学及时地优化和重组配送流程,提高企业在产品供应链中的作用,进而提高核心竞争力。
  众所周知,二十一世纪是科技生产力时代,创新是企业发展的第一动力,智能化、网络化、数字化的网络信息化发展席卷全球,电子商务更是早已深入生产领域中,使得连锁零售业流通的供应链管理也在发生巨大变革。因此,在新思想、新业态、新模式的影响下,连锁零售企业需要相继开展同电子商务相互融合的新业务,電子商务必将与连锁零售企业的供应链信息、物流信息实现无缝链接,我国的连锁零售企业市场竞争力将会更加日新月异和奔腾向前。
  (二)可全面建立连锁零售业的合作伙伴关系
  商品的供应链管理是利用构建连锁零售企业与供应链上下游企业间的战略同盟关系而形成,进而提高连锁零售企业的经济效益,促使连锁零售企业走入稳健发展的道路。因此,连锁零售企业可以全面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形成协同战略目标,使供应链上下游企业间互利共生。当然,建立全面合作伙伴关系需要依赖于一致的、稳固的奋斗目标,所以,处于供应链管理末端的连锁零售企业应该有意识地同供应商建立同目标的全面合作伙伴关系,在不影响企业自身利益的同时,可与供应商共享资源,促使供应商与连锁零售企业构建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六、结语
  近年来,我国经济总体运行平稳,结构调整已经取得积极进展,正在迈入网络化建设强国,信息化、常态化、现代化、网络化相互结合。而对于连锁零售企业而言,一方面要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要能够主动适应经济发展的新趋势、新业态、新要求,要能够持续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另一方面则要引入供应链管理的流通配送模式,实现多样化的销售渠道以及低廉的成本竞争,使连锁零售企业的纯利润快速增加,进而增强我国流通产业的结构性改革主动性,化解分散经营的弊端,形成品牌管理模式和统一管理模式下的特色营销。就现阶段而言,供应链管理的连锁零售业流通模式共有四类,都已成为连锁零售配送的常见业态。而供应链管理则更是企业实现现代化管理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可以有效形成企业的成本优势,提高企业的流通效率,实现企业的上下游战略同盟,使连锁零售企业有效提高经济效益,进而保障现代服务业的较快增长。
  [参考文献]
  [1]张慧.流通业建立协同供应链的必要性与创新路径[J].商业经济研究,2016,9(17).
  [2]李方峻.基于供应链管理的连锁零售物流模式研究[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
  [3]戚德臣.本土连锁零售企业盈利模式的创新研究——基于“供应链管理”角度[J].中国商贸,2013(6).
  [4]苗晓娜.供应链管理模式下连锁零售企业采购管理研究[J].物流技术,2013(7).
  [5]电覃凯.子商务企业供应链集成与战略联盟采购模式运行分析[J].商业经济研究,2016(8).
  [6]薛红,薛军.连锁零售企业精益物流供应链协同管理综合绩效评价[J].中国物流与采购,2012(11).
  [7]钱乐涵,何卫红.互联网+背景下SH集团供应链成本管理研究[J].电子商务,2020(1).
  [责任编辑:高萌]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21935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