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税法实务》跨校修读学分课程创新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税法实务》是利用西南财经大学在中国大学MOOC平台上推出的《国家税收》这门课程进行的跨校修读学分的教学改革的尝试。这一尝试,也让我们发现跨校修读学分的优缺点,这也为我们进一步推广跨校修读学分的模式的同时,进行不断改良,以期在该模式下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跨校修读学分;教学模式;税法实务
  随着时代的进步、信息科技的发展,现在的大学生都是人手一台智能手机,这也为他们在网上冲浪提供了便捷通道。那么作为高校,如何利用这时代带来的便捷资源,打破沉闷封闭的传统教学模式,是每一位高校老师要重点考虑的问题。现代高校所培养的人才应是有自主学习能力、符合社会有人标准的模式。
  一、跨校修读学分的必要条件
  近年来,我國为了整合优质的教学资源,使得更多的西部地区的高校的学生也能享受清华、北大等高校的老师们的精彩课堂,陆续推出了中国大学MOOC、学堂在线、超星课堂等平台。而我校为了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自学完成相应的课程的学习,也在2017年重新修订了学生的学籍管理办法,其中第十三条中规定,学生可以申请跨校辅修专业或者修读课程,参加学校认可的开放式网络课程学习,学生修读的课程成绩(学分),学校审核同意后,予以承认。这也就意味着学生跨校修读学分是被提倡的。
  二、跨校修读学分的教学设计
  采用跨校修读学分的模式的前提,要做好各方面的沟通协调,比如:平台方、录课方、成绩认定方等因素。结合我校的财务管理专业开设的《税法实务》这门专业性和实用性较强的专业必修课程,来进行跨校修读学分的方案设计。总体设计思路如下:任课教师在网络平台上搜索符合本校财务管理专业学生使用的网络学习视频,并在该门课程的第一堂课向学生指定该视频为本门课程线上学习的内容。
  目前,我校财务管理专业的课程期末成绩是由40%的课程平时成绩+60%的卷面考试成绩组成,而40%的平时成绩又由四个部分组成,分别为5%的考勤成绩、5%的课堂笔记成绩、10%课堂作业成绩、20%课外学习成绩。任课教师如何公平公正地划定学生的平时成绩,需要借助一些外部的考查手段。老师可以借助中国大学MOOC平台对学生实行考勤,比如:布置学生完成章节测试或者作业。这样的操作既完成了学生的考勤,又能为学生开辟获取新知识的途径。那么根据该门课程是专业必修课,采用线上和线下学习相结合,40%的分数来源于线上考核、60%的分数来源于线下考核,最终实现跨校修读课程的目的。
  该门课程一共由九个章节组成,根据每一个章节教学内容的实际特点进行设计,“增值税”“消费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这五个章节内容设计成线上和线下学习相结合,即当下的“翻转课堂”;“导论”“与资源有关的税种”“与行为有关的税种”由学生根据网络视频内容完成自学模块。“关税”“房产税、契税和车船税”这两个章节内容,由学生通过网上自学后,并由小组派代表上台汇报学习内容。
  针对《税法实务》提出跨校修读学分的原因在于该门课程的应用型和专业性较强,并且这两年,国家提倡减税降费,因此我国的税法一直进行大力的改革,从“营改增”到增值税税率调低到2019年1月1日开始实行的新个人所得税法。面对这样的改革,作为《税法实务》这门课的任课教师而言,仅凭教材是无法向学生传达最新的税法知识,并且我校由于地处西部地区较为偏远的城市,因此我校该门课程的任课教师大多缺乏实践性,而该门课程需要更多的实操性教师。基于这些原因,该门课程应采用跨校修读学分的方式传授。
  在综合我校财务管理专业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们可以选择中国大学MOOC平台上的西南财经大学录制的《国家税收》这门课程作为我校的该门课程辅助学习。比如“个人所得税”这一章,包括的基本内容是个人所得税的概念和特点、纳税人、征税对象和税率、应纳税所得额的确定、应纳税额的计算、减免税优惠、申报纳税等,通过对这些基本内容的学习,从而掌握个人所得税纳税人判定及居民纳税人和非居民纳税人各自应履行的纳税义务、个人所得税的征收范围、各项应税所得分别适用的税率、各项应纳税所得额及其应纳税额的计算等。
  而如果老师单纯通过传统的PPT的媒体讲解这些理论知识,学生会觉得枯燥乏味,并且觉得这些知识离自己很遥远,并无太多实用性。而如果通过布置按照小组的方式,先展开指定的网上视频学习,然后让每个小组收集一些跟个人所得税相关的案例,举例说明分属于那一类型的个人所得税。比如劳务报酬所得这一类型,哪些行为划分为劳务报酬所得呢?通过学生观看视频,了解个人所得税法的基本概念,然后小组讨论收集相关资料进行整理汇总后,进行课堂PPT分享学习,任课老师补充相关的知识点,这样一种方式,会极大地发挥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并且我国的国家税务总局官网推出了12366智能咨询平台,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在学习该门课程过程,所遇到的税务疑问,在该平台上推送相关的问题,该平台除了是机器人自动回答之外,还会有专业性的税务人员回答。
  三、跨校修读学分的好处
  跨校修读学分除了可以较好地完成我校制定的学生课程的考核方式,还可以打破传统课堂带来的沉闷的课堂学习模式,让学生跳脱传统课堂之外,接受其他高校的优质的师资团队打造的精品课程。具体的好处总结如下:
  第一,学生要想获得线上成绩需要主动地完成线上课程设定的规定环节。比如,单元测验、讨论互动及期末成绩,完成这些规定环节之后,才能获得本门课程的所设置的40%的分数。而其中线上的单元测验占40%中的50%,也就是20%;期末成绩占40%的40%,即16%;讨论互动占40%的10%,即4%。而讨论互动只针对在课堂交流区发言,才给予相应的分数,这种模式的设定某种程度上,对于那些在课堂上不愿意主动的发言的同学,给予一个警醒,促使他们主动在课堂交流区发言才可以拿到该部分的分数。单元测验环节的设置是有助于学生在学习之后,可以立刻参与答题,可以快速检测学生的学习成效。   第二,增强学生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该门课程具有很强的实操性,并且该专业毕业的学生,未来从事的职业大部分跟财会相关,而目前我国税法在不断的改革中,因此按照过去的灌输式的授课模式,已经不符合当下的发展趋势。大学生更多需要的是一种指引式的学习模式,他们需要自己掌握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实现优质资源的共享。中国大学MOOC平台建立之初,就是为了让每一个有提升愿望的用户能够学到中国知名高校的课程,并获得认证,而作为西部地带的高校的学子们,想更距离聆听知名高校教师的课堂,就可以通过该平台。这也是高教社联手网易打造该平台的初衷。
  四、跨校修读学分的缺点
  从目前的中国大学MOOC平台上推出的相关课程方面跟我校的具体开设课程的学时方面会存在一定的冲突。比如,《税法实务》该门课程在我校的学时为48个课时,历经16周完成,也就是说每周授课3课时。而由西南财经大学在中国大学MOOC平台推出的《国家税收》这门课程开设时间是2019年的9月9日到2019年12月24日,每周课程时间大概是3―5个小时,那么这也意味着平台上的课程的学习进度会快于学校开设课程的进度。并且实际上,该门课程在12月16日已进入期末考试阶段,因此该门课程的网上学习时间大概是两个月时间。
  这样会跟我们实际教学存在一定的冲突。也有人会问,可以不可以直接将该门课程设置为真正的跨校修读学分,因为中国大学MOOC平台上,会有专门的证书认证。学生只要获得证书的认证,即可给予相应的学分。但是这会对一部分学生会有投机取巧的心理,反正没有老师监督,网上把课程挂在电脑,自己在一边用手机玩游戏。等到单元测试和期末考试的时候,一边在网上找答案,一边答题,也可以实现顺利通关。所以对于专业必修课程不适合完全的跨校修读学分的模式,只能采用半跨校的模式,也就是现在的翻转课堂。并且从2019年9月开始,中国大学MOOC平台不再发放免费的证书认证,并且相关课程的证书认证收费基本是每门课100元,这对于大学生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费用。那如何解决证书认证带来的额外费用,也是跨校修读学分的一个矛盾点。
  基于以上的缺点,跨校修读学分的课程的教学改革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比如,西部的高校开设有财务管理专业本科的学校可以组成联合高校,与其中一两所知名高校打造适合的课程,从开课时间、课程内容、课程进度等细节进行进一步的磋商。还有对于课程证书费用的认证方面,是不是可以考虑由学校承担,而不是由学生额外承担这样的费用。
  综上所述,跨校修讀学分的模式虽然存在着一定的缺陷,但是其优点足以弥补其不足之处,该模式是对打破我们传统的教学模式的一种创新,也是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新型模式,还是值得鼓励推广的。
  参考文献
  1.王颖.跨校修学分教学实践与反思――以明清文学史为例.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17,33(04).
  2.王丹丹.浅谈跨校修读学分课程的创新教学模式.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18(03).
  3.关英辉,张阳.《基础会计》跨校修读学分课程创新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中国校外教育,2018(21).
  (责任编辑:兰卡)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22526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