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的转移成本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知识经济作为新兴业态,对企业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现阶段,企业发展要素由物质资本积累逐步转向知识积累,产业发展也从规模经济扩展成范围经济。在这一背景下,本文抓住知识这一要素,重点从隐性知识、转移成本、路径依赖等角度,分析知识要素的必要性,提出减少知识转移成本的目标。随后,本文结合知识转移的特点,探索减少企业财务知识转移成本的可行途径,建设性的提出知識嵌入网,即通过纵向链条使权力、绩效与知识契合,横向链条促进的知识的部门流动,最后通过反馈与知识情境形成覆盖整个企业的知识网,将知识要素与转移成本合理相嵌,最终实现企业发展。
  关键词:知识;转移成本;知识经济
  一、引言
  信息经济、网络经济、数字经济、知识经济作为经济发展的不同理论,有不同的侧重点,这些理论相辅相成,知识经济作为重要的衔接桥梁,其作用不容小觑。
  浅层次的概括,信息经济可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马克卢普与波拉特对知识生产的研究,其侧重于经济的信息内涵;数字经济,着重把握数字形式;网络经济的提出与20世纪90年代全球范围内兴起的因特网有密切关系,其侧重于经济运行的基本组织形式、具备网络化特征,其建立在计算机网络的基础上,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核心。这些经济学的发展为当下现代化的经济进程提供了理论依托。知识经济的产生是人类发展中知识累积到一定程度的结果,最终孕育了信息技术和因特网的产生,因此将知识经济作为研究基础,进一步发挥知识作为要素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
  了解总体的经济发展理论框架后,反观我国的产业发展,基本遵循农业、工业、服务业三阶段这一线性发展规律。经历三个阶段。在农业工业时期,根据Thurow(1997)的相对优势的经典理论,我们的发展建立在自然资源、资本和劳动力资源上;在知识经济的时代,Neef(1997)指出:知识成为比传统资源更重要的资源。知识是当今市场发展下组织竞争力的重要一环。因此,本文企图为知识经济时代下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做出一定理论贡献,企业的改进空间可以涉及财务管理、企业战略等多方面领域。为了进一步量化研究,本文选择知识这一生产要素作为切人点,小切口分析到企业财务中的转移成本方面如何与知识更好地契合,使企业的成本在嵌入知识下进一步降低。
  二、原理分析
  (一)知识与转移成本的含义
  知识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显性知识具有结构化的特点,容易被理解并传递。隐性知识不易储存积累,其传递受内外部因素共同影响。
  转移成本是对路径依赖程度和锁定程度的衡量。基于产品的角度具体细化为学习的成本、交易的成本、机会成本。本文的转移成本则着重分析知识转移成本。
  (二)宏观分析
  知识已成为宏观环境必不可少的生产要素。假设将企业发展的阶段预测以时间序列模型作为分析模型,企业模式应该发展成为服务业主体中的知识经济阶段。但是现在的经济发展趋势与工业时期相比具有更快速、时间更为紧迫的特点,知识的积累由产业层级扩展到社会层级、又进一步作为宏观环境影响到企业层级。在这样知识爆发的大趋势下,企业固有的线性发展的外部环境被打破,行业的发展要素迭代更新,导致企业需要进行更快的变调整,重新调整知识要素的比重以适应知识经济时代,跳出原有的线性发展环境,追求变革中的企业成长。
  (三)微观分析
  当下的知识传递主要以隐性知识传递为主,而企业的隐性知识掌握在少部分人手中。在转移传递时存在交流不畅、转移成本高的问题。问题的产生原因划分为内外两个因素。
  内部因素产生于知识自身,Michael Polanyi(1958)认为隐性知识具有个体性、非理性、默会性质等特点,再加上知识的黏滞性,知识的传播与共享存在很大困难。
  外部因素中,人的因素是首要原因。知识转移的双方认知结构存在差异,对知识共享的内容本身有理解差异,接受者有时知识判别的时间耗费大于接受知识本身。知识还存在溢出的外部性,在知识溢出理论中,Glaeser认同Jacobs外部性,认为由于集聚的效益,跨行业的知识溢出的增长有比行业问溢出更重要的作用,将其理论思想进一步扩展企业的发展,减少知识接受者接收融合已有知识,开发新知识而造成的原知识提供者的损失,推动内生经济增长,显得尤为重要。我国的企业对这一问题的解决力度不够,导致外部性作用显著。其次,知识存在一定的垄断现象,除此之外,知识还受组织形式的影响制约。我国的企业发展还存在对技术、制度的路径依赖。路径依赖指的是人类社会的技术或者制度一旦进入某种发展路径、会保持惯性产生依赖。Arthur描述了技术演进中的轨迹依赖,Douglass c.North创立了制度变迁的轨迹概念。过去,我们的经济是规模经济时期,企业发展要依托于技术与制度,形成优化资源配置,追求规模化增长的发展模式。现如今,除去规模经济的作用,范围经济也有极大的影响。因此,企业利用知识这一生产要素,进行产品费用的降低,跳出原有的路径依赖,对企业的发展有极为重要的影响。
  内外部因素的影响导致知识的转移成本耗费过高,再加上对员工的认知教育成本、激励成本、营造企业环境等关键投入,使得企业的知识成本产出效率低下,整体缺乏良性的健康循环,长久来看削弱了企业的竞争力,不利于企业发展。
  三、对策建议的规范分析
  知识作为生产要素,具有极强的可嵌入性。解决知识转移成本的关键,是形成知识关系网,把知识结合权力、绩效嵌入纵向链条;结合部门协同效益嵌入横向链条,在知识情境下加强知识反馈。具体构建如下:
  (一)知识关系网涉及的参与主体
  关系网应包括组织层级中的所有人员,自上而下从高层管理者、中层人员到基层员工,知识的共享意愿应该是一致的,每个人都应追求知识存量的自身扩大,从整体上形成知识共享的良好氛围。
  (二)纵向传递链条
  纵向链条是关系网搭建的第一步,其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需破除知识被精英小范围垄断的局面。这一局面的改善,首先需要柔性的管理体制,分权型的组织结构能减少决策垄断,增强知识传递,理论显示做到知识者的合理授权,实现决策权与知识的共同发展、合理匹配才能适应企业环境变化。其次,知识需要与绩效管理挂钩进行合理匹配,将绩效差异合理化。考虑将知识作为影响收入的因素之一,以期提高员工的努力程度,发挥人员的正效用,最终提高组织绩效。绩效按按劳分配结合,激发组织效能,将纵向传递的链条效益发挥到最大。
  (三)横向传递链条
  横向链条需要各部门问、部门生产要素问的积极调配、合理组合。在企业的发展中,知识不能囿于某一特定部门,生产、销售、财务、技术部门等应加强横向配合。知识共享已经由单纯的数据转化为数据加工后产生的信息内容,部门的信息分享,是对企业整体发展的宏观把控。部门与部门之间的共享意识越强,凝聚力越高,企业的协同效益发挥的越好。共享意愿推动的知识流动可以将整体发展战略与部门细节相结合,提高的是企业的运行效率。同时,需要注意横向交流之间的时效性。部门联系越密切,知识转移中的时间成本越低。在部门合作中,财务管理部门应及时进行转移成本的评估,加强部门的网络化与监管,提高数据分析处理能力。
  (四)知识情境下的知识反馈
  链条的主体搭建完毕后,需要将其放入知识情境的大环境中。从知识的嵌入性人手,企业颁布合理的支持政策;形成开放共享的企业环境,进行跨边界知识共享;减少知识传递距离,加强员工培训,调动传播者的积极性、合理化接受者的动机意识与学习能力。注意各个环节的反馈沟通,发挥知识的边际递增效益。
  结论
  总之,知识的生产要素特性使得其可以充分发挥嵌入性,结合企业的各个发展环节、运行机制。高效、跨边界的知识流动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脉络,发挥人的积极作用,减少转移成本,实现知识共享的新发展时代。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22764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