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的探讨与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随着我国现代化教育的不断发展,高校实验室成为教学和科研的重要基地,而高校实验室的安全工作则成为一个重点。安全良好的实验室管理不仅有利于教学和科研质量的提高,同时也关系着每一位师生的生命安全。目前我国高校的实验室管理主要存在着安全意识淡薄、管理体制不完善、管理人员力量薄弱等问题,本文将就这几点问题展开探讨。
  关键词:实验室;安全管理;高校
   近年来,我国高校频发实验室爆炸、火灾等严重的安全事故,这给师生的生命安全造成了重大威胁,也给国家财产造成损失。究其原因存在着以下几点:(1)许多师生在没有经过实验室安全培训的情况下就直接进入实验室教学或者研究,导致他们的实验室安全知识相对薄弱,而且遇到紧急情况不知如何处理;(2)管理体制相对落后,随着高校的不断发展,实验室成为教学和科研的重要基地,许多大型仪器陆续进入实验室,而新进入实验室的仪器可能会出现未即使分管到人的情况,进而出现管理上的盲区,还有一些老旧的设备未能及时处理,这些都将存在着重大的安全隐患;(3)我国很多高校对实验室管理人员的投入都相对较少,会导致他们管理力量薄弱,出现管理不到位的情况,同时实验室在不断的更新变化,而管理人员却没能得到及时的培训,导致他们知识储备过少,出现管理上的困难。这些原因都将严重威胁着实验室的安全,本文将就这几点问题展开探讨。
  1 安全意识淡薄
  在很多高校,教师和学生可以在不进行实验室安全培训的情况下直接进入实验室教学或者科研,他们往往存在着对实验室安全认识不到位的情况[1]。首先是思想上认识不到位,他们以为实验室的一切都是安全的,都是可以随便触碰的,认为实验室应该给他们提供一个安全的环境,而从不认为应该是自己的正确操作给实验室留下一个安全的环境;其次是他们本身安全知识缺乏,操作不规范,现在许多高校都没有专门设置安全教育这一门课,即使有也未必把它作为一门重点课程来对待,上到老师,下到学生,都存在着安全理论知识的缺乏,比如危险化学品的使用,应当如何正确的取危险化学品,又如何正确使用,如何规范操作,使用完后应当如何做后处理,如果遇到危险应当如何正确处理等,这些都属于安全知识的范畴,在进入实验室以前,都应当对这些知识做详细的了解;再次是没有正确的规范操作,不管我们做任何实验,都应当先对相应的材料和设备做详细的规范操作了解,不要抱着侥幸的心里,草草做完实验了事,这样不仅实验本身可能会出问题,而且还可能为实验室埋下安全隐患的祸根;最后是他们在进入实验室以前没有做好防范于未然的准备,比如没有了解安全逃生的通道、没有了解相关事故的预后处理,不会使用灭火器等。以上这些都是安全意识淡薄的表现,因此在进入实验室以前,必须提高师生的安全意识,从思想上和行动上都要进行必要的培训,培训合格后方可进入实验室进行教学或者科研,不合格者严禁进入实验室进行科研和教学活动。
  2 管理体制不完善
  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实际上是一个相对复杂的工程,因为学科众多,所以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安全,比如危险化学品的存放和使用后处理、环境废水的处理、固废的处理、毒性医药的处理、用电用水安全等,每一个方面都应当有相应的安全制度,也应当由专人负责[1-2]。而就目前各大高校情况来看,由于近年来高校扩招导致学生增多,高校对实验室设备的投入相对较多,而对管理人员的投入却相对较少,这使得部分设备或者区域会出现管理上的盲区,不能及时落实到人,再加上在实验室安全管理上可能会涉及多个部门,这使得各部门间出现推诿、意见不一等情况,从而延后了相关问题的处理,导致危险性增加,比如实验室管理人员发现了安全隐患,将问题报给了维修部门,而维修部门可能还需要层层审批才能进行维修,从而提高了实验室的危险性。各大高校虽然也建立了实验室相关安全管理制度,但由于管理人员不足,这使得很多规定都出现表面化,无法实际落实到位。许多高校的安全检查也过于形式,比如检查过程中发现了安全隐患,也提出了问题,要求整改,但由于后续没有及时跟踪,导致整改缓慢或者落空,从而使实验室的危险性增加。因此各大高校就实验室安全制度上应当不断更新并进一步落实到位,避免出现盲区。
  3 管理人员力量薄弱
  各大高校在实验室管理人员上的投入均相对较少。首先是实验室管理人员少,这使得每位实验室管理人员被分到的区域或者设备相对较多,而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这必将导致实验室管理人员管理不过来,出现管理上的盲区。其次是对实验室管理人员的提升投入不足,现在各大高校对教师的提升基本是专任教师、辅导员、行政管理人员等,而留给实验室管理人员提升的机会少之又少,这使得实验室管理人员在管理知识方面匮乏,容易出现管理不力的情况。因此各大高校应当加大对实验室管理人員的投入,才能更好的管理好实验室,保证实验室的安全。
  实验室安全是各大高校安全问题的一个重点,高校普遍存在着安全意识淡薄、管理体制不完善、管理人员力量薄弱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应该找到相应的处理办法,比如对进入实验室的师生进行必要的培训,合格后方可进入实验室教学或者科研;完善实验室管理体制,各部门间相互协调配合;增加实验室管理人员的投入,每年至少外出培训一次等。各高校应当结合自身情况,从实际出发,找准问题,找出对策,尽早解决存在的安全隐患,为师生提供一个安全的实验环境。
  参考文献:
  [1]俞果,游少鸿,蒋萍萍,等.浅谈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的不足与完善[J].教育教学论坛,2018(42):16-17.
  [2]王健,邓奇根.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对策实践[J].教育现代化,2019,6(26):219-221.
  作者简介:江志勇(1986-),男,汉族,重庆人,本科,助理实验师,实验室管理。
  *通讯作者:孙建华(1968-),男,汉族,重庆人,本科,高级工程师,工业分析研究与化学实验室质量控制管理。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23081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