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产教融合的应用型本科项目化课程改革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产教融合的教学改革需要落实在应用型课程建设与实施上。文章以机械制造类专业为例,提出基于产教融合的应用型本科项目化课程改革思路,以产业人才需求为导向,构建基于产教融合的系列化项目课程体系,分析系列化项目课程开发案例及实施过程。通过基于产教融合的系列化项目课程改革,提升了学生的知识整合能力、工程实践能力与应用创新能力。
  关键词:产教融合;应用型本科;课程改革;机械制造类专业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20)04-0032-03
   2016年12月,教育部发布了《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指出制造业人才培养存在“产教融合不够深入、工程教育实践环节薄弱”等一些突出问题[1]。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的紧迫任务。2017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要求面向产业和区域发展需求,促进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结构要素全方位融合,健全完善需求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2]。
   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如何开展课程改革,改变课程设置与制造业人才需求脱节,不能满足制造业转型升级与结构调整要求的矛盾,成为亟须解决的问题。实践证明,以课程建设和改革为抓手,以工程化项目教学为重点,开展应用型本科课程建设,可以促进产教融合与课程改革的良性互动。
   一、基于产教融合的项目化课程改革理念
   课程在人才培养中发挥着关键的作用,直接决定人才培养质量[3]。为了改变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的脱节,产教融合最终要落实在课程建设和改革上,才能使学生、企业和学校切实从中受益[4]。基于产教融合的项目化课程改革涉及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体系建设、课程内容更新与整合、企业案例项目库开发、实践教学环境建设、教学团队的打造等多个方面。
   课程改革要以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培养满足行业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本着互利共赢的原则,企业深度参与课程改革和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通识教育、专业教育与双创教育相融合,着力培养学生的知识整合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和应用创新能力,强调知识、能力、素质的全面提升。
   基于上述改革理念,实施以系列化项目教学为重点的产教融合项目化課程改革。通过改革,使人才的需求侧和供给侧共同参与人才培养,共同制定和优化专业培养方案,企业全过程参与,将产业技术需求和人才需求落实到课程中,将思政教育、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的内容在课程中得到融合。
   二、基于产教融合的项目化课程体系构建
   长三角地区是我国制造业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之一,同时也是制造业与国际接轨、参与国际分工较多的地区,目前制造业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产业升级,因此,对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应用型人才有较大需求,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以需求为导向,重构模块化课程体系
   学校作为人才供给侧,应充分调研市场需求,确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明确岗位对知识、技术、能力、素质等的要求,采用倒推法,构建能力项目矩阵,对传统三段式课程设置的知识点重新进行整合,将以学科为主线的课程体系,转变为以能力素质培养为主线的课程体系,并对课程内容去故纳新,吸收制造业领域不断出现的新知识和新技术,将循序渐进的工程实践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并将素质教育及创新能力培养融入到课程体系中,培养知识扎实、能力过硬、综合创新能力突出、适应行业发展需求的专业人才。
   (二)以学生为中心,设置系列化项目课程
   麻省理工学院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让工程教
  育回归工程实践”,强调通过理论和工程相结合的实践课程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此观点得到各国工程教育界的普遍认同[5-7]。项目教学正是这样的工程实践,它不是单纯的技能训练,而是强调理论和研究的融入,强调学生的工程设计能力培养和素质全面发展。
   按照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结合企业工程项目,依托校企共建实验室和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在遵从学生的学习规律和认知特点以及应用型课程的学习要求前提下,将现阶段普遍割裂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项目教学的方式相融合。
   教学项目的设置,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综合,循序渐进,逐层提高,不断强化专业核心知识、能力和素质[8],形成了模块化系列化项目教学体系。
   (三)实行个性化培养,提供可选的专业课程模块
   在保证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前提下,尊重学生兴趣和特长。在充分调研制造业未来5至10年岗位需求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的岗位群及职业发展方向,设置可选择的专业课程模块。例如,根据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相关的制造业岗位群分类,可以设置电气设计与调试、模具设计与制造、机械设计与调试、先进制造系统集成四个专业课程模块,供学生根据兴趣和发展需要进行选择。每个专业课程模块,均包括相应的理论课程和理实一体化的项目课程,项目课程采用来源于企业的真实课题,从简单项目到综合性项目,给学生提供个性发展的选择空间,培养适应企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
   三、基于产教融合的项目化课程改革策略
   (一)互利共赢,建立产教常态化沟通机制
   以互利共赢为原则,建立健全管理制度、教学运行及质量监管机制,建立校企分工,形成产教深度融合、校企一体化的全新管理体制;建立满足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的政策、经费、人员等保障机制;建立安全教育、安全管理制度,建设配套安全设施,做到校企政职责分明。形成产教双方“人员互通、空间互通、设备互通、工作互通、成果互通”的协同育人新局面。    1.共同组成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企业人员不少于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人数的1/3,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建立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随产业发展动态调整的机制,使人才培养对接长三角地区制造业转型升级和技术进步的需求。将企业技术需求作为毕业设计题目,工程应用类题目不少于70%,校企共同指导和答辩,将企业的技术和人才标准引入对学生毕业设计的评价中。
   2.制定企業兼职教师管理办法。制定薪酬政策,吸引企业优秀技术人员参与教学。企业兼职教师经审批后,进入学校教学管理系统,统一管理,与校内教师共同组成教学团队。兼职教师还参与课程建设、课程内容研讨、项目教学计划安排、教材编写等。
   3.建立暑期企业实习制度。积极拓展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学生在每学年暑假完成至少2学分的企业实习,了解企业,参与企业的生产、设计过程,与学校的学习相互补充、相互促进。
   4.建立校企合作实验室定期沟通机制。以校企合作实验室为基地,企业技术人员定期到学校进行新技术宣传和培训,教师定期到合作企业了解技术需求,参与企业研发项目,校企定期共同组织举办技术竞赛等。
   5.制定“一师一企”制度,密切教师与企业的联系。每位教师至少联系一个企业,每年不少于一个月的时间到企业交流。青年教师必须完成为期一年的企业锻炼,才能正式进入教学环节。
   (二)强化激励,与产业共育师资团队
   教师是课程改革设计和实施的主力,课程改革对教师的知识结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积极采取多种方式,加强人才供给侧和需求侧的交流,构建“多元结构,优势互补”的教学团队,形成产教融合的良好文化氛围。
   如前所述,重视兼职教师队伍建设与管理,制定薪资政策,吸引产业界优秀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加入课程团队;重视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制订青年教师工程能力训练提升计划;通过产学合作项目,吸引产业参与课程建设、实验室建设,通过横向科研项目,校企共同解决企业技术难题,并丰富工程化项目教学案例,形成校内、校外相结合,高校、企业相结合,结构日趋合理的多元化师资团队。
   (三)多方参与,开展应用型课程资源建设
   1.制定课程标准。教师与企业人员共同参与,制定包括课程目标、主要内容、教学模式、实施过程、课程评价等环节的标准,使课程改革有标准可依。
   2.课程内容的整合与更新。打破原有学科体系的知识结构,根据专业培养目标进行重构,根据技术进步进行更新,生成模块化课程体系。加强与企业的交流合作,将企业生产过程中的真实问题和技术需求引入课程,开发基于企业真实技术需求的工程化教学案例库和项目库。
   3.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共同组成教材编写团队,坚持“能力导向、行业协作、校本特色”原则编写应用型课程教材。近年来,出版校企合作教材7本,系列化项目教材8本,各类规划教材15本,编写项目教学讲义23本。
   (四)内外结合,加强工程化教学环境建设
   坚持“多措并举,优化整合”的建设理念,广泛吸纳社会资源,先后与多家世界500强以及国内知名企业开展多模式、高层次、全方位合作共建,开展工程化教学环境建设。将教学场地从教室扩展到实验室、项目训练室以及企业车间。校内实践平台体现最新工业技术发展,营造高度仿真的工业环境,使学生在其中经历产品开发设计—加工制造—生产管理的全过程,满足公共通识教育、专业基础教学、学生自主学习与训练的需要。
   积极开展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企业提供的工程实践教育平台,使学生能全面体验企业真实的生产环境,感受企业先进文化,在学生实习、师资培训、学生游学、创新创业教育、创新项目训练和科技竞赛、学生就业等方面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五)智能物联,建设信息化管理平台
   定位优质的社会和企业资源,改革教学管理手段,提高管理水平。借助智能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实验室互动教学,为资源管理和教师教学管理以及学生考核提供便捷化的信息平台,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教师的教学效率。
   (六)制定标准,实施改革成果评价
   产教融合课程改革实施以后,及时对课程改革的效果进行评价。这种评价包括学校、教师、学生、企业等参与课程改革的各方,共同研讨制定评价标准。根据评价结果及时对课程改革进行调整和优化,最终形成较完善的产教融合项目化课程体系,并推广改革成果。
   四、基于产教融合的项目化课程开发案例
   以专业核心能力培养为主线,基于企业丰富的项目产品实践案例,产教深度合作,开发了循序渐进的系列化项目课程。
   (一)系列化项目课程设置概况
   按照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开发符合工程能力梯度发展的系列化教学项目。依据任务的复杂度和知识能力的综合度分为一级、二级和三级项目:三级项目是专业核心课程项目,以一门核心课程的知识能力学习和应用为主,完成一个相对独立的项目;二级项目是专业课程群项目,综合运用几门相关联的课程知识和能力,完成一个综合性的设计与训练任务;一级项目是专业综合工程项目,解决专业相关的复杂工程问题,综合运用基础知识、专业知识、经验和技能,完成项目的系统设计开发和综合应用。各级项目都建立了相应的项目库,开发了丰富的项目案例供学生选择。
   除上述各学期开设的项目教学外,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开展了短学期实践,在每学年的暑假,到企业进行暑期实习。根据专业基础课与专业核心课程的学习进度,暑期实习项目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了解与熟悉企业的历史与发展状况、主要产品及所执行的标准体系、产品质量管理、安全生产、工作流程等;第二阶段以岗位实习为主,通过岗位实习熟悉产品生产的全过程,用理论知识指导实践,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第三阶段实习进入较高层次,要求对产品及工艺设计、调试维护等有较全面的掌握,能够参与企业产品的方案设计及产品改进。    (二)系列化项目课程实施过程
   在项目课程实施过程中,学生要完成项目训练的固定内容、自选内容和创新内容,要具备知识整合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基于“构思—设计—实现—运作”的理念,项目实施原则上分为任务分析、方案设计、开题答辩、模块设计、中期答辩、安装调试、技术文档、验收答辩几个环节,根据项目的复杂程度进行适当调整。在各阶段训练过程中,理论和实践一体化教学,分阶段进行考核评价,对应能力矩阵见表1。
   企业工程师全程参与项目教学,包括方案设计、指导和实施;在项目答辩验收环节,企业会根据公司技术和人才需求,参照学生的项目成果和答辩情况,与优秀学生确定招聘意向,安排拟聘學生到企业实习,结合企业项目完成毕业设计。
   以先进制造系统集成设计项目为例。该项目来源于数控机床制造企业,在学校与企业共建的实训基地完成,企业技术人员参与项目教学方案设计,与校内教师共同编写项目教学指导书,参与该项目的理论知识授课、实践教学指导。项目完成以后的答辩验收环节,由企业人员和教师共同完成,以产品的技术标准进行验收。校、企以及学生之间共同对项目的实施和效果进行评价。如前所述,企业通过这个环节,选择优秀的学生与企业签订就业协议。
   (三)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课程
   产教融合项目化课程改革重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在上述系列化项目课程中融入创新创业教育,同时建立创新创业教育基地,为学生提供科技创新创业活动平台,形成了创新创业的良好氛围。
   经过多措并举,多方努力,基于产教融合的系列化项目教学,开创了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课程改革的新模式。实施结果表明,经过系列化项目训练,学生的专业综合能力、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大幅提高,学生既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又具备专业综合设计与开发能力。产教融合项目化课程改革的相关成果获得了江苏省教学成果奖,毕业生得到了社会和用人单位的高度认可。
  参考文献:
  [1]教育部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印发《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的通知[Z].教职成〔2016〕9号.
  [2]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Z].国办发〔2017〕95号.
  [3]潘懋元,周群英.从高校分类的视角看应用型本科课程建设[J].中国大学教学,2009,(3).
  [4]牟延林.普通本科高校转型进程中课程改革的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14,(9).
  [5]李正,李菊琪.国际高等工程教育改革发展趋势分析[J].高教探索,2005,(2).
  [6]项聪.回归工程设计:美国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的重要动向[J].高教探索,2015,(8).
  [7]朱正伟,李茂国.面向新工业革命的中国工程教育发展战略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8,(3).
  [8]刘献君.论“以学生为中心”[J].高等教育研究,2012,(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23187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