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五心穴”治疗眩晕临床观察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目的 探讨针刺“五心穴”治疗眩晕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120例眩晕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一般针刺组,“五心穴”针刺组,每组均予扩血管、改善微循环等常规治疗。一般针刺组在常规治疗组基础上给予辨证取穴,“五心穴”针刺组在一般针刺组基础上加人中、双侧劳宮、双侧涌泉,比较三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各组患者治疗后眩晕症状量表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 P< 0.05),其中“五心穴”组治疗后评分下降最明显,三组患者治疗后评分有统计学差异(P<0.05)。三组间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0.05),“五心穴”组有效率最高。结论 针刺“五心穴”治疗眩晕效果佳,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眩晕;五心穴
【中图分类号】R2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20.7..02
眩晕是人体对空间关系的定向或平衡感觉碍,是一种对自身或外界的运动错觉。是中医脑病科病房的常见疾病之一,中老年患者多发。笔者发现大部分难治型眩晕患者合并焦虑、抑郁症状,尝试以针刺“五心穴”治疗此类患者,疗效尚可,总结报道如下。
1 资 料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来源于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我院的眩晕患者共120例,年龄40~78 岁,平均65岁;病程3天~24 个月。
1.2 诊断标准
参照2007 年《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1]及 《中医内科学 》[2]眩晕的中医诊断标准,症见:头晕目眩,视物旋转,轻则闭目即止,重者如坐舟船,甚则仆倒。可伴恶心呕吐、眼球震颤、耳鸣耳聋、汗出、面色苍白等。起病较急,常反复发作,或渐进加重。
1.3 纳入标准
符合上述诊断标准,同意针灸治疗。
1.4 排除标准
颅脑占位、脑出血、大面积脑干及小脑梗死导致的眩晕患者;收缩压>180 mmHg或者舒张压>120 mmHg者;药物导致的眩晕患者;前庭功能障碍导致的眩晕患者;合并严重的心、肝、肾、血液等原发性疾病者;正在参加其他药物临床研究的受试者。
2 方 法
2.1 分组及治疗方法
眩晕入院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治疗组,一般针刺组,“五心穴”针刺组,每组均予扩血管、改善微循环等常规治疗。一般针刺组在常规治疗组基础上给予针刺治疗,取穴风池、百会、太阳、合谷,肝阳上亢者加太冲,痰浊中阻者加丰隆、阴陵泉,气血不足者加血海、足三里,肝肾阴虚者加三阴交、太溪等。针刺“五心穴”针刺组在一般针刺组基础上加人中、双侧劳宮、双侧涌泉。其中人中穴施用重雀啄法至眼球湿润或微微流泪为度,劳宮、涌泉穴均采用泻法,留针30分钟,期间行针一次,每周5次,10次为一疗程。
2.2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治疗前后眩晕症状量表评分[3]评价眩晕程度,包括站立不稳,眩晕感,跌倒趋势,摇晃感,颠簸感,位置改变引起眩晕和突然间发作7个方面,根据症状程度无、轻微、较重、严重分别计为0、1、2、3分。
参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根据眩晕主要症状的改善程度评价疗效,疗效指数=(眩晕治疗前评分-眩晕治疗后评分)/眩晕治疗前评分×100%,有效:疗效指数≥30%,无效:疗效指数<30%。
2.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x±s”表示,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各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结 果
(1)三组眩晕患者治疗前眩晕症状量表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较治疗前评分均下降明显,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五心穴”组治疗后评分下降最明显,三组眩晕患者治疗后评分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2)三组间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五心穴”组有效率最高。
4 讨 论
《素问?至真要大论》云 “诸风掉眩,皆属于肝”,《丹溪心法?头眩》提出“无痰不作眩”,张景岳提出“无虚不作眩”,而七情郁结可以引起肝风、肝阳、肝火、肝气,可以生痰,可以致虚,均可引起眩晕。
眩晕的最新指南也把精神因素列为主要病因之一,国外资料表明,眩晕的精神性病因以焦虑、抑郁最为常见[4];将近八成的慢性主观性头晕由焦虑等精神障碍引起[5];头晕患者半数以上为精神因素所致,或为器质性疾患共病的精神障碍[6] 。国内资料显示,精神情绪因素与老年群体眩晕显著相关[7];假性眩晕合并抑郁障碍的发生率高达半数以上[8]。
“五心穴”即头心的人中穴、手心的勞宫穴、足心的涌泉穴。人中穴位居督脉,督脉为阳脉之海,总督一身之阳。《素问?生气通天论》曰“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针刺人中可开窍清热,宁神定志。劳宫穴为心包经之荥穴,心包代心行令,代心受邪,针之活血开窍,清热安神。涌泉为足少阴肾经井穴,肾为元阴元阳之府,针之可滋肾清热,开窍醒神。
笔者曾跟师天津中医药大学武连仲教授用“五心穴”治疗郁证患者效果佳,笔者工作后发现眩晕作为临床常见病种,常因合并焦虑抑郁或病程长引起焦虑抑郁,治疗效果欠佳,于是尝试应用“五心穴”结合辨证治疗眩晕,取“五心穴”开窍醒神之功,对眩晕患者症见头晕目眩、头闷不清、昏沉欲睡,主观症状明显且病程长者效果尤佳,可以于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饶明俐.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29.
[2] 吴勉华.中医内科学[M].9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
[3] 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77.
[4] 李土明,毛家亮,钟 萍,等.以头晕为主诉的无症状脑梗死患者躯体化障碍的临床分析[J].卒中与神经疾病,2018,25(02):159-162.
[5] GrunfeldEA,GrestyMA,BronsteinAM,etal.Screeningfordepression amongneuro-otologypatientswithandwithoutidentifiablevestibular Lesions[J].IntJAudiol,2003,42(3):161-165.
[6] OdmanM,MaireR,Chronicsubjectivedizziness[J].ActaOto-Laryngologica,2008,128(10):1085-1088.
[7] Eckhardt-HennA,BreuerP,ThomalskeC,etal.Anxietydisordersand Otherpsychiatricsubgroupsinpatientscomplainingofdizziness[J].J AnxietyDisord,2003,17(4):369-388.
[8] 刘 博.刘 鋋,关静子,等.老年眩晕的社区调查与相关因素分析[J].中华耳科学杂志,2006,4(4):254-257.
[9] 吕文国,宋信英,王艳玲.假性眩晕合并抑郁78例分析[J].新乡医学院学报,2003,20(4):274-27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23287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