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小柴胡汤联合西药治疗眩晕发作43例临床观察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目的:观察小柴胡汤联合治疗眩晕发作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6例耳石症手法复位后眩晕发作患者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单独给予甲磺酸倍他司汀片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小柴胡汤进行治疗。观察两组眩晕障碍评定量表(DHI)评分,比较两组不良反应情况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眩晕障碍量表评分随时间递减,且服药后观察组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相较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5.3%,明显高于对照组81.4%(P<0.05)。结论:小柴胡汤对耳石症手法复位后眩晕发作具有显著改善作用,对甲磺酸倍他司汀片不良反應具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关键词】 耳石症;复位后眩晕;甲磺酸倍他司汀片;小柴胡汤
  【中图分类号】R255.3【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9)24-0106-03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ositional Paroxysmal Bertigo, BPPV)是一种常见于前庭疾病、阵发性、由头位变动引发、伴有特征性眼震的眩晕,即可是继发性,也可是原发性[1-2]。目前大部分人认同耳石理论作为BPPV的发病机制,BPPV病人临床症状的解除目前主要依靠手法复位治疗,该方法基于耳石理论创制,能有效改善BPPV病人临床症状。随着该方法的改进,临床上已将此方法作为首要的治疗方法[3]。然而,有许多患者在手法复位后虽然眼球震颤和眩晕消失了,却仍有头晕感发作现象,且BPPV复发率较高,达20%~30%,10年复发率可达50%,复发率有随时间推移逐步增长的趋势[4-5]。部分患者因眩晕反复发作易产生焦虑、恐慌等心理疾病,严重影响患者正常生活[6]。因此,研究BPPV手法复位后眩晕发作的治疗方法至关重要。
  中医学认为,眩晕的产生与肝脏密切相关,如《素问·至真要大论》认为:“诸风掉眩,皆属于肝”。痰饮致病理论认为,眩晕是由于痰湿阻遏中焦,致使清阳不能濡养窍门而产生的。张仲景这一理论奠定了“无痰不作眩”的基础[7]。故可知,医治眩晕的关键在于化痰开窍、疏肝解郁。小柴胡汤是和解少阳的经典方,切合眩晕病因病机。笔者观察小柴胡汤治疗水平半规管嵴帽耳石症手法复位后眩晕发作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间收治的水平半规管嵴帽耳石症手法复位后眩晕发作患者8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3例及观察组43例,其中对照组男20例,女23例;年龄32~63岁,平均年龄(56±7.6)岁;病程4~16d,平均(8.2±6.3)d。观察组男21例,女22例;年龄28~61岁,平均年龄(52±3.5)岁;病程3~18 d,平均(7.6±4.7)d。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在所有患者知情的情况下进行,已签署知情同意书,并已经过本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
  1.2 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参照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学分会制定的《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诊断依据和疗效评估》[2],并参照文献[8]对患者进行水平半规管嵴帽耳石症检查试验:①平卧侧头诱发试验:患者平躺后向头两侧转90°,观察两次转头是否诱发水平向地性眼震;②平躺试验:使患者保持坐姿头前倾45°姿势2分钟,随后平躺并保持头部与地面呈30°,观察患者眩晕情况;③甩头试验:使患者紧盯对面坐检查者鼻尖,随后将头快速甩向一侧约20°,观察是否出现纠正性扫视。若上述试验呈现阳性,则判断为水平半规管嵴帽耳石症患者。中医诊断参照《中医内科学》[9]有关眩晕的诊断标准。患者若头晕目眩,视物旋转,轻则闭目可止,重则如坐舟船,甚则扑倒,并伴有呕吐、恶心、汗出、面色苍白、耳鸣耳聋、眼球震颤等症状,可诊断为眩晕。
  1.3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 年龄在18~80岁之间;② 既符合西医BPPV诊断标准又符合中医眩晕诊断标准;③ 对患者进行手法复位治疗后,达到西医疗效评估的治愈标准;④ 患者在手法复位治愈后仍存在遗留头晕。排除标准:① 存在继发性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s-BPPV)且有明确病因;② 患自主神经系统疾病的患者;③ 正在服用影响自主神经药物的患者;④ 严重系统性疾患。
  1.4 方法 对照组给予甲磺酸倍他司汀片(广东世信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00025),每次2片,每日3次。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小柴胡汤:柴胡12 g,人参12 g,黄芩9 g,大枣5枚,半夏9 g,甘草3 g,生姜3 g,每日1剂,200 mL煎煮,早晚温服。两组均连续治疗10d。
  1.5 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服药后症状改善程度,采用眩晕障碍评定量表[10](DHI)评价患者生存质量评分,同时观察药物不良反应。
  1.6 疗效判定 疗效判定参考文献[11]拟定。分为显效、有效、无效三个等级。显效:阵发性眩晕等症状完全消失,上述BPPV变位试验阴性;有效:阵发性眩晕等症状显著改善,BPPV变位试验阳性;无效:阵发性眩晕等症状无改善,BPPV变位试验阳性。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7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加减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和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眩晕障碍量表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评分无统计学差异,治疗1周后两组均有所下降,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随后两组评分持续下降,治疗3周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观察组缓解眩晕效果更明显。见表1。   2.2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7.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4.0%(P<0.05)。见表2。
  2.3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3 讨论
  引发BPPV的耳石类型可依据耳石理论分为半规管耳石症和壶腹嵴帽型耳石症[12]。二者可通过平卧侧头诱发试验进行判断,若诱发为水平向地性眼震则为半规管耳石症,若为水平离地性眼震则为壶腹嵴帽型耳石症[8]。复位治疗是治疗BPPV最主要的治疗方式,Epley手法复位和 Barbecue翻滚疗法这两种方法是手法复位中常用的方式[13]。临床上即便以正确的手法进行治疗,复位后仍会发生较大的复发率,患者表现为头晕、昏沉、行走不利等。研究表明,内耳供血障碍导致前庭椭圆囊斑血液循环不畅,进而引起耳石脱落是导致BPPV的原因之一[14]。
  甲磺酸倍他司汀片为组胺类药物,能增加脑内干血液循环及内耳微循环,但不良反应率及复发率较高[15-16]。有学者以中医加减方剂代替或联合甲磺酸倍他司汀片治疗BPPV复位后眩晕取得较好效果,如黄湲报道,以温胆汤加减治疗耳石症复位后残余头晕较甲磺酸倍他司汀片治疗眩晕症状消退明显,且不良反应较少[16]。
  小柴胡汤能够通三焦,调和一身气血,舒畅内外气理。其首载于《伤寒杂病论》,是和解少阳的经典方。方剂中柴胡为君药,主行疏肝解郁之功效;黄芩为臣药,其味苦寒,善于清热、利肝胆;半夏、人参、甘草为佐药,其中半夏可燥湿化痰,以达健脾和胃之功。人参、甘草益气和中,使邪气不得内侵;生姜、大枣为使药,邪气侵袭少阳经,处半表半里,生姜、大枣可调和营卫,平营卫之争。
  本研究以小柴胡汤联合甲磺酸倍他司汀片治疗BPPV复位后眩晕,不良反应发生率仅为7%,明显低于对照组,较对照组有一定好转,说明小柴胡汤对于甲磺酸倍他司汀片副作用有一定缓解作用;治疗后3周眩晕障碍量表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总有效率可达95.3%,说明患者症状较单独施用甲磺酸倍他司汀片改善更为明显。
  综上,小柴胡汤联合西药治疗耳石症手法复位后眩晕发作具有显著改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张天琪,马大勇,刘岑.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诊治进展[J]. 中华耳科学杂志,2017,15(5): 580-585.
  [2]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诊断依据和疗效评估(2006年,贵阳)[J].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7,42(3): 163-164.
  [3]崔美莲,王洁清,吴晓虹. 中药封包联合手法复位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效果[J]. 中国医药导报, 2016,13(13): 101-104.
  [4]Paz P, Virginia F, Paz C, et al. Recurrence of 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J]. Otology & neurotology : official publication of the American Otological Society, American Neurotology Society [and] European Academy of Otology and Neurotology, 2012,33(3): 437.
  [5]王紀彪. 手法复位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后复发的影响因素分析[J].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16,11(2): 141-144.
  [6]董恩峰. 不同手法复位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疗效观察[D]. 昆明:昆明医科大学,2013.
  [7]张文龙. 张怀亮教授在眩晕临床诊疗中运用张仲景痰饮致眩理论的经验探讨[D]. 郑州:河南中医药大学, 2017.
  [8]赵正卿,庄建华,陈瑛,等. 以持续性眩晕为表现的水平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诊治[J].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14,21(3): 137-140.
  [9]姚军汉. 中医内科学[M].西安: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 2005.
  [10]Jacobson G P,Newman C W. The Development of the Dizziness Handicap Inventory[J]. Archives of Otolaryngology - Head and Neck Surgery, 1990, 116(4):424-427.
  [11]Haynes D S, Resser J R, Labadie R F, et al. Treatment of Benign Positional Vertigo Using the Semont Maneuver: Efficacy in Patients Presenting Without Nystagmus[J].The Laryngoscope, 2002, 112(5):796-801.
  [12]马鑫,静媛媛,夏瑞明,等. 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复位中眼震分析[J].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9,44(5): 377-380.
  [13]杨学峰, 华敏, 陈文亚, 等. Epley手法复位和Barbecue翻滚手法复位治疗耳石症效果比较[J]. 交通医学,2015,29(5): 488-489.
  [14]Pepa C, Della, Guidetti G, Eandi M.Betahistine in the treatment of vertiginous syndromes: a meta-analysis[J].ACTA OTORHINOLARYNGOL ITAL,2006(26):208-215.
  [15]庄智峰. 甲磺酸倍他司汀凝胶骨架缓释片的制备和质量标准的研究[D]. 北京:中国医科大学, 2012.
  [16]黄湲,朱广旗. 温胆汤加减治疗耳石症成功复位后残余头晕临床观察[J]. 陕西中医,2017,38(8): 999-1000.
  (收稿日期:2019-10-13 编辑:杨希)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1510947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