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国华教授针刺内关穴治疗颈源性眩晕临床经验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林国华,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中医师,针灸推拿学博士后导师,全国第4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张家维教授学术经验继承人。在广州中医药大学针灸科进修学习期间有幸跟诊林教授,观察到林教授在临床上采用针刺内关穴治疗颈源性眩晕,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关键词 林国华;颈源性眩晕;标本同治
颈源性眩晕是临床上常见疾病,其发病机制是由颈源性因素引起的以眩晕及平衡障碍失调为主的临床综合征[1]。由颈椎骨质增生、颈椎退行性病变、颈椎失稳等因素导致椎动脉受压,或使其周围的交感神经网受到刺激引起椎一基底动脉有效血容量减少,致使脑组织缺血、缺氧是其主要病因。X线颈椎侧位片可见颈椎生理曲度的改变。临床表现主要以头晕、恶心、呕吐、视物不清伴颈项部疼痛不适症状,严重患者可发生猝倒。颈源性眩晕为西医诊断,中医诊断见于“眩晕”“痹病”等。据文献记载,目前治疗眩晕的主要方法包括针灸疗法、小针刀疗法、推拿治疗以及中药治疗等,但在临床上患者易出现病情反复。林教授在临床上治疗颈源性眩晕临床疗效确切,现将经验总结如下。
颈源性眩晕为脉病
《医学源流论》指出:“凡人之所苦,谓之病”。“病”《说文解字》:“病,疾加也”。古人以“疾”为当下之小病,“病”为“疾”的情况变得严重。《素问·脉要精微论》:“夫脉者,血之府也”。《灵枢·决气》:“壅遏营气,令无所避,是谓脉”。以上中医古籍说明了脉为血脉、脉管、血管,并为气血运行的通道。则脉管、血管的异常而致气血异常,可谓“脉病”,即古人所日之“疾加也”,作为一种涉及脉管因素的颈源性眩晕。患者的临床症状:①气虚血瘀:患者眩晕或轻或重,时有头痛,懒言疲乏,精神萎靡不振,嗜睡或有失眠,心悸怔忡,面色苍白或晦暗。舌呈淡紫色,偶有瘀斑,脉细弱或涩。②痰蒙清窍:患者出现头晕、头痛症状,颈项板滞,活动不利,咽喉哽塞不利,胸闷,胃脘胀满,食欲不振,面色失华。③风阳上扰:患者眩晕剧烈,发生突然跌倒,视物模糊,耳鸣、耳聋,急躁多怒,腰膝酸软,筋骨酸痛等。西医认为该病的致病机理为椎一基底动脉有效血容量减少和供血不足[2]。全国第4批老中医药专家张家维的传人、全国著名的中医林国华教授从中医学的角度出发将颈源性眩晕诊断为“脉病”,即“颈源性眩晕为脉病”。
手厥阴心包络之脉主脉所生病
中医学针对该病的治疗有诸多方法。双侧内关穴的针灸治疗即为治疗方法中之一种。《黄帝内经灵枢·经脉》篇中指出“心主手厥阴心包络之脉……主脉所生病。故治疗脉病,可取手厥阴心包经之穴位”[3]。《黄帝内经素问·痿病》篇中亦指出“心主血脉”,意为全身的血液依赖于心脏的搏动而运输至全身,即指出心脏是血液运行的动力所在。眩晕究其病因以“气血亏虚为本,痰瘀阻络为标”。《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明示“治病必求于本”,即指治疗疾病时需寻找发病根本原因,从根本上治疗。《灵枢·卫气》“手心主之本,在掌后两筋之间二寸中”。内关即为手厥阴心包经之本,故林国华教授选用针刺内关穴来治疗颈源性眩晕,即为治病求本的临床具体方法体现。
标本同治
《灵枢·海论》“脑为髓海,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中医学观点认为头晕、耳鸣等症状为脑失所养,痰瘀阻于脑络等病机的临床表现。林国华教授认为“手厥阴心包经经气逆乱为眩晕病发病之本,头晕、耳鸣等头部症状为眩晕病的局部表现,为眩晕病之标”。《灵枢·海论》“脑为髓之海,其输上在于其盖,下在风府”。百会、风府穴为脑部气血输注的重要穴位,可治疗脑部疾病。故针刺内关后用小号火针频频轻点风府穴、百会穴,温通经络、化痰逐瘀,治其“標”。即谓之“标本同治”,我们在中因临床治疗颈源性眩晕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典型病例
患者,女,45岁,就诊时间:2017年6月19日。
患者因“反复头晕、恶心、呕吐1个月,加重2d”就诊,患者1个月前因劳累后出现头晕、视物旋转、恶心、呕吐、行走活动时加重,并于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科就诊。患者行头颅、颈椎间盘CT示颅内未见异常。C3-4、C4-5椎间盘突出。急诊诊断结果:颈源性眩晕?患者予以药物治疗后,头晕、视物旋转减轻,但转动颈部时仍出现恶心、呕吐,久坐后症状明显。患者未再行其他诊治。2d前,患者加班后头晕明显加重,视物旋转、恶心、呕吐、无法站立行走,家人送其致门诊予以药物治疗后症状并无减轻,后来林国华教授中医门诊求诊治。通过追问患者病史并补充相关信息:患者平素时有颈肩部疼痛不适症状。查体结果显示十二对颅神经未见异常,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病理征(-),C2-4棘突间有压痛,C2-5双侧棘突旁有压痛,旋颈试验(+),舌暗红,苔薄白,脉细。TCD检查结果显示双侧椎动脉血流速度增快。中医诊断:眩晕(气虚血瘀)。西医诊断:颈源性眩晕。治疗过程:林国华教授予以双侧内关穴常规消毒后,慢进针,缓慢提插捻转,引导手厥阴心包经逆乱之经气,使其归顺,意同《灵柩·五乱》“徐入徐出,谓之导气,补泻无形,谓之同精”。1 min后患者诉感头晕症状减轻。让患者平卧留针30 min后缓慢出针。治疗后患者可自行床上翻身坐起,予以风府、百会穴涂擦跌打万花油防烫伤,用细火针频频轻点(岭南火针手法)风府、百会穴各9次,点刺后再次涂擦跌打万花油。治疗后患者可自行行走活动,无视物旋转感。2017年6月21日患者复诊,行走活动自如,但诉长时间埋头后有头晕、恶心感,继续行上述方法治疗1次。2017年6月23日复诊,患者平素已无明显头晕、恶心感,但快速转动颈部时有眩晕感。患者再次予以上述方法治疗1次,并在医师的指导下行颈肩部肌力锻炼。2017年6月26日患者复诊述,头晕、恶心、呕吐已完全消失,颈部活动自如。查体显示患者颈部压痛消失,旋颈试验(-)。患者达到临床治愈效果。
讨论
颈源性眩晕为临床常见疾病,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流行病学统计显示当下该病呈低龄化,且病情易反复等特点。颈源性眩晕的发生机理比较复杂,目前认可的学说主要如下:①椎动脉压迫和颈交感神经刺激学说;②体液因子学说;③颈部感受器;④前庭核学说等。因此目前没有特异的治疗手段。传统上的对于颈源性眩晕的治疗包括物理疗法、机械牵引、功能锻炼等。中医治疗方法中针灸法为最常用方法之一,针刺穴位的选择有多种。针刺内关穴可以双向调节交感神经,降低血中内皮素水平,改善椎动脉供血;百会、风府穴局部解剖下均有枕动脉、枕神经,火针点刺后增快枕动脉血流速度,改善大脑供血;对枕神经的刺激,可以舒缓其支配的颈部、头部肌肉的紧张、痉挛等症状,并改善椎一基底椎动脉血液循环。本研究显示,林国华教授运用“导气同精”手法针刺内关穴引导、归顺经气,扶正祛邪,并配合岭南火针手法点刺风府、百会,温通经络、化痰逐瘀,“标本同治”使髓海冲养,血气冲和,晕动自除,治疗颈源性眩晕临床疗效确切,值得中医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魏见伟,王德春.颈源性眩晕的发病机制与诊治的研究进展[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6.14(17):1317-1319.
[2]薛艳,吴松,李佳,等.针刺内关穴对心肌缺血中枢神经调节作用的研究进展[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7,(4):592.
[3]施蕴中,马冀明,徐征.《黄帝内经》首部英译本述评[J].上海翻译,2002,(2):46-4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1498429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