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彭州市居民对艾滋病及防治知识的认知与态度调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目的 了解彭州市居民对艾滋病及其防治知识的认知和态度,为当地制定防治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问卷形式随机抽取500名彭州市居民进行调查。结果 彭州市居民对艾滋病基本知识的总知晓率为51.50%,对艾滋病防治知识的总知晓率为55.36%,20.64%的居民会表示同情并主动关怀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艾滋病人。结论 彭州市居民对艾滋病及其防治知识总体认知程度处于较低水平,仅对部分知识的知晓率较高,且文化程度越高,其认知程度越高。
  【关键词】彭州市;艾滋病;防治知识;认知;态度
  【中图分类号】R1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20.8..02
  艾滋病全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人体引起的一种危害性极大的传染病。国家卫生计委发布的报告显示,目前我国艾滋病处于快速增长阶段,死亡人数是其他41种传染病死亡人数总和的2.6倍。现阶段还未研制出艾滋病疫苗,其长期的治疗费用造成了沉重的家庭和社会负担,严重威胁2020年全面脱贫目标的实现。有关研究表明,彭州市艾滋病疫情形式不容乐观,人群感染面广[1]。本调查将根据彭州市居民对艾滋病认知现状及防治知识的了解程度,总结居民对艾滋病相关知识认知上的不足,针对彭州市艾滋病防治工作提出合理建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选取500名彭州市居民作为调查对象进行调查。
  1.2 调查内容
  调查内容包括:(1)居民基本情况(性别,年龄,文化程度);(2)居民对艾滋病及防治知识的认知(主要包括艾滋病传播途径、治疗方式、预防行为及方法等);(3)居民对艾滋病及防治工作的态度。
  1.3 调查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表向调查对象发放问卷,以询问形式或自填方式匿名完成问卷后当场收回问卷。
  1.4 统计学方法
  剔除无效问卷后,采用Epidata 3.1录入数据,SPSS 19.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分析方法包括:统计描述、卡方分析。总知晓率=调查对象回答正确的问题总数/(调查对象回答问题个数×人数)。
  2 结 果
  2.1 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500份,回收问卷500份,有效问卷499份,问卷回收率100%,有效率99.80%。其中男210人(42.08%),女289人(57.92%);19岁及以下72人(14.43%),20~30岁138人(27.66%),31~40岁71人(14.32%),41~50岁97人(19.44%),51岁及以上121人(24.25%);文化程度为小学及以下138人(27.65%),初中141人(28.26%),高中(中专)120人(24.05%),本科及以上100人(20.04%)。
  2.2 居民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认知
  (1)对艾滋病基本知识的认知。调查发现,居民对艾滋病基本知识的总知晓率为51.50%。其中23.45%的居民知晓我国艾滋病流行趋势,70.54%的居民知晓艾滋病最常见的3种传播途径(血液传播、母婴传播和性传播),69.74%的居民认为和艾滋病人一起吃饭、握手以及礼仪性接吻不会感染艾滋病,42.28%的居民认为蚊虫叮咬不会传播艾滋病。
  (2)对艾滋病防治知识的认知。居民对艾滋病防治知识总知晓率为55.36%。其中90.38%的居民认为应洁身自爱,遵守性道德,正确使用质量合格的安全套,74.15%认为使用的血液和血液制品需经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79.76%认为严禁吸毒,不与他人共用注射器可预防艾滋病,64.53%认为医疗器械需经严格消毒。仅13.03%的居民知道在感染后最迟服用阻断药的有效时段,14.83%的居民认为目前我国艾滋病的主要治疗方式为“鸡尾酒”疗法,40.28%认为目前尚无艾滋病疫苗。
  (3)艾滋病认知渠道。当地居民了解艾滋病的渠道有广播电视(69.34%)、宣传栏和宣传手册(66.53%)、网络(52.51%)、书籍/报刊杂志(42.89%)、家庭教育(36.07%)和学校教育(16.63%),还有11.22%的居民通过其他途径了解。
  (4)不同文化程度的居民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认知状况。卡方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文化程度的居民对某些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文化程度越高,其认知程度越高,详见表1。
  2.3 居民对艾滋病及防治工作的态度
  对艾滋病患者态度:当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艾滋病人相处时,43.49%的居民会像正常人一样对待,20.64%的居民会表示同情并主动关怀,23.65%的居民会保持一定距离或远离,12.22%的居民表示不确定自己如何对待。
  当地艾滋病宣传现状:33.67%的居民认为当地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宣传力度相当足够并增长了见识,45.29%认为相关宣传力度不够,21.04%表示从来没有听过相关宣传。
  调查中100%的居民希望了解艾滋病的相关信息,相关信息包括预防艾滋病的措施以及治疗方法(77.15%),艾滋病感染者的生存观现状(46.49%),有关艾滋病科学研究的新进展(57.92%),艾滋病的基础科普介绍(53.91%)和其他相关信息(14.03%)。对防艾志愿者态度:37.88%的居民表示想成为防艾志愿者,其中7.82%的居民已成为其中一员;62.12%的居民没有想过成为防艾志愿者,其中34.73%没有听说过防艾志愿者。
  3 討 论
  3.1 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认知
  吕柯[2]等人的研究表明,彭州市居民对艾滋病知识的认知程度较低且了解比较局面,总知晓率(54.07%)低于我国其他地区。但彭州市居民对艾滋病传播途径的认知率达70.54%,相对较高,与同类调查结果相似[3,4]。仅少数居民意识到我国艾滋病处于快速增长阶段,从侧面反映了居民对我国艾滋病的关注度不高。在艾滋病防治知识方面,对预防艾滋病行为上的认知水平高,但对艾滋病疫苗、治疗方式和阻断药认知水平低。此外,不同文化程度居民对某些艾滋病知识的认知不同,且受教育程度越高,认知水平越高。   3.2 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认知渠道
  本次调查发现,居民对艾滋病的认知渠道多样,主要是广播电视、宣传栏和宣传册、网络。而通过学校教育获取相关知识的人数最少,由此可知,学校对艾滋病的宣传和健康教育还应当加强。
  3.3 对艾滋病的态度
  张玉国[5]等人在会理县的调查表明,大多数人对艾滋病的态度较积极,与本次调查结果相符。但与艾滋病患者相处时仍有23.65%居民选择保持一定距离或远离,其中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居民较多,其原因可能是对艾滋病非传播途径的认知存在误解,对艾滋病产生恐惧、负面心理[6]。
  3.4 对艾滋病防治工作的态度
  调查结果显示,彭州市居民了解艾滋病的积极性较高,大部分居民想了解艾滋病预防措施及治疗方法。但个人对艾滋病防治工作的参与度不高,仅7.82%的居民为防艾志愿者,且62.12%的居民从未想过成为防艾志愿者。
  4 建 议
  调查发现,彭州市对艾滋病的宣传力度不足以致未引起居民关注,有21.04%的居民表示从来没有听过相关宣传,也可能是宣传覆盖面过于局限导致部分区域为艾滋病宣传的盲区。因此,当地政府应充分认识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重要性,加强对艾滋病及防治知识的宣传,不断扩大艾滋病宣传和健康教育覆盖面,特别要以受教程度低的农村地区为重。
  结合当地居民认知渠道的调查,彭州市的宣传部门可协调指导广播影视、新闻出版等部门,加大刊播艾滋病综合防治知识和公益广告的力度[6]。同时增加在公共场所、社区和农村地区宣传栏或宣传语的设立以及宣传手册的发放,营造共同防治艾滋病的良好社会环境。当地高等院校、中等技校和普通中学应加强对艾滋病的健康教育。不仅要丰富宣传形式,也要丰富宣传内容,让居民能够了解艾滋病各方面的信息,如艾滋病感染者生存现状、最新研究进展等。
  部分居民对艾滋病感染者和患者态度消极或不确定,因此当地政府有关部门应积极开展关怀和不歧視艾滋病感染者、艾滋病病人及其家属的宣传教育,正确引导居民认识艾滋病[7]。
  艾滋病防治工作任务艰巨,却少有人参与到其中,故为鼓励有关组织和个人积极参与防治工作,彭州市各级人民政府和政府有关部门应当采取措施,对在防治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和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社区宣传是防治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也是当地居民了解艾滋病的主要渠道之一,因此居民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应不定期进行艾滋病知识宣讲,定期组织部分居民学习艾滋病相关知识,鼓励居民积极参与艾滋病防治工作。
  参考文献
  [1] 李丽娟,唐涵凌,杨鸿帆.彭州市19998-2009年艾滋病疫情分析[J]中国预防医学,2011,(6):513-514.
  [2] 吕 柯,胡 虹,胡翼飞,等.我国12省城乡居民艾滋病基本知识知晓率调查与分析[J].中国健康教育,2010,26(3):179-182.
  [3] 张玉国,廖廷洪,郭春玉,等.会理县人民对艾滋病的认知度和态度的调查[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a4):191-193.
  [4] 张钦凤,张继国,侯海峰,等.泰安市社区居民艾滋病预防知识现况调查[J].中国公共卫生,2006,22(11):1311-1312.
  [5] 胡丽娜.不同文化程度人群艾滋病防治知识认知调查分析[J]河南预防医学杂志,2019,30(6):450-452.
  [6]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十二五”行动计划的通知[J].首都公共卫生,2012,6(3):97-10.
  [7] 国务院.《艾滋病防治条例》.200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23561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