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补充维生素D对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的影响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目的 分析补充维生素D对高血压(简称HBP)患者血压控制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主体为2016年1月~2019年1月院治疗的88例HBP患者。分A组和B组,均44例,行维生素D补充与常规降压治疗。对比血压控制效果。结果 治疗后,A组的舒张压(简称DBP)和收缩压(简称SBP)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为HBP患者补充维生素D可提高降压效果,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关键词】维生素D;高血压;血压控制
  【中图分类号】R5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20.4..01
  HBP是环境和遗传等多种因素的共同结果,表现为血压持续升高或是长时间处于较高水平[1]。患者多需要长期口服降压药物,但疗效存在个体差异。有研究指出:HBP患者存在维生素D水平降低表现,这会加重其病情发展,影响降压效果。为此,本研究主体为来院治疗的88例HBP患者,旨在探究补充维生素D对血压控制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主体为来院治疗的88例HBP患者。分A组和B组,均44例。其中,A组男25例,女19例;年龄45~84岁,平均(60.15±0.52)岁;HBP病程3~15年,平均(7.24±0.15)年;体质量指数(简称BMI)为20~27 kg/m2,平均(24.51±0.22)kg/m2。B组男24例,女20例;年龄44~82岁,平均(60.04±0.48)岁;HBP病程4~17年,平均(7.95±0.27)年;BMI为19~26 kg/m2,平均(23.95±0.15)kg/m2。比较并无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B组的方法选用卡托普利片(批号:国药准字H43021316,湖南汉森制药)治疗,每次剂量为12.5 mg,每日2次,连续治疗1个月。
  A组基于B组,加用维生素D补充治疗,选用骨化三醇胶丸(批号:国药准字J20100056,上海罗氏制药),每次剂量为0.25 μg,每日1次,连续治疗1个月。
  1.3 观察指标
  观察治疗前后的DBP和SBP变化。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选用SPSS 16.0软件,血压水平表达为[ x±s],检验方法为t值,统计学意义的标准为P<0.05。
  2 结 果
  治疗前,A组的DBP为(96.84±2.41)mmHg,B组为(97.05±2.37)mmHg(t=0.412,P=0.681);A组的SBP为(162.57±20.45)mmHg,B组为(163.02±20.08)mmHg(t=0.104,P=0.917)。
  治疗后,A组的DBP为(80.51±2.08)mmHg,B组为(88.64±0.14)mmHg(t=25.869,P=0.000);A组的SBP为(120.54±15.34)mmHg,B组为(135.95±15.99)mmHg(t=4.613,P=0.000)。
  3 讨 论
  HBP与维生素D相关,有研究表明:血浆中所含有的维生素D含量和HBP的发生风险具有关联性,其中,维生素D3含量高会降低HBP发生率,经维生素D的长期补充后,HBP患者的血压水平显著下降。这也证明维生素D对HBP患者的血压水平具有调节作用,其发生机制可能为:维生素D对肾素基因的转录过程具有抑制作用,可激活体内的肾素-血管紧张素等生理系统。其对内皮细胞的舒张功能具有调节功效,可阻断钙离子向内皮细胞的流入过程,进而降低血管內皮的收缩功能。若维生素D严重缺乏,则血管内皮伴有舒张功能异常表现,进而使血压升高。
  维生素D能够调控200余个基因,其水平降低会导致多种疾病。HBP降压机制为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抑制其收缩。维生素D的科学补充能够提高金属蛋白酶的实际表达,使血管平滑肌恢复正常功能,发挥血管内皮的保护效用,避免血管损伤,进而调节血管功能。但在补充过程中,需要严格把握补充剂量与时间,因为其补充过量会导致中毒反应。同时,临床并未制定统一的补充标准,因此需要根据患者的个人情况确定给药途径、给药时间和剂量,防止发生毒副反应。
  结果为:治疗后,A组的DBP和SBP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同邵伟华[2]等研究相符。可见,补充维生素D能够确保HBP患者的血压控制效果,可在临床实践中积极推广。
  参考文献
  [1] 陈荣花,宋巧凤,王希柱,等.女性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肥厚相关因素分析及补充维生素D的意义[J].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2019,26(4):654-657.
  [2] 邵伟华,王素星,吕彩霞,等.补充不同剂量维生素D对高龄原发性高血压血压变异性的影响[J].中国心血管病研究,2018,16(10):942-94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23690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