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高校社区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目的 探讨某高校社区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825例某高校社区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 随访并比较血压达标患者与血压未达标患者的年龄、病程、体质量指数(BMI)、心率, 分析影响血压达标的单因素及多因素。结果 825例患者中, 血压达标患者489例(59.3%), 血压未达标患者336例(40.7%)。血压达标患者的平均年龄为(68.21±12.1)岁, 平均病程为(12.0±9.2)年, 平均BMI为(23.9±2.6 )kg/m2, 平均心率为(74.2±4.8)次/min;血压未达标患者的平均年龄为(71.5±12.1)岁, 平均病程为(12.3±10.0)年, 平均BMI为(24.6±2.8)kg/m2, 平均心率为(75.5±6.5)次/min。血压达标患者的平均年龄、平均BMI、平均心率均低于血压未达标患者,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压达标患者与血压未达标患者平均病程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压达标患者的女性比例、BMI<24 kg/m2比例、心率<75次/min比例、体育锻炼时间≥150 min/周比例均高于血压未达标患者, 年龄比例优于血压未达标患者,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血压达标患者与血压未达标患者的病程比例、药物应用数量比例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45~64岁、BMI<24 kg/m2、心率<75次/min、体育锻炼时间≥150 min/周为血压达标的保护因素。结论 高血压患者在社区管理中应注意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的管理重点;对≥65岁患者医务人员应注意其心理、生理特点, 以进一步提高社区血压控制达标。
【关键词】 高血压;血压控制;影响因素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20.10.016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病, China PEACE研究显示, 我国高血压患病率为37.2%, 控制率仅为5.7%[1]。有研究显示, 控制血压可降低脑卒中风险35%~40%, 降低心肌梗死风险20%~25%, 降低心力衰竭风险>50%, 因此, 防控高血压, 是控制我国心脑血管疾病流行的中心策略[2]。其中, 社区防治高血压是控制血压的重要措施。华中科技大学社区2008年即开展高血压患者的建档、管理, 居民健康档案网络录入工作。2014年, 该社区建档率92%。2018年该社区35~100岁常驻居民17497人, 高血压患者4210人, 35~100岁高血压患病率24%。现调查该社区高血压患者临床数据, 了解其血压达标率, 对其影响因素作分析, 希望为高血压风险管理工作提供进一步的指导和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以随机抽样方法从本院2017年8月31日~2018年8月31日期間收治的4234例高血压患者中抽取825例进行随访。纳入标准:年龄≤100岁, 确诊高血压≥6个月, 随诊≥2次的患者。825例患者中, 男428例(51.9%)、女397例(48.1%), 平均年龄(69.6±12.2)岁, 平均BMI(24.2±2.7)kg/m2, 平均病程(12.1±9.6)年。
1. 2 方法 由社区医务人员在门诊调查:①一般情况:年龄、性别、病程、每周体育锻炼时间;②体检:血压、心率、BMI;③药物治疗。
1. 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血压达标患者与血压未达标患者的年龄、病程、BMI、心率, 分析影响血压达标的单因素及多因素。①血压达标标准:≥80岁患者, 收缩压<150 mm Hg(1 mm Hg=0.133 kPa)且舒张压<90 mm Hg为达标;<80岁患者, 收缩压<140 mm Hg且舒张压<90 mm Hg为达标。②心率:心脏听诊1 min测得心率, 以平均心率为结果。③BMI:<24.0 kg/m2 为低体重或正常体重, ≥24.0 kg/m2 为体重超标[3]。④体育锻炼:以每周最低运动时间150 min进行分类[2]。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相关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血压达标患者与血压未达标患者的年龄、病程、BMI、心率比较 825例患者中, 血压达标患者489例(59.3%), 血压未达标患者336例(40.7%)。血压达标患者的平均年龄为(68.21±12.1)岁, 平均病程为(12.0±9.2)年, 平均BMI为(23.9±2.6)kg/m2, 平均心率为(74.2±4.8)次/min;血压未达标患者的平均年龄为(71.5±12.1)岁, 平均病程为(12.3±10.0)年, 平均BMI为(24.6±2.8)kg/m2, 平均心率为(75.5±6.5)次/min。血压达标患者的平均年龄、平均BMI、平均心率均低于血压未达标患者,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压达标患者与血压未达标患者平均病程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 2 影响血压达标的单因素分析 血压达标患者的女性比例、BMI<24 kg/m2比例、心率<75次/min比例、体育锻炼时间≥150 min/周比例均高于血压未达标患者, 年龄比例优于血压未达标患者,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血压达标患者与血压未达标患者的病程比例、药物应用数量比例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3 影响血压达标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45~64岁、BMI<24 kg/m2、心率<75次/min、体育锻炼时间≥150 min/周为血压达标的保护因素。见表2。
3 讨论
3. 1 高血压患者的管理模式 我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从2009年开始开展社区高血压患者管理, 自此, 各地社区管理患者范围逐渐扩大, 且效果显著。本社区相关工作也一直持续至今。从2017年开始社区医院开始开展全科医生门诊。高血压是一种心身疾病, 其发生、发展和预后都与心理状况有关。全科医学以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为基础, 全科医生从机体、心理、人文、社会等多因素尽可能全面的了解、掌握和解决人的健康问题, 这使高血压患者得到更好的管理。
3. 2 患者血压控制的影响因素分析 ①性别:本次调查结果显示, 血压达标患者的女性比例高于血压未达标患者,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2015 年中国成人烟草调查显示, ≥15岁人群的标化吸烟率27.7%(男性 52.1%, 女性 2.7%), 男性患者吸烟率远高女性;另外, 饮酒也可能是男女高血压控制率差异的原因[4]。对于男性高血压患者注意给予控制体重、指导戒烟、戒酒。②年龄:血压达标患者的年龄比例优于血压未达标患者,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分析原因, 随年龄增长, 肾素、醛固酮水平变化, 肾功能下降, 植物神经功能、内皮功能改变等不仅影响血压, 还可能影响个体对药物治疗的反应, 直接影响了血压控制水平;另外因高龄、慢性病, 或出现半失能、失能的部分老人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生理、心理依赖等。这些均是老年患者血压容易波动、不易控制的相关因素。China PEACE研究[1]示较低的意识和治疗可能与男性, 年龄较小, 收入较低, 以及缺乏先前的心血管事件, 糖尿病, 肥胖或饮酒有关(P<0.01);中青年高血压患者是社区医生重点需要关注的对象。③BMI、体育锻炼:BMI超重患者可能存在更多的不健康生活方式、高血脂、低体育活动等, 这些均为血压控制达标的危险因素。对体重超重患者给予健康宣教, 檢测BMI, 制定减重计划将有利于血压的控制。④心率:心率快的患者或有交感神经活性高。高心率意味着增加心肌耗氧、加速动脉粥样硬化[5], 使血压波动。⑤用药分组:此次调查中未发现联合用药与单药治疗等对于血压达标的相关性, 考虑调查中数据未包含用药是否规律、药物剂型、高血压危险分级等数据, 未能进一步找到相关联系。⑥其他:因高血压是一种身心疾病, 其可能诱发患者长久紧张、焦虑等情绪改变的相关因素, 可能都会影响血压波动;以及是否合并其他疾病、家庭、经济负担都会容易降低患者依从性, 从而影响血压控制情况。高血压管理策略不仅要继续关注可预防和可改变的风险因素, 还要考虑社会问题。
参考文献
[1] Lu J, Lu Y, Wang X, et al. Prevalence, awareness, treatment, and control of hypertension in China: data from 17 million adults in a population-based screening study (China PEACE Million Persons Project). The Lancet (British edition), 2017(390):2549.
[2]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基层高血压管理办公室, 基层高血压管理专家委员会. 国家基层高血压防治管理指南. 中国循环杂志, 2017, 32(11):1041-1048.
[3] 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肥胖学组. 中国成人肥胖症防治专家共识.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2011, 27(9): 711-717.
[4] 陈伟伟, 高润霖, 刘力生, 等. 《中国心血管病报告 2017》概要. 中国循环杂志, 2018, 33(1):1-8.
[5] 施仲伟, 冯颖青, 林金秀, 等. 高血压患者心率管理中国专家共识.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7, 9(8):29-36.
[收稿日期:2020-01-0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1519454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