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议公立医院固定资产信息化建设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本文从公立医院固定资产信息化的建设要求出发,分析了医院固定资产信息化的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了公立医院的固定资产信息化建设的思路与建议,希望这些探讨与展望可以为同行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公立医院;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问题;对策
  一、公立医院固定资产信息化建设的要求
  1.新醫改形势下对公立医院成本管控的要求
  新医改要求公立医院回归公益属性,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公立医院要降低均次费用,降低运营成本,就必须向内挖掘潜力,而房屋建筑物的折旧分摊、设备的运行成本,都极大地影响了科室成本与医疗项目成本,固定资产管理成为医院成本管控的重要一环。从医保管控层面看,需要通过信息化手段对设备使用情况与使用效率进行实时监控。根据国家有关规定,为防止过度检查和重复检查,门诊诊疗应遵循先做一般检查治疗,后做大型医疗设备检查治疗的原则,市属各大医院必须相互认可,不得重复要求病人检查。固定资产购置决策、检查结果阳性率的实时监控、动态管理,各医院检查结果的互联互通,都离不开信息化的支持。
  2.新政府会计制度的要求
  《政府会计准则》《政府会计制度》的实施,引入了权责发生制,取消了“固定资产清理”“非流动资产基金”“待冲基金”科目,增加了“待处置费用”科目。以往财政补助、科教项目购置固定资产时计入待冲基金,折旧时冲减待冲基金而不计入成本,新制度规定在取得时财务会计中计入固定资产,在预算会计中计入支出;折旧时全部计入成本不再冲减待冲基金,并且在固定资产增加当月就开始计提折旧,体现出会计核算的谨慎性要求。新政府会计制度对折旧计提的起始日期、折旧年限,在建工程转固定资产的时点都做了详细规定,对固定资产核算与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以信息化方式自动计算折旧,控制、审核转固时点,落实其夯实资产的管理理念。
  3.公立医院国有资产管理与内部控制的要求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将资产管理列为六大业务层面控制之一,财政部2017年制定了《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年度报告管理办法》,2019年修订了《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进一步对事业单位利用国有资产对外投资、出租、出借、国有资产处置收入等事项严格要求。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的实物管理、使用和处置管理仍存在较大提升空间,需要通过信息化手段进行综合管理、实时监控。
  4.医院智慧服务的要求
  2019年3月,国家卫健委办公厅发布《医院智慧服务分级评估标准体系(试行)》,引导医院建设功能实用、信息共享、服务智能的智慧服务信息系统,改善患者就医体验。这对公立医院的后勤管理、科研教学、物资供应等各个环节提出了更高要求。
  二、公立医院固定资产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1.固定资产实物管理尚未实现全空间动态监管
  医院固定资产单位价值标准较低,一般为1000元以上,专用设备单位价值在1500元以上,数量庞杂,种类繁多,存放位置分散,盘点困难;卡片式、条形码管理存储信息有限,不能完整记录固定资产从购入到处置的过程信息,查询困难。二维码管理较之卡片式、条形码有了很大进步,但遇到资产调拨、非正常转移等情形,仍存在查找困难、统计困难的缺陷,不能真实反映固定资产变动情况。
  2.固定资产价值管理、绩效管理的决策支持力度不足
  公立医院不同程度的存在对固定资产价值管理、绩效管理重视不够,相应信息系统也没有配置该项功能,尚未实现信息化、一体化的决策支持系统。在医院等级评审方面,卫生主管部门对医院的医用建筑规划、设备设施提出了评审标准细则,对固定资产总值、医疗收入/百元固定资产等评价指标也有规定;在绩效考核层面,2019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加强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工作的意见》,其中明确了对大型医用设备维修保养及质量控制管理的考核评价要求,医院必须有设备巡检、保养、维修等相关记录,对设备特别是急救、生命支持类设备需进行预防性维护。以上管理要求,都必须依靠固定资产信息化建设,但目前信息系统决策支持功能尚有不足。
  3.固定资产信息系统与其他业务信息系统缺乏深度联通
  固定资产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涵盖了固定资产配置、使用、处置的全过程,目前医院固定资产信息管理系统主要用于简单的数量统计,以记录折旧金额、盘点结果等静态数据为主,与医院其他信息系统间数据无法联通、共享,缺乏网络化、系统化、精细化管理。
  4.固定资产内控信息化建设程度不足
  公立医院固定资产是单位业务层面内部控制的重点领域。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在不同程度存在着盘点制度执行不够严格、固定资产未及时入账、未及时清理核销,固定资产账实不符、固定资产长期闲置、出租出借的价格缺乏合理性等问题。目前,固定资产内控信息化建设尚未达到理想状态,流程化、信息化程度不足,无法及时发现与应对固定资产内控缺陷。
  三、公立医院完善固定资产信息化建设的对策
  1.运用新技术手段,对固定资产实物管理动态监管
  医院固定资产位置分散、调拨频繁,固定资产实物管理的重点在于账卡物的三统一。必须通过信息化手段,建立全院统一的信息平台,保证信息的一致性。RFID技术是目前较为先进的识别技术,可实现物体指定区域定位、追踪,自动生成固定资产盘点清单,与资产系统对接后可自动生成盘点差异表,大大节约盘点时间与人力成本。
  但RFID配套电子标签及阅读器成本较高,制约了该技术全面普及、广泛运用。如果能实现行业集中采购,统一配置,可大大降低采购与使用成本,提高医院固定资产管理效率。
  2.通过信息实时动态分析,支持固定资产绩效管理
  数字化的今天,固定资产实物管理、数据统计已是信息化的基本功能,更重要的是通过信息化平台进行数据分析与数据挖掘,实现资产的价值管理。医院在搭建信息系统时应充分考虑管理需要来设计系统功能,在固定资产信息系统中实时记录运行原始数据,设置指标数据的自动统计、汇总、提醒功能,自动计算各类绩效指标,通过数据分析提升管理效能。   以医疗设备为例,医院对关键设备的价值分析与绩效评价,需要分析维保数据、质控数据、单台利用数据和临床过程数据,可设置自动获取设备的每天的检查量、利用率、开机率、设备检查阳性率、维修时间、维修费用等指标数据,通过实时动态分析实行综合管理。例如,可设置提醒功能,如果某设备维修费超过设备原价的三分之一时,系统能自动追踪到该设备使用年限,提醒是否需要更新设备;通过设置年度保养时间来提醒设备维保,避免遗漏或过期造成浪费;通过某设备相关成本信息的关联,如关联特定的耗材成本、特殊技能医技人员的人力成本等,生成绩效报表;通过对本院历史数据的纵向比较、行业间的横向比较,综合分析使用效能,进一步挖掘潜力。
  3.加大信息系统之间的互联互通,实现信息化流程管理
  固定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涵盖了有关预算、采购、验收、入库出库、领用、调拨、维修、盘点、折旧计算、处置、评估、处置收入等诸多环节。固定资产信息系统应当与预算系统、OA审批系统、采购系统、合同系统、会计核算系统等深度联通,形成具备综合功能的管理平台。例如,以预算系统为起点,通过OA系统审批固定资产采购计划,选用恰当的采购方式,进入采购系统正确执行采购程序,将签约纳入合同系统,实物验收、入库、领用出库纳入库房管理,使用、维保、调拨、盘点纳入资产管理,折旧、处置收入衔接至会计系统。通过系统间的数据调用,形成完整的信息链条,通过跨部门查询、统计与数据追踪,实现固定资产审批、处理、监管全过程、全周期的信息化管理。
  4.内控视角设计、搭建固定资产信息平台
  内部控制应当建立在业务基础上,将内控要求嵌入业务流程,内控信息化与业务信息化同步建设,从内控角度设计、搭建固定资产信息平台。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往往存在数据传递不及时、审批不规范、业务处理不正确等问题,需要建设统一的平台管理,加强使用部门管理责任,通过梳理业务流程与部门职责,按岗位职责合理配置系统权限,及时发现和应对可能存在的内控缺陷。例如在自动生成设备使用情况分析报表时,可设计数据钩稽、比对与异常数据提醒功能,若发现某医用设备状态为正常使用,但开机率低下甚至为零,则说明可能存在设备闲置甚至实物毁损灭失,应进一步调取系统内固定资产处置数据,追踪是否存在未经审批的提前处置。
  随着医保付费制度的深化改革,公立医院不断回归公益属性,大处方、大检查会越来越少,服务化、智能化成为公立医院发展新的方向。未来医院建设会有越来越多的自动化设备、导诊机器人、手术机器人、智能病房建设,固定资产投入不断增加。医院固定资产内部控制不仅要关注合规性,还要注重国有资产的效益型。必须依托固定资产信息平台,加强采购前论证、使用中的效益评估,提升固定资产管理效能。
  随着国有资产管理“大资产”的管理理念日渐深入,国有资产区域横向管理整合的趋势不断加深,随着区域医疗集团组建、以资产为纽带的医联体建设,公立医院固定资产信息化平台将不断发挥重要作用。公立医院应当抓住契机,从本院实际出发,不断推进信息化建設,提高资产管理效能。
  参考文献
  1.李晓乐.浅谈固定资产信息化建设.财经界,2019(12).
  2.王连鹤,邓莉,龙朝杰.HERP系统在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管理中的应用分析.中国管理信息化,2018(21).
  3.张玢,边防.浅析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的内控信息化.中国管理信息化,2018(21).(责任编辑:兰卡)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24197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