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原新生儿窒息复苏与护理干预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目的:分析高原新生儿窒息复苏与护理干预。方法:本研究对象为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来院治疗的60例高原新生儿窒息患儿,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30例,分别行综合性复苏护理与常规复苏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A组的抢救成功率高于B组;A组生命体征恢复时间与住院时间均短于B组;护理后,两组的阿氏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A组高于B组(P<0.05);A组的并发症率为10.00%,B组为33.33%,差异对比显著(P<0.05)。结论:为高原新生儿窒息者行综合性复苏护理可缩短生命体征恢复时间与住院时间,保证复苏安全,具有较高的复苏成功率。
  【关键词】 高原新生儿窒息;复苏;护理干预
   新生儿窒息是发病率较高的危重症,是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经科学抢救后可挽回患儿生命,但新生儿窒息的致残率高,并发症较多,预后不佳。藏族自治州的海拔较高,平均为3000m,空气含氧量低,且产妇孕期保健意识淡薄,易发生新生儿窒息等不良事件[1]。为此,临床建议实施复苏护理,尽快恢复患儿体征,降低死亡率。本研究对象为60例高原新生儿窒息患儿,旨在探究综合性复苏护理的作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对象为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来院治疗的60例高原新生儿窒息患儿。纳入标准为:确诊为新生儿窒息;新生儿阿氏评分低于3分;胎龄36~42周;家属对研究知情同意。排除标准为:伴有先天性心肺病;窒息时间为6h后;存在肝肾与代谢性疾病;产妇伴水肿和失血性休克等疾病。随机分A组和B組,均30例。其中,A组男17例,女13例;胎龄是37~42周,平均(40.25±0.49)周。B组男18例,女12例;胎龄是36~41周,平均(40.19±0.34)周。两组研究对象基本资料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
  1.2 方法
  B组行常规复苏护理,即病情观察、遵医嘱用药、抢救配合、安抚家属等。A组行综合性复苏护理,具体见下。
  1.2.1 复苏前护理 护理人员备好预热辐射台(预温至30℃~34℃)、吸引管、氧源、听诊器、喉镜和吸引器等设备。分娩时配置1名医护人员,掌握复苏技巧。同时检查复苏器械、抢救药品和氧气等准备工作,使其处在备用状态。
  1.2.2 复苏护理 1)基础护理:新生儿分娩后做好保暖护理,胎肩娩出前,挤出新生儿口鼻内分泌物。胎儿娩出后,擦干身体表面的血迹与羊水,置于预热辐射台上,科学摆放体位,轻度伸仰头部,使颈部处在中立位,适度垫高肩部,打开气道。保证后咽部、气管与喉管处于同一直线,使用小儿吸痰管行吸引处理,清理口咽鼻腔内的分泌物与羊水。2)建立呼吸:新生儿出生后,若无哭声与呼吸,可用手轻弹其足底,使其啼哭。评估新生儿反应,若表现为抽泣样呼吸或是呼吸暂停等症状,则应给予正压通气,频率为40~60次/min。3)恢复循环:正压通气30s后评估心率,若心率为60次/min以下,则行气管插管正压通气并开始胸外按压,按压位置为胸骨下1/3(两乳头连线中点下方),避开剑突。按压深度约为胸骨前后径的1/3,胸外按压和正压通气的比例为3∶1,即90次/min按压和30次/min呼吸,达到每分钟约120个动作,直至心率大于80次/min。
  1.2.3 复苏后护理 监测生命体征,观察其心率、呼吸和皮肤颜色,确保呼吸道畅通,做好保暖护理,科学喂养,若成功复苏应尽早开奶。继续遵医嘱静脉补液,合理使用抗生素。
  1.3 观察指标
  1)观察抢救成功率;2)观察生命体征恢复时间与住院时间等指标;3)记录护理前后的新生儿阿氏评分(包括肌张力、呼吸、心率、刺激反应和皮肤颜色,共10分,分数越低,窒息程度越严重;4)观察颅内出血、吸入性肺炎和心肌损伤等并发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与计数资料分别采用t检验与卡方检验,P<0.05则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抢救成功率
  A组的抢救成功率为93.33%(28/30),B组为73.33%(22/30),A组抢救成功率高于B组(χ2=4.320,P=0.038)。
  2.2 对比临床指标
  A组生命体征恢复时间与住院时间均短于B组;护理后,两组的阿氏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A组高于B组(P<0.05)。见表1。
  2.3 对比并发症率
  A组的并发症率为10.00%,B组为33.33%,差异对比显著(P<0.05)。见表2。
  3 讨论
  新生儿窒息即成功娩出胎儿1min后,新生儿无呼吸,或呼吸不规律,但有心跳的病理状态[2]。新生儿窒息是临床危重症,是胎儿窒息在宫外的连续性表现。藏族自治州的海拔较高,孕期使孕妇的新陈代谢加强,且胎儿发育需要较多能量,使氧消耗升高约20%,进而导致孕妇患有低氧血症,使胎儿缺氧。加之该地区多为农牧民群众,思想较保守,不具有产检意识,会明显提高宫内窘迫几率,导致新生儿窒息[3]。此时,应给予科学抢救和规范化护理,复苏护理是纠正窒息的有效方式。复苏前准备的目的是提高抢救效率,赢取最佳抢救时间。复苏护理中,保暖护理可避免因高原地区的寒冷刺激使患儿血管痉挛,加重窒息程度,而体位护理和分泌物清理可尽快纠正窒息症状[4]。建立呼吸可刺激新生儿的呼吸反射,针对患儿窒息程度采取个体化复苏方法。必要时可进行胸外心脏按压,以恢复循环功能。复苏后护理要求继续监测生命体征,根据新生儿情况合理喂养,并进行后续治疗。
  本研究结果中,A组的抢救成功率(93.33%)低于B组(73.33%);生命体征恢复时间与住院时间均短于B组;阿氏评分高于B组;并发症率(10.00%)低于B组(33.33%)(P<0.05),说明综合性复苏护理可提高抢救成功率,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总之,高原地区的气候与地理环境特殊,新生儿窒息症状较重,需要立即复苏,保证新生儿生命安全。
  参考文献
  [1] 王蒙,易彬,王燕侠,等.甘肃甘南高原地区新生儿窒息影响因素分析[J].中华新生儿科杂志(中英文),2018,33(05):364-367.
  [2] 李春萍,姜洪霞.新生儿窒息的复苏与护理[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3,11(01):106.
  [3] 李越.高原新生儿窒息431例临床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3,(11):559.
  [4] 官明华.高原地区应用PDCA方法在新生儿窒息复苏护理中的效果观察[J].高原医学杂志,2018,28(02):51-5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25435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