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理解儿童的意图和需要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黄进

   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做过一个非常著名的实验:他将硬币呈现给来自不同社会阶层家庭的儿童,让两组儿童评估判断硬币大小,结果发现处于贫困阶层的儿童倾向于过高估计硬币的大小。也就是说,儿童的意图和需要会影响他们对事物的感知,他们对硬币尺寸的估计与他们对钱的感受相关联,而对钱的感受又受他们家庭社会经济条件的影响。这个实验巧妙地揭示了一个我们容易忽略的事实,那就是我们每个人体验到的世界是不一样的,即便是相对客观的依靠视觉的观察,结果也仍然如此。还有一个因在家庭中受到创伤而对人怀有敌意的14岁孩子的案例,那个孩子把小数看成“切碎的数字”,把代数中的约分看成“消灭等式两边的数字和字母”。布鲁纳阐释道,意图和需要会形成人的一种“优势隐喻”,影响到人观察世界的方式。
  细细想来,不正是如此吗?即便不涉及经济阶层、性别差异等这些宏大话题,日常生活中也体现了这一原理。当我们饥饿的时候,白米饭都香气扑鼻;当我们心情好的时候,天也显得格外蓝。我孩子小的时候因为迷恋桥梁,几乎可以从环境中任何一处找到桥的意象,语言表达也偏好于使用桥梁的隐喻,而大人往往很难有此发现和感受力。我们常常高估了自己把握的“客观性”,高估了自己的理性,容易误以为大家都生活在一模一样的概念世界里。
  这一切都说明,一个人的意图、需要、愿望是多么重要,我们看到什么,很大程度上和我们心里有什么是紧密关联的。而这种看待世界的方式几乎就是我们最日常、朴素的方式。我们能在短时间里调节控制自己的行为,却很难在短时间里改变自己的观念和倾向,因为在很大程度上观念和倾向是隐蔽的、很难觉察的,它往往不仅影响我们的思想,更影响我们的感觉、直觉、情绪。比如,成人看待儿童时,就容易受到自己的意图和需要的影响。教师在观察儿童的时候,容易观察到他们“不守规则”“不会合作”“注意不集中”,甚至为此而着急和恼怒,这难道不是因为我们下意识里把儿童当成“小大人”在看待,认为他们应该理解我们的教学目标,应该具有和我们一样的认知吗?地位的不平等又使得我们将这种不理解归咎于儿童的“不成熟”“不听话”,而没有意识到是我们自己观念本身存在问题。
  日常生活中,对于还不会说话的婴儿,成人常常会根据他的表情、眼神、动作去理解并与之交流,比如:“你是想要这个?你喜欢它?哎,真的,你喜欢这个小鸭子啊!好,妈妈拿给你……它会叫是不是?看你开心的!”成人这一连串的询问、猜测、展示、解释,都明确地指向了婴儿的意图和需要。而当儿童开始比较熟练地使用语言时,成人似乎非常容易放弃那种为了理解儿童而做的努力,转而要求他们理解和服从:“我说了很多遍了,你怎么还不懂?”“你必须完成这个活动!”“别人都会,你怎么不会?”成人发生这种转变的原因或许是复杂的,但结果须放在心上:只有努力理解儿童的意图、需要、愿望,成人才能更有效地与儿童沟通。
  还记得在一次教学活动中,教师是如何努力地创设情境让孩子们学习“数的分解”的。她用了精心设计的教具,试图将孩子们的注意集中在“如果两个小朋友分苹果,3是如何可以分为2和1的”,以此类推。可孩子们却始终关注“如果每人一个苹果的话,多的那个怎么分”的问题,他们对此保持了极大的兴趣和讨论的热情。一个孩子认为应该“一人一个,还有一个用刀切,一人半个”,另一个孩子觉得自己的办法特别好:“把苹果全部打成果汁,一人一杯!”眼看着没法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只好规定不能破坏苹果,最后终于有个孩子帮忙解了围:“那就这样吧,一人一个,多出来的看谁表现好就给谁!”通过这个案例,大家看到教师设定的教学目标与儿童意图、意愿之间的分歧了吧?教师希望借分苹果的情境来引导儿童掌握一个固定和标准的知识点,而在儿童那里却形成了一个“如何公平分配”的问题情境。要知道,“公平”对于在集体生活环境中的儿童来说,是一个多么重要的、可被感知的、切身的价值观念啊!
  其实,很多教学活动设计上的问题,都和我们没有去体察、理解儿童的意图、意愿、情感有关,所以难免只能靠環环相扣的计划和预设来实行控制。即便我们用了“儿童化”的语言,设计了“游戏化”的情境,但如果依然没有为儿童满足自己的需要和实现自己的意愿留下空间,没有形成源自儿童的真实问题情境,那么我们还将继续在儿童探索和成人指导之间竖起壁垒,在“游戏重要”还是“知识技能重要”之间徘徊和纠结。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26637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