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共生理论下高职院校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复合型人才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发展方向。从共生理论角度对高职院校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共生单元、共生模式及共生环境进行分析,提出高职院校复合型人才培养“一体化互惠共生”模式,即共生单元在共生环境内既具备独立性质又全方位相互作用,分工与协作在物质信息和能量的生产和交换上更密切,共生单元之间实现对称性分配的功能,并在进化机会和进化成本上具有同等性。通过充分发挥政府、高职院校、企业等共生单位的功能,创新一体化共生、互惠共生模式,优化政策、经济、资源和空间等共生环境,推动高职院校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优化升级,促进我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
  关键词:共生理论;“一体化互惠共生”模式;复合型人才;高職院校
  基金项目:2017年广东高校省级重大科研项目“职校生就业城乡差异与精准帮扶研究”(项目编号:2017WZDXM027)
  作者简介:陈丽君,女,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技术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张晓霞,女,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2018级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技术教育学、职业教育原理。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47(2020)06-0053-10
  信息化时代和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要求企业需具有差异化和个性化的核心竞争力,同时对企业人才的能力和素质也提出了更高要求。未来企业员工不仅要坚守在生产线旁,还将在设计、营销、推广及售后等岗位上发挥作用。当企业机械化与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对重复操作类工人的使用率随之降低,具备多元的知识储备和交叉学科背景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的作用变得尤为突出。
  目前,学界对于复合型人才还没有统一的界定。浦毅认为,复合型人才应具备“多接口”“一专多能”的特点,能够精准了解每个岗位职业能力间的关系和规律,并能从多维度、多角度、多方面灵活分析和处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1]。谢健指出,复合型人才是指专业迁徙能力较强的一专多能型,集知识、能力和技能于一体的人才[2]。尽管各方解读不同,但大多数学者认为复合型人才是指不仅在某主要领域有着出色的工作表现,在其他领域也拥有相当的知识储备,并能够对这些知识加以灵活运用的集知识复合、能力复合和思维复合等多方面于一体,具备知识结构广泛、适应能力强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3]。
  中国制造2025要求大力培育复合型人才,坚持把人才作为制造业强国的基础,加快培育制造业发展紧需的专业技术人才、高层次的复合型人才[4]。2019年,《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提出“实施1+X证书制度,深化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培训模式改革”,实质就是通过将核心内容与单项技能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来培养具备核心职业能力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5]。同年6月,教育部职成司出台《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指出:“规范人才培养全过程,加快培养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高职院校是我国各类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在复合型人才培养中担任着重要的角色,其培养的知识创新型与技术型人才是推动我国社会生产变革的重要力量,但在培养模式、培养质量、培养主体等方面仍然存在较大的问题,因此,研究尝试从共生理论的视角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探索出一套培育高素质、高技能的复合型人才模式。
  一、共生理论
  (一)共生理论内涵
  1879年,德国生物学家德贝里(DeBary)第一次在生物共生现象中提出“共生”(symbiosis)一词,猫与三叶草的关系就是生物系统中共生现象最好的体现。相传蜜蜂、姬鼠、猫和三叶草在生物系统中共生,蜜蜂在三叶草的花粉传播中承担搬运工的角色,姬鼠食蜂蛹,猫吃姬鼠,因此,如果猫数量增多则姬鼠减少,蜜蜂得以繁殖,故而三叶草就会长得更茂盛,猫与三叶草之间的依存就是生物系统中的“共生”[6]。随后苏联的生物学家Faminstsim等人对“共生”进行了补充和升华,认为共生是不同生物因某种具有相同性质的物质而关联的。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后,研究者们发现人类也是共生生物,至此共生理论在社会、经济、管理学等多个领域广泛应用。通过梳理共生理论在我国的应用发现,目前共生理论在我国教育领域主要应用于道德教育、教师专业发展、教育管理等方面,将共生理论应用于人才培养的研究较少,因此,将共生理论应用于研究高职院校复合型人才培养具有较大的理论意义和实际价值。
  (二)共生三要素及其关系
  共生是由不同种属的共生单元在共生环境的影响下,根据特定的共生模式相互依存、共同生长的良性状态。共生理论主要由共生单元、共生环境、共生模式三个要素相互影响和作用而构成。
  1.共生单元。共生单元是构成共生体系进行能量交换的基础,是组成整个共生体的最基本条件[7]。在不同的共生关系和不同层级的共生系统研究中,共生单元的本质和特点是不同的。
  2.共生模式。共生模式是指在共生环境的影响下,共生单元之间彼此影响或结合的形式[7],是共生单元之间共生作用强度的反映,所有系统的共生关系都是通过行为方式和共生程度两大维度具体结合的。共生模式与共生环境的变化具有同步性,不同形式的共生模式构成了广泛的共生体系。共生模式主要分为组织模式和行为模式。
  共生组织模式包括点共生、间歇共生、连续共生和一体化共生模式。点共生模式是指在某时刻共生单元之间产生的一次性合作,多发生在主体之间的初次合作阶段,共生关系不稳定且具有随机性。随着共生环境变化,共生单元之间的合作有可能逐步转化为间歇共生模式,即在一定时间间隔内共生单元之间可能会发生多次合作关系,共生关系趋于稳定。连续共生模式是指共生单元在一段时间内合作的长期性,共生关系更加牢固,各共生要素相互作用程度更高。一体化共生在共生组织模式中处于最高级态,指共生单元之间共生要素循环往复流动,形成长久的战略伙伴关系,共生单元之间形成高度融合的多方交流机制[8]。   共生行为模式包括寄生共生、偏利共生、非对称和对称互惠共生模式四种。寄生共生是共生行为模式中最初级状态,指共生单元之间可能会因为实力不均、目标不同等各种因素而导致共生单元一方寄生于另一方的现象。偏利共生模式是在寄生共生模式的基础上演化的新模式,其特点是双方共生对一方有利同时对另外一方无害,双边双向交流,具有利他倾向。非对称互惠共生是共生单元之间多边多项交流,相互依存程度较高,但存在着利益分配不均衡的现象[9]。对称性互惠共生模式的稳定性最强,各共生单元之间的实力均衡,各共生单元处于最佳的共生状态中,各自的优势高度互补,利益高度耦合,信息和能量都达到最高效率的状态。
  3.共生环境。共生关系并不是在真空的环境中产生的,而是共生单元受到不同环境的影响而相互作用所产生和发展的。在生物系统中,共生环境一般指物种生存所必须的大气、水、土壤等。在其他领域共生环境是指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下影响共生单元和共生模式的各种因素的总和。共生环境相较于共生单元和共生模式来说是外生的,具有持续的波动性和不确定性。
  4.共生三要素的关系。在共生理论中,共生单元是根基,共生模式是要害因素,共生环境是重要条件。共生理论强调环境与单元之间的相互作用,并指出共生单元对共生环境具有能动作用。共生关系的形成并不仅是三个共生要素之间的简单叠加,任何一种共生关系都是通过共生单元、共生模式、共生环境三要素组成并且相互发生作用的结果。
  二、高职院校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共生要素分析
  共生具有要素多元、结构复杂等特性,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本质上是一种学科知识交叉、学科背景融合、院校资源相互流通、培养主体协同共进的模式,共生理论的特质是共生单元之间通过要素互换,促使双方完成互惠互利的共生演化。因此,運用共生理论探索高职院校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具有现实可行性,有利于克服单一主体培养不足,理顺高职院校复合型人才培养主体间的协同关系,整合以及合理配置主体间的多元要素,促进高职院校复合型人才培养要素流动,从而增强高职院校复合人才培育能力。我国当前关于高职院校复合型人才的研究成果相当丰富,但经验色彩浓厚,缺乏必要的理论支撑,因此,从共生的视角探析高职院校复合型人才培养为其提供了良好的理论支撑,为高职院校复合型人才培养构建一体化互惠共生模式(见图1)。
  (一)高职院校复合型人才培养共生单元
  高职院校并非是一个封闭的教学单位,其复合型人才培养共生单元也并非是单一的,政府、高职院校和企业构成了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共生单元。政府在高职院校复合型人才培养中首先起到一个调和作用,为企业与院校的合作牵线搭桥,通过政策和拨款等方式支持和确保高职院校与企业协同培养复合型人才顺利进行。高职院校拥有深厚的理论背景、系统的学科知识、丰富的教学经验、高端的创新人才,能够将新的知识、方法和原理快速、系统、全面地普及和传播,引领知识更新与技术发展,高职院校先进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学科体系及突出的科研能力是政府和企业无法比拟的。企业作为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又一主体,其优势在于将市场的信息及时反馈给学校,为高职院校复合型人才提供教学场所、专业师资以及顶岗实习机会。同时,也享受着高职院校复合型人才培养为企业带来的收益,节省人力成本,推动企业技术变革和发展创新。高职院校、企业和政府通过优势互补形成新的共生能量,三者之间的知识、资源和资金在共生单元之间流动,通过循环、演化而发展成为一个完整的共生体系,增强共生单元之间的稳定性,提高高职院校复合型人才培养的能力。
  (二)高职院校复合型人才培养共生模式
  高职院校复合型人才培养共生模式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国家政策、经济水平、空间、资源环境等共生环境变化从“低阶”到“高阶”不断进化的过程。高职院校复合型人才培养共生模式主要基于共生组织模式和共生行为模式两个维度分析(见图2)。
  1.共生组织模式分析。就共生组织模式而言,高职院校复合型人才培养随着共生环境的不断变更经历了点共生—间歇共生—连续共生模式,最终的演进方向是一体化共生(见表1)。
  (1)点共生模式。在复合型人才培养初期,共生关系并未完全建立,政府、高职院校和企业之间的合作并无共生意识,三者之间共生的形式常常是单次协同培养复合型人才。比如,高职院校与企业的点共生模式主要体现在政府颁布的阶段性实施文件、专业讲座以及招聘会等方面。点共生模式下,政府根据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颁布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文件,当培养人数饱和后文件作废;院校聘请企业的专家到学校开展学术讲座,学校到毕业前期邀请企业参与校园招聘会,此类合作往往是一次性、不稳定的,存在时间短,缺乏较强的指向性,如果不进一步合作互动,那么共生关系将会终止。
  (2)间歇共生模式。高职院校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间歇共生是在点共生的基础上进化出的更为高级的合作模式。在一定的时间内,政府、高职院校和企业三者会发生多次合作,共生关系趋向稳定,比如论坛、顶岗实习、现代学徒制等。政府为学校和企业搭建一个合作的平台,建立复合型人才培养协会,指定专门的政府部门定期举办复合型人才培养论坛;企业为高职院校复合型人才提供顶岗实习的岗位,为高职学生和教师提供搭建现代学徒制的桥梁,当学生毕业时二者师徒关系终止。与点共生模式相比,间歇共生模式表现在合作时间的随机性有所下降,合作的内容更加丰富,合作深度更强,但是从举办论坛、顶岗实习和现代学徒制的效果看,仍然缺乏长期性和稳定性。
  (3)连续性共生模式。随着政府、高职院校和企业三者合作的广度与深度不断拓展,高职院校复合型人才培养走向了连续性共生模式。在连续性共生模式中,高职院校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共生单元之间的合作是持续和稳固的,主要体现在兼职教师、订单式培养和在职培训等方面。学校直接从企业招聘专家作为培养复合型人才的教师,高职院校与企业签订培养协议,实行订单式培养,专门为企业输送复合型人才,同时,承担着为企业员工进行理论培训的重任,而在校教师也可深入企业参与企业专业知识培训,这种合约式的合作是长期连续的。持续性的合作可提高双方信息传导的有效性,增强双方了解程度,为双方合作带来质的变化[10]。在此基础上,共生单元之间从混沌合作到有序共生的状态,共生模式开始向一体化共生迈进。   (4)一体化共生模式。一体化共生是共生组织模式中的最高级共生状态,在此模式中,政府、高职院校和企业全方位相互作用,在特定区间内已成为具备独立性质和功能的共生体,共生能量的生成和分配均已实现一体化,共生关系稳定性较强。在复合型人才培养中,三方培养主体拥有共同的人才培养目标,共同为高职院校复合型人才培养提供教学资源,完善课程体系,共同改变过去高职院校复合型人才培养片面化的现状。高职院校复合型人才培养主体三方权责分明,其中政府发挥宏观作用,在企业与高职院校间搭建桥梁,整合市场所需复合型人才的数量和结构,确保高职院校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和目标与企业和社会更合理和有效对接,为高职院校提供资金和制度保障,解决高职院校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后顾之忧。政府也可以因此解决社会技能型人才短缺和人才培养与岗位缺口不匹配的矛盾,缓解社会就业压力,提高高职毕业生的职业能力,加快我国社会经济转型升级和发展的速度。高职院校可以实时掌握市场和企业需求,及时更新培养方案,整合优秀教学资源,为复合型人才培养提供教学保障。企业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为高职院校提供实时的人才需求和反馈信息,为高职院校复合型人才提供优质的专业师资和实践基地,提供外部保障。同时,高职院校也可以为企业积累和培养复合型人才,节省人力资源开支,为企业带来更多效益和创新。三方培养主体充分发挥自身的主体功能,在相互作用中促进资金、技术、教学资源等全方位融合和交流,打破短期合作的共生关系,建立高职院校复合型人才培养共生模式的长效机制。
  2.共生行为模式分析。从高职院校复合型人才培养共生单元之间的利益分配以及随着时间推进共生行为模式的状态演进看,共生行为模式经历了寄生共生—偏利共生—非对称互惠共生模式的演进,最终的演进方向是对称互惠共生(见表2)。
  (1)寄生共生模式。此模式下,政府、高職院校和企业之间并不产生新能量,而是其中一方提供能量,另一方获取能量[11]。高职院校复合型人才培养初期,我国的校政企三方主体是独立的,高职院校仅作为将复合型人才输送到市场的输送者,而政府与企业是复合型人才的接收者,三者之间是相互隔离的,仅存在着单向的输出和接收的关系,不会提高高职院校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效益,表现为高职院校无偿为企业和社会培养复合型人才。比如,企业仅在毕业季接受高职院校的邀请参与人才招聘会,招聘部分复合型人才。
  (2)偏利共生模式。偏利共生模式往往被视为寄生共生向互惠共生过渡的状态[12]。与寄生共生特点相比,偏利共生模式中,政府、高职院校和企业相互作用会产生新的共生能量,但仅被其中一方所享,其他两方不会产生收益,也不会有害处。在偏利共生模式中,高职院校、政府和学校三方处于一种无合作与规范合作之间的状态,教育政策虽然倾向于高职院校,但不会对企业本身的生存与成长产生影响。高职院校仍然是复合型人才培养的主体,政府颁布政策明确要求企业参与高职院校复合型人才培养,但是企业参与度不高,缺乏主动意识,内生驱动不强。比如,校企合作班的开设可以保障高职院校培养的复合型人才的就业问题,且不会给企业带来任何损失,企业甚至可能会从中获利,但是在高职院校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和方式上,政府与学校、企业与学校均不能达成一致,处于既希望相互合作但又互相推卸责任的矛盾中。
  (3)互惠共生模式。在互惠共生模式中的政府、高职院校和企业之间相互作用产生的能量不会被一方独享,而是根据共生规则均衡分派[12],分为非对称互惠共生和对称互惠共生两种形式。
  非对称互惠共生是生物圈和人类社会影响最广的共生类型,是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复合型人才培养最为普遍的形式。高职院校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非对称互惠共生模式是指在复合型人才培养中,政府、高职院校、企业三方以分工为基础合作,但是三者相互作用而产生的能量的分配和它们实际付出不完全一致平均。一方面,政府、高职院校和企业之间存在着多方面的信息与能量的交流,三者在培养目标、教学资源、政策保障、资金支持等方面构建一种互补的介质,形成一种稳定的共生模式。另一方面,又由于相互之间的权益分配、单位性质等差异造成共生单元之间始终会存在一方弱于另一方,即非对称的共生关系。如我国目前对高职院校复合型人才培养正在实行的产业学院和职业教育集团等,往往是高职院校在培养上付出多一些,得到却少一些;政府企业在培养过程中参与少一些,得到多一些。这种能量分配不对称,往往容易造成双方共生关系的破裂。
  对称性互惠共生是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最理想共生模式。政府、高职院校和企业三方协同培养复合型人才产生新的能量,根据公平定律实行公平分配,体现互惠性和共享性。政府通过推动企业和高职院校的共同合作,有效提升了我国高端复合型人才队伍的质量,促进了社会发展和进步。高职院校发挥自身培养人才的本能,借助企业参与提高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匹配性,促进复合型人才与社会发展的衔接;企业通过与政府和学校的合作,在获得政府支持的同时高职院校为企业输送高端复合型人才,促进企业技术更新与变革,节省人力资源培养成本。比如,合资企业、科技城的建立。高职院校在人才培育、资本和成果等方面与企业的生产要素结合成为合资企业 ,实现工学一体的办学模式。由高职院校与企业合建的科技城能够使企业和高职院校之间进行相互辐射,同时按需与多个企业、高职院校达成合作,推动复合型人才培养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崛起。
  一般来讲,由于政府、高职院校和企业三者在性质、功能等方面存在差异,因此,在复合型人才培养中地位不等,绝对的利益均衡分配很难做到,但一旦分配均衡则可减少培养主体间的冲突,增强共生关系的稳定。从长远来看,互惠共生是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必然选择,三者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实现互惠共赢,推动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三)高职院校复合型人才培养共生环境
  影响我国政府、高职院校和企业培育复合型人才的各种经济、政策、资源和空间因素的总和就是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共生环境。共生单元之间产生作用不是在一个封闭的系统内,而是需要一个适宜的环境。优质的共生环境可以提升共生单元间的协作效力,进而提高高职院校复合型人才培养成效,反之则会阻碍高职院校复合型人才培养。共生环境越趋于完善,对共生单元的刺激作用越明显,越有利于我国复合型人才培养。   1.政策环境。政府在复合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往往是在政策文件中体现自身宏观引领和统筹规划的作用,政府通过出台相关教育政策去引导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研究,激励企业的参与度,摸索出一条适合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的高职院校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
  2.经济环境。经济环境是高职院校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外部需求。在我国产业转型升级、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急需具备多知识背景、随插随用的复合型人才,这为高职院校复合型人才培养提供了依据和方向。但如果经济结构不完善,产业结构不合理,便会对高职院校复合型人才培养产生反向作用。
  3.资源环境。资源环境是高职院校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重要内部保障。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存在优质教育资源稀缺与不断增多的学生需求之间的矛盾,高职院校复合型人才培养要与企业提供的市场、岗位和师资等资源相互流通,与政府资金、政策、制度资源等相互流通,为高职院校复合型人才培养营造良好的资源环境。
  4.空间环境。在空间环境中,一定范围内高职院校和企业分布的密集程度影响着复合型人才培养共生关系的强弱,分布密集则容易建立共生关系且稳定性较强,如科技城、大学城等充分利用地域资源构建共生关系。而空间得以建立,需要政府的资金和政策支持,并且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
  三、高职院校复合型人才“一体化互惠共生”模式实施策略
  当前,我国复合型人才的缺口较大,培养速度滞后于社会经济发展速度,因此,可以从共生系统的角度考量,为我国复合型人才培养探索一套“一体化互惠共生”模式,解决人才缺口与社会发展的矛盾。该模式具有以下特征:一是政府、高职院校和企业三方既具备独立性又全方位相互作用;二是三方的分工与合作在物质信息和能量的生产与交换上更密切;三是三者之间实现对称性分配,并在进化机会和进化成本上具有同等性。因此,一体化对称性互惠共生是效率最高、最具凝聚力且最稳定的共生形态。本文分别从组织维度和行为维度为我国复合型人才培养建立“一体化互惠共生”模式提出相应的实施策略。
  (一)凝聚共生力量,推动复合型人才培养一体化发展
  1.强化共生单元的主体功能。政府是高职院校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协调者,要强化政府在复合型人才培养中的责任。政府在高职院校和企业之间起着协调和约束的作用,要发挥政府“看不见的手”的宏观调控作用。一方面,政府要对高职院校给予政策和资金上的扶持,设立高职院校复合型人才培养专项基金,同时监督和检阅高职院校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质量和水平,为高职院校复合型人才的缺口做出总体规划;另一方面,政府要引导企业积极参与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推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学科建设与产业结构和经济的适应性发展,平衡企业与高职院校的利益,鼓励企业深入参与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中,实现复合型人才与产业需求无缝连接。
  高职院校是复合型人才培养的主阵地,要提高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积极性和动力,首先,要积极参与企业的发展规划制定和指导,实时了解企业的发展方向,做到人才培养与企业岗位需求的同步发展,对市场具有预警性;其次,要设立行业和企业参与的学科专业评议制度,确保所开设的复合专业培养的人才能够实时满足行业和企业的需求。
  企业作为高职院校复合型人才培养的联合主体,需强化自身的主体作用。一是要深入参与高职院校复合型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确保高职复合型人才的职业能力能够满足企业中国制造的产业背景和时代需求;二是要为高职院校提供教学实训基地,提高顶岗实习质量管理,在确保学生权益的基础上考虑企业利益。
  2.构建多样稳定的共生平台。稳定的共生平台是高职院校复合型人才培养共生单元之间相互交流合作的窗口,是政府、高职院校和企业相互共生作用的依托。我国复合型人才培养应加强政府、高职院校和企业之间的沟通机制,协商解决在复合型人才培养中的问题,共同制定推进复合型人才培养的规划和措施,充分利用现有的共生平台,搭建新的交流平台。第一,充分利用现有的多边协同合作组织,比如校企合作指导委员会,由校企双方负责人、政府有关负责人和有关专家组成,共同制定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和规划;第二,发挥政府、高职院校和企业三方主体各自的独特作用,落实好三者之间资源互通、信息融通的合作交流平台,打造多渠道、多形式的共生平台。比如我国目前除了正在积极打造的产业学院、职业教育集团外,还可以成立专门的校企共建复合型人才培训集团等,最大程度上减少政府、高职院校和企业之间交流合作共生的阻碍,构建集政府管理、教学、企业与社会服务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高水平综合性共生平台。
  (二)优化共生组织模式,释放复合型人才培养互惠共生动力
  1.平衡内部利益机制。高职院校复合型人才培养共生关系中相互作用与所产生能量的分配是否平衡对共生关系是否稳定具有决定性作用。非对称的互惠共生模式将会影响共生关系的稳定性,处理不当甚至会导致一方退出合作,共生关系破裂。因此,建立高职院校复合型人才对称性互惠共生模式必须要建立良好的利益分配机制,充分考虑政府、高职院校和企业各自的利益诉求。一方面,坚持利益共享原则。共生主体三方要本着互利共赢原则,充分征求对方的意见,考虑对方的实际需求和实际利益,共同协商均衡分配三者相互作用所产生的经济利益和社会利益。另一方面,要坚持责任共担原则,在收获利益的同时要落实必须承担的相应责任。培养主体可建立约束机制,对复合型人才培养加以约束。比如建立“契约机制”,通过签署协议,核算共生合作的风险系数,按照所承担风险高低来分配利益获取的多少,平衡利益分配的比例。政府统筹复合型人才培养缺口,企业明确复合型人才就业途径,而高职院校则负责承担主要的在校培养责任,三者权责明确。
  2.构建高效的共生环境优化机制。从共生系统演进的逻辑和路径看,互惠共生是共生单元在共生环境的影响下,协同作用的综合过程。共生环境对特定的共生关系而言,会呈现出正向、中性和负向三种影响,这三种影响随共生环境改变而动态变化[13]。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共生环境包括教育政策、经济环境、资源环境和空间环境等。政府、高职院校和企业要为复合型人才培养营造良好的正向激励的共生环境,避免共生单元之间的恶性竞争引起负相抑制的共生环境,从而影响共生关系的演化。具体做法包括:第一,增强政策的引导力度。政府应出台相应的政策和规章制度来促进复合型人才培养变革,提高专项资金投入力度。第二,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高职院校培养的复合型人才是为我國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而服务的,人才要求随产业结构调整而发生动态变化,因此,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完善我国经济制度,有利于高职院校复合型人才培养方向和类型更加明确。第三,政府和企业要积极参与到复合型人才培养中,发挥自身的主体作用,为复合型人才培养提供优质的教学资源。第四,政府要为高职院校和企业提供制度保障和资金支持,建立集多所高职院校和企业于一体的科技城,克服校企在空间上产生的隔阂和交流不便,提高共生关系的稳定性。   高職院校复合型人才培养共生体系是一个系统的、全面的人才培养体系,贯穿了人才的输入、培养和输出的全部过程。共生环境根据市场和社会的需求决定高职院校培养复合型人才的目标和定位,共生模式为我国复合型人才提供创新高效的教学机制和培养模式,最后经过共生单元—共生模式—共生环境的流程,使高职院校在培养具有知识复合、思维复合和能力复合的复合型人才上更有成效。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不论是政府、高职院校还是企业都应重新审视自身在复合型人才培养中扮演的角色,改变传统的、单一封闭的人才培养方式,根据院校的特色及社会需求,创新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创造多元化的复合型人才培养路径。
  参考文献:
  [1]浦毅.高职院校智能制造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 教育与职业,2019(16):48-52.
  [2]谢健.地方本科高校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37(36):3-5.
  [3]李尔熵.基于胜任力模型的XC公司复合型人才招聘体系优化研究[D].长沙:湖南工业大学,2018:12.
  [4]许艳丽,李资成.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高职院校复合型人才能力培养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7(20):5-9.
  [5]徐国庆,伏梦瑶.“1+X”是智能化时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创新[J].教育发展研究,2019,39(7):21-26.
  [6]闫慧,李爱菊.共生理论视域下社区体育发展路径研究[J]. 体育文化导刊,2019(7):60-65.
  [7] DEBARYA.DieErscheinung DerSymbiose[M].Strassburg:VerlagVon KarlJ.Trubner,1879:35.
  [8]毛才盛,田原.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产教融合发展路径:共生理论视角[J].教育发展研究,2019,39(7):7-12.
  [9]刘志辉.政府与社会组织关系:从非对称性共生到对称性互惠共生[J].湖北社会科学,2015(9):23-30.
  [10]谢卓华.共生理论视角下广西与东盟新闻合作的模式演替与优化路径[J].广西社会科学,2017(11):34-38.
  [11]闫建璋,李静.高校与地方政府、中小学协同培养教师新机制形成机理探析——基于共生理论的视角[J].当代教育科学,2018(7):49-55.
  [12]袁纯清.共生理论——兼论小型经济[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1998:25,32.
  [13]李姿,陈伟.共生理论视阈的“技—职”关系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8,39(13):33-37.
  [责任编辑    刘素萍]
  Research on the Cultivation Mode of Inter-disciplinary Talent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under the Theory of Symbiosis
  CHEN Lijun, ZHANG Xiaoxia
  Abstrac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industrial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cultivating inter-disciplinary talent is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talent cultiv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ymbiosis theory,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symbiotic unit, symbiotic mode and symbiotic environment of inter-disciplinary talent cultiv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put forward the model of "integrated reciprocal symbiosis" of inter-disciplinary talent cultiv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hat is, symbiotic units have both independent nature and all-round interaction in symbiotic environment. Division of labor and cooperation are mor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production and exchange of material information and energy. Symbiotic units realize the function of symmetrical distribution and have the same evolutionary opportunity and cost. In the future, we should give full play to the functions of government,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enterprises and other symbiotic units, innovate the integrated symbiotic and mutually beneficial symbiotic mode, optimize the symbiotic environment of policy, economy, resources and space, promote the optimization and upgrading of inter-disciplinary talent cultivation mode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promote the transformation of China from a "big manufacturing power" to a "strong manufacturing power".
  Key words: symbiosis theory; "integrated reciprocal symbiosis" model; inter-disciplinary talent;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30021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