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深圳产业结构优化与区域协同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建区四十年深圳取得了翻天覆地、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在培育核心经济动能方面逐步形成一个全新的路径模式。深圳在“双区驱动”的背景下,发挥深圳高科技产业的既有优势,加快先进制造业结构调整,布局未来新兴产业,突破与港澳协同发展遭遇瓶颈,实现特色产业的区域协同模式。
  关键词:深圳产业;结构优化;区域协调
  基金项目:广东省教育厅“十三五”青年创新项目(编号:6019210035S)
  1.深圳产业发展转型背景
  1.1深圳“双区驱动”战略定位
  2019年2月,《粤港澳大湾区规划纲要》分别对香港、澳门、广州、深圳四个核心引擎城市进行差异化定位。深圳“发挥作为经济特区、全国性经济中心城市和国家创新型城市的引领作用,加快建成现代化国际化城市,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创新创意之都”。《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提出包括加快创建深圳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加快建设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实施综合授权改革试点、用足用好经济特区立法权、开展国际人才管理改革、创造条件推动注册制改革等在内的7项重大牵引性工作以及127项工作举措。
  1.2深圳新兴产业发展基础
  深圳GDP从1979年1.96亿元增长到2019年2.7万亿元,翻了13775倍,位居全国城市第三。2019年深圳新登记商事主体50多万家,总量超过320万家。2019年《财富》世界500强榜,7家500强企业总部位于深圳,中国平安(第29名)、华为(第61名)、正威国际(第119名)、中国恒大(第138名)、招商银行(第188名)、腾讯(第23名)、万科(第254名)。深圳企业成为全球知名企业,成为深圳自主创新的骄傲和高质量发展的标杆。2019年深圳先进制造业税收占第二产业税收比重过半,现代服务业税收占第三产业税收比超八成,战略性新兴产业税收占17.3%。2019年深圳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10155.51亿元(增长8.8%),其中新一代信息技术业5086.15亿元(增长6.6%)、数字经济1596.59亿元(增长18.0%)、高端装备制造1145.07亿元(增长1.5%)、绿色低碳业1084.61亿元(增长5.3%)、海洋经济489.09亿元(增长13.9%)、新材料416.19亿元(增长27.6%)、生物医药业337.81亿元(增长13.3%)。智能手机、无人机、机器人等众多深圳品牌电子产品走俏全球。
  1.3与港澳协同发展遭遇瓶颈
  深圳经济的快速崛起与港澳的作用密切相关。自21世纪初始,随着深圳产业升级的转型,港澳与深圳三地经济关系从过去互补性关系转变为竞争性,深圳与粤港澳地区竞争出现高科技产业发展同质化倾向,传统的合作模式成为粤港澳地区的深度合作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阻碍。实际上深圳与港澳间依然存在很强的相互需求和互补,港澳拥有链接全球的高水平现代管理和服务资源,但香港土地、劳动力等资源限制,缺乏科研创新成果与之配套的产业转化平台,迫切需要拓展内地经济补足短板。随着产业网络的逐渐成型,专业化的产业集群出现,现代平台分工越来越专业化,深圳打造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需要更加专业的生产性服务业网络来服务高新技术产业。
  2.深圳产业结构优化与协同
  2.1先进制造产业的结构调整
  随着深圳传统制造业的迁出,不仅为深圳留下了产业空间还有新兴产业种子。巨型企业每进入一个新技术领域,若干年后会在其新业务板块生产据点周边区域形成一个产业集群。深圳六大企业集团包括华为系、中兴系、苹果系、联想集团、华星光电、融捷集团,六大企业集团的增加值占深圳年产值超20亿元制造企业增加值比重82%(图1),苹果系的无线充电技术、华为系的石墨烯和车联网、商富士康系的园区物联网和服务机器人、比亚迪的系轻型轨道交通设备、华星光电半导体的柔性有机发光显示器件新兴产业群为深圳的新兴技术发展播种下大量的资源。“互联网+”、人工智能、云计算等产业发展,为深圳打造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打下坚实基础。
  2.2优化未来新兴制造业布局
  目前深圳拥有四大支柱产业(高新技术、物流、金融和文化)、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生物、互联网、新能源、新材料、文化创意、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五大未来产业(航空航天、生命健康、机器人、可穿戴设备和智能装备)和十类文化创意产业。同时,服装、家具、钟表、黄金珠宝等若干优势传统产业,使深圳形成在全国最具高端引领、持续发展的“最优产业结构”和“结构优于规模”的竞争性优势。
  在全球贸易战爆发和国内结构性去杠杆背景下,深圳布局未来新兴产业是“双区驱动”战略的必要手段。目前深圳未来新兴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趋势,逐步形成未来新兴产业集群,见图3。IT创新都是引领世界核心城市乃至世界发展的主力军,中国的互联网巨头BATJ均已落户深圳。
  2.3强化科技创新市场转化
  作为科技创新的前沿,深圳加速集聚全球创新资源,组建深圳格拉布斯研究院、深圳市中光工业技术研究院暨中村修二激光照明实验室等10 所诺奖科学家科研机构。深圳在创新环境、政策支持、市场开拓和资本助力等多个优化营销环境服务方面重点投入带来巨大“磁吸效应”,吸引了苹果、微软、高通、英特尔等跨国型公司在深设立研发、技术转移和科技服务机构。至2019年底,深圳拥有国家、省、市级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等各类创新载体累计达2260家,其中国家级118家,省部级605家,这些平台为深圳持续集聚国内外创新人才并产生创新成果。
  2018年,深圳市技术合同项數和成交总额均继续位居计划单列市第一,认定登记技术合同9751项,同比增长7.77%;完成技术合同成交额582.61亿元,同比增长4.96%,占广东省的42.01%,占全国3.29%。2018年深圳实现技术合同成交额582.61亿元,同比增长4.96%,占地区GDP的2.41%。深圳需要进一步提升科技创新市场转化优势和效率,以此助力深圳打造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一是盘活丰富的技术转移机构。深圳成果产业化服务体系已初步建成,2019年全市累计培育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13家,市级备案技术转移机构59家;各类创新载体1877家,其中国家级114家,并获批建设鹏城实验室、生命信息与生物医药两个省级实验室,活跃的技术交易机构约9成来自企业。二是运用灵活的运营方式。深圳已备案的技术转移机构中,由独立运作的企业法人的技术转移机构最多,根据企业的生产经营需要,设立技术转移部门,承担企业的技术转移和推广工作,除提供技术信息收集、筛选、加工、分析,技术咨询与评估,技术集成与运营,中间试验、工业性试验,技术转让与技术代理等服务外,积极开展技术交流与培训、知识产权、定制研发、企业孵化、跨国技术转移、法律与诉讼等服务。三是强化专业化的服务能力。深圳技术转移服务机构通过探索和创新服务模式,除促进技术交易业务外,还进一步深化技术转移服务的专业性,开展技术评估、知识产权法律咨询、技术甄别等复杂性高、专业性强的支撑服务。   2.4金融行业错位发展
  2019年GFCI全球城市金融竞争力排名,香港保持全球第3位,深圳排名第9位,广州排名第23位,大湾区两个城市跻身前十,与纽约、伦敦、新加坡和东京金融中心城市竞争,深圳需要对大湾区内金融布局进行错位规划。据《粤港澳大湾区纲要》定位:深圳以保险创新发展为抓手,推进深港金融市场互联互通以及深奥的特色金融合作,开展以金融科技载体为核心的科技金融试点。香港建设绿色国际金融中心,强化国际绿色债券的认证机构;广州金融同样定位绿色金融,探索设立以碳排放为首个品种的创新型期货交易所;澳门发展中葡金融服务平台等特色金融业务;其他城市发挥各自优势发展特色金融服务。
  作为国内供应链金融的发源地和集聚地,深圳成为国内供应链金融最发达地区之一,把供应链金融打造成“新城市名片”。深圳实体经济发达、金融创新活跃,拥有一大批积极开展供应链金融的机构,拥有全国80%以上的供应链管理服务企业总部,以及数量众多、类型丰富的供应链实体企业。平安银行、招商银行、工商银行等知名金融机构逐步建立的供应链金融产品和服务体系,为中小企业保驾护航。深圳金融科技发展在数字货币研究、监管科技、量化投资平台、网络安全、区块链和人工智能等领域已经表现出了极大的领先优势,需要积极争取中国数字货币营运基地落户于此。
  2.5建设湾区大数据平台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推进“广州-深圳-香港-澳门”科技创新走廊建设,通过人、资和信息的多重要素融通流动,探索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大数据中心。《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综合应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提高社会治理智能化专业化水平;加快建设智慧城市,支持深圳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大数据中心;探索完善数据产权和隐私保护机制,强化网络信息安全保障。
  粤港澳大湾区已有大数据产业园(大数据创新孵化园)13个,集中在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深圳推进湾区的大数据平台中心建设,通过引导和政策支持促进大数据产业发展,带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通过粤港澳大湾区的大数据平台中心建设为抓手,深圳形成“大数据硅谷”,打通粤港澳三地间的数据通道。无论零售、金融、制造业还是工业互联网行業都是依据数据在背后驱动产业迭代升级,传统经验的模式很难跟得上当前规模化、供应链协同的生产节奏。深圳推进新型智慧城市试点示范和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建设,探索智慧城市合作建立统一标准,开放数据端口,建设互通的公共应用平台,建设全面覆盖、泛在互联的智能感知网络以及智慧城市时空信息云平台、空间信息服务平台等信息基础设施,发展智慧交通、智慧能源、智慧市政、智慧社区。
  参考文献:
  [1]纪玉俊,郑金鑫.论产业升级对地区市场化进程的影响[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2020,37(3):24-34.
  [2]林先扬.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经济外向拓展及其空间支持系统构建[J].岭南学刊,2018(04):154-157.
  [3]藤田昌久,保罗.R.克鲁格曼等.空间经济学:城市、区域与国际贸易[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4]魏达志等.未来之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8.
  [5]裴茜,朱书尚.中国股票市场金融传染及渠道[J].管理科学学报,2019,22(3):90-112.
  作者简介:
  裴茜(1989.7-  ),女,博士,讲师,研究方向:区域经济发展;
  刘红燕(1969.3-  ),通讯作者,女,博士,教授,研究方向:应用经济学、教育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33878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