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中英语教学中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培养策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刘春微

  【摘要】文化的载体各种各样,语言无疑是十分重要的一种。但是,文化对于语言表达有着一定的限制作用。高中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普遍相对较低,学生理解相对较为困难。就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以及能力的培养进行具体探讨,综合我国高中英语实际教学情况提出几点具体可行建议。
  【关键词】高中英语 跨文化 交际意识 交际能力
  一、跨文化交际的概念分析
  跨文化交际主要是指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之下,人们交流本族语言或者是非本族语言中的交流和交际。语言是一种文化的产物,是社会文明发展到一定高度的产物。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表达方式,即使是一个国家也可能存在着不同的习俗和文化。在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之中,学生如果没有对他国文化进行充分的了解和认识,很容易使得对方产生歧义或者是误会。笔者认为,语言和文化两方面能力需要共同提升,才能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
  二、我国高中英语授课现象
  1.以书为本,以练为主。这是高中英语教学之中较为常见的“病状”。很多教师以书本为指导,以练习为主要教学方法,采用灌输式教学提升学生英语水平和英语能力。积累固然重要,但是应用更需要贴合实际。书本内容可帮助学生增强常识性知识,了解语法结构、词义等内容,但是这并没有过多地帮助到学生的实际应用。绝大部分学生反映在工作环境之中,无论是与同事的交流,还是线上与国外客户的交流,都会出现紧张、焦虑感,其主要原因是因为缺乏实际应用,没有文化自信和交际自信。这主要就是因为自身的英文基础没有到位,英文的日常交际行为和交际活动也没有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高中阶段作为培养学生英语口语交际能力的重要阶段,教师更应当加强口语交际教学。其实在高中课本之中每个章节都会有口语交际的相关题目练习,但是很多教师都会忽视这一部分内容的教学,这也就导致了学生交际能力较弱。笔者建议,高中英语教师需要尊重课本知识,结合相关内容进行具体教育,综合培养学生的英语能力。
  2.英语教学条件。现在,很多高中都聘用了外教,但是外教大部分都是辅导想要出国留学的学生或者是想要报考英语专业学生,对于非英语专业学生的学习指导相对较少。另外,我国高中之中绝大部分非英语专业学生对于英语课堂的重视程度相对较轻。一方面,有着学校的影响;另外一方面,就是学生自己没有意识到英语学习的重要性。笔者认为这主要需要归纳为英语授课师资力量匮乏,授课老师教学任务繁琐,沉重,学校设置英语课程相对较短等原因。笔者认为在高中,即使是普通课堂,即使是学生不会出国留学,各个教室也需要加强对学生的英语辅导,让学生更好的去学习相关的英语交际知识,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全面提升自己的英语水平。现在高考对于英语口语交际的考核内容还相对较少,也相对较为简单,很多地区都是背诵相关的内容直接过关,对于真正地面对面交际考核以及问答内容几乎不涉及,这也就导致了学生对此也不重视。
  三、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的建议
  1.加强学生对英语跨文化知识的理解与学习。高中的英语跨文化知识的理解和学习最好是实际接触相关的文化和产品。高中教师在课堂之中固然需要尊重文本,但是更需要注重对文本的开拓和挖掘。很多文本之中对于国外风俗习惯,节日活动乃至宗教信仰都有着明确的描述。教师需要针对于这些描述进行适当的拓展和介绍,对于他国的风俗习惯提倡学生进行记忆或者是了解,以防出现交际过程之中出现不礼貌或現象。
  2.打造具有跨文化意识的师资队伍。首先,要想学生具备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能力,教师需要具备跨文化知识和能力。各高中不妨积极引进外教,促进学生真正的了解到国外的交流习惯。其次,学院需要注重高中英语教师的跨文化教学能力,必要的时候组织教师进行国外培训,去外国真正的了解他们的风俗文化,再将这些观念带回来告诉学生,避免学生在交际过程之中闹出笑话。第三,教师需要改变灌输式教学模式,改变教学思维,在课堂之中减少习题的讲解,拓展与学生的交流,利用英文与学生进行实际操练,让学生自然而然的塑造交流信心。第四,具备专业素质和跨文化意识的师资队伍也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去了解相关的文化知识,有助于学生英语综合素质的提升。
  3.开设各类交际活动。高中可以积极开设各类交际活动,邀请高层次院校的交流生来院校与学生进行指导交流活动,可以去一些优秀的高中邀请相关的留学生,让学生积极的与国外学生展开交际。在多次参与交际活动的过程之中,学生可以原汁原味的了解到国外的文化习俗和生活方式,并且针对于优秀的生活方式,学生还可以学习和借用,一举两得。
  综上所述,高中生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并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实现的,教师需要不断改变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不断支持各种创新教学活动,从而让学生不断学习和汲取养分,提升自身的跨文化素养。
  参考文献:
  [1]羌佳佳.浅谈高中商务英语翻译教学中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培养[J].海外英语,2017,(13):3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37608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