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立足文本,训练语言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杨永秀

  【摘要】小学阶段是学生语言能力培养的关键时期,也是学生整个学习生涯最为基础的阶段,对于学生未来生活和学习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必须要注重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更新自身教学理念,丰富教学方式,从而有效促进学生语文能力及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进而促进学生语文综合能力及素养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语言能力  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1)03-0127-03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注重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既能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质量,为素质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助力,继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对此,本文针对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进行了相关探讨,以期可以为语文教育事业更好地发展提供强大助力。
  一、营造语言训练氛围,调动学生参与热情
  长期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大多小学语文教师依然沿用传统教学模式进行课堂教学,让学生随着自己的教学节奏学习知识,导致学生对学习产生畏惧或倦怠。随着新课改的持续深化,新课标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营造和谐轻松的课堂教学氛围,充分发挥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通过有效的合作互动教学,帮助学生理解和认识教学内容,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热情,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关于语言的实践活动,从而促进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
  在《找春天》一课的教学中,我先让学生通读课文,初步感知文本大意,然后提问学生:“你们心中的春天是什么样的呢?”这一问题极为切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再加上学生在阅读课文时所获得的启示,纷纷踊跃参与课堂提问。这时,我给学生留出了足够的语言表达时间,让学生逐一表达自己的想法。这种教学方式的运用,营造了轻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通过让学生进行有效的语言表达,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并获得了有效的语言表达的机会,从而让学生感受到语言表达的快乐。
  二、灵活运用教学方式,培养学生语言能力
  1.创设教学情境,培养语言能力。小学语文教师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应该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及教材的束缚,不再以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应该创设交流沟通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进行有效的交流。基于此,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学情,结合教学内容,通过创设相应的语言交际情境,促使学生在真实的教学环境中积极参与对话和交流,从而有效地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另外,教师在给学生创设语言情境时,还可以布置一些简单的人物环节,促使学生语言获得进一步的发展和提升,加深学生对课文文本内容的理解和掌握,从而帮助学生内化所学语文知识。在教学《小壁虎借尾巴》一課时,学生通过学习课文,只是知道了壁虎的尾巴可以重新长出来,但对于更多的相关信息,学生却不能再次从课文中得知。基于此,我利用多媒体技术给学生播放了相关的视频片段,让学生可以更直观地看到壁虎断尾的具体过程,以及尾巴断掉之后,还会保持短时间的跳动,用以吸引“敌人”的目光,帮助壁虎在危险的情况下及时逃走。之后,我便在此情境中,让学生进行相互探讨与交流,并开展模拟对话活动。这样,不仅可以增进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理解和掌握的同时,学生视野也更加宽阔,还能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和交流能力,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确保语文教学效率及质量的不断提升。
  2.探索语言规律,提高语言表达。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要有全面的了解和掌握,制定具有针对性的训练计划,以便学生迁移训练的开展,巩固学生对语言表达与写作方法技巧的掌握,从而促进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全面提升。在《比尾巴》一课的教学中,整篇课文都一问一答的形式,“谁的尾巴长?谁的尾巴短?……松鼠的尾巴好像一把伞……”,生动直观的展示了不同动物尾巴的特点,有助于学生语言表达的积累。因此,我在本课的教学中,先让学生反复品读课文,然后根据这一句式特点,采用一问一答的形式组织学生展开语言训练,促进学生语言思维的碰撞,使其可以举一反三,从而培养学生对语言表达的灵活运用。换言之,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必须要积极探索语言规律,灵活、巧妙地开展读、说训练活动,进而提高和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
  3.进行角色表演,训练语言实践。现在的小学语文课本中的“口语交际”环节,大多都包含多个人物角色或多种事物类型,但最多的都是各种声情并茂的小故事。基于此,语文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些内容,组织学生进行分角色表演活动,以此调动学生参与语言训练实践的热情。同时,学生为了揣摩其中的人物神情或动作,甚至是语调,而主动深入地探究文本内容,从而将自己所扮演的角色表演得更加生动,最终促进自身语言实践能力的有效提升。二年级课文《青蛙卖泥塘》是一篇有趣的童话故事,内容浅显,语言活泼优美,非常适合学生的角色表演。因此,我在教学时,通过引导学生读出青蛙和顾客的不同语气,指导他们进行分角色表演,让他们将文中关键词句与生活相联系,并展开想象,想一想在表演过程中都要说什么话。其中,我要求学生在表演过程中,要表演出青蛙卖泥塘的急切心理,以及其他顾客不满意的表现,以此调动学生参与表演的积极主动性,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进而提高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让学生在语言实践活动中体验快乐与成功。
  4.品味古诗音韵,感悟汉语言艺术。提及音韵,大家最先想到的通常都是古诗词。古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化瑰宝之一,其中确实具有很强的音乐旋律,其意境也非常生动。其实,古诗词在创作时,其语言也具备一定的艺术要求,如符合音符、押韵、对称等,这样我们朗读或诵读的过程中,甚至是听的时候,都会产生拟声传情的效果,从而有效激发学生兴趣,促进学生对汉语言艺术的感悟。《登鹳雀楼》和《望庐山瀑布》两首诗是二年级课文,二者节奏分明,且律动性也较强。因此,我在教学时,让学生按照自己方式或节奏朗读诗文,并进行单人朗诵、合作诵读、半唱半读等形式的朗读竞赛。古诗词的朗朗上口,有助于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到它的音韵之美,促进学生良好语感的培养,促进学生语言能力的提高,从而激发学生的古诗词学习欲望,加深学生对汉语言艺术的理解和掌握,进而加深学生对汉语言艺术的感悟。   三、合理选择文本“空白”,训练学生语言表达
  1.以文本空白为仿写基点。仿写是小学语文语言训练的基础方式。小学语文教材中,很多文章都是各种排列整齐、结构相似的语句,虽然列举数量不多,却是学生练习仿写的绝佳机会。因此,教师可以在学生理解文本词句内涵的基础上,让学生以此为范例,进行仿写训练。学习《找春天》一课后,我提问学生:“你们眼中的春天是什么样子的呢?写一写你找到的春天吧。”在这一启发之下,学生纷纷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充分发挥自己的观察能力,仿照课文写出了一首首优美小诗。如,“春天来啦!春天来啦!大地绿油油的一片,那是春姑娘的衣裳吧?轻柔的柳条在那随风飘扬,那一定是春姑娘的头发吧……”这种仿写形式,既能有效激发学生兴趣,又能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和运用,最终达到训练学生语言表达的目的。
  2.以文本空白为补写基石。小学语文课本中的很多课文作者都在文章中用到了省略号,不同的文本情境,所用省略号的目的也不尽相同,如语言简化、情节省略或意犹未尽等。但是,不管出于哪种目的,教师都可以将课文中出现的省略号视为文本“空白点”,组织学生对其前后内容进行补写训练,以此促进学生语言理解能力的培养。在《盘古开天地》一文的教学中,我就引导学生思考了课文第四自然段末的省略号所代表的内容。这一空白点的利用,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想象与联想,鼓励学生畅所欲言,有助于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从而促进学生语言理解和分析能力的培养。
  另外,有的课文受篇幅限制,作者为了保障文章的张弛有度,通常都会选择详细描写重点内容,而略写其他内容。这时,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空白点,让学生进行扩写,深化学生情感体验以及文本认识,促进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有的课文则是采用开放式的
  结尾,旨在让读者意犹未尽,遐想无限。教师也可以利用这一点,让学生续写文本故事情节,既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和创造能力,又能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从而达到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的目的。
  四、开展综合训练,提高学生运用能力
  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必须要注重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在阅读教学中,语文教师必须要重视学生“听”和“说”的训练。其中,“听”是“说”的基础。只有听明白对方说了什么,清楚对方话语中的意思,才能对对方的“说”做出正确的回答,以及相应的对话内容。基于此,教师在教学中,为了学生听说等综合能力的有效提升,可以在阅读教学中多给学生进行示范朗读,或者播放相应的音视频片段,既能锻炼学生的“听”,又能让学生在这一过程中获取新的语言素材,从而促进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不断提高。另外,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增加学生的实践机会,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语言能力的平台。如,组织开展古诗背诵、阅读交流等活动,让学生通过相互评价评选优秀作品或“读书小达人”等,不仅可以为其他学生树立榜样作用,还能丰富学生的语言表达趣味性,提高学生参与语言训练的积极性,促进学生语言能力的不断提升。
  小学阶段既是学生奠定知识基础的初始阶段,也是其语言表达能力锻炼和培养的关键时期。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及时更新教学观念,不断丰富自身教学方式及手段,丰富教学内容,积极组织语言训练,承担起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培養与提高的重任,从而在实际教学活动中促进学生语言能力的锻炼,最终全面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及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宋丽娜.体悟修辞表达效果,培养学生语言能力[J].小学教学参考,2019(22):67-68.
  [2]孔琴.小学语文语言能力提升的教学策略[A].当代教育评论(第7辑)[C].山东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2018:176-181.
  [3]马小凤,张琼华.“三三一”模式:构筑小学生语言能力阶梯[J].教育科学论坛,2018(13):71-73.
  [4]洪小蜜.关注表达形式  加强语言实践[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7(12):46-4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39459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