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小学数学中创设有效教学情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吴素英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25X(2011)06-0101-01
  
  摘要:当前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改变学生学习方式,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学会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已成为学校新课程实施和教育创新的重要任务。在小学数学中对教学情境的关注已成为新课程教学中十分重要的话题。关于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老师们也都较为重视,力求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有效的教学情境可以沟通师生的心灵,充分调动学生的既有经验,使之在兴趣的驱动下,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本文是作者从有效教学情境的含义以及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应该遵循的原则谈的一些看法。
  关键词:课程改革 创设情境 有效教学情境 原则
  当前,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深入进行,“创设情境”是小学数学教学中常用的一种策略,它有利于解决数学内容的高度抽象性和小学生思维的具体形象性之间的矛盾。好的教学情境可以沟通师生的心灵,充分调动学生的既有经验,使之在兴趣的驱动下,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在情境中学数学,是学生最感兴趣的;贴近生活去学数学,是最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小学数学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努力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强化数学的应用性、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参与兴趣、学习能力和探索意识,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有效促进学生自身的发展。但怎样的情境才是有效的教学情境,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应该遵循哪些原则,很多老师还不甚了解,笔者仅从这两个方面谈些粗浅看法。
  1 有效教学情境的含义
  1.1 何为教学情境?所谓“情境”,就是一种“氛围”,它能激发人们主动地联想、想象和思维,产生某种情感的体验,以获得某种形象或思维成果。
  教学情境是一种特殊的教学环境,是教师为了支持学生的学习、发展学生的心理机能,增强教学效果,根据教学内容,借助各种直观手段调动情商,创设的有利于丰富学生感知、启迪学生探究、引导学生联想和想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为实现课堂教学目标服务的具体形象且富有情感性的教学环境和氛围。简单地说,教学情境是学生参与学习的具体现实环境。它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发展心理品质的重要源泉,是沟通现实生活与数学学习,具体问题与抽象概念之间的桥梁。
  1.2 怎样的情境才是有效的教学情境?有效的教学情境应是与学生的现实生活和以往的知识有密切关系的,并能诱发学生的思维积极性,比较容易调动起学生内部已经形成的知识、经验、策略、模式、感受和兴趣。可以促使学生主动地去想象、思考、探索,去解决问题或发现规律,并伴随着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这种情感表现为对于知识的渴求,对于客观世界的探索欲望和激情,发现规律的兴奋以及对教师的热爱等等。因此,有效的教学情境,不仅使学生容易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还能把审美情趣、思想方法加以挖掘和提升。使原来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形象、饶有兴趣。从而使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得到较好的发展。
  2 创设有效教学情境应遵循的几个原则
  2.1 目地性原则:创设的教学情境不是摆设,也不是为了赶时髦的点缀品。一个好的教学情境是为一定的教学目标服务的。创设教学情境要具有目的性,就相关内容的教学而言,特定情境的设置不应仅仅起到“敲门砖”的作用,情境的创设不只是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应在后面的教学中发挥一定的导向作用。要精密结合教材内容,设计的教学情境准备让学生在情景中获得哪些知识?获得哪些实践能力?都要精密地联系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去设计。即教师对为什么要创设情境,创设了情境后应达到什么教学目标应做到心中有数。
  2.2 趣味性原则: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鲁迅先生曾经说过:没有兴趣的学习,无异是一种苦役;没有兴趣的地方,就没有智慧和灵感。由于数学知识比较抽象、枯燥,小学生特别是后进生对数学往往不感兴趣,上课时注意力不够集中,常常是在“要我学”的压力下被动地接受知识。因此,教者如果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创设生动活泼趣味性较强的数学情境,就能引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激起学生探究的欲望,使学生进入积极探索、主动求知的境界,让他们在愉快中搜集整理信息,从而获得知识,增强思维能力,收到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和开发智力、促进思维、发展能力的效果。
  2.3 生活性原则:数学教学不应该是刻板的知识的传授,而应该遵数学来源于生活、富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理念。实践表明,越贴近学生生活的内容越容易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因此,情境的创设要注意结合学生实际,贴近学生生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将教材上的内容通过生活中熟悉的事例,以情境的方式在课堂上展示给学生。这样,不但可以使课堂气氛活跃,而且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既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拉近了数学和生活的距离,又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意识。
  2.4 科学性原则:数学是一门严密而抽象的科学,表达形式具有很强的规范性。在情境创设中,要寓庄于谐,尽量使语言准确,认真处理好形象生动与严密准确的矛盾。切不可为了让学生发笑或叙述方便,信口比喻。教学中,一定要克服这些毛病,使我们的课堂语言生动而不失严密,形象而不失准确。
  2.5 思考性原则:创设教学情境不要只是求一时热闹、好玩,只考虑到观赏性,而失去应有的“数学味”,要有利于学生的思考。创设的情境要有一定的数学内涵,要有足够的数学信息。要将问题巧妙的设计在教学情境中,使学生在积极参与教学情境的过程中发现其中所蕴含的数学信息,进而发现数学问题、提出相关的数学问题从而解决问题。
  2.6 适用性原则:创设教学情境时,所选材料要恰当,既能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接受能力,又能配合教材,体现教材的观点和原理,同时也要体现教师自己的教学风格和特长。
  2.7 时代性原则:时代在发展,社会在前进,我们周围的生活环境不断发生着变化。教师应该用动态、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因为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多种多样,因此,情境的创设要有现代气息,要将现实生活中发生的与数学学习有关的素材引入课堂,以增强教学的时代感。
  总之,在教学中,只要注意遵循和把握以上原则,潜心研究,就一定能够创设出有效的教学情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从而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23893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