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校创新教育若干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胡耀华

  [摘要]创新教育是现代大学教育面临的重要使命与重大课题。文章在探讨创新教育内涵的基t~_lz,分析了当前大学创新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创新教育的若干对策建议。
  [关键词]创新教育;内涵;问题;建议
  [作者简介]胡耀华,湖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讲师,湖南长沙410082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6)12―0218―03
  
  一、创新教育的内涵
  
  创新教育是一种适应知识经济时代要求的新兴教育理论。由于这种理论正处于成长之中,因此,专家学者对于其定义、内涵、特征也是见仁见智,尚未形成定论,但笔者认为,其基本命题应涵盖以下几方面。首先是创新意识。创新意识是开展创新活动的前提。只有在强烈的创新意识引导下,才可能产生强烈的创新动机,树立创新目标,充分发挥创造潜能。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重点是培养推崇创新、追求创新、求新求变、积极探索的精神。其次是创新思维。创新思维能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方法,顺利地开展创新活动。创新思维是以独特性和新颖性为目标的思维活动。主要表现在:思维的流畅性,即能在短时间内产生大量的设想,对一个问题有多种多样的思路;思维的变通性,即能冲破思维定势的束缚,及时调整自己或别人已有的设想;思维的独特性或新颖性,即能提出与众不同的设想,有新意。第三,创新能力。主要为学生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构建创新的知识结构,体现“扎实”、“广博”、“前沿”、“综合”。没有良好的基础,创新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培养学生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信息加工能力、科学研究能力、动手能力或操作能力,能够熟练掌握和运用创新方法,发明新成果。四是创新情感和创新人格。创新过程并不仅仅是一种智力活动过程,还包括许多非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对创造活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不仅能激发创造意识,而且能促使创造思维和创造能力更好地发挥和运用。创新情感和创新人格的培养重点是培养学生远大的理想、坚定的信念、务实的作风、无畏的胆识、坚强的意志、丰富的情感和浓厚的兴趣等。
  
  二、当前高校创新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教育体制和教育方法等主客观方面的原因,当前我国高校的创新教育还存在严重的缺陷,造成大学生创新素质缺乏,创造力水平普遍较低,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育观念未脱离应试教育模式
  受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高校的教学观念、教育思想重视知识的灌输,强调知识的理论性、系统性和完整性。关心的是学生基础课、专业课课程是否完成,考试通过率如何。对学生掌握知识及运用知识的能力则无人问津,造成许多学生以能通过考试把文凭拿到手为目的。在管理上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很多,最集中的是政策上分数导向过重。只要分数高就可以评奖学金、免试保送研究生。即使其他方面有成就也要被折算成分数,分数在学生和教师的心目中是第一位的。创新不但耗费时间和精力,而且会导致分数下降,比较收益太低,不值得。学生的中心任务在于学习现成的知识和体系,而不是创新、批判;在于得高分,而不在于内化创新能力,影响了学生和教师的创新精神,限制了创造力的发挥和发展。
  2.注重知识传授。轻视能力培养,授课方式上“满堂灌”
  目前,大部分学校还停留在单纯地传授知识这一层面。许多教师把系统化传授知识视为“硬任务”,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视为“摸不着的软任务”。创新教育是非知识教育、非考试教育、非课堂教育,难以量化,难以管理,难以客观地评价。因此,知识传授总是占据高校教育的主流。教师拼命地讲,唯恐少讲了什么,两个小时满头大汗,口干舌燥,甚是让人感动。学生拼命地学,拼命地记,两个小时腰酸手疼,有些所谓的优异生班每周课时竟达40多个,加之各种辅修、选修、各类证书辅导班课程,很多学生周课时达60~70左右。如此的安排怎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只会窒息学生的创造性。“上课记笔记,考试背笔记,考完忘笔记”是对这种教学思想和方式的最好写照,从而使学生和教师都对鲜活的知识失去了热情。
  
  3.教育内容陈旧,实践环节少。手段落后
  当今时代,知识技能的发展日新月异,更新的周期日益缩短,知识的半衰期只有四五年,有的知识一两年就被淘汰,而我们的教学内容多年不变,有的甚至十几年不更新;教学手段上,电化教室、多媒体互动式教学、Internet远程教育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已经飞速发展,而我们大多数的教学还是一块黑板、一支粉笔,教师面对上百人的大课堂滔滔不绝。一方面过重过多的课程挤占了学生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另一方面学校也对实践环节重视不够,很多学校把实验课、调查研究看成是考查课、副课,上机时间被挤,实习经费紧张,实习缺乏知识等等,都造成学生动手时间少、能力差,严重阻碍了学生创造能力的发展。
  
  4.文理分家。知识面窄
  合理的知识结构要求文理贯通、渗透融合,才能整合出新的系统功能。长期以来,我们严格按照文理分开招生,大学里虽然开设了文理可以互选的理工课程和人文课程,有的学校还作了硬性规定必须文理交叉互选。但一方面是内容太少、知识量太小不足以形成合理的交叉知识结构;另一方面,长期积淀下来的重理轻文思想,文科学生理科基础太弱,使大家混学分的多,深入学习的少,效果很不理想。
  
  三、关于高校创新教育的几点建议
  
  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成长靠教育,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但是,长期以来形成的继承性教育方式根深蒂固,严重制约着创新教育的实施。因此,实现创新教育,培养创新人才,必须在教育理念、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方法、创新思维、创新人格等方面实现突破。
  1.转变观念,建立以素质能力为本的教育理念
  树立创新教育观念是开展创新教育的前提。教育目标的实现,院校领导和教师的观念和思路很关键,要带头更新教育观念。应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确立以能力素质为重心的教育目标和指导思想,重视改善实践实训环境,强化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和专业能力,适应国民经济发展和就业的需求,定位好教育培养目标。要从以传授知识为中心的传统观念转变到既传授知识又加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教育观念上来。不转变以继承为中心的教育观念,就不可能有效地实施创新教育。当然,转变传统教育观念,并不是把传统的教育全盘否定,而是通过对继承性教育进行选择、继承、改革和发展,明确教育并不仅仅是满足于使学生获得知识,而更主要的是指导学生学会获得知识,学会运用知识,学会发现问题,去发明,去创新。
  
  2.构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一是人才培养模式多样化。一方面,人类个体

在智力、生理、情感、社会背景等方面都存在差异;另一方面,随着科学技术和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呈现出多样化。有人说,工业社会的特点是标准化,信息社会的特点是个性化和多样化,这些说法不无道理。因此,必须树立多元人才观,改变过去那种统一教学计划、统一教材、统一学制、统一管理的整齐划一的人才培养模式,采取灵活多样的培养方式,实现培养模式多样化,培养方案个性化。
  二是培养方案个性化。是指注重学生个性发展,因材施教。个性是创造思维产生的基础,是创造力的核心。没有个性,就没有创造性;缺乏个性,就缺乏创造性。只有个性得到发展,才能形成创新。因此,要树立个性化教育思想,注重个性与个体潜能上的挖掘和培养,使每个人都能实现其独特的价值。发展个性,是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标志。当然,这里强调的个性是一种健康、和谐的个性,而不是一些不良个性。
  三是知识结构多元化。合理的知识结构是进行创新思维的硬件系统,是形成创新能力的基础。因此,必须根据创新人才成长规律,研究建立创新知识结构。创新知识结构应是多元化的知识结构,要具有完整性和有序性。完整性是指组成知识结构的各类知识具有足够的覆盖面,有序性是指组成知识结构的各种学科知识之间具有互相畅通的信息渠道。要具备这两个特点,就必须实行课程综合化。实现课程综合化,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改革:第一,加强基础课程。既包括自然科学基础课程,也包括社会科学基础课程;既包括本专业基础课程,也包括相关专业基础课程,使学生基础扎实,知识广博。第二,加强文理融合课程,培养学生从不同的学科角度去探讨问题和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去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三,设置综合课程,重新组合各种相关学科知识,创立跨学科、边缘学科课程。同时,要合理设置人文文化课程,为学生提供广博而深厚的文化底蕴,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3.改革教育教学方法
  在创新教育过程中,教育教学方法对人才培养起着重要作用。教育教学方法的改革,首先要做好四个转变:即从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的教育观念转变到以创新人才培养为主要目标的教育思想上来,自觉地将创新教育寓于各个教学环节之中;从“以教师为中心”、“以教师讲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转变到以学生为中心、以指导学生自学为中心的教学方法上来,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从“满堂灌”、“填鸭式”、“黑板加粉笔”的教学方法转变到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的教学方法上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积极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益。同时,注意将科研引入教学过程,激发学生创造精神,训练科研方法,提高研究能力,使学生由学会学习到学会科研,由自学达到治学。
  其次,要将创新教育渗透到课程和教学内容中去。一是渗透到培养目标中。在制定培养目标时,将素质教育作为重要内容,改变过去以知识、技能、能力为主要内容的目标体系,重新构建以素质为核心的目标体系。同时制定素质培养的规格要求与培养模式。二是渗透到课程计划中。要以素质教育目标为依据,进行课程设计。课程设计要体现三个方面:以专业基本素质为基础,课程的设置、结构体系,均要有利于大学生专业基本素质的培养形成,此类课程主要是基础课与专业基础课;以综合课程、边缘交叉课程、跨学科课程、双学位和辅修专业等课程为依托,拓宽大学生的知识面,满足他们的不同价值选择,加强和训练其文化、道德、科学、身心发展等方面素质;适当增加科学史、方法论、科学讲座等选修课程,并通过大学生参加科研工作,初步培养他们的科学精神、科学素养和科研方法,训练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4.发展创新思维能力
  培养创新人才,核心是发展创新思维能力。发展创新思维能力,开发创新潜能,离不开文化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就要注重文化素质教育特别是艺术和科学教育在创新思维能力发展中的作用。艺术和科学是人类文明的两翼,艺术思维和科学思维的结合是智慧之源和创新之路,二者在人类的创新活动中相互贯通、相互促进。同时,除艺术教育外,哲学教育对于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5.培养创新人格
  任何一项创新活动,都是对已有观念或方法或理论的突破与创新,它没有现成的方法、途径可以遵循,必须打破旧有事物的束缚,寻求和探索新的东西。而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主体是否具有不墨守成规、兴趣广泛、好奇心强烈、富有想像、独立自主等个性品质。同时,新思想、新观念、新理论的提出往往容易受到已有的权威、保守思想的阻碍,这就难免给创新者造成一定的外在压力。这时,勇敢、不迷信权威、不怕失败等个性特征常常发挥重要的作用。这些与创造力密切相关的个性心理特征就是创新人格。
  忽视个性和创新人格的培养是我国传统教育的痼疾。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发展个性,培养创新人格是当前的一项十分重要而紧迫的任务。为此,必须在文化素质教育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创新人格,包括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热爱祖国和人民的情感;强烈的进取心、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对事物的浓厚兴趣和难以满足的好奇心;高度的敏感性和开阔的思路;顽强的毅力和勇于献身的精神等等。
  [责任编辑:霁 月]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24875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