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干部“怨气”调查报告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人民论坛“千人问卷”调查组
当前干部的心态如何,“怨气”重不重?
“对当前干部的心态,您的总体评价?”调查结果显示,43.15%的受调查者选择了“安于现状、平平常常的占多数”,36.2%的受调查者选择了“怨天尤人、牢骚满腹的占多数”,17.65%的受调查者选择了“不甘落后、积极进取的占多数”,另有4%的网友选择了“其他”。
由此可见,在公众看来,干部群体中“庸官”、“怨官”占有相当的比例,仅从此调查来看,“怨官”占到三成多;而干部积极进取的一面给公众留下的印象显然不够突出,只有不足两成的公众认可干部积极进取的占多数。
在回答“您认为当前干部‘怨气’的轻重程度如何”这一提问时,58.16%的受调查者认为干部“怨气”“重”或“较重”,其中22.54%的受调查者认为“重”,35.62%的受调查者认为“较重”;36.55%的受调查者认为“一般”,认为“轻”或“很轻”的占受调查者的5.29%。由此可见,近六成的受调查者认可干部“怨气”是比较重的。
比照失衡下的反应:“怨官”存在的主客观原因是什么?
干部“怨气”的存在有其主客观方面的原因。
本次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受调查者认为客观原因排在前三位的分别为“社会风气不良受干扰”(占总67%),“团队不和谐受排挤”(占总43.4%),“领导心胸小受压制”(占总38.6%)。另外,33.53%的受调查者选择了“单位基础差,工作起来困难多”,28.7%的受调查者选择了“群众觉悟低,不理解不支持”,30.2%的受调查者选择了“其他”。由此可见,对客观原因的判断,公众首先归因于社会风气,其次是领导和团队方面。
干部“怨气”存在的主观原因是什么?本次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受调查者认为排在第一位的是“心态摆不正”(占总72.5%),排在第二位的是“能力不足”(占总52.5%),排在第三位的是“理想信念不坚定”(占总45%)。
江苏省洪泽县信息化办公室主任倪洋军认为,怨由心生,心受利使。领导干部,之所以会频生“怨气”、屡发“怨言”,归根结底还是其心态不正,而导致心态不正的根本原因又是受利益、私利的驱使。不消除干部心中的那个“利”和“私”,也就难以真正去除一些干部的“怨气”。
干部最“怨”啥,有“怨”怎么办?
干部最“怨”啥?针对干部群体的调查结果显示,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干部选拔任用机制不科学、不公正”(占总76.5%)、“上级领导水平差,不讲民主、瞎指挥”(占总72.3%)、“收入待遇低与付出不匹配”(占总68.2%);另外,还有58.35%的受调查者选择了“下级执行力弱,行动力差,有令不行、有禁不止”,45.33%的受调查者选择了“群众不理解,不支持工作”,41.92%的受调查者选择了“别的单位或部门不讲协作、团结,都打自己的小算盘”,32.86%的受调查者选择了“工作客观条件差,缺乏资金、缺乏人才”,36.16%的受调查者选择了“其他”。
由此可见,七成以上的干部最怨干部选拔任用机制不科学合理,六成以上干部认为自己收入待遇低,半数以上的受调查者最怨上下级工作不协调。
江苏省泰州市委组织部研究室主任陆彩鸣认为,干部队伍中存在的“怨气”,主要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埋怨组织和领导求全责备、用人不公,自己怀才不遇,得不到领导赏识和组织关怀,仕途不畅,升迁无望。二是埋怨工作基础差、要求高、压力大,虽然吃了不少苦,但成绩不明显,领导不满意,甚至经常受到领导批评。三是埋怨工作节奏快、休息时间少。一些地方“星期六保证不休息,星期天休息不保证”成了常态,正常的休息得不到保证,干部身心疲惫。四是埋怨经济收入不高,与税务、工商、金融等部门相比,工作没有少做,但党政机关干部的收入差距较大。
您如何看待干部“怨气”?本次问卷调查结果显示,43%的受调查者认为,“干部也是人,发泄发泄也正常”;36.42%的受调查者认为,“干部不是一般老百姓,不能乱发牢骚”。另有31.27%的受调查者表示,干部“该有的都有了,有什么好怨的”;22.83%的受调查者认为,“把怨气埋藏很深的人最可怕”。
哪类干部“怨气”最大
“怨气”在哪类干部身上表现得最为明显?在受调查者看来,三类干部“怨气”最重。选择“晋升无望,遭遇‘天花板’困局的干部”的占50.23%,认为“自命不凡、心比天高的干部”是“最怨干部”的占45.55%,选择“会‘跑’‘要’的干部”的占42.32%;而认为是“想干事、能干事”的干部的为35.67%,认为是“能力平平、业绩一般的干部”的,仅占25.82%。可见,“天花板”干部是公众认为最易产生“怨气”的干部,有五成的受调查者选择了此项。
从调查结果来看,其他几类干部类别突出性不强。专家认为,一是“怨气”干部较为普遍,不同的受访者接触到的是不同的干部群体,在这些群体中都有“怨气”干部存在,所以区分度不高;二是“怨气”干部除群体特征外,受能力、性格、处事方式、行为习惯等方方面面的个人因素影响,更多地是一种个人的状态,因此较少受群体之影响,而分布较为均匀。
针对“怨气”干部,上级领导该咋办?认为应该“查找‘怨气’来由,对症下药,治病救人”的占受调查者57%,认为应“改正领导工作方式方法”的占44.35%。而认为对于怨气干部应当“不予重用,晾到一边”的仅占9.8%。另外,选择“多做思想工作,讲正气,树新风”的亦占到受访者的32.57%。
从以上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对于“怨气”干部,受访者较少关注惩戒和处置措施,而更多地关注“怨气”的消解方法。专家称,公众并未过多地苛责“怨气”干部,而是期待上级领导将主要注意力放在改进工作方法、治病救人上,这首先表明公众对干部“怨气”问题的认知较为理性,明确地意识到“怨气”现象并非通过撤换、闲置某个干部就可以解决;另外,也凸显出干部选任机制和具体工作方法在公众心目中评价较低,有较大改进余地。
“怨气”不断累积,主要危害在哪?应做好哪些工作?
干部“怨气”累积最大的危害在哪里?调查结果显示,67.25%的受调查者认为,最大的危害在于“影响政府公信力,动摇执政基础”,排在了第一位;排在第二位和第三位的分别为“累积成官场习气,影响干群关系,毒化社会风气”(占总62.15%)、“消解合力,工作难开展”(占总53.88%)。
专家指出,干部的“怨气”,某种程度上就是责任意识淡化的表现。公务人员的使命感、责任感是政府公信力的基石,责任意识一旦弱化,必然对政府公信力造成极大的损害;而在干部、尤其是基层干部与民众的接触、互动过程中,干部的“怨气”情绪会体现得尤为明显,这也将严重损伤党的执政形象,影响干群关系。可见,干部“怨气”蔓延,其害确实不浅。另外,受调查者的注意力普遍集中在“怨气”干部的深层危害上,也说明“怨气”问题是当前干部选任、管理机制改革所亟需关注、亟需解决的。
干部“怨气”怎样消解?认为排解干部“怨气”的最佳途径是“完善干部体制机制,使德才兼备者受重用”的占到受调查者的83%,可见公平公正的干部选拔机制是大家共同期待的,竞争择优也是人们心中干部选拔任用的不二法则;同时认为“加强干部学习培养,提高其境界和能力”、“加强思想作风建设,从思想上消弭‘怨气’”的均占到受调查者的三成以上,这反映出人们对干部自身素质和处理问题能力提升的期待,希望一些领导干部在遇到问题时能摆正心态、放平心绪,从自身出发,找出问题,而不是去抱怨时运、机遇或者环境。
另外,还有30.58%的受访者认为“做好干部思想教育工作,帮助其摆正心态”是排解目前干部怨这怨那的好方法。让干部有个良好的心态,在内因起作用的同时,还要做好思想教育工作。
(摘自《人民论坛》)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26541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