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校体育课程设置方向的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高自军

  摘要:本文通过查询文献资料、调查访问及收集专家学者的意见和建议,提出我国普通高校现在体育课程设置的现状,我指出了今后各高校体育课程设置的方向及建议。
  关键词:高校 体育课程 设置方向
  [中图分类号]G8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4-7069(2011)-02-0161-01
  
  一、研究目的
  
  在素质教育发展的今天,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内容与手段。体育课程是高校体育工作的中心,是高等学校计划所规定的必修课,在学生的身体、心理、社会适应能力以及个性上有其他学科无法取代的作用。能否在体育教学中充分发挥这方面的作用,让学生真正学到东西,是衡量高校体育教学成败的重要标志。那么,对于高校的体育课程如何设置,教材内容如何确定,体育教学如何改革,教学方法如何改进等已经成为各高校体育教育研究的紧要课题。当然,各高校的体育教育应该根据自己的特点来构建自己的体育课程设置的方向。现在的体育课程对于我国发展学校体育以及在学校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树立“健康第一”的体育教育思想和培养学生终身参加体育锻炼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制约。因此,无论从课程内容上,还是从教学方法上对高校的体育课程设置都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二、研究方法
  
  采用文献资料、调查访问等研究方法收集了我国部分普通高等院校体育教师及专家学者的大量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并分析论证从而找出普通高等院校的相互关系和内在规律。
  
  三、结果与分析
  
  3.1 我国普通高等院校体育课现状
  3.1.1 体育课程体系不完善,课程设置笼统,教学较为自由。
  3.1.2 体育场馆设施、器材缺乏,教学环境较差。
  3.1.3 师资力量不足,结构不合理,教师地位问题亟待提高。
  
  3.2 各高校体育课程设置方向
  如今的高等教育正在向国民素质教育、终身教育、教育民主化和教育现代化方向发展。随着高校教育的发展变化,大学体育课程也同步发生了深远的变化。其主要特点为:
  (1)现代社会价值需求导致体育课程社会化、生活化。
  (2)以“终身教育”为导向,以学生身心发展为基本。
  (3)设置方向要与大学总体改革、体育社会化和产业化同步发展。
  
  3.3 体育课课程设置类型
  学校应开设公共课、选项课、保健课、选修课、理论课。第一学期开设公共课,第二、三、四学期开设选项课,对于体质较弱、或有某种疾病和肢体残疾的同学开设保健课。三、四年级应增设选修课。理论课穿插在公共课和选项课的教学过程的始终。
  
  3.4 体育课开设项目
  第一学期可以开设的项目有:奔跑、跳远、三级跳、篮球、排球、羽毛球、单双杠、篮球、羽毛球、太极拳等公共课程。
  第二学期可以开设的项目有:足球、篮球、排球、健美操、交际舞、武术、网球、体育舞蹈、乒乓球、艺术体操、散打等。
  第三学期和第四学期同第二学期一样,开设选项课同时也可开设一些选修课。学生每一学期可以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项目,老师在根据学生人数进行班级调整。
  
  3.5 体育课程内容设置原则
  3.5.1 内容的基础性原则
  所选用的教材内容能够反映当前我国社会体育发展的总体状况。内容不应该很专业,既要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又要达到学生体育锻炼的目的。其内容应包含:理论知识性内容、技能性内容、情感性内容、操作性内容四个方面。
  3.5.2 应符合高校体育改革发展的原则
  体育教学内容题材应该符合我国健康教育的思想,从体育社会学、养生保健学、运动处方理论、终身体育理论、健康教育项目、养生保健运动项目、学生爱好的娱乐体育项目等各个方面提高学生素质,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树立“健康第一”的体育教育思想和建立终身体育为目的。
  3.5.3 注重学生个性发展需要的原则
  教材内容应有一定的挑战性,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总结、归纳概括的能力,学会举一反三。在筛选教学内容时,在不同的教学阶段选择那些学生感兴趣的教学内容作为教学材料。如:休闲娱乐、现代时尚、野外生存和户外极限等运动项目。
  
  四、结论与建议
  
  4.1 课程设置要符合实际。注重自身因素
  各高校应根据《指导纲要》的精神和当今世界大学体育课程的发展趋势,并结合自身的具体情况,如师资力量、学生基础、场地条件、学校特色和学生生源特点等多方面的因素,考虑制订合适的课程设置方向和教学计划。
  
  4.2 课程设置应该硬件、软件两手抓
  经过近几年的体育教育改革和实践,有些体育课程设置已经不能适应现在普通院校教学的需要,但是,体育课程设置的改革不能只是从教学的硬件着手,更重要的是提高教师对于新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的适应能力。即教师要成为一名具有综合能力、综合素质、能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多面手。
  
  4.3体育精品课程可以实现课程设置的最优化,可以拓展高校体育课程的内容、方法、时间和空间。既能充分发掘和利用高校有限的体育资源。又能达成体育课程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健全人格的课程目标
  体育精品课程的建设是加快各高校体育课程整体建设的有效促进方式,它的示范作用和导向作用能够拉动各高校体育课程的质量和效益在较短的时间内再迈上一个新台阶。
  
  参考文献:
  [1]、国家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2002
  [2]、高校体育课程发展趋势与改革方向研究,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8,27(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28968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