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论“90后”大学生心理辅导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张 玮

  摘要:现在的大学时代已进入“90后”时代, “90后”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也因此而引起了社会各方的高度关注。本文在分析“90后”大学生的心理特征及其成因的基础上,提出了进行心理辅导的具体对策建议,以期为高校开展大学生心理辅导工作提供参考。
  Abstract: College days has stepped into the era of post-90s, post-90s college students’ psychological problems have attracted more attention from all society. Based on analyzing post-90s college students’ 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its cause,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countermeasures of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carrying out college students’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in colleges.
  关键词:“90后”大学生 心理特征 心理辅导
  Key words: Post-90s College Students 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现在的大学时代已进入“90后”时代。“90后”的成长时期,正是中国社会急剧转型变革的重要时期,社会变革的复杂性,社会价值观的多元化,使 “90后”在多元文化的冲击中,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困惑和矛盾,加之社会就业的压力不断增加,“90后”普遍感受到了竞争的激烈和残酷,这正深深地影响着他们的思想价值观念。有研究显示,“90后”大学生比“80后”大学生的焦虑指数普遍要高,“90后”也表现出过分自我和追求个性、学习焦虑等更多的心理问题。这一方面严重影响到 “90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另一方面也日益成为越来越严重的社会问题。因此,对“90后”大学生心理辅导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 “90后”大学生的心理特征及其成因
  由于社会对人才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加上大部分地区高考制度的弊端,使得源于竞争社会大背景下的应试教育仍占据中国教育大环境的重要领域。应试教育一味地追求高分数以致忽略了学生在道德理想追求、心理素质等方面的培养。“90后”新一代大学生由于在中学阶段接受素质教育的不均衡,导致对大学自主学习模式的不适应,在与人沟通方面也存在一定程度的障碍。新的历史条件产生的深远影响和社会环境的深刻变化,赋予他们不同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这些都成为了影响“90后”大学生个性特点的最根本的因素,这些因素所产生的心理现象直接折射到了他们身上,具体表现为:
  1. 他们受家庭环境的影响既冷漠又自私
  独生子女家庭是“90后”所在家庭结构的主要形式。这类家庭往往趋向于对孩子的过分呵护,导致孩子的依赖性增强,存在以自我为中心、合作意识淡薄等不足。当他们一遇到挫折和困难时,不是积极主动地想办法解决而是把希望寄予父母身上。这就造成他们的性格在独立性方面的意识比较缺乏,特别是他们在新生适应的问题上更显得困难。再者,随着离婚率的上升,不少“90后”小小年纪就尝到了家庭分崩离析的苦痛,这无疑会带给他们情感上和心理上的创痕,使他们变得冷漠与自私,缺乏应有的温暖感与安全感,饱受精神压力,易出现情绪波动,且难以自控,这样一来“90后”就比较容易产生心理问题,
  2. 他们受社会环境的影响,每天在因特网里网来网去,“唯我独尊”
  他们的交友方式突破了传统的同学聚会,家庭聚会等形式,人际交往呈广泛多元化趋势,但是他们一般都有着强烈的“唯我独尊”的意识。“唯我独尊”的心理,张扬鲜明的自我个性使他们更加喜欢表现自己,这样就相对比较缺乏合作意识和团队忠诚感,人际关系应对力和心理承受力相对薄弱。因此他们大多都借助短信和网聊这种即时异地沟通模式,但由于网络使人的虚拟沟通能力远远超过实际沟通能力,容易形成一种在网络中的虚拟人格,影响在现实生活中与他人的交往。因此一旦离开了手机和网络,他们的内心难免还是会感觉到缺少知心朋友,自己会因无人倾诉而觉得“莫名空虚”和“无助”。
  3. 他们受学校教育环境变化的影响对学习没有兴趣甚至厌学
  近年来,在全国上下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大环境下,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和教材编排等方面都发生了很大变化,素质教育观念也逐步得到了普及,这促使高考制度也逐步改革和完善。在素质教育的呼声中成长起来的“90后”背负应试和素质的双重压力,普遍感到学习任务重。进入大学后有部分学生立即放下学习的重担,加上以往学习基础较为薄弱,入学后未能适应大学的教学,不会的知识没能补救,以及课程量的加大和难度的加深,使“90后”大学生更容易产生厌学心理。
  二、“90后”大学生心理辅导的对策建议
   “90后”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已引起社会各方的高度关注。社会、高校、家庭之间的和谐互动是解决“90后”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根本途径。高校环境对大学生的成长具有最为直接的影响,因此高校应时刻关注“90后”大学生的个性特点,应针对“90后”大学生的性格特点对传统的教育方式进行改革和完善,普遍推广个性差异式教育,即对他们进行有效的心理教育与辅导,这是解决“90后”大学生心理问题的重要途径。
  1. 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帮助每一位学生认识健康心理对自己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介绍增进心理健康的方法和途径,帮助大学生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优良品格;有效开发心理潜能,培养创新精神;解析心理现象,帮助大学生了解常见心理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及其表现,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心理问题;传授心理调适方法,帮助大学生消除心理困惑;增强克服困难、承受挫折的能力,使他们懂得珍爱生命、关心集体、悦纳自己、善待他人。
   2. 辅导以专业学习为核心,以积极就业为导向,以不同年级为阶段,加强就业指导和服务,为学生提供高效优质的就业指导和信息服务,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以充足的心理准备,正确面对工作压力和市场竞争。
   3. 心理辅导从“专职”变“兼职”
   心理辅导不应只是心理老师的独门秘诀,这就要求教师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辅导,即授课教师把心理辅导教育寓于各科教学实践中去,使学生在知识和能力得到提高和锻炼的同时,也使他们的心理素质得到提高和锻炼。实际上各科教材中蕴含有不少适用于心理辅导的内容素材,教学过程中还会经常出现在有利于实施心理辅导的教育情境。教师要善于发现并利用学科知识中有关心理教育的具体内容,适时地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健全的人格。
  4. 心理辅导应“因材施教”
   正确的人生观是个人心理健康的真正保证。人生观的确立离不开各人的实际情况,离不开各人的“个性化”因素。学生每个人的条件不一,能力各异,彼此都不是“全能”的,各有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学生能否正确地估计自己的能力水平,并充分认识自己能力的优势和劣势,对于个人的心理健康是很重要的,所以要重视大学生心理调节能力的提高,特别是健全人格的塑造。心理辅导应以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为出发点,着力帮助全体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基础知识、优化个性心理品质、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和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教师应该针对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作出一些心理辅导,让所有的学生与老师之间进行沟通,并定期让学生进行一些心理测试的测验,以便学生了解自己的心理品质,从而从具体情况出发进行心理与心态上的调整。把“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优化心理品质,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的外在教育要求内化为大学生追求健康心理的自觉行动。
  参考文献:
  [1]略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彭顺克 《广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第4期
  [2]90后大学生个性新特征与教育方法探析闫利香《心理学专业论文》2009年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29018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