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音乐中的“快餐”消费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最近很多朋友在微博上留言咨询一些音乐领域内的问题,基于他们所看到的纷繁的音乐节目,例如某某节目是不是后期修音、某某明星的作品是否抄袭等;不禁令我感叹。作为一名专业的音乐制作者,面对乐坛现状更多的是遗憾和惋惜。诚然时下流行的商业类音乐节目从很大程度上既可以满足观众的消费心理需求并且又提升了普罗大众对音乐的关注度,但所反映出的话题却大多是围绕选曲低俗,歌手唱功平平大多依靠后期修音,“车祸现场”等。这似乎与我们理念中音乐节目该传递给我们的东西大相径庭。事实上,这些节目只是客观的反映了现在的中国音乐甚至一些节目的初始目的更是提升国人的音乐审美。既然如此,又为什么会适得其反呢?乐坛又是为何沦落至此呢?若参看时下快节奏的生活和快餐消费模式,似乎不难得出一些结论。
我们不妨将一首歌曲分为两个角度;制作者(音乐人)和消费者(观众)。从制作人的角度,我所熟悉的音乐人基本可分为两类,一类科班出身,对于乐理有着深厚底蕴,写出来的东西高山流水,但是缺乏群众基础。另一类则恰好相反,出身草根凭着感觉写曲,写出来的东西直接简单,但歌曲却遍布大街小巷席卷各种潮流APP。如此现象听起来似乎可笑,然而却是当下十分真实的写照;所以你可能不禁要问,当下这种状况就全部归结于观众朋友的审美愚昧吗?当然不是,不过消费者的责任仍属较重的砝码无可厚非,笔者也将用本文的大篇幅细细道来。而至于音乐人的责任不过是门槛太低,谁都可以做音乐,美其名日鼓励原创却使得音乐界混入滥竽充数之辈污浊不堪。另一方面部分音乐人缺乏自己的坚持,为了市场迎合大众,诸如现在综艺上的常客黄国伦、陈耀川,曾经也是好歌制造者,如今却面对广大盛情难却的消费者做了妥协。所以,话题还是离不开消费者。既然谈到消费者自然难免提到市场,营销等商业名词,笔者专业于此,所以余下此篇将以消费心理作为模板分析观众们对于乐坛现状的“杰出贡献”。
首先要说的就是发行一首音乐作品的商业性。确实,专辑的制作循环本身就是一个商业活动
歌曲制作成专辑投放到市场然后消费者自掏腰包来选择自己心仪的作品。当然,这是二十年前的营销方式,随着千禧年的到来,MP3及各大音乐软件兴起,这种营销模式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数字专辑、商业演出等利润来源。尽管方式不同但实质上的营销活动却没有变化。尽管如此,音乐制作却不仅仅是一个商业活动,更是一项艺术活动,是一个作者传递自己情感和品位的活动,一切商业价值的前提应是艺术得到了很好的表达。但显然现在国内音乐作品的商业价值被很夸张的放大了。我曾认识一名澳洲的乡村歌手,他的作品轻松愉悦又不失掉旋律的考究令我十分沉醉,但同时我的商业嗅觉告诉我,如果他在中国发表则可能面临失业,因为整张专辑都缺乏现在消费者所期待的“朗朗上口”-即简单易懂。后来的交谈中我得知,他在发行这张专辑时只是想表达自己的音乐同时留作纪念,至于销量根本不曾在他的脑海中思考过。我想时至今日部分中国独立音乐人都没有这个“觉悟”吧,他们更多的是在写作时挠头“这个旋律观众到底会不会喜欢呢”。如此这般,再加上经纪公司的唯利是图,让小部分存有坚持的音乐人没了饭碗自此消失在乐坛。而当我在和这些公司交谈时他们大部分给我的回答是“观众喜欢,我们就做”,似乎服务行业中的经典理念“顾客是上帝”很好的在艺术产业得到了诠释。很讽刺,不是吗?很多优秀的歌手现如今谈到自己的成名曲都表示不十分看好甚至不想再演唱了,如庞龙的《两只蝴蝶》,林志炫的《单身情歌》。而这些却往往是观众在演出中最期待的部分。所以,音樂商业性被夸张的放大,观众难辞其咎,听众审美难辞其咎。试问如果二位以新人身份带着《瞬间永恒》《家风》这样的艺术大作进入乐坛,还会像当年一样火遍全国吗?答案虽然无从知晓,但至少我认为不会,因为毕竟二位已然成名而这两首歌曲在平台上的评论都没有破百。所以这就谈到了我接下来要探究的问题,究竟是先有歌手还是先有作品?
在几十年前那个中国音乐鼎盛的时代,人们总是在街上听到自己心仪的歌曲后,买专辑欣赏并寻找了解这个歌手,那时有很多优秀作品脍炙人口耳熟能详,歌手却不见得被人熟悉。而现在,人们得到作品的渠道总是需要通过歌手;发觉某歌手在节目上表现出色,外形出众,然后再去软件上搜索这些作品。这在很大程度上将歌手与作品本末倒置。值得庆幸的是我自己和身边的一些音乐人还在做着坚持,守护在作品的背后。现在快节奏的消费模式使得消费者连一首歌五分钟的时间都吝啬,周围的朋友听歌,大多直接快进到副歌部分,如果这首歌不能在这十秒内吸引他,那这首歌就很遗憾的成为了弃子。这给了一些制作者们很好的“启发”:既然生活节奏快,那就干脆做“快餐式”音乐。于是就出现了那些为大众喜爱专业人士诟病的歌曲。还有些人则选择了更直接的方式,既然消费者懒得听,那就不做作品,直接把自己暴露到各大电视综艺,翻唱消费者喜欢的,直接造成了我在本段首所提出的现象。归根结底,还是消费者心理惹的祸,而产生这种心理的则还是中国当下大时代背景的“快”。我们得承认,科技发展快、国家进步快都给我们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改变和极大的福祉,不过我们在享受着这些的同时也理应意识到“快”在形容艺术领域时并不十分恰当。音乐本就是一个慢慢品味的过程,若想象听音乐的画面,则应是温暖的壁炉旁,手中一杯咖啡,唱片机在旁边缓缓流淌吧。不仅音乐,其他艺术领域也该如此改变。前阵子网上有个很流行的话形容中国观众对艺术的理解仍停留在“弹得真快,唱得真高,画得真像”的阶段,大部分网友一笑了之,却引起许多业内人士的反思。于我而言,宏观看来,的确如此。
若细谈时今音乐产业的亟待提升之处,绝非是寥寥笔墨可以书写的,其原因也绝不是用“快餐消费”就可一言以蔽之的,我想复杂性这也是它难以进步的缘故之一吧。本文浅析,目的一则在于唤醒那些仍在快餐消费音乐的大众们,希望读毕此文有所改观,二则对那些已然发现如此现象却束手无策的制作者、消费者们提供些自己的愚见,以作启示。笔者也将此留存以警醒,继续做扪心无愧的音乐作品。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482900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