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企业声誉影响企业出口决策的关系研究综述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对于声誉问题,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角度对企业声誉的影响进行了研究,21世纪后,我国学者主要出待用计量方法和构建数量模型检验了企业声誉的影响因素,并分析了其影响机制。本文在回顾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企业声誉的定义及通过对声誉与融资关系、融资与企业出口行为的关系文献进行系统的梳理,总结出企业声誉通过缓解融资约束进而影响企业行为这一结论。
  【关键词】企业声誉 企业出口
  一、企业声誉的研究综述
  Vanberg(1994)的研究认为声誉是资本,具有某种行为的声誉会提高参与人的生产效率和能力。Fombrun和Rindova(1996)认为企业声誉是企业过去一切行为以及这些行为结果的综合体现,反映了企业向各类利益相关者提供有价值的产出能力。Mainlath和Samuelon(2001)将企业声誉解释为“顾客对于企业是有能力企业的事先预期”,并强调市场中企业博弈均衡的结果是“有能力的企业通过选择高的努力程度来将自己区别于低能企业”。
  此外,已有文献发现经济人通过塑造良好的声誉,可以获得较高的声誉收益,例如,声誉可以帮关注公司获得更好的员工、更高的产品销售价格、降低交易成本、提高公司股价等。另外一些文獻则发现,声誉丧失会给公司带来巨额损失。
  二、企业声誉与融资约束之间的关系
  Shapiro(1983)发现,声誉的形成本身就是一种信号传递活动,企业倾向于投资声誉来标示其更高质量的产品与服务。Gopalan et a1.(2005)发现,当集团中某成员公司发生贷款违约时,集团其他成员公司的融资将变得困难,从而导致集团投资和利润下降,以及集团其他成员公司破产率的上升。因此,鉴于债务违约行为将会损害债务人的声誉,导致其原有声誉资产丧失,一些具有较高声誉的债务人将尽量避免选择高风险的项目,这正是债权人倾向于向具有良好声誉的债务人提供资金的原因。从总体趋势来看,有关公司未来发展前景的企业声誉在资本市场上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大量文献指出借贷双方的信息不对称是造成企业外源融资约束的主要原因之一(屈文洲等,2011),这一因素在中国民营企业中体现得尤为突出。所以,缓解企业与银行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是解决企业外源融资约束的重要途径。此外,众多文献研究表明,信息的搜集和利用是有成本的(Krishnaswami et a1.,1999)。中国的市场分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Young,2000;陆铭和陈钊,2009),而这一现象不仅体现在产品市场上,也体现在融资市场上(夏立军等,2011)。分割的融资市场会使银行之间形成同业竞争,不利于信息共享和交流,从而使得企业的跨省经营和跨省融资不仅需要克服地理因素的阻碍,同时还需要承担比目标省份企业更高的融资成本,因此,本地融资还是制造业企业融资的首选方式(王景富和李洪权,2006;夏立军等,2011)。
  一方面,银行可以通过贷款审批权的下放给予贷款决策者激励,促进其生产信息(Qian et a1.,2014);另一方面,企业也能够释放信息缓解借贷双方的信息不对称问题(罗党论和甄丽明,2008;于蔚等,2012)。能够释放“信号”的企业通常具备两个特点:其一,能够释放这一“信息”的企业是优质的、拥有良好的信用和还款能力;其二,该类“信息”释放行为是难以被模仿和复制的。
  有研究发现,声誉在缓解个人融资及企业融资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企业日常经营活动中占据重要地位的个人,包括高层管理者(包括总经理和独立董事)、审计师的声誉会对企业融资产生影响。
  对于个人声誉,Nagara:jan等,(1998),Reka(2005)指出,拥有良好声誉的个体能以较低的利率获得较大数量的贷款。La porta等(1997)从信任的角度分析了关系和声誉机制的重要性,他们认为在亲戚、朋友、生意伙伴之间关系和声誉机制对于维系合作起到了重要作用。对于企业声誉,林毅夫等(2005)认为在不能够提供充分的担保或抵押的情况下,金融部门对中小企业的贷款依赖于收集“软信息”(声誉)来了解借款者的财务状况。孙铮等(2005)认为具有良好信用与声誉的企业,银行相信其有动力(能力)最终履行债务契约,能从其他地方获得担保或者借得声誉,将对企业的债务融资起到重要的作用。
  三、融资约束与企业出口之间的双向关系
  大量学者证明了融资状况与企业出口之间的事前的(ex-ante)自我选择效应,即融资约束越少的企业越容易出口(Holger G.Marina-Eliza S(2014),Joel Stiebale(2011),Daniel P(2015))。然而,这些理论无法解释中国独特的企业“融资约束严重”与“出口贸易发达”并存等对外经济贸易现象。随着Campa和Shaver(2002)实证发现,出口可以通过获得稳定的现金流和未来现金流预期及传递信息信号缓解企业的流动性约束,对于融资与企业出口之间的事后(ex=post)效应的相关理论及经验研究日渐丰富。Bridges和Guariglia(2008)提出,全球参与可以保护公司免受财务约束;韩剑和王静(2012)发现,出口本身并不能缓解企业的内部融资约束与商业信用融资约束状况,但可以有效解决企业贷款难的问题。而金祥荣,胡赛(2017)认为企业出口比重提高有助于降低融资约束,周世民等(2013)发现,出口明显缓解了中大型民营企业特别是中西部地区中大型民营企业的融资约束,而对小型民营企业的作用并不明显。刘晴等(2017)认为,在面临银行融资约束的环境中,部分有能力进行通常贸易的企业将以更大的概率选择政策支持的出口导向型贸易模式。
  通过对以上文献的梳理,本文认为,声誉在企业出口缓解外部融资的过程中发挥了作用,声誉能够通过缓解融资约束进而影响企业行为。
  作者简介:李珍(1993-),女,汉族,山西运城人,研究生,研究方向:国际贸易理论。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482910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