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互联网+”时代流动人口养老保险关系衔接初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现代化过程中流动人口的社会保障需求不断扩大,作为社会保障重要内容的养老保险备受关注,然而流动人口养老保险关系在接续过程中遭遇种种困境。“互联网+”理念为解决养老保险接续问题提供了新思路。本文从制度安排、管理实施、流动人口自身三方面探究当前流动人口养老保险转移接续遭遇困境之原因,并从互联网思维、互联网技术、互联网平台三个方面对养老保险关系合理衔接进行路径探索。
  关键词:“互联网+”时代;流动人口;养老保险;关系衔接
  中图分类号:F842.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9)05-0073-03
  人口流迁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确保流动人口享受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是保障民生的必然要求。养老保险是社会保障的重要内容,其能否有效转移接续关乎社会保障之水平。随着创新型驱动战略的不断推进,“互联网+”在电子政务、教育、工业、农业等领域均得到广泛运用并取得可观成效。“互联网+”能否与养老保险系统深度融合来解决流动人口养老保险接续问题值得深入探究。 一、流动人口养老保险关系衔接的现状
  养老保险分为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三类,其中机关事业单位相关制度标准相对统一,少有关系衔接问题。然而参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流动人口却在养老保险的关系衔接问题上面临重重阻碍。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社保中心统计数据显示,2011 年全国开具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缴费凭证已转移接续的人中,成功转移的人仅占 20%,未转移成功的则被迫断保。截至 2014 年,根据孙鹃娟等的调查结果,缴纳养老保险的流动劳动者仅有 2 450 万人,仅占流动人口的 10%左右。除了被迫断保和参保率低以外,还曾经存在因养老保险关系衔接不合理导致的主动退保现象。以流动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民工为例,2006 年的一份调查显示,全国城市农民工的参保退保率平均高达 40%。近年来,随着上层建筑的不断完善,对于相关问题的关注度不断上升,情况逐渐好转。2010 年,推行《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暂行办法》,2011 年实施《社会保险法》,进一步确定了跨地区就业劳动者基本养老保险权益及关系转接的原则,并且在 2010 年相关政策中明令禁止“退保”行为。然而,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流动人口拒绝参保、参保权益受损等问题。这些现象的存在与国家的养老保险政策背道而驰,与新时代社会保障的目标和要求相左,不利于实现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在政策日趋完善、原则日益明确的前提下,为何这类问题仍层出不穷?可见,在创新型驱动战略不断推进的背景下,探究转移接续出现问题的原因并尝试用“互联网+”思维来解决以上问题是十分必要的。
  二、养老保险关系衔接出现困境的原因分析
  (一)制度安排不完善是养老保险关系衔接出现困境的根本原因
  我国已经出台了养老保险关系衔接相关政策,具有普遍性和指导性,但是我国各地区之间具体情况差异大,对于政策的实施难免存在较大区别,各地对于政策的解读也千差万别,养老保险关系转移很难有统一的制度安排。我国国家层面的各类养老保险制度都有社会统筹部分,由于各统筹单位财政状况不一、主要领导人政策解读差异等,各统筹单位在缴费对象、缴费率、缴费年限、待遇支付等方面形成制度制衡,导致养老保险关系在各地转移接续时出现大量棘手问题。
  (二)流入地与流出地利益博弈影响养老保险关系衔接的效率和积极性
  流动人口的养老保险转移涉及到流入地与流出地的双重制约,养老保险基金有限,分配到不同地区的基金都是定额的,在财政方面一方政府受益肯定就有另一方政府吃亏。再加上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大,流动人口地区分布差异大,各省、市、县养老保险经办机构人力、财力有限,且各地政府对于流动人口养老保险转移接续的關注度不够。流动人口养老保险的转接既要转关系又要转基金,手续复杂成本高,这些都影响了两地对于承接或转出流动人口养老保险关系的积极性。养老保险信息互通程度不够高也影响了流动人口养老保险关系接洽的有效性,而各地共建网络信息化平台又要额外增加财政投入,打击了政府的积极性。资金的不足、双方利益的博弈和责任的推委都影响了转接的效率。
  (三)流动人口自身对养老保险关系衔接存在不合理认识
  由于养老保险关系和基金都未实现全国统筹,信息尚未共享,流动人口不能及时的获取最新信息和接受培训,往往因为政策变动未能及时最大化自己的养老保险利益。流动人口自身对于养老保险政策解读也具有差异性,对于行政程序的陌生、文化程度不高、相关手续繁复和怕麻烦等原因都在很大程度上减弱了流动人口参保的积极性。由于不同地区发放保险金的额度、时间、程序都有差异,流动人口可能会想将自己的保险关系转移到保险收益相对较高的地区,这种“趋富效应”增加了行政负担,也大大影响了养老保险转移接续的效率。可见,流动人口养老保险关系衔接主要存在流动人口拒绝参保、转移接续不利参保人利益、转接效率不高、政府和流动人口积极性均不高等问题。究其原因,从政策制度到具体实施过程再到受众本身接受能力和个体差异,每一层面都影响着流动人口养老保险关系衔接的效率和成效。
  三、互联网+时代流动人口养老保险关系衔接的路径分析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颠覆了如工业、农业、教育和电子商务等众多行业的发展路径。虽然社会保障领域在互联网+时代的推动下也大有成效,但为了更有效地解决流动人口的养老保险关系衔接问题,推进互联网+在社会保障领域持续纵深发展,以期更好的服务和保障民生,本文从互联网思维、互联网技术、互联网平台三个层面分析互联网+时代流动人口养老保险关系衔接的可行路径,希望能对以后的研究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一)强化互联网思维,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推送
  强化互联网思维,是在互联网+时代解决流动人口养老保险关系衔接问题的前提条件。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出台的《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开展信息惠民试点实施方案》中提到,要以解决群众办事过程中“办证多、办事难”等问题为核心,运用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加快推进部门间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简化群众办事环节、提升政府行政效能、畅通政务服务渠道,推动实现3个转变:变“群众跑腿”为“信息跑路”、变“群众来回跑”为“部门协同办”、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总而言之,就是首先要转变传统的政府服务理念,与养老保险关系衔接的相关政务人员不能只是坐在办公室里等待有需要的参保人员前来求助,还应该时时刻刻为群众考虑,主动为群众宣传普及与养老保险关系衔接有关的政策,及时优化办理流程,让群众对养老保险关系衔接问题不再陌生,从而提升养老保险关系有效衔接的概率。   (二)利用互联网技术,打破养老保险关系衔接技术壁垒
  综合运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核心信息技术,打破养老保险关系衔接过程中的技术壁垒是互联网+时代解决流动人口养老保险关系衔接问题的关键所在。我国流动人口养老保险关系衔接难的原因除了制度安排上的不完善外,最重要的一点是之前我国信息技术不发达,没有构建完善的信息服务平台的技术条件。但是,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以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日趋成熟,我国迫切需要也完全有能力构建一个全国性的、综合性的养老保险关系衔接信息服务系统。例如,浙江省的全民参保登记系统,以实现人社服务对象个人基础信息、社会保障卡基础信息、参保登记信息、待遇享受信息、单位基础信息等基础信息入库和全省共享;深圳的“智慧+自助+共享”社保模式,围绕服务便民,运用信息化手段,打造智慧社保,建立门户服务网页、官方微信、社保自助服务终端三位一体的“互联网+社保经办”模式。可见我国地方政府积极利用互联网技术来优化政务服务,我们可以借鉴其经验,以期有效解决流动人口的养老保险关系衔接问题。
  (三)借助互联网平台,打造一站式、多元化在线服务
  借助互联网平台,提供多元化在线服务是互联网+时代解决养老保险关系衔接问题的重要一步。一方面,参保人员可以直接在一站式、多元化的互联网平台上办理养老保险关系衔接的相关手续,从而避免在转入地和转出地之间来回跑而耽误时间、耗费精力;另一方面,政府工作人员可把互联网平台看作与参保人员沟通的桥梁,通过政务微博、微信、官方app等新媒体的应用来增强政府与公众间的交流互动,既能及时传达与养老保险关系衔接相关的政策信息,又能对政府工作进行有效监督。例如,广西壮族自治区社保局搭建支撑“自治区——市——县——乡——村”五级、“数据通、网络通、平台通、业务通、服务通”五通的社保“一网通行”服务平台;广州市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中心将“智慧社保财会管控信息系统”升级为“广州智慧社保1+N财会管控服务平台”,实现了业务流、信息流与资金流“三流合一”,全面提升基金财务管理效能。目前像广西和广州这样的地方政府关于利用互联网平台提高政务效率的案例有很多,对于有效解决流动人口的养老保险关系衔接问题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 余明辉.利益掣肘令养老险异地转移难[N].健康报,2019-01-10.
  [2] 高端君.我国养老保险转移接续模式创新研究——基于大数据技术[J].社会保障研究,2015(4).
  [3] 王国辉,魏红梅,才晶焱.养老保险转移接续的困境与“新统账结合”模式研究[J].经济纵横,2014(9).
  [4] 沙治慧,罗 静.农民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机制研究[J].经济体制改革,2012(2).
  [5] 楊宜勇,谭永生.全国统一社会保险关系接续研究[J].宏观经济研究,2008(4).
  [6] 贾聪聪.“互联网+政务服务”——我国电子政务服务新模式探究[J].数字图书馆论坛,2016(8).
  [7] 王子明.创新“互联网+社保”模式提升群众满意度[J].山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2018(9).
  [8] 弋 戈.打造“互联网+社保”的“千里眼”和“顺风耳”——“互联网+社保”经典案例举要[J].中国社会保障,2017(12).
  [9] “一号一窗一网”变“群众跑腿”为“信息跑路”——专家解读“互联网十政务服务”[EB/OL].(2016-04-29)[2016-05-08].http://www.gov.cn/
  xinwen/2016-04/29/content-5069214.htm.
  [责任编辑:兰欣卉]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488285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