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互联网+教育“时代,教师如何与时俱进?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互联网+”的时代,各类新产品、新技术的产生,对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教学组织形式乃至教学内容、教师工作职责等都带来了无法估量的影响。教育的信息技术革命已经成为教育界必须面对的时代命题,也是当代教师无法逃避的一个现实话题。
  关键词:优质资源开发者;创新思维;课堂教学
  随着互联网技术、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有很多人在问:教师的职业会被替代吗?答案是否定的。其根本原因在于教育的本质并不是传递知识那么简单。人们常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就是因为教师要解决的问题,绝不仅仅是教授学生知识那么简单,而是涉及学生的认知能力、思维能力、技能培养、社会化程度等多层面的成长,是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做准备、打基础。在我国2016年出台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学生的文化基础仅仅是核心素养三大维度中的一个维度,学生的核心素养还有自主发展与社会参与两个维度。并且,就算在文化基础这一维度中,知识掌握也并不是唯一的重点,审美情趣、理性思维、批判质疑与勇于探究的精神,同样是非常重要的核心素养。这些核心素养能够通过互联网技术、人工智能技术来促进、发展与提升吗?答案恐怕让人有些失望,即便是当前大热的人工智能,从目前发展的方向来看,其努力的方向也仅仅是基于海量数据,为学生的知识学习提供帮助,至于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中的绝大部分,如学习习惯培养、科学思维、创新意识、思辨能力、社会化发展等各方面的素养,这些新技術暂时还无能为力,而这些,正是我们的学校、我们的教师需要为孩子提供的。
  那么面对新的挑战,教师应该怎么做呢?
  一、主动拥抱新技术
  今天的学生,是数字化时代里生活的“原住民”,他们从小就接触和使用这些数字化产品,体验数字化环境带来的种种便利。作为教师,如果不正视这个现实,坚守在固有传统的经验上,那么,就会被自己的学生和先进的技术远远地抛在后面。于是,今天,教师要和学生们一起拥抱新技术。教师应该成为学习技术的领跑者,优质资源的开发者。当今时代,教师授课已不再是过去“一块黑板,两本书,几盒粉笔”就能将课传授明白的时代了。学生们平时在网络上接受了大量的“新文化”,思维辩解能力更强,接受新生事物的能力更好,如果教师仍然照搬旧路,会使学生觉得枯燥无味。所以,作为教师我们更要努力学习科学技术,做学习技术的领跑者,将现代化科技融入到现代化教育中来,让学生更好地接受知识。今天,教师的舞台岂止是课堂,网络,才是一展身手的广阔天地。作为教师,我们更应该开发优质的教学资源,实现自身价值。
  二、充分利用新技术
  新技术与新产品深刻的影响到了教育教学的许多环节,重塑了教师职业的工作职责。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新技术已经成为共识,长期以来,教师用纸和笔计算学生的学习数据,耗时费力,准确率也不高,我觉得,“互联网+教育”让这一切变得轻而易举。学生用电脑答题的同时产生海量数据,大数据分析技术可以告诉教师:哪些题过易,人人都会做,答题是无效劳动;哪些题过难,多数学生在哪个知识点出现“卡壳”,学生是否在特定段落做了笔记,是否在文章结束前就放弃了阅读……从这些数据中,可以揭示出学生最佳的学习策略。当然,通过这些数据以及先进的技术手段,不但可以帮助教师掌握学生学情,还可以为教学提供更好的服务。
  教师更应该成为创新思维的培训者。创新,已成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教师,自己要学会学习,学会创新。正确看待技术与教育的关系,努力接受新生事物紧跟时代潮流,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为教育服务,领导学生用创新的思维去分析和解决问题。这就要求教师要不断地学习新知识,不断地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虚心地向别人请教,积累经验。面对学生网络知识的“碎片化”,作为教师,我们更要博览群书,精通每门课的精髓要义,了解网络知识和网络用语,了解和关心学生们的内心世界,将知识规范化,体系化,努力地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打破学生信息超载和知识“碎片化”的弊端。
  三、仍要注重课堂教学
  尽管新技术的发展如火如荼,但截至目前为止,大多数的互联网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都更偏向于应试教育,其关注的重点在于学生学会学科知识,但知识学习只是学生核心素养中非常微小的一点。在各类新知识层出不穷的现代社会,学科知识本身可能会被遗忘,学生也很容易从网络等平台获取知识,但知识获取的同时,学生是否了解了学科知识背后的逻辑思考历程,从而得到了学科思维的训练?学生是否通过学习的过程,体会到了勇于探究、批判质疑等科学精神?学生是否通过学习的过程,体会到了人文情怀与审美情趣?就目前来看,学生这些核心素养的发展都还需要课堂教学来实现,而这种教学不是建立在空中楼阁的基础上,而是以学科知识的学习为载体,体现在教学设计与具体的教学环节中。因此,教师要教学科知识,不仅要教会,还必须通过巧妙的教学设计,让学生基于学科知识的学习,得到核心素养的提升与发展。
  四、借助互联网成为终身学习者
  “互联网+教育”对于教师来讲,到底意味着什么呢?这意味着老师们如果不与时俱进,就真的“Out”了!俗话说得好,刀不磨要生锈,人不学要落后。教师作为传道授业解惑者,任何时候都不能放弃学习。只有不断“海纳百川”,才能“源源不断”;只有不断吐故纳新,才能与时俱进。两千多年前,孔子杏坛讲学,口口相传,完全倚赖于教师。一千多年前,活字印刷术迅速发展,文字典籍大量复制,师生得以初步分离。如今,只要接入互联网,海量知识就会扑面而来,无论是视频教学,还是线上答疑、讨论;无论是身处著名的大学城,还是在偏远的小山沟,都能靠互联网的力量学习,这一切为教师开启了不断深入学习的大门。
  总之,作为教师的我们责任重大,任重而道远。面对学生,家长,社会的几重压力,我们更要积极主动地去面对,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赢得社会和学生的认可。总之,一句话,“互联网+教育“时代的教师,一定要无愧于心,无愧于学生和家长,无愧于国家和民族,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 李先达. “互联网+教育”时代的教师角色[J]. 教育观察(下半月),2016(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0965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