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企业股权激励的若干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企业实施股权激励是解决委托代理以及管理层激励不足问题的尝试与探索。现以格力电器为研究案例,分析了格力电器股权激励的背景,对格力电器股权激励的方案及对象进行分析,并对实施股權激励后的融资、投资行为和股利支付进行探究,重点讨论格力电器股权激励方案对管理层的合理性,并提出发展建议,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与实践意义。
关键词:格力电器;股权分置;股权激励
中图分类号:F272.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9)07-0141-02
一、股权激励概述
(一)股权激励概述
在股份制企业中,容易产生委托代理问题,而在双方信息不对称的前提下,经营者更具优势。在此情况下,公司监督管理相关制度体系的不完善,掌握控制权的经营者很有可能会损害股东利益。为了促进公司可持续性发展,将所有者与管理者长期利益结合起来,股权激励有助于追求公司长期最大化价值。从最优契约理论和管理层权力理论的分析来看,前者肯定了其积极作用,并认为通过股权激励,经营者的薪酬可以与股票价格挂钩,使双方利益大致趋于一致,促进管理者关注股东利益,减少对利益的损害;后者则侧重于股权激励可能产生的问题,并认为本身也是代理问题的一部分。管理层在CE0、市场、股东三足鼎立的控制下,通过股权激励这一途径来谋取自身更多利益。从高管激励与公司效益角度来看,对于股权激励也有不同的看法。第一,认为有利于实现企业长期价值,提高企业绩效,推动企业创新、研发的发展;第二,认为股权激励存在一定的合理区间范围,在其区间内与上述一方持相同观点,但当其超过合理范围,管理层的权利也随之增加,赚取自身利益的可能性更大且承担的相应风险也增大,会出现随着股权激励水平的提高,企业效益、创新水平、产品研发等反而下降的局面。
(二)股权激励模式
股权激励模式包含股票期权、可购回股票、股票增值权、虚拟股票、限制性股票(格力电器使用限制性股票)。此模型可分为折扣购股型和业绩奖励型。其中,折扣购股型是指当达到目标性能时,以低于二级市场价格的价格支付一定数量的股票给激励对象。业绩奖励型在达到激励条件时,公司在二级支付一定数量的股票,支付金额从税后利润中扣除。
二、格力电器股权激励方案探究
(一)格力电器股权激励背景
股权分置是我国经济体制转轨时形成的特殊问题,而格力为当时国企改革的缩影。2005年12月23日,格力电器在进行股权分置的同时宣布股权激励计划。在进行股权激励之前,公司管理层所持股份与年薪均不高。管理层存在严重激励不足。朱江洪自1992担任格力电器总经理,并带领其发展为知名企业。而在1996年上市后其实际控股股东为格力集团,实际控制人变成珠海市国资委。由于股权的过于集中,在2003年格力集团与格力电器在发展战略上出现严重偏离。在2005年国家助力推进股权分置改革下,格力电器出现发展转机,并同时制定股权激励政策。
在股权分置的主干下主动生长股权激励的枝干,基于当时主体中国经济时代背景与格力电器在2005年之前的发展问题,股权激励重点不应为经营者,而应为所有者,为了促进激励管理层的积极性,适当扩大相应权利相较于之前的绝对控股控股,使更熟悉企业现状及未来与市场的经营者合理掌握企业发展的主动权,有利于企业市场定位,促进企业持久稳定可持续更好的发展。
(二)格力电器股权激励分析
1.股权激励方案。在股权分置改革中同时提出的股权激励,由控股股东股权——格力集团提供2639万股股份作为其股票来源,采取限制性股票激励模式。既解决股权分置中的问题,直接通过股权激励的通道将控股股东的股份转到格力电器;也没有通过股票回购影响股东权益。该公司利用净利润作为管理和员工股权激励的激励措施,并表示在2005年、2006年和2007年,若任意一年达到既定标准以净利润为目标,以每股净资产出售713万股给管理层;若三年都完成激励标准,则出售2139万股。
2.股权激励对象。从激励对象结构来看,包括公司高级管理人员、中层管理人员、业务骨干及控股子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在2005年、2006年、2007年激励人数逐年上涨,但三年中高管的人数没有变,主要中层、业务骨干与子公司高管中人数比例上涨明显。虽然高管人数比例较小,但在前两年中所占股份份额均超一半。到2007年股权激励有下放倾向。从激励对象管理层朱江洪、董明珠作出分析。在2006年朱江洪与董明珠被授予150万股,公积金转股送红股为75万股,年末持股为225万股;2007年被授予股数250万股;2008年年初持股数475万股,公积金转股和送红股2375万股,年末持有股数为712.5万股;2009年授予股数226万股,公积金转股和送红股469万股,年末1400万股;两人持股数一直一样直到2012年朱洪江减持股数895万,而2013年没有对其进行激励,所以年末持股数朱洪江1216万股,董明珠持有2111万股。
(三)实施股权激励后分析
1.格力电器融资行为。由于股权激励,管理者选择负债融资的可能性应该会增大。但在格力电器的资产负债中99% 以上为流动负债,而其中73%-89%是无息负债,短期借款也只占流动负债0.04%-3.81%,且主要是子公司的融资方式。从公司公布的权益融资方案中可看出管理层有意避免债务融资。为了企业的长期发展,应尝试逐渐减少对上下游企业资金链的依赖,进行债务融资,利用财务杠杆来增加股东价值。
2.格力电器投资行为。股权激励的授予条件是净利润是否达到预设标准,使管理者将注意力一部分转移到如何提高净利润水平,如何提高短期业绩上。格力电器加大了固定资产的投入,主要是为了进行规模扩张获取短期利益提高净利润, 2005 年固定资产增长率为24.54%,2006相应增长38%,而到2008 年则直接达到59.06%。 3.格力电器股利支付。自股权激励实施以来,格力继续推行此前的股利政策。每股股息基本保持不变,但股息支付率大幅下降,股權激励实施前,2003年股利支付率为52%,到实施后2008年的17%。而2006年,没有派发股息。相比之下,公司的每股收益在逐年增加,每股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逐年增加,企业现金流能力增强。这表明,自股权激励措施实施以来,管理者支付股息的意愿降低。尽管管理人员在分配股息的同时实施了股息转移,但是为了将资金留在企业中,降低每股净资产和管理权益的购买成本。可以看出,股权激励的实施并未给股东带来更多利益。
(四)格力股权激励方案合理性分析
从股份数量来看,2006年授予日中,授予数量为713万股,2007年12月25日授予数量1069万股,2009年2月12日授予数量1604万股,与股本总数的比例均超过国家相关1%的规定。格力电器股份数量激励较高。管理层若持有较高的股权份额,很有可能引发委托代理问题,操纵方案向利己方向偏离。从激励价格来看,以每股净资产为衡量标准,以前20 个交易日公司股票均价的50%为参考价格:2006年标准价格为5.07元,参考价格为6.19;2007年为3.87和20.82;2009年为4.49和9.51。三年中股权激励确定的价格均远低于比较价格,价格水平较低。从授予条件来看,对于股权激励的条件标准在数量上只有一个净利润,只要实现其目标,则会实施相应的股权激励政策,对于该指标的考核略显单一。净利润确定值弹性较大,使得股权激励的措施门槛放低。
三、完善格力电器股权激励的对策建议
1.绩效指标应综合会计绩效和市场绩效。其中会计绩效以会计盈余为基础,其计量符合公认会计原则的可验证性和稳健性要求。这有利于反映管理者在现有资产中的运营效率。会计绩效的缺点在于它只能反映公司过去的盈利能力,而不能反映未来的增长能力。若采用市场调整后的股票收益率作为评价指标,是对信息各个方面整合后对市场的综合评价,有利于增加企业的投资机会。但基于中国股市的投机性和波动性,还不能充分利用市场绩效评估。所以应综合会计绩效和市场绩效以反映评估标准的稳健性和前瞻性。
2.股权激励的有效期应延长。目前,中国许多公司的激励时间很短,大部分都不到五年。在商业领域,它通常以短期过度投资活动为特征,旨在扩大规模。因此,延长股权激励的有效期可以鼓励管理者将自己的利益与公司的长期发展相结合。
3.应加强对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实施的监督。在短的时间内,管理层仍然可以通过发布相关信息达到操控目的。所以,监管部门应考虑延长授予价格的期限,对激励计划及时报告,并加大管理层违法行为的几率处分,降低管理层对激励计划的操纵。
参考文献:
[1] 陈艳艳.管理层真的拿多了吗——格力电器股权激励案例分析[J].财会月刊,2016(3):81-86.
[2] 黄欣然,张伟华.股权激励后的管理者行为及其经济效果——基于格力电器的案例研究[J].财务与会计,2010(11):22-24.
[3] 赵德恩.我国上市公司如何应对非效率投资——基于股权激励的理论分析[J].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6(4):55-59.
[4] 陈效东.管理层股权激励与审计监督:利益权衡还是信号传递[J].审计与经济研究,2017,32(4):39-50.
[责任编辑:纪姿含]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501402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