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最佳时机的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上市公司的经验模式是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要如何有效地激励员工认真努力地工作,要如何使管理层能够努力经营并以所有者权益最大化为目标这些类似的问题都不断困扰着企业。本文在回顾股权激励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通过案例研究,结合我国的国情,分析我国公司股权激励方案对绩效的影响,希望能找到一个符合中国国情,能够减少投机主义行为,并帮助证券市场和企业本身健康发展的股权激励方案的公告时机。
关键词: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最佳时机
公司作为凝聚个人,资本以及各种其他资源的创新组织,它的力量跨越血缘、地域、宗教渗透到世界各个角落,在近现代的历史发展中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很多学者认为公司是人类有史以来最重要的发明。毫无疑问,公司的产生之初便开始扮演了创造财富的主要参与者,甚至是主导者。然而现代公司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似乎又成了一个新的历史问题,要如何有效地激励员工认真努力地工作,要如何使管理层能够努力经营并以所有者权益最大化为目标这些类似的问题都不断困扰着现代企业家和学者们。
对于上述问题,上市公司大都选择了股权激励制度。现代股权激励方案起源于20世纪中叶的美国,标志性事件是菲泽尔公司公布了世界上第一个股权激励方案。随后国际大公司不断尝试利用股权激励方式来消除经营者和股东之间的隔阂,同时多种多样的股权激励模式都争相问世,股票期权、虚拟股票、股票增值权、经营者持股、员工持股计划等。繁复多样的股权激励方案无疑都是为了能够让所有者和经营者的利益能够牢牢的绑在一起,有效地解决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的委托代理问题。
据有关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1月23日在A股上市公司中总共有大约682家上市公司推出了自己的股权激励方案,其中大约有多达154家公司在2014年里推出股权激励方案。据有关专家和业界人士分析,选择采用股权激励方案的公司在以后会越来越多,最终会蔓延整个A股上市公司,成为一种势不可挡的潮流。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推行股权激励方案,这到底是噱头,福利还是一种对于提升公司经营业绩真正行之有效的方法。然而,针对我国的国情,资本市场不完善,投机主义横行,缺乏价值投资的氛围;监管部门缺乏监管经验;相关政策法规的缺失。这些都为内幕交易、操控信息牟取私利创造了机会并都不断打击了中小投资者的信心,不利于我国证券市场的长远发展。
一、文献综述
(一)公司治理对股权激励方案的公告时机的影响
既然股权激励方案的公告会对股价产生重大影响,那么公司控制人是否会对股权激励方案的公告时机进行控制,从而控制股价,以降低行权价格的方式来使得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呢?祝昱丰,陶亚民(2014)在研究中发现公司控制人会倾向于在连续的利好消息或者连续的利空消息之后公布股权激励方案。同时他们也发现公司实际控制人会在利好消息之前或者利空消息之后公布股权激励方案,即使得利用自身的权力优势来使自身利益最大化。于是,徐向艺, 徐宁(2012)在研究中发现股权激励方案收益者和公司实际控制人这间存在冲突,公司实际控制人会利用股权激励方案为自己牟取超额收益。他们在此结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优化股权结构,加强监督和选择与企业性质相匹配的股权激励方案等公司治理方面的政策性意见。王烨,叶玲,盛明泉(2010)在研究中发现管理层,即股权激励方案的受益人的权力越大,则行权价格越低。所以,之前的研究表面,股权激励方案的受益人会设法提升自己的利益。
公司实际控制人对股价的操控是否会给股东带来不利的影响呢?陈艳艳(2013)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公司管理层对股权激励方案中行权价格的操控会奖励公司长期股份价值,降低股东财富高达20%。
(二)股权激励方案与股价
众所周知,股权激励方案的公告是企业重大事项,那么股权激励方案的公告是否会对市场产生影响,从而引发股价的变动呢?薛晴(2009)通过事件研究法,对2005年至2008年的股权激励方案进行分析研究。她认为股权激励方案在公布之前存在内幕交易,而且股权激励方案在市场中的影响是缓慢的,即我国的股票市场并非半强势有效。王烨(2010)在分析股权激励方案公告前后股价的变化中发现股权激励方案的公告在我国A股股市中存在累计持续的超额收益,提取获得内幕消息的投资者能获得额外超额收益而普通投资者获得小部分收益的同时承担巨额分险。而刘琼(2013)研究了我国最早公布股权激励方案的200家上市公司,得出了股权激励方案在刚采用股权激励来激励管理层的我国效果并不显著,但仍然存在长期的激励效应而且被市场“认为”为利好消息。也就是说,股权激励方案的公告会对市场产生影响,但影响是缓慢的;公告效益一般为正效益,但是大部分超额收益存在于股权激励方案的公告日之前,也就是说在公告日前存在内幕交易。
二、案例研究
(一)案例介绍
重庆市商业银行在1996年成立,自2007年9月19日更名为重庆银行。拥有8000000左右的个人金融客户和逾30000个公司业務客户。银行股本20多亿元,银行主要从事的是商业银行业务,于2013年在香港证券交易所上市,是一家极具竞争力的城市商业银行。
上述财务指标摘要显示,重庆银行自2010年起营业收入有着稳定的挺高,大约有28%;利息收入的比率也在稳定的降低,这也体现了重庆银行正在努力提高业务多元性;在2013年,重庆银行在H股上市为重庆银行带来了更大的社会认可度,导致资产总额的提升显著,由原来的20%左右到了2013年和2014年的30%。但是随着业务的拓展,经营成本的提升,重庆银行的不良资产率有所提高;无论是总资产回报率,还是所有者权益回报率都有一定的降低。
总之,重庆银行在上市以来业务拓展,规模扩大,迎来了更大的挑战与机遇。所以董事会为了提高银行经营效率和调动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在2014年10月公布了股权激励方案。
重庆银行本次股权激励方案的对象都在近5年来担任重庆银行的行长、副行长、首席风险官及董事长等要职。他们有充分的能力来通过改变股权激励方案的公告时机来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二)行业环境与股权激励方案的公告时机
2015年5月1日,我国银行存款保险制度出台,在我国越来越放宽利率定价的国情下,银行业为了生存和盈利逐渐都开始尝试了业务创新或者管理创新。我国银行业渐渐意识到了竞争压力,各上市银行业迫不及待地开始试验出台自己的激励手段。其中,重庆银行就是先行者,它在2014年10月7日发布了我国上市银行的第一个股权激励方案的公告。这也意味着自2009年来我国银行业高管减薪之后,出台股权激励手段的一次破冰。这无疑是为了即将面临的利率市场化进度的不断深入。
(三)利率市场化的影响有
第一,利率市场化导致我国商业银行竞争加剧、利润下降。一般情况而言,银行在维持基本存贷利差条件下,商业银行尤其是国有银行为了保证获取高利润,选择控制存、贷款利率上限和下限的方式已经得到广泛利用。一旦利率管制放开,金融机构之间存款与贷款的竞争就会加剧,银行利润也会因此而下降,对于业务单一、以存贷利差收入为主要利润来源的商业银行来说,这无疑是致命的打击。
第二,传统的业务结构和客户结构不能适应利率市场化的发展。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模式是以传统的存贷款业务为核心,利息收入作为利润的主要来源,业务发展上过度依赖大中型公司客户,这导致商业银行客户结构、业务结构、信贷投向严重“同质化”。在放开利率管制的情况下,银行生存的需求再也不能仅仅建立在单一存贷利差收入的基础上,商业银行必须在此基础上调整业务结构及经营战略,这会增加其面临的风险和压力。
第三,商业银行面临的主要风险将是利率风险。所谓利率风险,指的是由于利率的变动导致资产价值与收益相对于负债成本和价值发生不对称的变化,而造成银行收入损失和资产损失的风险。从我国银行业的现状来分析来看,我国商业银行由于利率市场化可能面临的利率风险主要有以下几种:利率结构风险、选择权风险、信用风险和收益曲线风险。
所以在将来中国银行业既面临机遇,又面临挑战,随着利率市场化的不断深入,重庆银行在此时选择公布股权激励方案无疑是符合历史潮流,值得借鉴的。
三、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股权激励方案的公告时机不应该选择在熊市中,这样对管理层没有激励作用,只是给予其“搭便车”的机会;对于我国的特殊国情,银行业尚未成为真正自担风险,自负盈亏的一般企业,股权激励方案的公告并不能对股市产生显著影响;
(二)建议
第一,我国政府机关,如审计局应当深入国有企业,对国有企业的运营进行监督;
第二,由独立专业部门给予管理层合适目标,制定合适激励政策,让管理层能真正建立主人翁意识。
参考文献:
[1]祝昱丰,陶亚民.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公告日的时机选择[J].经济数学,2014.
[2]刘琼.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市场反应实证研究[J].上海管理科学,2013.
[3]陈艳艳.我国股权激励经济后果的实证检验[J].南方经济,2012.
[4]冯星,贾尚晖.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的动機研究[J].生产力研究,201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8325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