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时代大学思政教育面临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基于互联网技术与移动互联网技术在新时代的广泛运用,民间舆论同官方舆论之间分界明显,这也为大学思政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挑战。本文首先介绍了网络时代下,大学思政教育主要面临的问题。同时根据分析所得问题,提出加强疏导、合理运用新媒体等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以期提高大学思政教育的工作效率,引导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心理。
【关键词】网络环境 大学教育 思政教育
网络技术与移动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以及在生活各方面的运用,确实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诸多便利。对大学生而言,网络已经成为其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而学生在运用网络娱乐或是获取信息的同时,也会受到网络中海量信息的影响,且其中不乏有害的信息,容易对大学生思想造成不良的影响。为此,高校思政教育应结合网络时代的特点,改变现行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从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以及世界观。
一、大学现行思政教育面临的问题
(一)网络文化改变了高校思政教育环境
如今,网络技术日趋成熟,也融入了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之中,改变了高校思政教育传统舆论统一的教育环境,学生可通过网络接受源于不同国家、不同阶层的文化与观点,而其中许多内容均与思政教育内容不相符,使得高校思政教育环境呈现一种多变无序,且丰富多彩的状态。而大学生在通过網络获取知识的同时,由于涉世未深,容易受到网络观点与文化的左右,导致许多黄色、暴力等不利于大学生成长的思想流入校园,影响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也污染了大学生的精神世界。另外,许多西方国家也假借“人权”、“自由”、“民主”等口号,借由互联网开展文化输出,以期左右我国高校学生政治倾向。甚至有部分不法分子为虎作伥,企图通过网络分裂国家,影响我国的和平与稳定。互联网中存在多元文化,彼此斗争、冲突,但也可能实现融合,如何加强对学生的引导,使得学生以正确的态度对待网络文化的多元化,是目前高校思政教育需要考虑的问题。
(二)高校思政教育话语权受到挑战
传统高校教育中,教师主要通过课堂教学的方式完成思想政治教育,而学生并没有其他渠道接受源于不同阶层与国家的文化,所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可以顺利开展,而高校思政教育的话语权也无人撼动。但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大学生 受到多种文化影响,校园外信息的海量涌入打破了思政教育原本所具有的享受内部资源的优势。在此基础之上,高校思政教育的主导地位与话语权均受到严重的冲击,其声音不断减弱,学生对思政教育有关课程也愈发忽视。不仅如此,网络当中活泼俏皮的用语也与教师课堂当中生硬、规范以及严肃的教学氛围形成鲜明的对比,而学生显然更倾向于网络之中轻松、愉悦的话题与语言风格,甚至在网络的影响之下对课堂教学方式形成反感,加大了教育工作者开展高校思政教育的难度。
二、网络时代下大学生思政教育对策
(一)加强疏导,提高学生个人辨别能力
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在于统一思想,网络时代下,舆论观点与文化向多元化发展是大势所趋,确实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造成了不小的挑战。究其原因在于网络舆论的形成以及传播方式愈渐丰富。然而,我国政府有关部门以及校内相关部门多采用传统方式,即通过限制网络使用、加强内容审核、禁言以及删帖等相对简单的方式进行舆论控制,重点在于“堵”。而事实上,网络呈高速发展的态势,信息传播渠道在不断丰富,通过“堵”以达到净化校园环境的目的难以实现,而且容易引发学生的反感,反而导致其更为容易听信网络当中的谣言。为此,本文认为高校应加强疏导,提高学生个人辨别能力,引导学生辨别信息的真伪以及是否对自己有利。教师可以选择部分网络中常见的信息内容,例如网络诈骗诈捐、暴力、虚假新闻、主张国家分裂等内容,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一一为学生进行剖析与分析,以帮助学生明确哪些是错误的舆论,明确其错误所在,使得学生能够自主判断网络信息的真伪。而针对学生所发表的不当言论,教师也不应急于呵斥,或是阻碍其表达的自身想法,而是应通过真诚的态度以获得学生的支持与理解,同时向学生进行合理的解释,以令学生能够明确自己行为与言论存在的不当之处,从而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二)合理运用新媒体,创新教学方式
教师通常采用传统教学方式,即教师单方面向学生灌输知识以完成思政教育任务,而在课后,也仅是利用课后作业实现课外教学。但这种教学方式过于呆板,课堂氛围沉闷、课后教学方式简单,导致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思想政治教育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为此,高校教师应及时改变自身教学方式,通过丰富的活动完成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在课堂当中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得原本枯燥无味的课堂更为活跃,可尝试采用多种新媒体开展教学工作,具体如下:
第一,利用教室多媒体。如今,大部分高校教室内均配备有多媒体设备,教师可以加以运用,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并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教师可通过新媒体为学生播放热点视频,以新闻或是当下热点为主,引导学生就新闻与热点事件展开讨论与辩论,从而了解不同学生的思想水平,明确学生当前的心理状况。不仅提高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同时,也为教师之后开展针对性教学提供了参考与帮助。
第二,教师可以通过社交媒体与学生进行交流。课后,教师也可尝试通过微博、微信、QQ等社交媒体,与学生进行交流,进而开展网络平台的思政教育。如定期发布思政教学的视频,利用微信小程序,如投票等功能了解课程教学质量。或是在微信群、QQ群以及微博评论中与学生进行互动,利用网络开展教学。
三、结束语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也必须与时俱进,以面对互联网发展所带来的冲击。大学生是未来我国发展的柱石,其思想政治水平对我国经济发展、社会稳定而言至关重要,需要高校认真对待,高度重视。为此,教师应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通过加强疏导、合理运用新媒体等多种方式,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效率,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的进一步健全与发展。
参考文献:
[1]陈云玲, 陈东旭. “互联网+”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问题及对策[J]. 黑河学院学报, 2018.
[2]师秀芳. 大数据时代下大学生思政教育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 济南职业学院学报, 2017,(1).
[3]周迪. 大数据背景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 时代教育, 2017,(1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506081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