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吉林省黄松甸镇电子商务发展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提要] 吉林省黄松甸镇作为我国的“黑木耳之乡”,木耳产业一直是其支柱产业。本文以黄松甸镇木耳电子商务发展现状为研究对象,采取问卷调查方法,分析当地“互联网+农业”发展状况,总结发展中的问题,并提出建议,以期推动我国乡镇“互联网+农业”发展模式的成长。
   关键词:“互联网+”;农村电子商务;木耳销售
   中图分类号:F724.6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9年10月7日
   “互联网+”是把互联网的创新成果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推动技术进步、效率提升和组织变革,提升实体经济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创新要素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随着我国互联网+农业模式的发展,农产品由原来的现场面对面式交易转变为如今多种资源整合的线上交易,在这一转变过程中,农户“互联网+”意识不够、缺乏相关技能难以对接大市场等成为“互联网+”农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此外,在应对自然灾害的措施、补救手段以及获取资金扩大经营等各方面还是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一直不同程度地阻碍着我国农产品电商化的发展。
   一、黄松甸镇电商发展情况简介
   黄松甸镇自2012年开始电商探索以来,取得了一定成绩。首先成立蛟河市黄松甸电子商务协会。使该镇电子商务的发展形成了一定的组织。在政府的支持和协会的引领下,该镇农户有200家利用天猫、苏宁易购、京东、淘宝等平台开设店铺,600家利用微信开设微店的方式进行网络销售木耳。并形成了两家该镇的龙头企业 “森百味食品有限公司”和“嘉绿宝食品有限公司”。目前,全镇从事食用菌生产、加工、销售的农户占全镇农业户数的95%以上,农民90%以上的经济收入来源于此项产业,100%的村屯从事食用菌生产。2009年,黄松甸镇被中国食用菌协会授予“中国黑木耳之乡”称号,作为东北食用菌的重镇,黄松甸镇相比于我国其他村镇电商发展,有以下特点:一是黄松甸黑木耳申请了地理证明商标,又是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黄松甸黑木耳的知名度和品牌价值不断提升,为网上黑木耳销售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二是黄松甸依托“蛟河市黄松甸电子商务协会”为纽带,促进对该镇电商的发展。协会会员可以优先享受小额担保贷款政策,且贷款政策相对放宽,数额相对放大。会员还可以享受到由镇政府提供的对会员电子商务技能的免费培训。三是举办“蛟河市黄松甸网上木耳节”,搭建网络销售平台,为黄松甸黑木耳的网络销售拓宽渠道。四是利用由蛟河市農商银行发起的集生活、生产、金融三大服务功能于一体的“三个小伙伴”电商平台,将黄松甸的木耳产业与金融行业挂勾,加快实现当地木耳产业结构的升级。然而该镇的电商发展也面临着许多主打农产品的电商小镇所同样面临的问题,如相关专业人才匮乏,宣传针对性不强,物流体系还不够健全等。对于基层农户来说,还存在着对电子商务的不了解,发展意识淡薄,发展理念落后,发展方式传统,发展技能欠缺等问题,“互联网+农业”的销售模式还没有真正走到群众的家中,对于政府而言,要深知提高全镇的经济实力仅靠几家龙头企业的发展是远远不够的,群众才是实现目标的基石。
   二、黄松甸镇电商发展现状分析
   为反映黄松甸镇木耳销售电子商务发展的现状,我们对黄松甸镇下辖的三个自然村伟光村、沙河掌村、花园村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本次调研共发放问卷200份,收回有效问卷117份(伟光村22份,沙河掌村61份,花园村34份)。为做好此次调研,课题组先对黄松甸镇镇政府、当地企业和农户进行走访交流,拟定恰当问卷。根据调查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归纳出了黄松甸镇木耳销售电子商务发展的四大特征,这将对未来我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产生较为深远的影响。
   (一)普通种植户对接大市场难。市场是决定种植户销量和收入的主要决定因素。调查发现,普通种植户目前还是主要依赖中间商(木耳收购商),木耳批发市场,龙头企业等间接对接大市场。调查数据显示,有5.13%(6人)的农户依靠由合作社代销,73.50%(86人)的农户把木耳卖给下乡采购的贩商,18.80%(22人)的农户需要把木耳拿到农贸市场贩卖,2.56%(3人)的农户通过网络平台销售木耳。由调查结果显示,普通种植户目前还是主要依赖中间商(木耳收购商),木耳批发市场,龙头企业等对接大市场。这对木耳的销售价格、订单量等都产生很大制约,普通种植户对电子商务平台的利用程度还有待发掘。由于各村电子商务发展还不够完善,体系还不够健全,要实现完全依靠互联网来解决木耳销售的想法还不具备条件,相当多的农民还是要依靠中间商解决。尽管当地政府大力推进电商发展,但绝大部分农户还是要依靠采购商等传统渠道进行销售,这就易造成农户对电子商务发展的积极性不高,无法意识到网上销售较比传统渠道销售所带来的巨大利润收入,陷入发展的贫困恶性循环之中。
   (二)自然灾害损失缺乏有效的补救手段。对于依靠木耳种植为生的农户来说,自然灾害依旧是头等麻烦。为了了解农户的自然灾害的应对能力,我们调查了种植户是否购买了农业保险应对自然灾害和当自然灾害对木耳种植造成损失时是否有相关单位或部门给予补贴。从问卷结果可知,被调查农户中,75.21%(88人)的农户当自然灾害对木耳种植造成损失时没有相关单位或部门对其提供种植补贴,仅有44.44%(52人)的农户购买了农业保险来应对自然灾害。调查显示绝大部分农户并没有购买农业保险,在自然灾害对木耳种植造成损失时,也缺乏相应的补贴,而补贴若紧靠政府,也会加剧当地政府的财政困难,因此,大面积的推广开展农业保险,无论是对金融机构还是农户自身来说,都是极其有利的。
   (三)农户缺乏电商意识。发展电商,得到村民的认同和理解是关键,为了了解种植户电子商务技能的理解和掌握能力,我们调查了种植户对电子商务的了解程度。调查结果显示,被调查农户中,3.42%(4人)的农户非常了解农村电子商务,15.38%(18人)的农户基本了解什么是电子商务,34.19%(40人)的农户一般了解电子商务,47.01%(55人)的农户不了解什么是电子商务。与此同时,我们又调查了种植户认为在该村发展电子商务的原因。7.69%(9人)的农户认为发展农村电子商务是为了响应国家号召,52.14%(61人)的农户认为发展农村电子商务有利于促进本地经济发展,14.53%(17人)的农户认为是政府的面子工程,25.64%(30人)的农户认为发展农村电子商务是切实为自身谋福利。由调查结果知,大部分农户对与发展电子商务还是比较认可的,但对于什么是电子商务,开展电子商务销售对于自身的帮助等相关问题依然不够了解,这就易导致政府电子商务政策推进艰难、农户积极性不高等问题。    (四)电商技能培训不足和相关人才缺乏。对于发展电子商务黑木耳种植户来说,要想取得好收入,既要木耳种的好,更要电子商务发展的好、木耳卖得好。而电子商务要想发展的好,对于普通种植户来说,必须要掌握相关技能经验,对大型种植户来说,更多的是需要掌握该技能人才的配合帮助。因此,我们对种植户是否接受过相关培训进行了调查。被调查农户中,有53.85%(63人)的农户接受过木耳种植技能的培训,32.48%(38人)的农户接受过关于网络销售木耳方法的培训。从调查结果来看,接受过电子商务培训比例与接受过传统木耳种植技能培训的比例仍有较大差距,虽然农户进行过电子商务技能的培训,但培训的范围还有待进一步扩大。此外走访得知,对于当地大型种植户和经销商而言,在本地缺乏相关专业技能人才的情况下,存在外地高端技术人才留不住,本地电商户开店技术难度大的问题。很多高端技术人才不愿到乡村工作,能来的雇佣成本又太高,所以很多网店开了一段时间因人才技术等问题停滞不前,成为“僵尸店”。而新的一批淘宝店经营一段时间后,也容易出现停滞不前的状态,仅靠一般的技术培训不能够满足于目前黄松甸电商店铺长期发展。电商除了要有持之以恒的耐力,也需要高端技术做支撑。
   (五)种植户贷款难、额度低。黄松甸镇木耳产业的发展,既要有技术的支撑,也要有资金的支持,尤其是对那些依靠木耳销售减贫脱贫的种植户和想继续做大做强的种植户而言,资金缺乏是自身发展的巨大瓶颈。因此我们对种植户的贷款需求情况进行了调查。被调查农户中,56.41%(66人)的农户表示不需要商业贷款。11.97%(14人)的农户需要金额在1~3万元的商业贷款,5.98%(7人)的农户需要金额在3~6万元商业贷款,25.64%(30人)的农户需要金额在6万元以上的商业贷款。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不需要贷款和需要较大额度贷款的人群占比较高。对不需要贷款的人群进行进一步调查了解得知,大多是因为贷款较难。随后我们又对农户提出的贷款难问题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38.46%(45人)的农户认为目前申请贷款的最大阻碍是程序复杂,37.61%(44人)的农户认为是担保困难,17.09%(20人)的农户认为是对政策的不了解,6.84%(8人)的农户认为有其他原因。由调查结果知,黄松甸镇还是存在相当多的一部分农户需要申请贷款的,但其中大部分人都感到贷款程序复杂,担保困难。通过对黄松甸森百味食品有限公司调查得知,该企业每年木耳销售额达2,000万元左右,由于销量巨大和资金回笼不及时,多数情况需要向银行申请贷款,每年向蛟河市农村商业银行贷款额度在300万元左右,但仍难满足所需,向其他商业银行或金融机构申请贷款存在额度低,利率高的问题。此外对于黄松甸普通种植户而言,存在村民联保麻烦,村民不愿出头担保等问题,而对于普通种植户中归属林业局的种植户这一群体,仍然存在贷不到款的问题。
   三、对策建议
   黄松甸镇电商的蓬勃发展为其他乡镇发展提供了思路和经验,但同时在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一些问题引起我们思考。
   (一)支持农民合作社发展,使木耳销售规模化、集约化发展。个体小农户与大型经销商相比在资金、技术、信息等方面存在明显劣势,在市场竞争中难以形成有效的竞争力,因此成立农户家庭联盟,以农民合作社为载体,集中发挥个体户优势,有效对接电子商务大市场。
   (二)政府对种植户给予适当补贴的同时,联合保险公司结合当地种植业情况推出政策性种植业保险,即政府通过保费补贴等方式对农户在受到自然灾害时进行补助。同时,丰富投保渠道,在村委会和当地农商银行设立投保点,方便农户知晓了解和进行投保。从而在自然灾害无法避免的时候将损失降到最低,维护种植户的基本收益。
   (三)开展电商知识进万家活动,入户宣传讲解电商知识,同时完善电商会员培训机制,加强电商协会配套设施建设,邀请专业服务团队梯次对电商会员进行系统培训,突出理论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盘活“僵尸店”,从而解决农户开店容易卖货难的问题。
   (四)实行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计划,围绕农业职业经理人、现代青年农场主、农村实用型人才带头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骨干和农业产业扶贫对象等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进而培育出新型家庭农场。此外,在增加福利引进人才的同时,在木耳销售淡季定期开展针对不同年龄段种植户的电子商务知识宣讲班和电子商务运营培训班,依托电子商务的发展,提高种植戶综合竞争力和专业技能。
   (五)银行加大贷款优惠力度,针对不同类型的种植户设置不同的贷款方案,对林业局种植户提供贷款支持。使有限的资金发挥出最大的价值,全面推进农户的种植发展,因此需要相关金融机构联合当地政府,推出更加便利简介的贷款政策。
  主要参考文献:
  [1]孙倩,卢敏.食用菌产业劳动力短缺原因与对策研究[J].当代生态农业,2012(Z1).
  [2]陈淑贞.吉林蛟河农村商业银行发展“三个小伙伴”业务研究[D].吉林财经大学,2017.
  [3]张雪.蛟河市黄松甸镇黑木耳产业发展问题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506601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