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互联网+”背景下独立学院经贸专业《经济法》课堂教学探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当前,“互联网+”教学对于传统课堂教学的变革具有重要意义。经贸专业的《经济法》课程目的,以及独立学院培养对象的特点,使得“互联网+教学”为这类型的课程教学变革带来更多的可能性。基于此,将通过教学方式案例分析,探讨 “互联网+”背景下独立学院经贸专业《经济法》课堂教学方式改进,并总结其带来的积极影响。
  关键词:“互联网+”;《经济法》;教改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0.01.081
  0 前言
  《经济法》有助于帮助经贸专业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了解经贸方面的法律知识,为其未来从事各类经济活动打下法律基础。在学习的过程中,经贸专业学生虽然已经具备基本的經济学知识,但受限于其学科背景,其法学理论基础较为薄弱,容易局限于法条来分析问题;同时,也容易认为法条的学习相比于其他经济学的课程显得枯燥无趣;再者,作为独立学院经贸专业的学生,大部分对于纯理论教学的接受度较低,但其动手能力较强。因此,本文将以作者在中山大学新华学院经济与贸易学院教授《经济法》课程为例,探讨在独立学院《经济法》课程结合互联网辅助课程学习的方式,总结其为课堂起到的积极影响。
  1 利用微信公众号进行课后互动
  (1)在合同法章节的学习中,请学生分组写一份合法的借条并发到微信公众号,收集起来进行课堂点评或者在微信公众号发布。借条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并且真正的借条具备法律效力,如若出错,可能为当事人带来极大的经济影响,因此学生对该作业也较感兴趣,在公众号后台踊跃回复。最终,根据作业进行的课堂点评或公众号推文点评,由于是学生亲笔写的借条,因此也更能加深学生对合同法中相关知识点的印象。
  (2)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章节的学习中,请学生在微信公众号后台回复讲述一次消费维权的经历,学生踊跃参与,讲述了自己在网络购物、实体店购物和旅游等消费场景下的侵权经历,并讲述了自己的维权过程。这些亲身经历,使得部分学生会主动去查阅消法相关的知识点,达到让学生主动学习的目的。
  (3)在课堂开展模拟法庭活动,并让学生写成新闻稿,讲述自己参与完模拟法庭的感想,发布在微信公众号中。在微信公众号的推文当中,大部分学生反映,通过模拟法庭体会到法律的神圣,加深了学生在经济生活领域的法律意识。
  2 利用互联网的资源带动课堂互动
  (1)每周一次经济法类新闻分享。要求学生提前查阅近1-2周的经济法类热点新闻,并做成PPT在课堂分享。经济法的课堂教学,如果单纯是教师讲授案例,可能部分案例脱离学生生活,因而学生未必感兴趣。让学生自己去关注经济法类的新闻,做成案例进行分享,解决了上述痛点。同时,学生关注的热点新闻案件,也可筛选作为案例库保存下来,为日后的课堂授课提供资源。
  (2)拍摄经济法普法小视频。要求学生分组完成,要求视频内容与某个经济法知识点相关,并且达到“合法”又有趣的效果。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相关课堂知识的基础上,通过网络查找案件并进行改编。拍摄的视频成品,基本能达到“合法”而有趣的要求。同时,在课余时间段,教师会挑选部分优秀的视频进行播放,寓教于乐,学生的观看热情很高,这也有助于知识点的巩固。
  (3)完成一份劳动合同的填写。劳动合同法的学习中,要求学生上网查找劳动合同范本,并自主扮演雇主和雇员的角色,完成劳动合同的填写。这就要求学生自主提前学习劳动合同相关知识点。对于填写好的劳动合同,教师会进行课堂点评,以加深学生对劳动合同部分知识点的印象。
  (4)自己开一家公司,并用PPT介绍该公司。在公司法章节的学习中,请学生根据公司法中公司设立的要件,自主模拟开设一家公司,并且用PPT进行介绍。该作业的设置,有助于学生自主了解公司设立的各项要求,奠定学生对公司基本法律常识的基础。
  3 结语
  本次“互联网+”背景下在独立学院经贸专业中进行的《经济法》课堂教学探索,从广度上扩大了学生经济法学习的途径和知识面,通过有趣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带动学生关注经济法热点问题,打下经贸专业学生的经济法知识基础,有助于学生更深刻地理解经济法对于经济活动的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何光群.浅谈本科院校的经济法学教学改革[J].学周刊,2019,(29):12-13.
  [2]龙继林.多元教学模式在经管类专业《经济法》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9,(39):223-224.
  [3]孙晓.基于智慧教学模式在经济法课程中的应用——以雨课堂为例[J].教育经济,2019,(10):23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510866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