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应用型高校计算机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对于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培养来说,如何形成科学合理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对于向社会输出更多计算机专业人才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高校计算机类专业多种多样,实施应用型高校计算机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及实践能力,且可进一步提高高校办学质量,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基于此,本文对应用型高校计算机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应用型;高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早在2014年,教育部就已经提出了高校应向应用技术类高校转型并下发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该文件中明确的指出了目前我国高校发展职业教育的原则及措施,该文件指出到2020年我国高校教育应形成具有世界先进水平、具备中国特色的事业教育体系,高校为落实教育部计划,纷纷向应用型教育转型[1]。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科学性将影响最终的人才培养质量,所以,在此背景下如何去构建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就显得很重要,本文选取高校计算机专业角度对应用型高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现状、作用及具体实施措施进行了详细化的论述。
  1 国内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现状
  自1970年以来,国外教育界就已经逐渐开始关注实践教学,不断注重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前,在我国很多高校在顺应教育改革的过程中也积极的加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基本上无论国内外对于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均以借助于校企合作的方式展开[2]。计算机专业为高校中常设专业之一,通过将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与企业相合作,可以为课题调研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一定的便利,可增加学生的实践机会,但是受实训教师水平层次不齐以及校企之间缺乏联系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应用型高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很多[3]。
  2 人才培养模式的作用及内涵
  人才培养是指在相关教学理论及教学原则的指引下,以特定的教学目标为依据来开展相关教学课程内容的一种教学模式,计算机专业种类复杂且难懂,更为倾向于实践教学,高校实施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不仅可适应现代职业教学转型潮流,且可进一步提高计算机专业教学成熟度,保障选择进修该专业的学生可得到最为优质的教学体验,使其能够在毕业后可以很好的从事于计算机行业。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实施过程中需要对课程设置及课程内容的改进,且也需要教师应具备专业的知识基础及一定的实践经验,同时还需要完善实训及实习教学内容,学校应结合当前计算机行业领域发展情况及企业对计算机人才的需求从多方面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进及优化,使其可以最大程度的发挥出应用型教学价值。
  3 应用型高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措施
  3.1 制定合理的人才培养目标
  应制定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目标,第一,学校经调查后应详细归纳及总结不同企业对计算机人才的需求,而后结合了解情况针对性的制定人才培养目标,保障目标具有一定的实用性、科学性及针对性。第二,应积极向转型成功的学校学习,相互取长补短,比较与其他同类院校在开展计算机专业时的设备以及师资等方面的不同,到转型成功学校学习,借鉴其成功的转型经验,而后再结合本校情况进行优化,制定科学的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化发展,保障其毕业后可适应社会计算机人才需求发展。
  3.2 加大课程体系改革力度
  高校应进一步对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进行改革,第一,对企业的计算机人才需求情况进行充分了解,结合了解内容调整课程开展计划,保障学校开展课程与企业所需人才需求相适应,科学开展必修课程及选修课程,对相关计算机专业授课内容进行一定的调整,保障授课内容与工作需求紧密联系在一起。第二,高校需要在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及的前提下,对本校计算机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考核,保障教学内容因材施教,适当的减少计算机专业知识理论性教学内容,将教学重点偏向于实践性教学,只有学生具备良好的动手操作能力,才会更为深刻的理解难度理论知识,同时,实践教学活动性较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及主动性[4]。
  3.3 改善实践教学体系
  计算机专业教学期间,理论知识教学固然重要,但是也不能忽视实践教学,良好的实践操作能力不仅有利于学生毕业后尽快的适应岗位需求,且也符合企业计算机人才需求。目前高校计算机专业教学体系中存在的最大问题是实训课程时间短且节数少,高校在培养高专业应用型人才时,应适当的对实训课程时间进行延长,并增加对实训课程的设置,同时应加强对实训教学的资金及师资支持,保障实训教学质量[5]。细化实践教学环节,在开展各类实验课程教学时,应保障课程计划的合理性,不得让实训课程脱离课本理论教学,应将两者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学校应重视学生的实习工作,实习前告知学生实习的重要性,以提高其实习积极性,同时在实习期间应配备有专门的指导老師,保障可随时随地的解决学生实习期间的问题,并督促学生定期总结实习经验,促使其可在实习工作中巩固书本上所学到的理论性知识,进一步提高其计算机操作实践能力。为培养学生良好的实践能力,学校还可以引入企业基本的生产项目,使之更为鲜活及形象的模拟计算机实际工作过程,促使实践教学项目可以更具价值及针对性,同时也可以更加的贴近社会。
  3.4 改革教学方法
  在实施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过程中应注重对教学方法方面的改革,可结合不同课程的教学特点来科学的实施教学方法,目前,教育工作中常见的教学方式包括有讨论式教学、自主教学、翻转课堂、微课教学、研究式教学以及案例教学等,例如在开展计算机操作基础性课程时,可实施翻转课堂以及微课教学等教学方式;在开展计算机组装维护教学课程时,可实施自主教学以及研究室教学等教学方法。灵活应用不可教学方式不仅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及主动性,且可辅助于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增强教学质量[6]。
  3.5 加大校企合作力度
  现阶段,校企合作模式也逐渐被应用于高校人才培养中,校企合作可实现双方资源及利益的共享,有利于提高办校效率及质量,值得关注的是,校企合作实际工作中,经常性的会出现学校与企业管理理念存在差异、不能及时进行沟通以及监管不严等问题,为保障该项措施的良好实施,应先对校企合作相关规章制度进行完善,也可通过聘请企业中工作能力较高的人员来担任学校实训课教师的方式来强化校企合作,并为教师参与企业项目提供一定的机会,丰富教师实践经验,提高其专业技能[7]。   3.6 重视师资队伍建设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可提高计算机专业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其学习主动性,强化其实践锻炼,该模式实施期间对教师所提出的要求较高,需要学校应积极培养“双师型”教师人才,即教师不仅应掌握丰富的理论知识而且还需要有一定的实践操作经验。第一,学校应多途径展开教师进修工作,使之为学校培养出更有效的骨干级教师人才,鼓励教师积极去他校及企业的学习机会,共借经验、取长补短[8]。第二,应引入适量的高学历教师人才,展开教学名师、碩士培养及博士培养等教师综合素质培养措施。第三,建立完善的教学质量考评制度,以设立督导小组的方式不定期检查教师教学情况,发现问题后尽早进行解决,发现好的教学方法可在教师圈内进行分享,以不断提高教师能力,保障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顺利实施。
  3.7 成立实训基地
  为保障每位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实际操作训练需求,学校可成立实训基地,应尽最大可能的模拟企业运作体系,设置社会中常见及精确的计算机人才岗位。实训期间让学生遵守企业基本管理规则,使其可以在校期间就提前感受到做与自己专业相关工作是怎样的体验[9]。
  3.8 完善各项保障措施
  为保障计算机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良性运转,学校应完成该模式实施期间的各项保障措施,结合当前人才培养所暴露出来的问题,对学校计算机教学相关规章制度进行完善,不断优化校企合作制度,与企业之间形成紧密的联系,积极为计算机专业实训教学提供资金链支持,保障其良好开展,进一步对计算机专业教师教学质量进行评价,促使其不断改建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责任感[10]。
  4 结束语
  本文依据计算机专业所体现的特点提出了高校培养出应用型计算机类专业人才的措施,构建完善的计算机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可有利于高校培养出符合计算机行业发展需求的技能型及专业型人才,提高实践教学质量,顺应现代职业教育转型潮流。
  参考文献:
  [1]田新志,王振铎,边倩,等.新工科背景下计算机类专业三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微型电脑应用,2019,35(09):20-22.
  [2]王军,张雪,高巍.面向计算机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现代化,2019,6(70):18-19.
  [3]贺志新.应用型高校计算机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集宁师范学院为例[J].集宁师范学院学报,2019,41(03):116-119.
  [4]陈海红.高职院校计算机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研究[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9,40(05):80-82.
  [5]庞建宝.就业导向下职业院校计算机类专业人才培养研究[J].中外企业家,2019,30(11):195-196.
  [6]田波,韩春霞.西部地区应用型高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J].计算机时代,2018,26(09):88-91.
  [7]王榕国.民办高校计算机类专业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探索[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19,(08):188-189.
  [8]冯莹莹,赵莎莎.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的地方院校计算机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J].黑河学院学报,2019,10(07):117-119.
  [9]张瑞,舒虹.“新工科”背景下地方本科高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转型策略思考[J].无线互联科技,2019,16(12):83-85.
  [10]吴燕.浅议应用型本科计算机类“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J].通讯世界,2019,26(04):300-30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5112257.htm